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励志演讲稿

多美网

2025-04-12演讲稿

欢迎阅读学习的励志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的励志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我出生在湘黔桂一个贫穷的山村家庭,爸爸是一名民办教师,妈妈是地道的庄稼人,家庭的困难使我经历了艰辛的求学之路,xx年师范毕业,我幸运地搭上了国家包分配的“末班车”,分配到了偏远的乡村塘脚小学任教。怀着美丽的梦想,我踏上了教师生涯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至今,在这个远离城市、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我已足足耕耘了十年。平淡、宁静、清苦的山区教育工作,一度让我无奈过、迷惘过、彷徨过,一路走来,辛勤的耕耘和默默的守望,我的付出证明,我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片黑土地,爱上了乡村教育这一平凡而充实的工作。

还记得第一次走过泥泞不堪的操场;还记得第一眼看到破旧不堪的学校;还记得那一张张黑乎乎的脸;还记得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还记得那一身身脏兮兮破烂不堪的衣服;还记得那一双双踩满黄泥的脚……这一切,至今仍使我记忆犹新。当时,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些,我傻眼了,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吗?这就是我需要的梦想吗?我的人生价值在哪里?难道我注定就要在这里呆上一辈子吗?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不由多想,我转身就走,村长和孩子们“哗”的都跪下了:老师,你别走!一片稚嫩的声音把我唤醒,我的心一震,立在原地呆了很久很久,我的泪水悄然落下了,村长前来拉住我的手,深情的说:老师,留下吧,这里的孩子需要你,这片土地需要你……是呀!孩子们需要我,这里的教育更需要我,我有什么理由不能留下,当我迎来30多名可爱的面孔,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激动,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知识,一下子倒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正是这一份喜悦与激动,伴随着我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里,借着大山的情怀,我读懂了其中的幸福与快乐,也品尝了辛酸泪水背后所饱含的价值:发动学生入学时,说服家长重男轻女和女孩读书没用的苦口婆心;扫盲工作期间的皮肉之苦;为了差生一次又一次的走访;为了学校硬化操场忙于申请的奔波……是啊,教师的工作是艰辛的,但也是幸福的:当看到家长思想转变,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0%上升为100%时;当看到全村文盲脱盲率100%时;当看到学校操场从烂泥潭变为标准的水泥球场时;当看到学校旧貌换新颜时;当看到学生学习进步,露出满意的笑容时;当看到一批批学生走出学校的大门时……这一切更激起了我工作的热情,执著的追求使我忘记了疲劳,在无数无私奉献的背后,都可以采收到丰盛的果实。在炎热的夏天,递一杯清水给我的一年级小学生;下课了摆一根凳子在我面前叫我坐下的孩子;当我生病时给我送来米粥和鸡蛋的家长……想起这些,都会让我潸然泪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只是教书也是在传授爱心,这对我是最大的财产和骄傲。如果你要问我: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你坚守?我会自豪的说:是孩子们的需要和我需要他们,是他们对我的需要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我的一个开公司的朋友,他曾经对我说:你来我公司上班,我给你双倍的工资。面对这样丰厚的礼物,我确实动摇过。然而,想到孩子们淳朴的笑脸,渴望的眼睛,我最终还是谢绝了朋友的盛情邀请,留守大山,并用爱去温暖每一个幼小的心灵,让他们拙壮成长。

如今,课改的春风又一次吹向了祖国大地,新形式下的农村教育,更关注以人为本,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大山的孩子正享受着党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了祖国的花朵,为了祖国的未来,我将继续燃烧我的这份喜悦与激动之情,并一如既往的朝着目标奋斗,把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生命,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这片深情的大山……

学习的励志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清澈荡漾的酉水河,传承着湘西土家人一代又一代古远的文明;

巍峨挺拔的吕洞山,铸就了湘西苗寨人一辈又一辈神奇的文化;

从秦简古岁月到改革新时代,几千年来,绵延十万里的湘西大山中,一批又一批,一群又一群辛勤劳碌、默默耕耘的先生、老师、园丁们,是他们用爱和忠诚,托起了湘西教育这座大山的脊梁。

二十多年前,在酉水河畔出生的我,摇摇晃晃走进了幼稚园,便开始亲身感受着老师们那母爱般的温暖。从小学到中学,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爱的享受越来越真切,越来越深厚,越来越铭心刻骨。我沐浴着这种温暖的幸福,感悟着教师那平凡的高尚:

忘不了您啊,我的英语老师——盛xx老师。那风吹纸破的`窗户下,定格了您用纤细的身影,坐着的是我,站着的是您,整整三年,是您用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让害怕英语的我,高考考出了优异的成绩。老师,感谢您,是您无怨无悔的付出开启了我梦想的引擎!忘不了您啊,我的地理老师——张xx老师。在那门开的最早,灯关的最迟的办公室里,是您的鼓励,让我如遭霜茄子的脸上流出了幸福的泪花。老师,感谢您,是您坚持不懈的努力放飞了我理想的翅膀!

