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演讲稿

多美网

2025-04-08演讲稿

欢迎阅读师德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德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3号选手,来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唱响师德之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开始了向优秀教师,学者型教师进步的征途。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呢?我认为具有良好的师德是首要条件。

师德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源自每位教师心中的爱,与发自灵魂深处的芬芳。

怎能忘记殷雪梅老师“张开双臂”把六位学生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自己却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飞25米;又怎能忘记年仅21岁的谭世明老师在看到特大井喷事故发生后,挨家挨户叫醒熟睡的乡亲,硬是把上百个人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唯独忘了自己和亲人;更不能忘记汶川地区的谭千秋、吴中洪、张米亚等老师面对生死考验,用生命雕刻出师德丰碑。

在我的身边,虽然没有那些用生命铸就高尚师魂的老师,但是却有几位老教师为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

张喜华老师,一位已近退休年龄的老教师,本可以让领导安排个轻松点的工作,但因我校缺少这样经验丰富的英语老师。在临危受命之下,他坚守在初三第一线,一干就是三年。学生们都爱上他的课,不仅仅因为他能写一手漂亮的板书,也不仅仅是他批改作业时及时、认真。更多的是他对学生的那份爱,那份真。

有一次,学校分配给每班一个扶贫名额,班主任都想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他却把这个名额给了一个从小失去父亲的女孩。我随口问了一句:“这名学生成绩怎么样?”张老师的一席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钱就得给最困难的学生。没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其实哪个学生都想学好,即使成绩再差,她们也有自尊心和上进心。一碗水端平不容易,可当老师的就得想办法尽量端平。我教书这么多年,有的孩子连父母都觉得没希望了,可我不放弃,拉她一把,兴许也能考上高中。”一份理解拉近了师生感情,一份鼓励唤起了学生希望之火。

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李福成老师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病痛的折磨让他在课间休息时常行动不便,但他却从未落下过一节课。相反,他的课总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学到知识,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与这样的老师们在一起工作,我的感觉是“感动并快乐着”。

作为初三老师的我,曾为不爱学习的学生而大动肝火;曾为中途退却的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当付出的和收获的不成正比时,还需要继续付出吗?但是当我看到周围的这些教师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时,你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拥护与爱戴,也不仅仅是学生考上理想高中时的喜悦,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自豪。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的学生呢?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美丽的诗文来讴歌我的职业;也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来思考我的价值;更不是歌手,没有动听的歌喉来颂咏我的岗位。然而,我是教师——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要在知识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响我心中最优美的赞歌!

师德演讲稿 篇2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

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本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本文来自优习网网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xx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培养,教育,更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师德演讲稿 篇3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弹指一挥之间,我已为人师快四年了。常常想起儿时的那首歌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我们也曾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履行自己的师德责任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谋求人生的幸福。看到那么多教师的付出后。我理解了,老师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那么教师职业是苦是乐?它能够如我们所言给教带来幸福的体验吗?

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无数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是什么使教师甘为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爱,是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中下功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孺子牛奖”获得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乡村老师刘让贤的所思、所想、所为,恰好是一个说明。他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批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一年复一年的工作中获得。”

假如说教师职业只有清苦,假如说教师只能做精神贵族,享受清贫的光荣,那么所谓师德就会低下得可怜,我们对“爱岗敬业”这一师德规范的诠释和论证也就变成了欺骗性的劝说或君子式的清高表白。如果我们走上三尺讲台只是出于利性的“谋取稻粮”,或者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那么很难想象工作中会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拥有充实、富足的生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就会成为面对矛盾冲突的价值选择。

除了师德,我们不得不提的还有师爱,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面对一张张童稚的面孔,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难道只要教会他们知识就足够了吗?错了,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现在的儿童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得到了家庭太多的关爱和照顾,很少去关心别人,这就需要老师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撒下爱的种子。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就有这样一位老师,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马上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一个个捂起了鼻子,露出厌烦的神情。还有的在旁边叫起来“臭死了、臭死了”,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也不露出厌烦的表情,耐心的帮孩子身上擦干净一点都没有嫌脏的表情,然后拿来簸箕、笤帚,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我老师默默地打扫,孩子们的小手都放了下来,一个孩子小声地和旁边的孩子说:“我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听了孩子的话老师由衷的高兴。而更令老师欣慰的是,几天后,又有一个孩子生病吐了,这时,孩子们不在乱叫嫌东嫌西了,有几个懂事的孩子还马上拿来了纸巾递给那个呕吐的孩子。就是老师的那种行为,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孩子,用自己的爱,自己的行为感悟他们,品德上的进步是可贵的!

