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医院科室春节安全隐患自查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科室春节安全隐患自查报告 篇1
为了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的安全监管,确保辐射环境安全,针对20xx年医用射线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了年度评估,具体评估如下:
医院现有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一台,CT机一ǎ珼R机一台,放射科工作人员4人(技师1人,市中心医院派驻1人)。
一、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放射科X射线机房配置有辐射防护门、辐射警告标志等辐射防护设施。机房及其附属防护设施,经检测符合国家放射防护标准,环保部门同意在医院使用。
20xx年,辐射安全和防护情况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和记录,检查每月一次。辐射防护情况自查后,在《辐射防护工作定期检查记录》上记录。每月自查的内容包括:X射线装置的使用、运行、故障、停用、检修和完好情况;机房防护门、防护窗完好情况;工作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完好情况;防护用品的使用和完好情况;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制度执行情况等。每月辐射防护工作自查结果良好,射线装置未发生故障,使用正常;辐射防护用品完好,能正常使用。未发现射线装置故障现象。
二、辐射安全防护制度
医院的辐射管理制度包括:放射科工作制度,放射防护安全保卫制度,放射工作岗位职责,X光、DR、CT的'操作流程,放射诊疗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防护人员培训计划,放射性监测方案,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对制度的执行情况,有科室兼职辐射防护人员进行自查,每月一次,同时接受卫生监督所等相关部门以及医院职能部门的日常检查。医务人员自身防护方面,日常工作时,要求检查病人时隔室操作,禁止直接暴露在照射范围内,辐射工作人员规范佩戴个人剂量计,对个人年接受外照射的剂量进行准确监控。在辐射对健康潜在影响的告知方面,在放射科机房门前张贴关于X线辐射相关方面的警示及安装红色警示灯。
三、辐射工作人员变动及接受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情况;
我院暂无工作人员变动,对工作人员均采取持证上岗,加强了从事射线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四、场所辐射环境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及监测数据;
我院使用的X光机、DR机、CT机,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个人防护,配有个人防护辐射监测仪,一年二次委托汕头本科辐射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测及汕头职业防治放射科检测,对我院机房及机器进行了环境辐射剂量监测,并发放了检测报告书。
五、辐射事故及应急响应情况;
医院制定了对各种辐射事故及应急响应的应急预案,并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预防辐射事故的应急小组。
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整改情况:
医院的X光室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意见及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要求,经上级部门及我工作人员的自查,未发现不安全隐患。
七、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落实情况:
医院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操作,任何工作人员都不得违反规定,对工作人员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
评估结果:
20xx年在医院放射防护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县环保局及卫生监督所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医院相关辐射管理制度健全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按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未发现任何不安全隐患和违规操作情况,未受到任何违纪处罚。
医院科室春节安全隐患自查报告 篇2
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工作的管理,为更好的为辖区内孕产妇及0-6岁儿童做好健康保健服务,核查各村妇幼保健工作落实及实施质量,在院领导的组织下,我们成立了督导小组,对辖区内部份行政村进行了二季度的`督导。从督导情况看,我镇妇幼保健工作虽然比上年度有一定的进步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督导内容
1、育龄妇女及7岁以下儿童花名册。
2、每月新生儿上报情况,每月儿童体检率。
3、新生儿访视情况及产后访视率。
4、每月叶酸发放情况,每月孕妇上报数及孕检率。
5、各种报表资料的整理、保存和完善情况。
二、督导结果
(一)取得的成绩
1.儿童及育龄妇女花名册少数村健全。
2.叶酸发放登记及知情同意书签订小部份村健全。
3.新生儿及孕产妇上报资料少数村健全。
(二)存在的'问题
1.新生儿及孕产妇上报资料不全,存在漏报和不报现象。
2.叶酸月报表普遍缺失。
3.儿童健康体检和孕产妇保健系统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存在误解和不信任。
4.新生儿访视和产后访视不及时。
三、以后工作建议
1、往后的工作从严要求,工作效率和经济挂钩。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妇幼保健人员基本素质,增加村妇幼保健人员知识面。
3、增强村妇幼保健人员工作责任心,指导督促村妇幼保健人员与村干部协调合作。
4、增加与村妇幼保健人员的交流,增加督导次数,切实促进各村做好本项工作。
医院科室春节安全隐患自查报告 篇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环保、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对辐射安全防护管理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从做好放射源安全管理着手,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管理制度,落实辐射防护措施,加强辐射监测,辐射防护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改进。
一、基本情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始建于1971年7月17日,是国家卫计委直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目前拥有院本部(天河院区)、岭南医院(萝岗院区)、粤东医院、肇庆医院(筹建中)四个院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核医学科设置于院本部(天河院区)综合楼负一楼,工作用房共计约800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20人,其中,医师7人(教授1人,主任医师1人,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3人);物理工程人员1人,技术员8人(主管技师2名,初级技师5名,合同技术员1名);护士4名。主要设备和设施有:PET/CT 1台、SPECT 1台、骨密度仪1台、甲癌病房4间。其他设备及用途:核医学科还具有:
(1)甲状腺摄碘率用于甲状腺功能检查仪器;
(2)放射免疫检测仪器及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器用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维生素等项目体外检测;
(3)锶-90皮肤敷贴器用于皮肤血管瘤及疤痕治疗;
(4)各种辐射监测仪器及辐射防护用品等配套设施;
