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档案资源建设的工作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档案资源建设的工作报告 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优化档案馆(室)藏档案的质量,提高档案库房、设施的有效利用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档案鉴定销毁是指对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保存价值进行审查,重新划定具有其保存价值的档案的保管期限,对已失去保存价值档案的剔除销毁。
第三条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定期对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进行鉴定,依据本单位档案保管期限表,直接审查档案的内容并将此项工作列入档案管理考核内容。
第四条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的鉴定,应由馆内业务人员和档案形成单位代表组成鉴定委员会(小组)进行;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的鉴定,应由档案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人员组成鉴定委员会(小组)进行;企业档案的鉴定,由专业技术人员和档案人员组成鉴定委员会(小组)进行。
第五条鉴定委员会(小组)的职责:
(一)制定鉴定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具体审查档案内容,提出“存毁”意见;
(三)对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划定保管期限;
(四)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编制销毁清册;
(五)编制档案鉴定工作报告(包括:鉴定工作目的和要求,鉴定档案的种类和项目、数量、鉴定委员会成员名单及有关情况,鉴定工作的过程及基本做法,鉴定中调整和销毁档案的数量,鉴定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等)。
第六条档案鉴定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第七条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的销毁,经馆长审定后,报同级档案局批准。
第八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的`销毁,由本单位分管档案工作负责人批准。市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中央、省驻沈单位报市档案局备案;县(市)、区属以下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报县(市)、区档案局备案。
第九条凡档案“存毁”界限难以确认的,经本单位领导审定后,市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中央、省驻沈单位报市档案局审批;县(市)、区属以下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报县(市)、区档案局审批。
第十条各单位向市、县(市)、区档案局备案或申请审批销毁档案的,应当提报档案鉴定工作报告和档案销毁清册。
第十一条各级档案局应当建立销毁档案审查委员会。销毁档案审查委员会由档案局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其职责是:
(一)审议申报单位档案鉴定工作报告和销毁清册;
(二)审查销毁档案的内容;
(三)向档案局提报审查意见。
第十二条各级档案局根据销毁档案审查委员会提报的审查意见,对申报单位档案销毁进行审批。
第十三条城区范围内的各单位档案的销毁,必须到市档案局指定的场所统一销毁,市档案局和销毁档案单位共同派员监销;其他县(市)、区属以下单位档案的销毁,必须到县(市)、区档案局指定的场所统一销毁,销毁档案单位派员监销。监销人员必须在销毁档案清册上签字或押印。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严禁擅自销毁档案,违者将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沈阳市档案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档案资源建设的工作报告 篇2
根据市档案局关于对各单位档案工作进行年终考核的要求,我们对本镇机关档案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自查整理。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1、进一步健全了组织,加强了领导。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档案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年初全镇人员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由镇党委副书记马金安同志任组长,纪委书记郝芹同志、组织科科长张济发同志任副组长、党政办公室,调研室、财政所、土地办、经管站、民政科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建立健全了完整的档案管理网络。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形成了工作有要求、有布置、有检查的齐抓共管良好局面。
2、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山东省档案条例》。
做到依法治档,特别是利用《档案法》颁发21周年之际,镇党委、政府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干部、各村负责同志认真学习,并通过宣传车、张贴标语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使《档案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3、高标准、严要求选配档案工作人员。
档案工作是一项细致繁锁的工作,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体魄、坚定的信念和不怕困难、埋头苦干的'精神,在考察配备档案工作人员时,我们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那些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担任这项工作。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我镇的档案管理始终保持了较高的标准。
档案基础设施情况
档案室现有办公用房2间,配备了办公桌椅等基本的办公设施,基本上满足了办公需要。今年,我镇又对档案室重新进行了粉刷、装修、添置了铁橱,门窗,安装了窗帘,橱内设置了干燥剂和防腐剂,达到了档案室防火、防虫、防盗、防鼠、防潮、防强光、防霉变等七防的要求,保证了档案的安全存放;在工具方面,先后购置了手摇钻、电钻、湿度计,使档案室在管理、监测方面有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档案制度建设情况
在原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按照《档案法》和《山东省档案条例》的规定,在市档案局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八项档案管理制度,即:档案保管制度、各种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资料保密制度、档案工作人员守则。这八项制度和《档案法》一同悬挂上墙。在档案管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档案业务建设情况
