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专项资金绩效自评价报告

欢迎阅读中医药专项资金绩效自评价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药专项资金绩效自评价报告 篇1

根据绩效管理有关规定,现将2019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医药项目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公开如下。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20年1月19日,海阳市中医医院收到海阳市卫健局拨付0.5万元。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

2019年11月13日、14日、15日进行培训,经费中800元用于支付场地费、4200元用于支付9位专家劳务费并发放到个人。资金执行率100%,无截留、挪用独保费资金行为。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能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资金管理都能做到严格审批手续,公开透明。

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通过3天共24个学时的培训,参加培训人数200人,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通过开展此次培训,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运用中医药诊疗知识、技术方法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技能,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提高中医药在基层的可及性和可得性。

(二)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培训学员200人。

(2)质量指标。支付场地费800元。劳务费4200元。

(3)时效指标。我院2019年12月底,已将场地费、劳务费发放完毕,资金发放及时。

(4)成本指标。场地费800元。劳务费4200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无

(2)社会效益。通过开展此次培训,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运用中医药诊疗知识、技术方法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技能。

(3)生态效益。无

(4)可持续影响。通过开展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提高中医药在基层的可及性和可得性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二、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总体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未完成原因。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政策执行或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改进措施。

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绩效自评结果拟在医院官网公开模块进行公开,并按要求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中医药专项资金绩效自评价报告 篇2

为全面掌握“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项目资金使用及绩效情况,进一步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预算精细化、管理科学化水平,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根据财政部《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20〕10号)、《湘西自治州州级预算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操作规程》(州财绩〔2021〕7号)、《湘西自治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州直预算部门(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州财绩〔2021〕9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湘西自治州卫健委绩效评价组对2020年度州本级“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项目资金200万元进行绩效评价。

在本次绩效评价过程中,湘西自治州卫健委对提供的与“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我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检查内部相关规章制度、抽查会计凭证、调查问卷、抽查验证项目投入、产出、时效、效益等我们认为必要的绩效评价程序。并依据拟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进行了评价分析,发表绩效评价意见,从而评定得出本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现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根据《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办公室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州办[2019]57号)精神,设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州卫生健康委),是州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办公地址:吉首市乾州新区朝阳路8号,负责人:邓建英,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433100MB0X19983T。

内设机构14个:办公室、人事科、规划发展与信息化科、财务科、法规与综合监督科、疾病预防控制科、医政医管科(中医药民族医药管理科、体制改革科,加挂州人民政府献血管理办公室牌子)、基层卫生健康科、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科技教育科、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科、老龄健康与保健服务科、妇幼健康科、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科。另设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科。下设二级机构:州人民医院、州民族中医院、州精神病医院、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州妇幼保健院、州卫计综合监督执法局、民族医药研究所、州中心血站。

截止2020年12月31日,本级及下属二级机构经州编委核定的编制人数:2940人,实有在职人数2597人,离休人员2人。

1.项目概况

本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医药苗药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加大保护民族医药力度,使我州民族医药工作跟上时代步伐,提升我州中医药服务水平。

2020年湘西州财政安排本级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中医院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培育名院、名科和名医,推动中医药医、产、学、研等关键领域取得重点突破。

通过该专项资金的扶持,可引导地方资金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积极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推进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培育名院、名科和名医,推动中医药医、产、学、研等关键领域取得重点突破。在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改善各级各类中医机构服务环境和服务条件,加强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三)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促进中医民族医有关的发展,保证我州中医民族医的发展;为建成健康湘西,促进人民健康提供保障。

2、项目绩效具体目标

①建立5种防治常见病诊疗技术30个示范基地;

②完成2个课题项目;

③推广应用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3-5项,推广应用2000人次左右;

④完成36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全州160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任务,培训合格率达到98%。

