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基础教育工作的汇报(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础教育工作的汇报 篇1
9月14日,在市政协委员联络组在联络组组长、县政协主席率领下,对我县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视察,市政协委员、县人大副主任吴昌亮,市政协委员、县政府副县长等参加视察。视察组分组对县城部分幼儿园和乡、乡中心幼儿园进行了实地察看,听取了县教育局关于我县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的汇报,随后展开热烈的座谈讨论。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教育内涵发展工作,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把重点转向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针对学前教育出台了《关于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新建民办幼儿园补助办法》等文件,从统筹规划、完善体制、提升素质、提高质量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并且从今年起开展学前教育示范(达标)乡镇评估,将结果纳入县委对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加分项目。对职业教育也从政策上逐步加大扶持力度,今年拟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将有力地促进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硬件设施明显优化改善。随着“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工程”的全面推进,加大对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学前教育方面,城区投入多万元新建了实验幼儿园,乡镇投入500多万元改造了一批附属园,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硬件设施。职业教育方面,职业高中20xx年整体搬迁到原中学,学校占地面积由原来的3亩增加到36亩,并投入150万元新建了机电实训大楼和旅游实训基地,硬件条件跃上了新的台阶。
(三)学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学前教育方面,实施幼儿园办园准入制度,开展办园水平评估考核,不断规范幼儿园管理;配备专职学前教育教研员,加强对幼儿园教育实验和科研的管理指导,提高学前保教工作水平。职业教育方面,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校园安全、日常管理等工作,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学前教育方面
1、布点缺乏全面规划。对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在城乡的选点、设置处于放任状态,导致布点不均衡。如一些新开发的商品房小区,因政府在规划中没预留土地,投资人要么租赁简陋的民房,要么舍近求远办学,给幼儿上学带来不方便。
2、部分园区隐患较多。主要是民办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由于办园条件简陋,在安全、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一是幼儿园房屋自身安全问题。许多幼儿园租用民房或老房,房屋结构不符合办园标准,如乡中心幼儿园是原乡老卫生院,房子老旧,安全性差。二是活动场地问题,一些幼儿园没有户外活动场所,简单地在道路上用栅栏围一块地就当活动场所,不但造成行人不方便,更有可能带来安全问题。三是卫生得不到保障。许多幼儿在园入厕、饮水、盥洗等基本卫生条件都得不到保障,孩子们在这里基本上只是被简单的“看管着”。四是治安安全难预防。县城公立幼儿园已配备保安人员,但乡镇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多数没有配备保安,安全防范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3、优质师资难以招到。由于受“逢进必考”门槛限制,新教师必须全部通过招考才能可能被录用,而与此同时,其它一些地方对优秀教师可不用招考,能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录用,这就造成一些名校毕业的优秀教师直接被“截流”。如近三年我县招聘的42名幼儿教师中,只有1人是幼儿师范毕业,5人是杭州幼儿师范毕业。总之,具有一定名气的高校毕业教师、优秀教师明显过少。
4、教育研究力度不大。从幼儿园方面看,部分幼儿园既没有教育目标也没有教育规划,基本上是用“保姆式”、“看管式”的方法经营幼儿园,部分幼儿园则倾向“小学化”。从家长方面看,多数家长看重孩子在幼儿园的识字和运算能力,较少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创造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等素质方面的培养。从教育主管部门看,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仍然投入偏低,学前教育研究不深,幼儿素质教育推进困难。
(二)职业教育方面
1、学校硬件不能达标。一是校园面积过小。现学校占地面积只有30多亩,而按省二级职业学校老标准,校园面积要达60亩以上,按新标准人均要占地37平方米;二是实训设备短缺。现学校只有钳工设备能基本满足要求,其它的设施设备均不能满足实训需要,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2、专业教师极为匮乏。现学校教师多数从其他义务教育学校调入,难以适应技能型人才的培训要求。目前,63名专任教师中,专业教师只有30人,且真正科班出身的只有6人,完全不能满足技能教育需要。
3、配套资金难以落实。一是欠发达骨干学校建设、省示范专业、省示范基地建设资金县财政没有按照省里政策规定给予1:1配套;二是“双证制”工作经费没有列入县财政预算;三是缺乏奖励经费,造成企业来学校提供实训机会的'积极性不高。
4、涉农专业无法开班。我县茶叶等农业产业发展迅猛,开设茶叶等涉农专业的呼声也较高,但由于家长观念没有转变,学生兴趣不浓等原因,造成学校连续两年开设的茶叶类专业因生源不足而无法开班,不能更好地发挥职业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针对性强的服务作用。
三、几点对策建议
(一)学前教育
1、转变观念,形成发展共识
温总理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学前教育学校建设”,再次强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学前教育纳入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把学前教育入园率等指标列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在全县形成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好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2、理清思路,明确发展责任