忘不了您啊,酉水河畔那颗最让学生崇拜的青松——刘劲松老师。他用爱生如子的情怀诠释着“得天下英才教育之而乐”的职业操守。23年,您顶烈日、冒酷暑,走遍了保靖16个乡镇近千个村寨,对班上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在保靖民中读书的学生,很多来自偏远的农村,当他们家境贫寒学业无以为继时,您心急如焚,找学校,求朋友,自掏腰包,给一个又一个孩子提供最及时最温暖的帮助。当孩子们被繁重的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时,刘老师会在愚人节和学生开个小小的玩笑,会在圣诞节肩扛一袋苹果,手提一袋橙子,为孩子们发放“平安”与“成功”。当孩子们为成绩苦恼为前途迷茫时,刘老师在周记本里写下暖心暖肺的批语,那些真诚的批注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唤醒、激励和鼓舞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学习重压下依然绽放着青春的笑脸。

您为学生付出的不仅仅是爱,甚至可以是生命,冰雪灾难,您护送偏远山区的学生回家,天寒地冻,脚下乡间小路崎岖不平,寒冷,饥饿,危险,您始终悬着一颗心,却始终用鼓励的话温暖孩子们害怕的心,被大雪压倒的电线杆挡住孩子们回家的路,却挡不住您前进的脚步,您故作轻松的对学生说:“孩子们,我先过去,如果我牺牲了,你们就回学校。”孩子们齐声劝阻,您义无反顾地跨出了脚步,安全通过的那一刹那,孩子们笑着,跳着,叫着,哭着把您紧紧抱住,他们笑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最爱的是老师安安无恙,他们哭是因为他们知道再危险的地方老师都在身边。孩子们安全回家了,有谁知道,磨破了鞋,嘶哑了喉咙,冻僵了手脚,饥肠辘辘的您正在返家的途中踽踽独行。您感动了大山,感动了中国!

您是湘西大山里最坚强最挺拔的一棵松。您一身兼三职: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务处主任。学校有什么举措,找您;师生有什么困难,找您。责任面前勇于担当,名利面前做到淡泊。您总是精力充沛、您总是脚步匆匆,您的脸上总是洋溢着鼓励的微笑。您的心中永远珍藏着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对老师的爱,可唯独少了对自己的爱。您的学生走出了大山,过了长江,跨了黄河,在清华、在北大、在武汉、在长沙,在纽约,在巴黎……而您的青春,您的爱恋,您生命的每一个音符都定格在湘西教育的大山中。

是命运的恩赐,让我和无数的孩子碰到了这样一位位、一群群优秀的教师,尽情享受了师爱的阳光;是无数恩师的付出,让湘西大山里无数个像我一样的孩子开启了人生的梦想;是他们的努力,让湘西大山里无数像我一样的孩子步入了事业的殿堂;是他们的奉献,托起湘西大山里无数像我一样的孩子的梦想。

是上苍的指引,让今天的我成长为一位人民教师。儿时的梦想,终于长成了理想的翅膀。由享受到付出,由索取到承担,今天的我明白了“教师”这两个字最神圣的含义,懂得了教师肩负的责任和分量。

抬头看看远山吧!凝重而肃穆的湘西大山,并没有因沉寂而心甘冷默,并没有因无人喝彩、无人光临而死气沉沉,而是以灿烂的鲜花向寂寞挑战,以蓬勃的生机对生命负责。绿色是最永恒的铁肩道义,灿烂是最鲜活的生命绽放。

学习的励志演讲稿 篇3

各位校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站在这里与你们一起分享我的教师之路。我演讲的题目是《愿把青春献给大山里的孩子》。

我来自xx县边远山区小学xx中心学校,是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音乐老师。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舞台,将我工作中的甘苦与欢乐,与大家一同分享。