(四)资金来源、使用及管理情况

1、资金来源和使用及拨付情况

“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项目资金来源于州本级财政,项目年初结余319.05万元,2020年收到州财政州本级共计200万元(州民族中医院180万元、州卫健委10万元、州民研所10万元),到位率100%。2020年使用专项资金273.9万元,结余245.15万元。资金主要用于中医培训费、中医专家进修费、医药会议费、制剂开发费、中医仪器购置等。

2、资金管理情况

为明确会计机构及相关人员职责职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在单位风险管控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经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湘西州卫健委设置了会计和出纳岗位,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为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规范做好铺垫。项目实施单位为规范财务会计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和健全了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按照上级规定更新了院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汇编,进一步加强了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为提高财务服务质量得到了制度保障,使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及操作流程有了更明确的规范与指导,经过多渠道的学习实践,按时完成了2020年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并落地。

2020年该项资金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开支等情况。

(五)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为推动项目年度目标任务落实,相关科室成立了民族医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项目工作顺利推进。州人民政府出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同时为明确工作职责,制定了民族医药建设工作计划,加大在了发展力度。

各项目实施单位建立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及操作流程有了更明确的规范与指导,经过多渠道的学习实践,按时完成了2020年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并落地,更好的保障了项目的实施。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开展湘西自治州卫健委“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的目的是: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类管理、绩效相关”的原则,依照“统一标准、优化流程、结果导向、形成特色”的评价思路,依据既定的评价技术体系,基于预期目标实现程度,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项目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以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类管理、绩效相关”为原则;

2、评价指标体系见附表;

3、评价方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

(三)绩效评价依据

1、《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20〕10号);

2、《湘西自治州州级预算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操作规程》(州财绩〔2021〕7号);

3、《湘西自治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州直预算部门(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州财绩〔2021〕9号)。

(四)绩效自评对象与范围

绩效自评对象为湘西自治州州本级“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项目资金200万元。

(五)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根据《湘西自治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州直预算部门(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州财绩〔2021〕9号)文件精神,2021年6月本湘西自治州卫健委组织评价小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与“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项目相关方面的资料文件,了解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背景,仔细研究讨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他要求,为现场评价作好充分准备。

2、组织实施:在湘西自治州卫健委的组织指导下进行。

(1)取得并查阅数据资料。通过走访与收集“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项目资金立项、申报、批复、资金下拨文件、财务等相关资料。根据相关文件资料合理确定绩效评价的目标,并构建了绩效评价整体框架,汇总整理所提交的资料、数据并归纳总结,为绩效评价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2)实地查看。根据评价思路,评价重点为“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项目产出质量完成情况,项目资金是否拨付到项目单位等。

(3)发放调查问卷。2021年6月12日-14日,项目评价组对项目受益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计划按项目受益对象(30份)发放问卷。

(4)归纳汇总。对提供的材料,结合现场评价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

(5)评价组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讨论。

3、分析评价:根据现场考评工作获得的信息,对该项目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计算各种评价指标,完成评价各类工作表格的整理,根据资料分析该项目的实施效果;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得出评价结论,按照既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评价报告。

4、归档:对绩效自评资料进行整理,完善绩效评价工作底稿并归档。

三、绩效分析与评价结论

(一)主要绩效情况分析

2020年度各项目实施单位主要绩效情况如下:

