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欢迎阅读大学生生活费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生活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目的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消费能力逐渐提升,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为了更好的了解关于在校大学生的花销问题,更好的把我现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以及他们自身对经济价值观的看法,分析他们自己的金钱支配。希望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可以合理的消费。有计划的分配自己有拥有的资金,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

调查对象: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调查方式:发放问卷

我们走访了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抽样的调查,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回收100份,回收率为百分之百。其中,大二学生占了37%,大三学生占了27%,大四学生占了36%,男生占了61%,女生占了39%。由于此次调查只在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进行,所以我们的调查结果也许并不完善,可是这些结果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分析调查情况

(一)生活费的来源与金额

对于现在独生子女居多,从小都比较依赖于父母,一切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的开销都来自于父母。从我们调查来看,在当代大学生中,绝大部分基本生活费都是来源于父母给予的。在父母给予的情况下,还有8%的学生有奖学金作为额外收入,有12%的学生是靠自己在外做兼职来获取额外收入;现代大学生,一般生活费最低都不会少于500元,大多数在于500-1000元、1000-1500元之间,这两个各占比例45%,一共90%,1500-2000元的占8%,剩下比例2%的学生每个月生活费都是2000元以上不等。

对于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并且各家生活条件相比几十年前都有很大的改观,学生的生活标准液提高了很多,很多家长觉得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学习也比较辛苦,不能委屈了孩子,就放纵了孩子,对他们的资金也没有控制和限定。通过调查得出,大多数大学生家庭分为两种,一种是家庭情况一般的,另一种是家庭情况比较富裕的,只有少数部分家庭情况是比较困难的。

(二)具体的资金流向

在调查中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具有多元化,并不像以前的比较单一,也意味着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花钱的地方也就多了。

从我们调查来看,现在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花在饮食方面的的花销在300元以下的比较少,只占调查的`4%,花销在300-500元的占大多数,比例高达56%,其次是花销在500-800之间的,占比例的37%,对于生活水平比较高,花销在800元以上的也极少,只占比例的3%。

生活用品,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大学生平均对于每个月在生活用品的花销一般在于50-100元之间的占大多数,占比例的44%,100-150之间的占31%,50元以下的占13%,150元以上的占12%,说明了现在大多数大学生对生活用品的要求不算太高,只有少数的大学生比较勤俭节约,有少数的对生活用品水平要求比较高,对于现在大学生来说,并不是可观的,我们应该学会勤俭节约的美德。

由于大学比较自由,时间也比较宽裕,旅游更是大多数大学生的一个美好的憧憬,现在大学生,有58%以上的人喜欢旅游,平均每个月在旅游上的花费超过300元的占15%,花费在200-300元的占13%,花费100-200元的占30%,只有42%的人不常去旅游,平均每个月旅游的花费在100元以下。

过生日,是现在大学生的一种风气,但并不是一种好风气,很多大学生都会在过生日那天约上自己的朋友,庆祝一下自己生日,在我们眼里是比较奢侈浪费的。只有14%的人比较勤俭节约,在生日那天花费在100元以下,而剩下的86%的大学生,在生日那天花费100-500元的占65%,500-1000元的占16%,比较奢侈在1000元以上的占5%。

(三)对金钱的管理意识

在这次的调查中,不论是年龄、性别的不同。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资金流向没有概念,他们不会去关注钱具体是怎么花的,在这些人群中,有43%的人从来没有记账的习惯,有45%的人只是偶尔的记账,只有少数12%的人有记账的习惯,所以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资金流向没有清楚的了解,也没有对自己的资金进行计划,所以出现了35%的人经常没到月底把生活费都花光了,有46%的人偶尔在没到月底把生活费都花光了,只有19%的人不会在没到月底就把钱提前花光的情况。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在热衷的东西上,只有35%的人能控制自己的花销,6%的人从来控制不住自己的花销,25%的人想控制但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花销。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在花销时,只有36%的人会担心商品的价格,有25%的人担心钱不够用,只有31%的人心疼父母的血汗钱,而8%的人在消费时是没有任何顾虑的。而对于现在大多数大学生中,56%的人都觉得自己的消费水平刚刚好,只有4%的人认为自己的消费水平非常高,有35%的人觉得自己的消费水平偏高,还有5%的人觉得自己的消费水平偏低。到此,只有24%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费消费需要调整,41%的人觉得自己的消费水平不需要调整,剩下的35%的人保持中立态度,觉得自己的消费情况可调整也可不调整。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对金钱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普遍没有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观念有待提高。