我于xx年毕业于xx财经大学音乐专业。我热爱音乐,我喜欢唱歌,并在入学之初立下了志愿,在毕业之后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做一名音乐教师,希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热爱唱歌的孩子们,为音乐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毕业前夕,我考入xx中心学校任教,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教师!在学校,我担任了一至六年级十二个班的音乐老师。刚到这里的时候,这里落后的面貌让我的心里感到十分落寞,加上这里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我有几分沮丧。但是,想到这里由于多年来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山里许多热爱音乐的孩子不能得到专业的音乐培训,这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把孩子们的音乐梦想扼杀在摇篮里。一位当地出门在外打工多年的小伙子,在一次与我的交谈中,他感叹地说,杨老师,我曾经是一位喜欢音乐的学生,我曾经梦想过成为歌唱家,但是,由于没有音乐老师,我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请您留下来,教这里的孩子们唱歌吧!我有几分犹豫,我不想从此待在这与世隔绝的大山之中。

后来,因为一件事,使我坚定了留在大山里的信念。xx年的4月,为了让山里的孩子们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我成立了“留守儿童音乐培训班”。我利用业余时间,每天早晚对学生进行音乐强化训练。在培训孩子们的过程中,孩子们对音乐的热情感染了我,看到他们那么快乐,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在训练期间,我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说父亲身体不太好,要我抽时间回家看看。百忙中,我抽了一个星期六,专程回到了老家。看到父亲的面色有些憔悴,我感到十分内疚和心疼。第二天,我带着父亲到州医院进行检查,父亲笑笑说,我没事,你安心回学校,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告别父亲之后,我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学校,开始了自己的工作。想不到这竟然是父子之间的最后一面。

“六一”儿童节,正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我正在精心组织儿童节文艺活动,突然接到父亲病重的消息。当我匆匆忙忙地赶到老家时,父亲已经离我而去,未能见上父亲一面,成了我终身的遗憾。泪眼中,母亲不停地唠叨着:“为了不耽搁你的工作,你的父亲表面装着身体硬朗,其实他早就不行了。”听到母亲的这番话,我心里更是难受,我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好好照顾父亲,心里感到很自责。安排完父亲的后事,我又急匆匆赶回学校。六月中旬,我的一名学生到贵阳参加“第十四届蒲公英艺术节”大赛,荣获xx省声乐组第一名。颁奖台上,我的学生面带微笑,我却激动得成了泪人。此时此刻,我想起了长眠于故土的父亲,想起了守望在老屋门口饱经风霜的母亲。我默默地说:“爹、娘,我的学生成功了!你的儿子也成功了!”

回到学校,我没有松懈对工作尽职尽责的态度。我用自己的爱去关心着每一个学生。当我看到一年级一对双胞胎在冬天里仍旧穿着破烂的衣服上学时,我心里感到很心酸,于是给他们买了衣服和鞋子;当我看到六年级一位从小失去父亲的孤儿时,我尽我自己的能力给予了他最大的资助;当我看到孩子们有心事的时候,我会主动的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关心他们!疼爱他们!用我的爱温暖他们!看到这群在逆境中仍然坚强乐观的孩子们,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兢兢业业的工作?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环境的艰苦?还有什么理由埋怨生活的艰辛?我没有理由!我该做的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爱护孩子们,把我的所学交给他们!

我是从偏僻的农村走来、从贫穷中走来的孩子,我没有忘记自己年少的过去。相似的童年使我明白大山里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关爱,我爱大山里的孩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仅在学习上关心学生就足够,在生活上更加需要关心他们。老师们,让我们做一棵大树,为孩子们遮风挡雨;让我们做和煦的阳光,为孩子们播洒温暖;让我们做无私奉献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

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不辜负那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孩子!我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让他们插上知识的翅膀!飞越大山!飞到大千世界!用音乐唱响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我,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学音乐老师!我愿意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大山里的孩子,无怨无悔!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学习的励志演讲稿 篇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代表我们“E往直黔”团队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2013暑期实践活动的收获与感想。

有这么一些村落,遍布贵州的偏远的山窝窝里;

有这么一群村民,世世代代以种地为存活之道;

有这么一群孩子,很少知道山外面的世界;

有这么一群组织,他们来自学校,他们深深的爱着山里的孩子……

我们就是这群组织的之一。“E往直黔”让十四名怀着热情激血的大学生们走到了一起。我们只有一个愿望: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山区的孩子带去哪怕一点点的改变。当然,任何事不是一腔热血即可。必须克服每一步的困难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前期工作:联系校长,提前踩点,确定团队人员,策划撰写,物资购买,提前备课,队友们都在为这次的活动做着充分的准备。

