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报告

欢迎阅读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报告 篇1

陈鹤琴曾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也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不要剥夺孩子劳动的权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不但能促进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对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也功不可没,比如物品的整理涉及到分类能力,做事情的先后顺序涉及到孩子的统筹能力、逻辑能力、时间管理等等,这些能力是影响孩子未来非常重要的因我园通过劳动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及责任心和动手能力。

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如何渗透劳动教育。小班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小班幼儿的劳动教育以“为己”为主,着重解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各种劳动能力,老师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如在幼儿园自己擦桌子、收拾餐具、自己穿脱衣服、照顾自然角植物、叠毛巾等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自我服务意识。

种植活动中的劳动教育。种植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让幼儿自己讨论种植种类、学习种植方法、种植管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收获等一系列活动,在参与体验过程中,自然地获得了植物生长的简单规律,同时体验了种植的辛勤和快乐,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整理中的劳动教育。幼儿在每周一次的整理日中如何学做计划、与同伴协商合作、学会在劳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等等,从而让幼儿在自主的劳动中,学会分工合作、思考问题、选择工具;学会了为自我服务,为他人服务;学会了自主自理。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通过劳动前后环境的对比,孩子们会发现劳动带给大家环境整洁、卫生、舒适,调动了幼儿劳动热情,并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问题中的劳动教育。让幼儿发现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玩具图书乱了怎么办?阳台收集的纸皮箱凌乱且占用空间怎么处理?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分组展开活动,再总结梳理经验。在开展活动中,老师发现培养幼儿劳动习惯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仅在劳动课程中体现,还应从生活环节,以及家庭的影响中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并持续养成。

我园在开展劳动课程上有了明确的方向,能充分挖掘各种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因素充分的融入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途径和方式丰富多样,老师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能根据实际开展情况不断思考、总结、提升以及推进,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让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体现了劳动教育价值。

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报告 篇2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我园立足于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小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和提升幼儿的劳动能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劳动最光荣”主题实践活动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高兴镇中心幼儿园大班级部开展了“劳动最光荣”系列主题活动,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妈妈做家务”、“我是劳动小模范”等多项主题活动。在幼儿园里,让孩子们到种植园,给小麦、蒜苗拔草,给油菜、小花浇水、施肥,通过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节的真正意义,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幼儿从小懂得关心他人,关心身边的`事,尊重和感谢劳动者的社会情感。

二、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比赛活动

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幼儿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活动。本次活动结合幼儿园卫生扫除,组织幼儿进行擦桌子、椅子比赛。活动分组比赛。通过比赛评选出劳动小能手。

三、举行“我是小小采访员”活动

活动要求幼儿扮演小记者,走出校园,了解不同劳动者的工作情况。全园幼儿在班级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采访了环卫工人、交通警察、个体户经营者等工作情况;孩子们还采访了教师、医生、护士等劳动者,通过采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到不同行业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社会责任,体会到每种工作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劳动者都以自己的方式辛勤地工作,服务社会,创造价值。

四、组织“参与劳动 奉献爱心”活动

5月17日上午10时,组织部分幼儿拿着工具跟环卫工人一起参加清扫大街活动。孩子们沐浴着清晨的阳光,手拿扫帚,认真地帮环卫工人清扫着垃圾,不留一片纸屑,不落半片果皮,孩子们专注的神情,赢得了路人的喝彩。随后,孩子们又把事先准备好的毛巾、矿泉水等慰问品亲手送给了环卫工人。孩子们既参与了劳动,又奉献了爱心,一张张小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像一朵朵绽开的花朵。

五、开展“我是辛勤小蜜蜂”全园大扫除活动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体会劳动的辛苦和感受劳动的快乐,3月5日上午,各班都进行了大扫除活动,师幼齐动手,擦桌子,扫地、拖地板,清洗毛巾,给花草浇水,孩子们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但看到教室干净整齐的模样,大家早已忘记了辛苦。

六、秋收乐——动手劳作

幼儿园向家长们发起倡议,让幼儿走进农田、果园等,感受“丰收”的韵味。在幼儿园,各班幼儿根据播种情况商讨实施相应的秋收计划,对班级种植园里的果实有效的分类和再创造。体验劳动的乐趣,享受收获的喜悦。

七、农贸市场

大班准备各种蔬菜水果、粮食和纸币。幼儿通过小组讨论选择消费者、售货员、推销员、收银员等角色,并根据角色分工进行买卖活动。锻炼幼儿主动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买卖的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从小树立理财观念,增强节约意识。

八、跳蚤市场

为培养孩子的经济价值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自己的物品,自觉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响应环保低碳生活,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儿童,以"六一"儿童节为契机,5月24日开展良性循环、物尽其用的儿童创意集市活动。

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报告 篇3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教育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特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一、组织管理及实施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学校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计划,在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学生的参与下,老师学生一起干,全员参与,分工合作,老师教学生,学生帮学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营造劳动实践氛围,让大家在劳动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二、设置劳动教育课程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最终让学生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快乐。是我校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

我校设置了每周4节为劳动实践课,为激发学生“自立、自理、自强”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存技能,学校特设立“烹饪”课程并实施双师制。使学生学习初步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增强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劳动实践中合作共赢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比如这个孩子会扫地,那个孩子拖地,另个孩子会擦桌子,有的孩子只会倒垃圾,共同合作可以完成整个实践。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最终走向共赢。

四、收获与成果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我们通过劳动在物质上有了收获。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劳动虽然辛苦,但是劳动的过程却是愉悦的,特别是看着自己的成果,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报告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目标:

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2、通过劳动基地等劳动,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中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和手工劳动材料,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们,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外操场,一年要除草数次,以往都是由学校请校外的小工进行清除。近几年来,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事地也不少,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等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打扫燕子村的黄金台、易黄公路边捡拾白色垃圾等公益性劳动,将学校门口这一路段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

其三,利用军营村苗木生产基地,每月组织骨干学生参加劳动,请技术员讲解劳动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劳动兴趣。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首先,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

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其次,我们以现行劳动教材为内容,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4、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5、学校开展全校学生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

6、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7、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8、开展评选”最佳劳动基地“、”劳动小能手“等活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