一是城镇建设部门要把城区配套幼儿园列入小区建设规划,达到一定规模的小区要公建配套幼儿园。二是教育、安监、消防、卫生等部门要加大对城区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监管力度,根据各自职能对幼儿园进行检查,督促整改存在问题,并实行优胜劣汰制度,促进民办幼儿园不断提高档次。三是乡镇政府要全面承担起乡镇中心幼儿园正常运行与发展的职责,制订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尽快实现一乡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目标,逐步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根据人口规划积极发展村级幼儿园,方便农村幼儿就近入园。
3、理顺关系,增强发展活力
一要理顺学校附属幼儿园的关系,建议把学校附属幼儿园明确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办性质幼儿园,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主办学校作进行业务指导,享受公办幼儿园的相关扶持政策和待遇。二是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学前教育研究,广泛收集幼教发展新信息、新动态,引导办园者主动探索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教研带科研,科研促教研的良性循环。
4、增强师资,提高发展质量
一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招聘幼儿教师。针对幼儿教师专业性,全部采用考试方法难以招聘到名校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的现状,要适当降低优秀人才选聘的门槛。如对优秀人才、急需人才可以开启“绿色通道”,允许人事和教育部门直接通过考核办法选聘。二要增加编制,提高专业幼师比例。要逐步增加县实验幼儿园、县中心幼儿园、学校附属幼儿园以及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正式幼儿教师编制,以增加公办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三要加强对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成立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县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制定幼师轮训计划,在一定时间里对幼儿师资进行轮训。同时,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到先进地区进行观摩学习,以开阔视野,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
(二)职业教育方面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一是配套资金的落实,要严格落实上级财政扶持、奖励补助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二是加大教育设备设施资金投入,加快购置教学设施设备,以解决职业高中实训条件差、实训不到位问题;三是建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根据《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每年安排30%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和提取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建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
2、加强职教队伍建设。一是在人员编制核定范围内,根据职业高中专业设置情况,鼓励学校根据需要到企业选聘人才到学校当教师;二是定期不定期安排职业高中教师到企业实习,以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对教师职称评定方面对职业高中给予适度的关心。
3、加快职教教学研究。一是安排专门编制,在职业高中成立职教研究中心,加强对我县职业高中教学发展的理论研究;二是成立由县长或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整合各方资源,建立起县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定期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4、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强对各个相关部门的协调,把各部门的培训指标统一到职业高中培训中心,并整合组织、人事、农业、林业等培训资金,发挥资金效益,提高培训质量和资源利用率。
5、加快学校硬件建设。一是可否将县体育运动场与职业高中共享;二是把职业高中以北,运动场以南地块征用给职业高中,使职业高中达到省二级标准。
基础教育工作的汇报 篇2
按照教育局的工作安排,xx乡学区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各学校收费、减负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整改,现汇报如下:
一、收费及减负情况。
此项工作我们一直作为学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学区要求各校在收费方面实行公开制,并向学生及社会承诺不乱收费,公布各项的收费标准,严格地按照县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在收取费用时一律打印下发收费卡,并要求家长签名。xx乡学区没有乱立收费项目、超标收费、搭车收费等现象。
在减负方面,我们也是协调各方,制定相关的制度,尽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具体表现在:
1、每学期只组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试卷基本上由学校统一制卷,小学的期末试卷由学区统一印制,印制的试卷只收取成本费,平时也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竞赛活动,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2、教学用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种类订购,不额外订购学生参考用书、教辅资料等,不给学生摊派发放学习用具和书籍等。
3、没有利用假期及双休日乱办班。学区各校都没有私办各种补习班、辅导班等,更没有收取补课的费等现象发生。没有给学生及家长造成经济上的负担。