7月10日,晚上队友们即拖着行李箱离开了重邮,开始了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经过24小时的行程顺利到达支教地点——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土溪镇大屋完小。5大屋完小共计学生2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占据80%,其中不乏孤儿。超过80%的学生每天需步行一个小时才可到达学校,其中最远的每天来回学校时间占6个小时。

下面我对支教环境做个简单的介绍:

住宿环境即教室:用课桌拼接成床,铺上我们自行带来的凉席,住宿就解决了;饮食环境:一般只有土豆和冬瓜可供选择,我们总是提一天去买菜,即去附近居民家中买菜,纯朴的村民从来不收取我们任何金钱,我们总是丢下钱就跑,然后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后勤安排表做饭。

用水环境;当地缺水比较严重,我们最严重的情况曾今有连续四天没有办法洗澡;天气环境:当地的紫外钱十分强烈,连向日葵都不向太阳,何况我们。

支教期间,我们采取“4+1”模式,无假期。4天均为授课,每天下午放学后部分队员也会进行家访;1表示上午举办活动,开阔学生眼界,下午全体队员分不同方向随学生一同回家进行家访。

支教期间,每天敲响的钟声代表着新的一天。开设的科目多达九种。同时举办多种活动;中国梦演讲比赛,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做个有梦想的人。趣味运动会,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文艺汇演,告诉孩子们,即使没有优越的条件,你们一样可以表演的出色。“爱的味道”全校包饺子活动,温馨的场面永远存在我们的脑海。

家访对于我们每个队员而言是内心最深的感触,因为那个时候才会看到他们真实的生活:早上五点起床:去上山放羊放牛砍柴;干完这些之后便自己回家做饭,再走一个小时上学,由于支教期间我们没有经济实力供给午餐,所以学生们中午都不吃饭,下午三点多钟放学之后,回家继续放牛放羊砍柴,等天黑了才能回家吃饭,吃饭之后才会有时间完成自己的作业,不能让他们吃上中饭是我们心里深深的痛。也许你知道他们家里很穷,但你不知道他们有的房子露不避风;有的摇摇欲坠我觉得也不夸张,也许你们猜到他们要干很多活,但你不知道他们砍柴放牛的时候也会经常受伤;也许你能想到他们吃的东西不好,但你不知道他们没有几个过过生日。但一切物质条件上面的匮乏所带来的苦恼远远比不上他们心灵所受的创伤,因为有太多的父母外出打工几年才能回来一次,更有甚者,直接是“抛弃”了在山里的孩子离家8年一次都没有回去也没有联系,让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失去了被父母呵护的机会,他们不愿意哭,因为哭只会让自己更伤心。他们的苦难,他们的坚强与懂事,无一不让我们动容。

最后的离开,每个人的心理都是十分沉重的,我们二十天能做的太少太少,我们受的那点物质上的困难又算什么,我们希望的是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些山间最美的风景;其实每个人或许都有一个支教的梦想,但是同学们,请不要因为困难而阻止了你前进的步伐,需要帮助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不要怕自己能做的太少,最怕的是所有的人都不去做。

然而支教的结束却不是最后的结束,由于在支教期间了解到学生们普遍语文成绩差,一个班及格人数不超过20%。原因是他们能利用的课外书少之又少;记得家访回来的路上,有个学生正在放牛,我就前去和他聊了会;他说:“老师,其实我挺想好好学习的,但是语文不行,上次只考了20多分,要是我有课外书看多好啊”。支教结束后,我们所有队员集体搜集自己同学的旧书籍,最后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甚至是陌生人,其中包括皖南医学院捐书300余本,最终共计700余本旧课外书籍顺利送达大屋完小,去年十一期间我和队长一同再次看望学生们,他们非常喜欢那些书籍。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其中。然而一次好的活动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很感谢团队的每位成员,还有我们的指导老师肖鹏老师;

去看看那些孩子们吧,去看看山间最美的风景吧。力量很小,更多的力量集中起来那便是巨大的力量。公益不在大小,只在你的一念之间,E往直黔加油,大屋完小加油!

一次有效的实践活动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第一:前期准备很重要,万事开头难,同时也是决定一个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第二:责任心很重要,实践活动绝不是一个形式,不仅要知道你从中可以学到什么,更多的你是要想着可以给别人带去什么。第三:能吃苦很重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困难。第四;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个好的团队很重要,团队之间要互帮互助,相互理解,共同进步。

最后,请允许我再强调一次:公益你我,不要轻视我们小小的力量,或许给他们带去的是一生的改变,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进来。一起成长。更多的人去呵护山间最美的风景。让我们在自己的青春留下最好的回忆。

谢谢大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