根据《档案法》和《机关档案工作建设规范》的要求,结合我镇档案管理业务建设的情况,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机关档案工作建设规范》,完成了2007年党委、人大、政府和机关各部门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并邀请市档案局领导对我镇档案人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水平。
2、加强管理,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我们建立了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小组对档案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档案管理人员经常检查案卷。对档案室的温、湿度,每天都进行监控登记,并采取措施使之保持在一定范围。
档案资源建设的工作报告 篇3
按照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照“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检查验收办法”,我会对所管理的200余份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了认真的审核,历时2个多月时间,截止到10月底审核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 领导重视,成立审档工作小组会
领导非常重视干部档案审核工作,成立了由人事部主管干部工作的副主任及相关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抽调专人并按照中组部的要求进行了培训,提供必要的设备及工作场所条件,为审核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按照中组部组厅字(2006)5号通知的`规定,我会此次列入审核范围的现职干部人事档案有211份。其中机关104份,直属单位107份。我们严格按照中组部的要求,采取逐本检查、逐项核对的办法进行审核,对发现的问题都进行了登记,有的采取了补救措施,有的问题有待今后工作中注意避免。
1、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审核,我们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个别同志因各种原因更改过出生年月日、参加工作时间,档案记载中有前后不一致的问题;个别同志的原始档案材料中,有因本人笔误涂改的地方;有个别同志的《干部任免审批表》文号记载不够完善;有少数副处级以上干部考察材料没有及时归档;年度考核表缺少本人签字等问题。
2、采取措施,尽量完善档案材料。对名字笔误和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不一致问题,我们采取请本人写有关说明,组织认真核对户口簿和本人身份证的办法确定;尤其对1997年以后,干部档案中缺少任职考察材料的认真收集归档。
3、经过整理审核的干部人事档案,我们采取了全部机打卷内目录的方式,使干部档案整齐美观。
二、通过审核,不断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通过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工作,使我们对新时期做好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对照审核标准,我们从中找出了差距,今后要巩固这次审核的成果,加强归档材料的审核,健全干部档案管理制度,使干部人事档案在新时期人才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我会干部人事档案审核
工作已基本结束,特向中组部信息管理中心提出验收的申请。望届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
档案资源建设的工作报告 篇4
一、档案安全保障情况
1.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严格按照《档案法》要求,认真制定了各门类档案的保管期限表及归档范围、《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建立健全了《档案安全管理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制度》、《档案保管制度》、《利用完毕档案数据检查制度》、《档案出入库制度》、《信息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制度》。
2.档案保管保护经费保障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档精神,我州财政给予能保障开展档案工作的所需经费。
3.应急预案及其演练情况、消防安全演练情况
制定了州档案局关于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成立了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及临时机构,明确了各机构的职能职责。平时组织应急抢险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定期请消防部门专业人员进行消防知识讲演。
4.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情况
根据《档案保管检查制度》,定期对档案馆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分为三种形式:即定检、节检、特检。定检为每周一和周五由当月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周五下午下班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库房内及周边区域安全检查;节检为节假日前后对库房内及周边区域安全检查;特检为遇到特殊情况的检查,如:自燃灾害突发期,即汛期等。
二、档案信息安全情况
1.档案信息基础平台、管理系统安全情况
建立了档案信息网,按照《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购置了服务器、网络交换机、高速扫描仪等设备设施。要求对著录有档案的计算机不能联结任何外网。
2.数字化加工安全情况
为保护和利用好档案,严格按照档案数字化外包的工作要求,加大了档案数字化进程,数字化加工3个全宗档案,包括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州人事局、州“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全宗共2962卷、159盒。目前,州档案馆完成了馆藏全部档案的案卷级目录、50万条文件级目录的著录,并建成了案卷级目录数据库、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照片数据库、音视频数据库、重要档案数据库,数字化成果丰硕,档案检索工具完善。
3.电子文件按收工作开展情况及安全情况
全州档案系统在接收纸质档案移交的同时,必须要求同时移交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的.保管有专门防磁柜及恒温恒湿设备设施。
4.档案利用信息安全情况
严格按照《档案安全管理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制度》、《档案保管制度》、《利用完毕档案数据检查制度》、《档案出入库制度》、《信息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执行。对不具备手续的利用者,不予利用。确保档案的安全。
5.档案信息数据异地备份安全情况
州档案局在雅安档案校进行数字化档案的三个全宗共2962卷、159盒有备份外,其它档案均无备份。部份县档案局有档案在州档案局有备份。
三、保管及库房的安全情况
坚持档案出入库登记制度,移交档案严格按照档案移交办法和程序办理,对移交的档案要求必须目录与档案实体一致,重要档案有专门的特藏室保管,库房、查阅室等重要场所都安装有监控,库房安装空调、除湿机、温湿度自动记录仪等设备设施。库房温湿度符合国家规定。档案库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四、利用安全情况
档案的利用严格按照〈档案法〉、〈保密法〉的规定,档案利用有严格的登记制度,查阅室有档案工作人员监管、同时安装监控设备,设备运行情况正常。对涉密及末开放的档案必须有领导批准方可查阅。特别是涉及藏区稳定的相关档案,规定了查阅范围及具备相关手续或上一级领导批示,才能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