二、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金教发[2001]第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开展师德师风自查、互评活动,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惹事生非,有事不按程序,越级上访等现象发生;与教职工签订协议书,禁止参加黄、毒、赌、封建迷信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损害师表形象的活动。几年来,xx乡学区中小学没有发生上述行为,在社会、群众中树立了较好的形象。
三、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
1、常规教学方面。学区各校严格执行体育、音乐、美术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能开齐开足音、体、美、信息技术课程,并保证了教师、课时、内容的“三全”;另外还加强了音、体、美、信息技术课兴趣活动的开展。
2、设施设备的配备。中、小学体育设施、音乐及美术设施均达到了国家颁布的'配备标准。学校的体育卫生及艺术教育制度健全,课时计划到位,课程内容安排扎实,设有专门的保健室和保健医生,防疫工作由学校与防疫站和乡卫生院配合搞好。学校专门开设了健康卫生课,由各班班主任老师给学生讲授心理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3、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体育课,中学有专职体育教师3名,大专2人,中专1人,各小学均有兼职体育教师1人,兼职音乐教师16人;美术,中学有专职美术教师1人,全学区兼职美术教师15人。卫生保健:中学学生会设有学生会卫生工作部,由主席兼管此项工作,兼职教师2人。
4、课外活动开展,每天坚持“两操一活动”,由值周教师和学生会督查组监督落实。
5、文体比赛活动。中小学均能积极认真地组织学生参加县级及县级以上部门组织的体育赛事和文艺节目汇演。中学每年组织春季田径运动会和秋季球类运动会各一次,举办学区级的体育活动每两年一次,各小学每年均安排两次综合性的体育活动。中学及各小学在每年的“五四”、“六一”、“国庆”、“元旦”分别组织水平较高的文艺节目汇演。
6、其它要求,中学成立了由副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卫生艺术工作教育领导小组,各小学由校长负责,主抓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考核范围。以班为单位,各校的体育锻炼每天均达到了2小时,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中学98%,小学100%,中学有田径、篮球、舞蹈、绘画、声乐、器乐等代表队和兴趣小组,中学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也顺利地通过了验收。中小学的卫生保健室均达到了卫生标准。中小学都在加大环境改善力度,中学投资改善了学生住宿条件,能容纳500人住宿;中小学共种植草坪2000多平方米,种植各种风景树2500多棵,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学校建制及规模:xx乡学区有中学一所,三年制,教学班25个,在校学生1161人,教职工79人,专任教师63人,小学实行六年制,14所小学共有教学班85个,专任教师118人,学生2320人,14所小学均设有幼儿园,幼儿班30个,在校幼儿749人。
基础教育工作的汇报 篇3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暑假期间学生防溺水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就认真落实这项工作,做了专门的研究和布置,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现就这项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
学校首先召开行政班子会议及全体教师会议,认真学习上级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扎实抓好学校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抓好预防溺水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积极落实会议精神,精心安排预防溺水教育的各项活动,形成工作方案,并传达至全校各部门、各班级和每个学生及家长。
二、注重实效,活动多样
1、学校通过校内广播、宣传栏进行了防溺水知识的'宣传工作。
2、各班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收集整理有关预防溺水的知识材料,有针对性地开好“溺水与安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座谈,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出预防溺水教育专题墙报。
3、坚持每节课点名制度,任课教师进入课堂后一旦发现学生缺课,要迅速查明缺课原因,及时通知家长,并按规定报告学校。
4、发放《告家长书》。让学生家长了解预防溺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同时让学生家长了解一些急救措施和方法。
5、利用家校联系,向学生家长发送《珍爱生命、防溺水》信息。让家长监督教育子女遵守学校防溺水工作的要求,遵守承诺。
6、领导学生学习《善国苑小学防溺水三字歌》。
三、完善制度,常抓不懈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热,我校的防溺水安全工作还将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把预防溺水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紧抓好,特别要求教师把这项教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之中,长鸣警钟,常抓不懈,保持和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联系,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嬉水学生,杜绝管理盲点,避免溺水事故发生。
基础教育工作的汇报 篇4
一、基本情况
xx镇地处闽南金三角的东溪流域经济中心,东邻洛江区马甲镇,西接本市康美镇,南临丰州镇,北连梅山、洪梅镇。晋江支流东溪横贯境内,省道307线泉永德公路穿越南北。全镇面积8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0.2平方公里,辖4个社区委会,18个村委会,人口8.4万人,旅外侨胞、港澳台胞5万余人。现有小学24所,在学生8074人;完中校1所,在校学生1227人;初中校3所,在校学生4653人,学龄人口入学率38.1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9.5%;2所镇办幼儿园,1所社会力量幼儿园;25个村办校管的幼儿园(班),在园幼儿总数1521人,学龄幼儿2049人,入园率74%。连续五年教育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盛市政府的检查评估,中心小学获得南安市教育两基先进单位。