1、州民族研究所

①科研课题进展顺利。2020年在2019年基础上,州民研所继续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民族医药发掘整理与学术传承研究、参与了土家医药诊疗标准研究等2个国家级项目,完成了土家医苗医专长绝技收集整理1个省级项目和苗药斗独的规范化种植、一种土家黑膏药的制作2个州级项目。承担国家级民族医药发掘整理与学术传承研究项目2项,省级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1项,州级重点项目2项。国家级民族医药发掘整理与学术传承研究项目《苗、土家名老民族医药学术传承研究》,目前两个项目均已顺利启动,现正积极收集整理各名老专家医案、处方、学习笔记、读书临证心得、论文等原始材料,总结各名老专家临床经验和临床诊疗方案、经验和技术方法;参与了土家医药诊疗标准研究项目,已经发布诊疗标准40多项,得到国家层面认可。省级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苗医专长绝技收集整理项目》,目前已经完成部分手抄本及相关著作的收集,实地考察了几所苗医特色比较鲜明的医疗机构,收集整理了苗医正骨、苗医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发热技术等相关资料,并对该技术的基本特点、临床运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文字及图片的形式进行了阐述;州级科研项目《苗药斗独的人工驯化和规范化种植研究》,10亩实验基地顺利开工,100亩枳壳长势良好;州级科研项目《土家传统黑膏药基质的优化研究》,确定了研制土家黑膏药的基础方剂及进行了膏药基质的制作对比和优选,并生产出一批土家传统黑膏药,目前本年度任务已全部完成。

②市场开发曙光初见。科学研究最终都还是要走向市场。今年,通过参与我州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招商活动,到医政科带班3个月,到州党校学习1个月,陪同州内相关企业参加了2020武陵山(怀化)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等经历,对科研机构和成果怎么服务企业、服务市场、走入市场有了更深思考。今年,我们种植的药材已经挂果,我们还要和企业联合推出3款我们自己的产品,明年将继续推出新品和寻找新合作商家,真正走向市场,接受市场检验。同时,在精准扶贫、文明单位创建等工作中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1.州民族中医院

①以组织实施重大课题为抓手,提升医院整体民族医药科研水平。2020年州民族中医院将以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少数民族医防治常见病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方药整理与示范研究”项目为契机,带动提升医院整体科研水平。按照项目实施的总体要求完成课题任务目标;课题任务在接受项目牵头单位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的同时、按要求选派科研人员参加集中交流、专题研讨、信息共享等沟通衔接,从而不断提升业务人员的民族医药科研水平。

②完善制度不断提高民族医药科研管理水平。为规范科研伦理审查管理,年内将从伦理审查对象、原则、要求及科研伦理审查的标准及细则等方面来制订《医院科研伦理审查规定》,通过完善修订制度,进一步规范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使科研论文发表、科研项目申报、科研资料归档等环节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③完成18项土家医技术操作规范及9项土家医养生保健技术文本发布前的修订、答辩,按照国家中医药管医政司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配合完成以上标准发布出版前各项工作。组织修订心窝痛等11个土家医常见病证疗效评价标准、诊疗指南及护理规范文本,制订了三百棒等29种土家药炮制规范文本;制订了18个土家医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文本,完成以上标准的专家评议,形成送审稿上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④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加强与贵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延边大学、吉首大学等医学院校的联系,有利于医院构建实施完善的人才发展战略,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医院在民族医药行业的影响力,争取话语权。

⑤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民族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搭建培训平台为基层提供公益服务。一是通过积极申报“2020年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牵头单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民族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项目承担单位”,等项目搭建培训平台,年内认真组织项目实施,按要求完成全州36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全州160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任务。二是积极选派专业骨干参加中医药特色技术高级研修等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提升医院中医药知识培训师资力量。

(二)评价结论

根据《湘西自治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州直预算部门(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州财绩〔2021〕9号)文件的要求,基于问卷调查、对若干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对“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进行客观评价,“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项目立项符合战略目标,立项依据充分。各部分权重和绩效分值如下表所示:略

通过指标评分得出综合评价结论如下:本项目评价综合得分91分,绩效评级为“优”。从评分情况看,产出效果较好;执行过程中,我委对任务进行了分解并进行了考核,年初因目标申报未细化、结余较大等导致绩效目标指标扣分,通过产出效果可以看出本项目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

在湘西自治州州本级“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绩效自评工作中,通过对资料查阅分析汇总后,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项目资金使用因与日常经费支出方向较为一致,年初进行专项目标申报时也未能将目标细化成具体指标。年内实施与计划存在一定偏差,如年初计划建立示范基地30个,但实施中示范基地数目未达到预期。