三、调查结论

通过这次面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情况的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生活费花销的问卷调查,以及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了现在大多数大学生对金钱花销方面的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没有理财的观念,不会对自己的金钱进行合理的计划。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经济不独立,过于依赖于父母,没有危机感。

没有一定的消费观念。

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作为家长,不要因为家庭情况好就过于放纵孩子,让他们从小养成了花钱无节制的坏习惯,已经经济方面对父母的过于依赖,我们要正确的引导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消费方向。学习应该大力宣传正确的消费观,以及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学习可以进行一些消费心理学的讲座,以及怎样正确的,有价值的利用自己有限的资金。开展一些社会体验活动,让同学们知道赚钱的不易与艰辛,从而促进大学生更谨慎的花每一分钱。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加大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力度,是大学生有正确的消费观。

同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从生活小细节注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对自己的资金流向做一个记录,同时对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进行合理的规划。尽量学会在经济上独立,在做到这点的同时,也要学会每个月固定的存一部分资金,以便在以后遇到紧急情况是,可以派上用处。

大学生生活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价的不断上涨,作为特殊消费群体的大学生们每月的生活费用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出现波动。为了更好的了解到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的使用情况从而能够提供对大学生自身消费上的合理改善建议,创造更好的大学生活,我对此次调查内容做出了以下结果和分析:

一、生活费的使用情况分析

(一)总生活费及其来源。

根据统计结果数据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在x-x的范围内,x-x和x-x这两个区间范围内的人数较平均,男女生的差别也不大。高于x-x的也有一小部分人数,但总体情况来说,大学生的总生活费较平均与合理。

从生活费的来源来看,大学生主要的来源还是来源于家庭,少数人会依靠其它课余的途径去获得额外的生活费。

(二)生活费的具体支出情况以及处理方式。

问卷的xx两题的统计情况得出,男女生在吃饭的支出费用上有一些差别,男生明显在食品消费上的比例更重,男生吃饭的费用多数是在xx之间,而女生则在xx间更胜一筹。 在其他消费上,男生主要是消费于恋爱和社交娱乐活动,女生则是偏重于购物和娱乐社交活动。

在面对如果生活费当月有结余会如何处理的问题时,大部分女生是选择存进银行留作备用,选择花光的女生最少。而男生在四个选项下都有自己一部分的选择人数。其中,选择存进银行和花光的人数更多一些。

这些说明男女生在消费支出上有不同以及对生活费的处理也有不同。

(三)大学生对生活费现状的观点。

在题xx中涉及于大学生对自己生活费的满意程度、理想额度、以及是否有改善想法等问题中据统计发现,男女大学生对于自己目前的生活费额度觉得够用,不够用的人数偏少。x人对于自己目前使用状况比较满意,x人有意识到自身有些浪费。多数人认为大学生理想中的生活费应当在x-x左右。大部分的女生会对自己的生活费有提前的.规划,但男女生在此问题上的普遍积极性都不是很高。至于是否有改进现状生活费使用情况的想法,只有x人是没有这个想法。

总体表明了男女生基本上对于自己的生活费使用以及处理希望有更好的改进。

二、对于大学生生活费的使用情况的结论以及建议

通过本次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们在自身的生活费使用以及处理方式上存在着一些浪费现象,正如唐代一位著名诗人说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可见,正确合理得支配和使用我们的生活费极其重要。不仅仅是在校园生活中,社会生活中更是需要良好的理财能力去支配我们的经济活动。

在了解到自身生活费使用状况的不足之处后,我们需要适当改进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价值观,为自己建立一个弹性的消费习惯,共同创建一个美好的校园生活。

最后,真诚的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参与我们的合作以及给予的帮助,祝您生活愉快,谢谢!

