欢迎阅读二次创业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次创业演讲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二次创业,从我做起》。
20xx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许多公司纷纷以减员减薪来应对,而我们集团公司王主席则承诺:“不减员不减薪”,稳定了军心阵脚。如今,在经济形势依旧严峻的情况下,公司又照常进行了加薪调整,在员工内部引起了巨大反响。对此我有两点感想:
一、“新奥对我不薄”。这是我们同事间常说一句话,这句朴素、实在的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真实反映了我们员工内心对新奥的心灵感激,公司给我们带来了富足的生活,为我们创造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唯有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竭尽全力为我们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在全球经济危机面前,多数公司减员减薪,而我们集团公司能够顶住外界经济环境恶化的压力下逆境加薪,不仅表现了公司以人为本、关爱员工、价值共享的文化理念,更是表现了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自信和实力。
强大的实力来源于集团战略的稳步实施,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我们的王主席及时的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号召,并在集团公司发出了极具感染力的信——“除了伟大的创业,我们别无选择”,把二次创业的理念推向高潮。
在轰轰烈烈的二次创业的.洪流中,我们作为公司员工该怎么办?也许一位英国主教的墓志铭会给我们启示:“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梦想要改变世界。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感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随之我步入中年,无奈之余,我试图改变我的家人。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依旧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件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再影响别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变我的国家,再往后,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同事们让我们从改变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沿着集团公司制订的战略目标奋勇前进!
同仁们,新奥是个人才辈出,英雄有用武之地的地方,公司为每一个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我们每一个人点燃起创业的激情,为了我们伟大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同舟共济,团结协作,共担责任,共展宏图!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二次创业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满怀激情地与大家分享一个新时代的主题——二次创业。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见证了无数新兴企业的崛起,也目睹了传统企业通过转型重焕生机的壮举。二次创业,对于许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选择,更是一场关于勇气、智慧和坚持的旅程。
回望初心,重塑梦想
首先,让我们回望初心。每一个企业成立之初,都怀揣着一份梦想和愿景。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变迁,那份最初的激情和梦想逐渐模糊。二次创业,就是一次找回初心、重新点燃梦想的机会。我们要问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我们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在新的起点上,如何让这份梦想更加璀璨?
市场洞察,转型升级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二次创业意味着我们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敢于自我革新。无论是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还是商业模式的重构,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解决用户的痛点。我们应当深入研究行业趋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传统业务赋能,开启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
团队建设,文化重塑
人,是二次创业成功的关键。我们需要打造一支充满激情、勇于创新、能打硬仗的团队。这不仅要求我们在人才引进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能够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团队协作的企业文化。让每一位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共同为企业的二次腾飞贡献力量。
持续学习,拥抱变化
在二次创业的征途上,学习和适应变化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市场不会等待任何人,唯有不断学习,快速迭代,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鼓励团队成员终身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培养跨界思维,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亲爱的伙伴们,二次创业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次更高层次的飞跃。它需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有凤凰涅槃的勇气,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共同开创属于我们的辉煌未来!
谢谢大家!
二次创业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我们用手指向天空,一定是看到了划破长空的闪光点;我们用手推开窗户,一定是希望阳光伴着新鲜的空气涌进窗口;我们用手拖住下颚,一定是在度过充实的一天后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农村信用社的“二次创业”正如同划破长空的闪光点;如同阳光伴着新鲜的空气;如同我们每一位员工憧憬着的美好未来……我演讲的题目是:高举“二次创业”的旗帜,吹响“二次创业”的号角。
省联社廊坊办事处主任樊鸿武同志在全市农村信用社“二次创业”动员大会上说:“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处在第二阶段,即爬坡阶段,主要任务是真正建成规范化、强势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使农村信用社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昂首挺胸,立于不败,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称为‘二次创业’”。通过这次会议,全市农村信用社正式打出了“二次创业”的旗帜,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
这正如同一道划破长空的闪光点照耀在这片立足三农、不断发展的农信大地上,让我们每一位农信员工都在这闪光点下凝神聚智,奋力爬坡,向着更高、更强、更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目标奋勇前进!