其实,当家长们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时,就把自己此身的希望和自己未来完全嘱托给我们,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任和期望啊!当我们拿着一定数额的工资,过着尚且稳定的生活时;当我们在假期中休息,而别人冒着严寒酷暑上班时,我们应该忘记工作时的辛苦,感到满足、快乐。我们在知识结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和谐的亲切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个曾经遭受冷落而今受人尊敬的教师职业呢?

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光荣也是一种责任。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创造的生活是平庸的,没有燃烧的事业是无奈的。教师职业也有其苦,有其乐,苦中有乐。我们不是教书匠,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合力;我们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我们可以感染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让我们身在校园,心怀天下吧!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身份,以人民教师的名义,走过这段无悔的苦乐年华。让我们在这个平凡但是崇高的岗位上继续奉献,把我们的爱,我们的情,我们的德都留下来。

师德演讲稿 篇4

大家一定知道,在网页盛传不衰的佳木斯市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因舍身救学生而成为了“折翼天使”,她的“美”绝不只是闪现在救人的这一瞬间,还在于日常教学生活中不为人所知的言行,她用行动诠释了一位教师的爱心与责任,用一位女教师的母爱做出了她无私的壮举。

人的瞬间反应是本能的,来不及思考,也来不及选择,是长期的素养与品德在刹那间的“闪现”,张丽莉老师的事迹让我有太多的感触,因为,在工作的岗位上我有着和她相似的待遇,在同样的环境付出同样的辛苦却没能得到与别人同样的报酬。这就是爱心,责任与奉献。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儿时的选择,我从事了幼教事业,不经意间,十几年的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值得炫耀的成绩,但我还依然坚守在这里。在充满生机与挑战的今天,我依然努力工作,因为他已融入我的生活,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有人说,我们是燃烧的红烛,有人说,我们是高级保姆,无论别人对我们怎样评价,我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在我心目中,童心,如金子般珍贵,孩子的眼最真,情最美,心最善。在平凡与琐碎的工作中,每天听着孩子们一声声稚嫩的问候,对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抚摸着孩子们的小脑袋,心中涌起千般万感,孩子们的稚嫩的笑声与活泼的性格,深深地感染了我。和孩子们的每一次活动和交流,我都会用心去体会,依然为自己能从事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感到自豪。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棵草去”。这正是教师的爱心,责任,与无私奉献的典范。我爱在幼儿园的每一天,无论我走到哪,孩子们就会跟到哪,在孩子们的眼里,我就是智慧女神,经常追着我问这,问那,对孩子们萌发的许多智慧的火花,我都会尽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时,笑的是那样的快感。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种性格,在我们班里,有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孩子新新,刚来幼儿园时,什么都不知打,什么都不会,而且样样都没兴趣,跟他说话,他永远都是点头,摇头。一年来在他身上倾注了我的爱和教育,我时刻都在关注他,为了培养他的自信,我开始鼓励他自己独立做事,有时,我心里确实有点着急,但理智告诉我,我这当口一批评,他会更加不知所措。所以,对新新我必须具备五心,那就是爱心,耐心,关心,信心,和细心。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他终于有了转变,开始轻声说话了,对他每次小小的进步,我都会给与及时的鼓励,他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说话的`语气也壮了。而且在集体活动时,还常常举手发言了。是什么力量使他转变了呢?

那是爱的力量,教育的力量。在工作中,我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真正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切,使我领悟到高尔基的一句话:单单爱孩子,老母鸡也会做,但是要善于教育他们却是一件伟大的公共事业。是啊,老师的爱,不完全等同于父母的爱。我是像妈妈一样照顾孩子的一日生活,但我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是像妈妈一样用温柔的手臂给孩子关爱,但我更让孩子懂得勇敢和坚强。在幼儿教师这条路上,我也许永远享受不到鲜花的簇拥和非凡的风光,但有种非凡是可以完全由自己来创造把握的,那就是把我的能量发挥到极致。所以,无论是富贵也好,贫贱也好,掌声雷动也好,孤寂独处也好我将永远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火一样的激情。

用我的爱心去融化每个孩子心灵上的坚冰,以一份真诚的责任心去接纳每个健康成长的幼苗,把我全部的爱和真诚无私奉献给我所爱的幼教事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