2、专项资金结余较大。项目年初结余319.05万元,2020年收到州财政州本级用于“中医民族医发展资金”共计200万元(州民族中医院180万元、州卫健委10万元、州民研所10万元)。2020年使用专项资金273.9万元,结余245.15万元。

3、州民族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匮乏、学科带头人较少,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不够,基层尚存在“断层”问题,不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人员编制不足,适时争取扩编。长期以来,州民研所编制一直为12个,人员编制没有随事业发展而增加,随着近年来事业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增加,人员不足问题凸显。

五、对策建议

1、实行预算与绩效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年初绩效目标应尽量做到细化、量化。建立健全预算与绩效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的重要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根据财政部《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20〕10号)之规定,单位根据发展规划,以量化工作任务,明确目标导向为前提,结合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年度预算和中期预算报告,根据编制的年度预算设定总体绩效目标和年度绩效目标,并针对不同的项级细化分解设定具体的绩效指标,清晰的体现指标值。

2、改进预算安排,坚持当年能形成支出的,当年安排,当年不能形成支出的,不予安排。盘活存量资金,对直属单位的新增资金需求,能用存量结转(结余)资金解决的,用存量结转(结余)解决,努力盘活存量资金。加快预算执行,督促直属单位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加快资金结算进度,严控项目结转结余。

3、政府制定了引进人才政府机制和州民族医疗人员的培养,完善各老校和社会机构等优势,传承人制度,强化民族医药师传承人教育方式,发挥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社会机构等优势,大力开展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工作,高位推动全州民族医药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向有关部门争取,增加与工作项适应的人员编制。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后续工作计划。

①深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站位加高度,一是强化学习。坚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十九大四中全会精神为核心,加强学习、理解、宣传和运用,贯穿党建工作的全过程,持续深入加强党的基层建设。二是强化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第一责任人职责,抓实“一岗双责”,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强化担当。要结合行业和工作实际,正确理解和运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民族医药的一系列论述,真正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②自我革新催化思想转化,谋事加深度。一是市场引领。了解市场,走向市场,服务市场,研究成果最终将接受市场检验,改变以往闭门研究、纯理论研究的历史,让研究成果真正走向市场;二是尊重人才。特别是尊重以老专家老教授为主的高级人才,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尊重他们的历史贡献,继续为他们搭建好为民族医药事业服务的平台;尊重与体制外人才的合作,不为我所有,但求我所用;三是技术合作。主要是寻求和高校、企业及个人的合作,力求在科研项目实施、产品研发、产业发展等方面有所突破;四是成果储备。根据自身科研能力和工作安排,尽力争取符合市场需求的科研项目,储备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研成果。

③工作落实重在制度保障。党的建设、民族医药研究工作、项目工作、产品开发推广工作、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相关工作、文明单位创建、精准扶贫等,这些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具体的制度建设做保障,在落实时,措施要硬,时限要明,考核要细,分组负责,责任到人。

2、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中医药专项资金绩效自评价报告 篇3

为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12]33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8号)、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等要求,我县就2018年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专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项、卫生等项目资金认真开展绩效评价,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新邵县位于湖南中部,东界邵东县,南邻邵阳市区,西邻邵阳县,北连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为半山丘区。辖区15个乡镇,总人口约82.1172万人。目前,我系统开展的项目有:①公共卫生方面:职业病防治项目、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降消项目、妇幼保健及社区卫生专项;②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方面:奖扶、特扶项目、独生子女保健项目;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面:孕前优生保健检查项目、计划生育节育手术项目、计划生育能力建设,4、基本药物资金 5、中医药项目 6、计划生育协会资金