(5)伽玛计数器、CO2培养箱、低温冰箱、带辐射防护的净化操作台等部分实验设备用于研究生培养及临床实验研究,有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二、防护设施
(一)环境安全防护
1、机房维护结构的防护:所有核医学机房周围墙体均为24cm红砖+6mmpb,机房顶部为15cm混泥土+4mmpb,地面15cm混泥土。
2、窗的防护:机房和控制室之间的观察窗设置的玻璃窗铅单量为6.0mmpb;观察窗与墙体的缝隙≤10mm,窗框与窗的重叠处≥20mm,窗中逢重叠处≥10mm。
3、门的防护:所有防护门设置合理,机房防护门(受检者进出门)规格约1800mmx2100mm,控制室防护门(医护工作人员进出门)规格约为900mmx2100mm,采用不锈钢板内夹6.0mm铅。防护门与墙体的缝隙≤10mm,门框与们的重叠处≥20mm,门中缝重叠处≥10mm。
4、电缆线孔:控制室的控制台与机房xx线装置连接的电缆线采用“U”字型管以45°斜角穿墙并用铅板对电缆线孔进行漏射防护补偿。
5、警示标示:机房防护门内外侧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并安装醒目的工作指示灯、防护安全联锁及报警装置。核医学工作场所按要求分三区,即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各区标示清楚。
6、个人防护用具: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具:备有防护服、防护颈套、防护眼镜、防护帽、防护手套个人剂量计等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受检者防护用品:必须配备专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以及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如保护性腺、眼晶体、乳腺等辐射敏感器官的'防护用品。
(二)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及措施的建立和落实
1、加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设置放射防护管理机构和组织,制定《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计划》、《辐射监测计划》、《放射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放射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仪器操作规程》、《受检者须知》《放射事件应急预案》等放射防护管理制度,病严格遵守与实施。
2、辐射防护管理人员:医院设有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小组,各部门分工合作,把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省辐射防护相关单位组织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合格才能负责工作,做到持证上岗。
3、档案管理:档案应登记、分类、编号、专人管理;完整、规范、保密;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定期对档案进行更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年度报告、年度监测工作。
(三)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有防火、防盗、防破坏措施,放射性“三废”标识明晰,有记录可查、去向清楚,排放达标。
三、管理措施
1、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分管放射安全工作的戎院长为组长、各科主任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贮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核医学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2、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PET/CT机操作规则及维护措施》、《SPECT操作规程及维护措施》、《核医学科质量控制制度》、《辐射防护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源事件报告制度》、《核医学科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核医学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核医学科岗位责任制》、《核医学科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核医学科应急控制和保障措施》等。
3、应急处置。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放射事故,确保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事故和紧急情况造成的影响,避免事故蔓延和扩大,维护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制定了《发生放射源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可能发生事故应急处理的职责、组织指挥、工作程序等。
四、日常管理
1、为增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从事放射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放射工作人员采取了多途径多种形式的培训,并承诺医院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参加省、市环保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培训。
2、定期监测辐射防护效果和检定监测仪器设备,确保监测正常运行。
3、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一是上岗前健康体检,上岗后定期体检。二是工作人员上岗必须佩戴个人胸章剂量计,并定期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
尽管医院的辐射防护工作有了很大改进,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医院要进一步在防护、监测设施设备上加大投入,在管理上加大力度,强化监测、防护、安全意识,确保人民群众和医护人员安全。
医院科室春节安全隐患自查报告 篇4
车辆安全问题一直是我院最为关注和重视的工作之一,也是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我院车辆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上级部门颁发的各种安全会议精神,坚持以“隐患险于明火,防范重于泰山”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有关要求,全面加强安全教育,通过齐抓共管,营造气氛,切实保障医院公务车及救护车行驶过程中人身及运输安全。
一、经常向司机宣传安全教育。
我院成立了主管车辆安全运输工作的`车辆管理办公室,向司机宣传安全制度,安全工作应急事宜,公布了司机安全注意事项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做好本院车辆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工作不可一日不提,不可一日不防。我院本着“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工作、措施,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对班组进行多次全面排查,特别严禁酒后开车、疲劳驾驶。
三、司机具体工作自检:
1、每天检查汽车安全性能。(刹车、机油、水等);
2、汽车严禁超载、超速。
3、司机严禁酒后开车、疲劳驾驶。
4、汽车行驶过程中严禁聊天、吸烟,接打电话。
5、院内转运车辆配备了跟车员,帮助乘客有秩上下车,安全乘车。
四、每周组织一次全体驾驶员安全工作会议
学习,讨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案。
五、每月对所有车辆进行2次强制维护保养
提前解决车辆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
六、由车辆管理办公室管理人员每天对公务车
救护车进行不定时检查并备案,重点检查车胎,灭火器,车制动,方向,电路等易出现故障的部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杜绝病车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