大学生生活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3

调研背景:

在我国,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作为最先接受新技术的群体,大学生对电脑和互联网是情有独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购者从年龄来看以18~24岁所占总比利最大。从网络购物者的文化程度来分析,上网购物的大学生已达总数的49.3%。作为“高触网”的大学生,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学生成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网购特点。

调查设计:

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

三、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了解大学生购物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购物标准等问题

调查主题:

大学生网络购物消费情况

五、调查方法:

使用腾讯问卷设计问卷内容,并分享到QQ、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在线调查

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七、调查内容:

淘宝、支付宝、好评、差评——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宿舍“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这大概是大学生常讨论的话题,再看看那些快递公司每天中午就像开展销会一样,在宿舍楼下摆开一长串各式各样的包裹。但还是用同学不愿尝试网上购物,阻碍他们的原因是什么?那些热衷于网上购物的同学,他们的购物动机,所买物品的特点,男女大学生网购有何区别,从而了解到阻碍大学生进行网上购物的主要心理障碍因素是:产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可靠性、保质期等方面,以及网站上同类产品的信息丰富程度、可筛选性、可对比性是否能够达到购买者的预期标准。此外,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方便与否也是影响因素。求乐、求廉、求方便是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主要消费动机,男女消费动机存在显著差异。从网上买来一件商品自己是否满意,除了商品本身外,支付方式、商家信誉、运送满意度也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几个重要方面。

八、调查数据及分析(此次调查一共有39份有效问卷)

在这39份调查问卷中,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性别:女生有22人男生有17人。

是否进行网购:在这39份调查问卷中有3人表示不愿意网购,其不愿意网购的原因是因为不信任网络怕上当受骗和他们认为程序太繁琐;有36人表示愿意网购,通过调查了解打动他们进行网购的主要3个原因是:商品打折、朋友推荐、开设赠优惠券。

进行网购的动机:大学生进行网购的动机最主要是因为个人需要,其次男生的动机是方便,女生的动机是时尚潮流。

进行网络购物是所注意的地方:在愿意进行网购的大学生中,通过调查数据了解到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所注意的地方是:质量。其中男生多注意:质量、价格、可靠性;女生多注意:质量、价格、品牌、是否包邮。

大学生对购物网站的选择: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获知购物网站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网站介绍、网上广告、网络连接、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等。

购买频率:通过调查,大学生网络购物的频率多数集中于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进行网购这种行为。

网购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进行网购是最担心的三个问题是:没法试穿试用导致商品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值,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购物所花时间太长售后服务差,付款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进行网络购物的大学生选择的是第三方支付或网上支付。

网购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购内容最多的是实物购买,比如一些服装,食品,电子产品。并且生活费在1200-2200之间玩网游的大学生很多,他们在游戏上的开支也比较大。

九、结论

在大学校园中,人口比较密集,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年龄比较相近,所以消费趋向也比较相像,使得大学生消费时,在室友、同学、老乡、朋友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从众的行为,而在网络购物的人群中,大学生又占有一定的数量,学生之间的宣传与交流必将促使进行网络购物的人群扩大,由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一般为1~5小时,多数人对于网络依赖性较强,所以对于网购,大学生有很强的话语权,我们也可以通过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来推论消费特征,从而提高网店的销售量,增加网购的交易量。我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总结到对于网购,大家更喜欢在淘宝、天猫、京东这三方平台进行选购,所以网店老板要开在消费者聚集的地方,根据消费者的购买特点设计网店的关键词搜索、主页内容,售后服务,产品质量,要与消费者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商品的质量品质、售后服务、配送的及时性、安全性等问题多次被谈及,尤其是质量品质与售后服务问题,表现的尤为严重,所购得的商品与自己想象中的反差过大,而售后服务又不能得以保证,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关注的问题。所以商家要特别注重这些问题,因为好的服务,好的质量都可以让消费者成为你的免费的移动广告。但是此次调查的范围不够广,问卷中的问题也有些瑕疵,所以调查结果只是提供一个小小的参考。

