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演讲稿

多美网

2025-04-12演讲稿

欢迎阅读教育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演讲稿 篇1

今天,我很高兴站在国旗下和大家一起交流消防安全,今天是11月9日,是全国消防纪念日。1在古时候读“要”,11月9日去掉月、日就是119,119是我国火灾报警电话号码。

今天也是上海第19届消防纪念日。今年上海消防的主题是:全民参与消防,共筑平安世博。

据统计XX年1月至10月全国共发生火灾18.9万起,死亡1238人,受伤1204人,经济损失6.4亿元。

XX年上海商学院发生一起严重火灾,有4名大学生因此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原因烧热水的热得快短路引起火灾,遗憾的是这4位大学生缺少自救知识,慌乱中跳楼身亡。

专家告诉我们引起火灾有三个条件:一、可燃烧的物质如棉质、木质、纸质、油质等:二、帮助燃烧的物质如氧气、空气等:三、火源如打火机。

那么如何预防火灾?

一、 家里、办公室、教室严禁使用拖线板。

二、 使用电吹风、电烫斗、电水壶等电热器具大人千万不要离开。

三、 电视机连续使用4~5小时应关机休息,并拔掉插头。

四、 家里、办公室、教室不要储存易燃易爆的汽油、酒精。

五、 不要把按压式的喷雾罐放在有火种的地方。

六、 保持楼道通畅。

发生火灾如何自救?

一、 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其他场所发现有火灾应马上拨打119,告知火灾发生的地点。

二、 当在封闭的房间里着火,千万不要开门、开窗。

三、 家里油锅起火,要立即用锅盖盖住油锅将火窒息,切不可用水扑救。

四、 自己身上衣服着火,要立即脱下或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将火熄灭。

五、 逃离火灾现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并与火势相反方向奔跑。

六、 若逃生途中经过火焰区,应先弄湿衣物或以湿棉被、毛毯裹住身体,迅速通过以免身体着火。

以上是我个人对火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老师们利用本届消防周活动,增长消防知识,增强消防能力,让火灾远离你、我、他。 现在社会生活中,火灾已经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多发性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0000起左右,死亡XX多人,伤 3000—4000人,造成直接损失达10亿多元。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XX年的2月15日这一天,我国就发生了两起特大的火灾事故。

一起是发生在吉林省的第一百货商店。这天,二楼商场上突然冒出了火,火势很猛,经过消防队员四个小时的奋力扑救,才把大火扑灭。但是在清理现场时,却发现 53个人被烧死了:有年轻人、小孩、老人,有男的,有女的,有些人烧得像木炭一样,认都认不出来,真是惨不忍睹。同一天,发生在浙江海宁,有一伙老人,搞迷信活动,在一个违章建筑里面点火,结果火烧起来了,40个人被烧死。一天里面两起火灾,一南一北,烧死了93人。真的是很惨痛的教训。

纵观这些夺走无数人生命的火灾事故,有几起不是我们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酿成的恶果?有几起不是对我们漠视生命,追求一时利益的惩罚呢?其实很多的安全隐患并不是我们没有看到,但为什么却没有及时地处理好?究其原因还是人们在内心深处缺乏对生命的关爱,对生命的珍惜。

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时候,你是幸运的,但同时你也开始了一趟没有回头重来的旅程。因此生命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宝贵的,只有珍爱生命,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满。

当然,假若真的遇上火情,也不要慌乱。因为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保持冷静,机智的运用火场自救逃生知识,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甚至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在这里老师教大家几招:要用湿毛巾捂住自己的口鼻,蹲下身子,通过安全的通道走到安全的地方;在拨打119火警电话时,必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准确说出起火地点、燃烧对象、火势情况;若火已及身,切勿惊跑!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补充,促旺火势。当外衣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在消防安全教育周来临之际,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消防安全,珍爱生命,不要玩火,学会保护自己。

教育演讲稿 篇2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接触过各种性格的孩子,有活泼的、调皮的、内向的……每个孩子都有一扇心灵的窗户,我们都应该用心去靠近他,打开他的心扉,走进他的世界。有这样一个孩子,至今让我记忆深刻。

那年我教一年级,班上转来了一个女孩子,叫丁雨晗。她很少说话,总是低着头走路。每当有插班生的时候,我都会特别地注意她们在学校的状况,毕竟每个人来到一个新环境,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于是我想在下课的时候问问丁雨晗上课能否听懂,可是好几次都还没等我靠近,她就抱起书包,冲出教室,直奔厕所!我想等她回来再问,可直到上课铃响了,才见她急急忙忙跑回座位。我问她:你是不是肚子不舒服?为什么上厕所一定要抱着书包呢?她却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拼命地摇头,两条辫子甩得像拨浪鼓似的。当时我不免有些生气,很想责备她几句。可上课铃又响了……“难道这小女孩还有什么难言之隐?”想到这儿,我对她说:“有什么事情可以来找老师。”走出教室的时候,我回头看了她一眼,发现她低着头快速地整理着自己的裙子。