二、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我镇于20xx年全面启动“双高普九”工作。成立实施“双高普九”工作领导组,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实现“双高普九”目标的责任。
1、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双高普九”工作良性运行
我镇根据实际情况,多方筹措资金,集中财力解决办学困难问题。在镇财政处于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挤拨资金,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20xx年我镇自有资金1058万元,投入教育265万元,占25%,用于初中校、小学教师工资、山区补贴等,另投入建小学配套室27万元,危房改造255万元。教师工资全部兑现。2004年计划镇财自有资金投入教育219.6万元。(其中1一5月份已投入19.6万元,洪新中学8万,四都中学5万,xx中心小学10万,其它费用1.1万。6一12月份应投入:四都中学教学楼10万,xx中心小学60万,洪新中学40万,xx中心小学广场40万,各中小学修缮费40万,各山区边远校教师补贴10万)。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素质
首先抓好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先后对学区撤销后中心小学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对4所中学的班子进行充实,对部分小学的领导进行考核选拔,使得一批德才兼备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我镇中小学坚持校长上岗制度,并不断参加各种培训,目前中小学校长已有4人参加高级研修班培训,有10人进入十五期间校长提高班培训。
其次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力争配强师资力量。我镇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提高和各项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全镇中学教师371人,其中专任教师368人,本科毕业71人,本科在学18人,大专毕业253人,高级教师17人,中级70人,全镇小学专任教师412人,本科毕业6人,本科在学35人,大专毕业190人,占专任教师46.1%,大专在学109人,中级职称86人。
3、巩固“两基"成果,实现“双高普九”目标
首先,加强控辍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政府每年与各中学、中心小学签订控辍责任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制止流生。其次发动各方力量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减免或助学。中心小学对370名二女户学生进行减免,对24名特困学生进行发放扶贫助学款,中心小学、新侨中学建立扶贫助学基金会,城监中队对6名特困生发给每人200元助学金,商会开展特困生挂钩扶贫助学工程,镇党政成员每人扶持一名贫困生。
通过各种巩生制度和控辍措施的落实,全镇小学在校生辍学率0%,适龄入学率99.91%,残疾少儿入学率95.21%,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5%,初中阶段辍学率1.82%。
4、加快完善学校内部设施建设,从速从快改造危险校舍
一是完善学校内部设施建设。我镇中小学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教育技术现代建设步伐。全镇中学共投入资金170万元装备计算机400多台,多媒体教室6间,语音室6间。小学共投入资金270万元,共有多媒体教室6间,语音室6间,电脑600多台,电脑室24间,打印机50台。加快小学十配套建设步伐,投入100多万添置各种教学设备。
二是加快学校危房改造工作。近两年来,镇政府认真制定改造计划,逐校规划,有条件先建,无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拆建,力争至2005年完成所有危房改造。目前已完成了xx中心小学迁建、三林小学、葵山小学的危房改造。
(1)、已改建5920平方米,其中四都中学实验楼一座2810平方米,办公楼一座1458平方米,共投入资金240万元,由旅港侨胞戴明瑞(150万元)、港南联会(40万元)、镇政府(40万元),鼎力资助,现已投入使用。前峰小学教学楼725平方米已竣工,注礼第二小学900平方米教学楼已竣工。两所学校均由华侨和镇政府集资建设。
(2)、正在改建面积7399平方米,其中燕溪小学3500平方米、拟投资230万元、东林中心小学559平方米、葵山小学1500平方米、大洋小学1040平方米、福林小学800平方米,因资金短缺进度较慢。燕溪小学由戴明瑞先生和镇政府共同捐建,东林中心小学由社会贤达捐(集)资建设:葵山小学由镇政府投入12万元,并发动邵逸夫、许书展、开元寺等捐资建设:大洋小学由企业家王金凤投资58万元拆建。福林小学由多方集资捐建。新侨中学投入350万元,新建校舍8011平方米,投入资金30万元添置教学设备。
5、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我镇中小学积极参加基础教育课改实验,中心小学开创“课改论坛”的网上投稿,得到教育部基教司领导的赞扬。新侨中学、中心小学被评为南安市课改先进单位。同时,新侨中学顺利通过省级达标中学、洪新中学通过泉州市达标初中,xx第二中心小学、注礼中心小学通过省农村示范小学验收,xx中心小学新基础实验顺利通过专家结题。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普通教育存在经费缺口大,办学条件改善受到制约,中小学在改善办学条件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小学十配套建设举步维艰,进程缓慢;二是教育技术信息现代化的问题,中小学取消上机费后,各校计算机室的维修、升级、耗材已成为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小学计算机课的开设目前计算机故障没钱维修现象日益严重,一部分小学多媒体教室的`设置资金没着落。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硬软环境设施均需大量的办学经费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重中之重;三是危房改造资金不到位,村镇财政没能力负担危房改造的巨额支出。危改进度受阻,镇政府努力坚持以财政25%投入教育,同进争取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争取不断充实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和设备。
我镇基础教育发展几年来虽然取得不少变化,但短期内要改变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还须做艰苦的努力。我们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效益意识,积极探索教育发展的新体制、新模式,加快教育改革的发展的步伐,为我镇早日实现“双高普九”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