大学生生活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4

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费用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使我们更加关注一个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平均是多少以及如何合理利用才能不至于浪费。为了对此进一步调查了解,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此次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随即发放100分问卷,调查对象中,男50人,女50人。现在结合调查结果对我校学生月生活费情况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月生活费支配现状

现状一: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月生活费一般在800元左右,其中90%的大学生认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在500元比较合理,据调查,生活费用在伙食费上最多不超过500元,再加上其他支出(例如手机费,添加生活用品费)300元,月生活费800元基本够用。

现状二: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及支配方向存在性别差异

有女朋友的男学生一般生活费在1000元左右,甚至更多,其主要花费在伙食(有时是两个人一起吃,但由男方支付饭费),买衣服,以及陪女友逛街的费用上,而单身的男同学一般在800元左右基本够用,主要花费在伙食,手机费用,游戏(个别抽烟也是一部分不小的开销)。而有男朋友的女同学月生活费刚到800,甚至更少。而单身的女同学花费成两极分化,一类是稳定型,这类学生平时很少出去逛街或者聚餐,主要花费基本上是伙食只要500元左右,另一类波动型,这类学生很爱出去逛街,基本上大多数主要的`生活费,花费在买衣服上,伙食花费要比衣服多,但有时一个月花费很少,有时很多,月生活费支出不定,主要因为有时在积攒钱,买一件很贵的衣服,所以这类学生月生活费不定。

现状三:大学生的月生活费,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

同学过调查大四学生发现,在前几年,学生的月生活费普遍在600元左右,而近年随国内通胀影响,物价不断上涨,生活费上涨到800元,对学生的生活费用有些影响,但影响目前还不是很大,普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现状四:大学生目前消费首先考虑的还是质量和价钱,也就是常说的性价比,最求实际,理性消费还是当代大学生主要的观念,因为我国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自己打工赚赚钱并不多,所以绝大部分的学生的月生活费比较固定,在合理的区间内。由于消费能力有限,所以购买物品时往往力求节俭,但当今大学生社会活动较以前有所增加,所以有时也会比较注重外在形象,这就产生了一些学生追求品牌,注重外边的心理,产生了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这同样值得关注。

二、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建议。

建议一: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无计划主要大学校园环境所致,大学处在社会与校园之间,与社会广泛接触,社会生活中许多诱人的现象,吸引很多大学生都想去尝试,这就引起了一些同学的攀比心理和享乐主义,从而导致错误的消费结构。学校应适当引导学生如何理财,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当宽松又可以有效学习理财的环境,同时应加强教育学生,教导学生应如何合理地运用好自己的生活费,将钱用在“刀刃”上。

建议二:从大学生自身出发,我们必须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消费观,避免奢侈浪费,向父母或周围他人学习如何有效理财,同时也可以从实践中学习。适度地紧缩自己的财政支出,也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要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有些同学沉迷网络游戏,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不但会加重自己的负担,同样也会在游戏中迷失自己,所以从自身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根本改变这种问题,正确引导自己的成长之路。

建议三:从社会角度,当代大学生与社会频繁接触,一些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社会的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社会各界应当给予适当关注,并加强引导,配合家庭、学校,及时纠正学生们的错误消费倾向,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会。

大学生生活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5

一 调查目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 调查对象:

本校学生

三 调查方式:

通过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

四 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