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生故事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故事演讲稿 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502班的.余叶雨桐,今年十岁。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老家的故事。我的老家在大山里,那里有我的爷爷奶奶,还有和我爸爸一起长大的一草一木。
爷爷是个农民,七十多岁了,一辈子都住在山里。他出生在解放前夕,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才七、八岁。那时爷爷全家十几口人,只有几间老房子。每当下雨的时候,总是外面下着大雨屋里下着小雨;刮风的时候,墙壁的上缝隙和窗户上虽然都糊着纸,但屋里的东西还是被吹得七零八落的,一到晚上就更造罪了——松树油灯一点着就被风吹灭了,只好黑灯瞎火地上床睡觉。即便如此,比起大多数人家的茅草房子还是要强多了。爷爷兄弟姐妹七个人,饭都吃不饱,更谈不上读书了,很小的时候便给人家放牛。爷爷总是饿着肚子,穿着几个哥哥穿过好多年的、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赤脚踩着泥泞的小路,牵着比自己个头还要高的大黄牛,到山上或田野上去放养。有几次,遇到牛发脾气的时候,还被牛角顶伤过。就这样,爷爷在痛苦的童年中长大成人了,后来成了家,再后来便有了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七零后”,四五岁的时候便赶上改革开放了。爸爸童年的时候,市场上的物品还是相当紧缺的。那时候,老家还没有通电,晚上靠的是煤油灯照明,煤油还是凭票供应的,想要多也买不到。一到晚上,一家人窝在一间屋里,在桌上点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大人们坐在桌边聊天、做针线活,孩子们要么埋头凑在灯下做作业,要么在昏暗的屋里追逐打闹。那时候,想做件新衣服,一般要等到过年的时候,平时就只能穿人家的旧衣服。那时候,家里种的大米还不够吃,得靠粮站的供应才勉强够。饭桌上的菜可都是菜园里种的,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在店里买到猪肉。那时候,山里已经通了砂石公路,只可惜的是,我老家离这条通往山外的公路还有好几里山路要走。要是哪天去县城,非得很早的时候就翻山越岭来到路边等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一班车经过,有时一等就是一上午。
慢慢地,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山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现如今,从县城到老家的水泥路贯通了,平整又宽阔,每天进出的车辆一辆接一辆,客运班车每天也有十几班了,到我老家门口的公路也修通了,汽车可以直接开到院子里。“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把我的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放眼望去,一幢幢整齐的楼房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仿佛置身美丽的图画。农家饭桌上的菜肴丰富了,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农家的条件越来越好了,电视机、电冰箱等各种电器应有尽有;农家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了,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农民的脸上时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转眼间,新中国已经建立65年了,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日新月异地前进着,我们的生活也是一天一个样。只要我们努力学习,早日发挥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坚信,我们就完全能够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就完全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就完全能够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小学生故事演讲稿 篇2
看看那些漂亮的鞋,我真想穿进去,可是有的穿不进去,有的穿进去就太紧了。唉!妈妈说“你呀,脚不长,鞋到小。”我知道妈妈这是替我高兴呢,我心里美滋滋的。
翻开成长的相册,一个个镜头,一个个故事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这一张是我玩的最开心的,那时我正和幼儿园的小伙伴玩游戏呢。照片上的我正在飞跑,而且还带着一个小老鼠的面具。后面有一个带着猫面具的小朋友正向我追来,那时跑的真叫欢,生怕老猫追到我。
这一张上的我正连蹦带跳的走进学校大门,而且满脸笑容。而旁边一个小朋友正抱着家长哭呢。我穿着带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的灰色小衬衣,后背还背着一个小书包。比起旁边那个哭鼻子的小朋友,我显的有些骄傲。
这一张就跟我现在差不多了,充满了正义感。照片上的我正在扶起一位刚摔倒的小弟弟,旁边还有小弟弟的妈妈和我的妈妈正伸着大拇指表扬我呢,那时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长大了,我的成长如正向大树发展的小树苗,搓折就是小树苗经历的风吹雨打,开心就如照耀小树苗的阳光,正在滋润我。妈妈,我长大了,我想对您说“谢谢您,您辛苦了,如果没有您,我就不会健康长大。”
小学生故事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新华学校四年级一班的王莉元。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的一声炮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华儿女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争取独立、自由,走上前线,与敌人浴血奋战。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说的是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勇斗日本鬼子的故事。他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小英雄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们,当时,凡是插鸡毛的信都是很重要的),于是他假装赶着一群羊以放羊为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日本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在一个深夜他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大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紧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从羊屁股上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很快,后面的鬼子追了上来,海娃又被他们抓了回去。他又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可是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这时,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痛扯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赶来的八路军消灭了日本鬼子,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八路军张连长,胜利完成了任务。
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克服一切困难,长大后做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小学生故事演讲稿 篇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名字叫《亡羊补牢》。它主要是讲战国时期一个臣子用来劝国王的。战国时期的楚襄王,原先爱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国家非常混乱,老百姓生活困苦。
但是国王却听不进忠臣的劝告,只知道饮酒作乐。后来秦国派兵打楚国,很快就把楚国都城攻克了。国王楚襄王也只好仓皇出逃。在出逃途中,他逐渐清醒过来,想重新整治国家。他就跟原先经常劝他的臣子说了他的想法。
这个臣子可看到他这样悔改了,开口就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楚襄王不知是什么意思,就问那个臣子说:”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那个臣子说:”从前,有个农夫养了一圈羊。有一天,他的一个好心的邻居看到他的羊圈破了一个大洞,就对他说:“你最好把羊圈修一下,要不羊会丢的。”可是那个人,却不听邻居的劝告,也不去补羊圈。
结果过了两天,那个人发现他的羊少了一只。
这时,他的好心邻居又来提心他补羊圈,他说:“羊已经丢了,还补什么羊圈?‘第二天,他又丢了一只羊。养羊的人这才去补羊圈。
从此羊再也不会丢了。楚襄王听了后恍然大悟,觉得非常有道理。从那以后,他振作起来,吸取了教训,开始整顿国家。这个故事让我懂了犯了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错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