放学后,我询问其他科目的老师:丁雨晗上课认真吗?老师们皱皱眉:“她挺安静的呀!但经常在快下课时精神不集中,手老是拉着书包……”一种莫名的使命感驱使着我应该尽快了解这个孩子,我联系到她的家长并安排了一次家访,终于从***妈的口中了解到雨晗得了一种病而引发了小便失禁……原来她直奔厕所是为了换尿片,但又怕同学看到。“可她为什么不跟老师说呢?”妈妈解释道:“小晗是个自尊心特别强的孩子,她不愿意和别人不一样,她怕别人笑话她。老师,您千万别把这件事告诉班上的同学。”

这次及时的家访搭起了我走进雨晗心扉的桥梁。这时,我暗自庆幸当时没有责备这个女孩,小小的年纪却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如果老师再严厉批评,一颗稚嫩的心将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回到学校,我在教室外等她下课,并领着她去了教工厕所,对她说:“雨晗,这里人比较少,你以后可以来这里上厕所……”她愣了一下,露出吃惊的表情。当我走出门口,听到她轻轻地说:“老师,谢谢你!”我回头发现她笑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的笑脸!从那以后,我经常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上评语鼓励她:“你写字真清楚!你又进步了!”我也把她的情况告诉了其他老师,叮嘱他们多留意她多鼓励她。她也逐渐活泼起来,每次见到我都主动打招呼。后来,她因为治病的需要转学走了,可是***妈还专门打电话来感谢我:“何老师,谢谢您对雨晗的照顾。以前她老是受同学的嘲笑,经常哭着回家。到了长兴小学,天天都是笑着回来的。”雨晗也一把抢过话筒对我说:“何老师,我不想离开你……”

现在想来,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需要靠近孩子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的心窗,走进他们的世界,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关爱,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每当我想起丁雨晗的笑脸时,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是我——这个全世界最小的主任的责任!

教育演讲稿 篇3

同学们:

早上好!

一讲到禁毒,有同学就会认为:禁毒跟我很遥远,与我无关。其实不然,毒,万恶不赦,下面请先听一则故事。 河北某中学的一位同学,在初中时成绩很好,读高一时,因竞争激烈,成绩总是不理想,在期末考试时,采取作弊的方式,结果受到学校的处分,由于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暑假期间与同学混在一起,经常出入网吧和歌舞厅,因经不起同学的引诱和好奇,吸了一次毒,吸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最后一发不可收,染上了毒瘾。从此,在学校偷同学的钱,在家里偷家里的钱,甚至到大街上去抢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天津某青年自信自己有很强的自制力,从偶尝一口到静脉注射,却一直没有控制住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一桩桩,一件件沾满了血和泪的事件,无不是因毒品而起的。

毒品,祸国殃民。它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损失,也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吸毒者为了它,不惜失掉了宝贵的生命,还连累了亲朋好友。到后来,变得人不成人,家不成家,一片凄惨。像以上的例子很多很多,有的吸毒者受不了毒瘾发作时的痛苦而自杀,有的吸毒过量而死亡,全国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者有90多万,还有未登记的。90多万人中,35岁以下占77%,目前,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我们明显感觉到毒品向我们逼近。很早时,只听到国外有吸毒,后来国内也有了。再后来,听说温州有人吸毒,现在我们的城市里也有人吸毒,而且是年轻人。毫无疑问,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教育演讲稿 篇4

同学们:

早上好!今年10月,是沈阳市中小学安全教育月。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安全伴我快乐成长。

在活动中,要求同学们做到:

1.加大学习有关法律知识的力度。学校要利用各种宣传途径,以在校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发生在学校和学生身边的案例为主要内容,对同学们进行法制教育。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照校规校纪,认真查找我们中间是否存在违纪、违法行为,特别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寻衅斗殴等不良行为,同时揭示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2.开展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安全教育活动月期间,同学们要认真参加校园“六个一”活动:即法制教育知识专题讲座;主题班队会;主题升旗仪式活动;法制教育征文活动;反xx手抄报评选活动;法制教育影视观映活动。

通过安全教育活动月,我们要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法制观念,了解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预警防范能力和紧急避险技巧,做到懂法、守法、主动远离不适合学生参与的各类场所,远离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努力使我校成为学生文明、校园整洁、教师敬业、环境安全的和谐学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