“二次创业”的总体目标是把农村信用社建成规范化、强势化、亲情化的农村金融机构。这便是阳光伴着新鲜的空气从农信之窗迎面而来,吹到了每位员工的脸上,沁入每位员工的心脾,沐浴着每位员工的身心。
“规范化”是阳光,它使规章制度全面覆盖农村信用社;它使执行力得到大提高,实现遵规守矩的全员化和自觉化;它使违规行为基本杜绝,各类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强势化”是新鲜的空气,有了新鲜的空气,农村信用社便能在总体实力上强于竞争对手,能在竞争力上优于竞争对手。
“亲情化”是阳光与新鲜空气吹进农信的窗口,它面向系统内,又面向系统外,它在全系统打造一种乐观向上、好学求进、心情舒畅、和谐高效的良好氛围。
伴随着“二次创业”的阳光和新鲜空气进入农信的窗口,沁入农信员工的心扉,我们每一位员工也在这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中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美好的未来便是:业务经营大跨越、行业风气大好转、深化改革大突破、硬件设施大改善、队伍素质大提高、党的建设大增强!我想:实现业务经营大发展,就是要用迅速壮大的经营和竞争实力使农村信用社矗立于同业之林;用优化的业务结构提升业务档次、降低经营风险、提高效益水平和现代化水平;用不断降低的不良贷款占比提高信贷质量;用充满活力的经营提高资产有效利用率,增加效益,进而提高全员的收入水平。
行业风气大好转,就是要在竖起优良之风、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同时,强化“从严治社”,细化“以德治社”,深化“文化治社”。
深化改革大突破,就是要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尽快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实现从合作制到股份制的根本性体制变革,使我们可以与其他商业银行平等竞争,使农村信用社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硬件设施大改善,就是要按照标准化、全能化、现代化、精品化的要求,加快硬件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步伐,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队伍素质大提高,就是要把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培养成为具有现代素质的员工,进而适应现代化金融企业需求。
党的建设大增强,就是要健全党的组织体系,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一段段美好的憧憬,一个个美好的未来,在“二次创业”的旗帜下和号角声中显得格外亮丽和崇高。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一名员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争当“二次创业”的前头兵,为实现“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
二次创业演讲稿 篇4
尊敬的领导: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对于管理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印象阶段,总感觉有点儿务虚。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于管理学的了解,才渐渐发现,管理学真的是一门包罗万象,极其复杂的学科。也深感自己对于管理学认识的匮乏和局限。最近我们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自己也在思考到底二次创业过程中,作为一名基层员工该如何把自己的效能发挥到最大,我们又在哪些方面可以快速跟进,以适应新变化和新形势。今天就从两方面来谈一下,一是企业内部员工的真实状态,二是面对这种状态,转型创业期如何调整管理思路。
刘润曾说过,企业在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管理能力,只有对症下药,才会提高成功走过每一个阶段的概率!
1、 不学习
其实不论是基层工作者,还是中高层人员,管理工作无处不在,大到管理企业,小到管理自己,其实哪一方面都需要我们具备充足的管理学知识。如果你是一个团队经理或是单位领导,你可能会经常考虑,怎么能让员工工作效率更高,工作质量更好;如果你是一个基层员工,你可能会考虑,如何通过自我管理来提升自己的效率或是调动工作积极性等等。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来看,现实是,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我自己显然没有做好对于管理学的有效学习,而这也是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因为我们在评价考察一名员工的时候,首先是因为工作实绩,但实绩多指业绩,和管理能力无关。但无论对于基层员工还是管理层干部,管理能力都至关重要。我们经常误以为工作经验就是管理经验,以为在一个岗位上待的时间长了,管理的人多了就会具有很好的管理能力,恰恰相反,如果不具备一个相对完备的对于管理学的认识,这种经验也许会适得其反。当我们处在二次创业的过程中时,就应该去了解和学习企业创业和转型时期该有的`管理模式,以便更好地管理企业和自己,如果仅凭经验主义,很容易进入一个管理盲区,因为成熟期和转型期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管理经验更多是在成熟期积累下来的,面对转变,改变自己的惯性思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2、 不思考
伦敦城市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写过一篇文章“愚蠢化:为什么组织会供奉愚蠢和奖励雇员不带脑子。”他给的答案是,平庸的组织,是靠愚蠢运营的。这句话听着挺极端,但他给了很好的解释,说明为什么你必须愚蠢——实际上是必须假装愚蠢——才能在平庸的组织里很好地生存下去。组织愚蠢化,可不是什么心理学问题或者行为经济学问题——不是因为领导人愚蠢,才让组织愚蠢化。愚蠢化往往是有意为之,因为愚蠢化能带来短期的好处。
回看自己的工作历程,确实存在上述问题,领导提出一个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执行,很多工作不怎么过脑子,所以慢慢地就流于形式,陷于流程,且不能自拔。动脑子多费劲,操作多简单。这样一来,结果就是,员工趋炎附势,不愿也懒得思考,努力保持与别人一致,维持一团和气,结果就是让自己不思考,慢慢地让自己被“愚蠢化”,因为按流程操作,就不会有人找我麻烦。领导让干啥就干啥呗,出错也是领导的。普通打仗根本不需要特别聪明的士兵,你保持队形就行了。愚蠢化,恰恰是效率的保障。
有没有种皇帝新衣的感觉,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说了自己看到的两点现状,就是现在同事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我自己。只有正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