二、项目实施情况

(一)项目管理情况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为确保各项目顺利实施,我县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相应实施方案,并将检查工作实效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对各项目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不折不扣地完成预定任务,有些项目开展时,先召开乡、村有关人员会议,同时进行业务培训。对相关项目做好宣传工作,明确项目意义,项目服务对象。层层发动,做到家喻户晓。

2、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按照项目要求,对每个实施项目都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明确操作流程,确定了项目负责人,并对项目实行“领导包片、部门分工负责、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应的登记制度,各项资料完整,规范存档。

(二)项目完成情况

1、公共卫生服务完成情况:

其一、居民健康建档668852人,建档率85.41%,档案更新率55%,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90175张,650个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卫生院更新12期,村卫生室更新6期,全县乡镇卫生院共举办健康教育讲座5161人次,参与居民207716人次,咨询活动148次、参与居民3026人次。预防接种到12月31日止建立接种证数9236人,建证率100%,乙肝疫苗接种率99.37%,卡介苗接种率99.02%,脊髓灰疫苗接种率98.83%,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8.67%,含 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99.48%,流脑疫苗接种率98.61%,乙脑疫苗接种率98.27%,甲肝疫苗接种率98.57%。0-6岁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早孕建册6801人,新生儿访视6982人,产后访视的产妇6854人,为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服务48002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43512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14377人,对3162个重性精神病人进行了登记造册,纳入规范管理。对辖区内533名结核病患者进行了治疗。

其二、职业病防治项目完成情况

2018年共检查职业健康单位16个,在岗职业健康检查197人。岗前职业健康检查8230人次,职业健康检查网报率100%。

其三、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完成情况

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免费进行艾滋病检测4371人,检测率为100%,其中孕期检测4283人,检测率为97.98%,梅毒检测人数4371人,检测率为100%,其中孕期检测检测4283人,检测率97.98%,本年度新增梅毒阳性孕产妇22例,本年度梅毒阳性孕产妇共分娩28例,其中包含2017年度诊断的8例,2018年度的20例,引产1例,还有1例在孕;其中孕期新增梅毒阳性22例(22人接受规范治疗),所有梅毒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都进行了预防性治疗并定期随访;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人数4371人,检测率100%,其中孕期检测检测4140人,检测率97.36%,表面抗原阳性410人,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均注射了1针免费高免。所有药品管理规范无差错。

2、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完成情况

2018年,我县结婚登记3609对,免费婚前医学检查3503对,检查率97%;其中检出指定传染病男22人,女20人;精神病女2人;生殖系统疾病男33人,女9人;内科系统疾病男5人,女4人;提出暂缓结婚男15人,女0人。所有检出疾病的男女双方我们都在尊重受检者意愿的前提下提出治疗意见。

3、奖扶、特扶项目完成情况

2018年,我县严格按省市有关规定执行,公开了咨询电话,接受群众电话咨询5000佘次,经过初选、复核、公示,并经“社会监督、部门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新闻媒体监督”后,县卫生和计生行政部门最终确认奖扶对象4491名、特别扶助对象241名(死亡85人,伤残156人),手术并发症216人,奖励对象个案上报率、建档率、扶助对象准确率均达100%。

4、独生子女保健项目完成情况

2018年,我县严格按省市有关规定执行,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547人。

5、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情况

2018年,我县按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行免费服务,全年实际完成免费健康检查5900对,超额完成年初计划任务。省财政拨专项优检资金118万元,县级配套65万元,共计183万元。

6、计划生育节育手术项目完成情况

2018年,我县按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对所有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全部实行免费服务,全年实际完成计划生育基本手术3948例,其中上环2909例,流产1039例。

7、计划生育服务能力项目

2018年该项资金全部拨付基层使用,缓解基层工作资金的压力,让计生工作者安心做好本职工作,为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供了保障。村级补助计生专干报酬兑现发放率达100%,改善了基层工作实际困难,解决了实际问题。

8、基本药物项目:

我县自2011年4月1日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在规范临床用药,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购销环节的管理,特别是合理用药的管理,业务情况呈现“四降一升”。其一是药品收入逐年下降,其二是药占比逐年下降,其三是抗菌药物、激素使用率明显下降,其四是门诊次均费用逐年下降,其五是门诊人次逐年升高。基层医疗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增强,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2018年我局根据《湖南省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实施方案》(湘政办发【2013】51号)《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卫药政发【2014】1号)、《关于做好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工作的通知》(邵卫计药政发【2016】1号)、《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湘卫药政发{2016}4号)等文件要求,明确了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的具体事项,相关规定,保障措施、工作要求,对各公立医疗药品进行了摸底,加大了对药品配送和使用环节的监管,逐步推进“两票制”落地。

(三)项目资金到位、使用情况

1. 利益导向股资金

1、2018年全县共确认奖扶特扶对象4186人, 其中实际确认发放奖励扶助对象4490人,每人年960元,支付资金431.04万元。2、2018年特扶死亡156人,5400元/人,共84.24万元,2018年特扶伤残85人,4200元/人,共35.7万元,合计119.94万元。3、手术并发症二级残疾1人,3600元/人,计3600元。三级残疾216人,2400元/人,计51.84万,合计52.2万元。4、2018年计划生育提标:(特扶提标43.38万元,手术并发症18.228万元,合计61.608万元)。5、2018年实际确认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对象547人,每人年240元,支付13.128万元,2018年利益导向共发放资金合计677.916万元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县财政局在收到上级下拨资金之后按时划拨到代理发放机构的计生专户中,代理发放机构根据计生部门提供的发放名册直接将资金足额打入发放对象的个人储蓄账户,没有发现截留、挪用、挤占、虚列资金等现象。

2.公共卫生经费达到人平55元/人

我县2018年度常住农业人口781735人,公共卫生资金中央和省级配套资金3766.4万元,县级配套资金496.0425万元,共配套4262.4425万元(本配套4311.5425万元,省级配套在湘财社指【2018】72号文件中提取药具采购和健康素养促进资金49.1万元),新邵县常住人口78.1735万人, 一共下拨公共卫生经费4311.5425万元,人平达到55.15元.按22元/人发放到村级卫生室经费为1724.61万元.

3.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项资金下拨到位

免费计生技术服务项目专项资金71.24万元

在专项经费的支出上,认真领会上级的相关政策,严格执行预算,不挤占,不挪用,保证专款专用,每月底定时做帐,编制上报专项经费报表,免费手术经费71.24万元全部拨付完。

4、计划生育事业费:

湘财社指【2018】55号文件打所拨款到县共拨款244.38万元,用于妇幼和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计划生育事业费和其他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等有关工作。县财政局重新分配,分配到我局的计划生育事业费为21.08万元。

5、中医药专项资金全部拨付到位

潭府卫生院及寸石卫生院建立中医馆,上级配套20万元,潭府卫生院与寸石卫生院各10万元,及时下拨到位,正大骨伤科医院中医专项资金65万,共计85万全部拨付到位

6、基本药物资金补助到位:

各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省级配套810.8万元,县级配套425万元,合计1235.8万元。村级基本药物省级配套353.9万元,共计1589.7万元,及时下拨到位

7、疾病应急救助资金

邵财社指【2018】30号文件共拨资金20.2万元,其中中医院5万元,人民医院8万元,正大骨伤科医院7万元,妇幼保健服务中心0.2万元,邵财社指【2018】86号文件12万元,拨到人民医院,邵财社指【2018】82号文件8万元拨到人民医院,共合计40.2万元。

8、计生协会经费:

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综合保险7.5万元,计划生育“三结合”项目资金8万元,计划生育贷款贴息5.91万元,计生办会能力建设资金10万元,计划生育重大疾病住院护理补助12.01万,共计43.42万元全部下拨到位。

三、项目绩效评价

2018年中央、省财政拨出专项经费用于补助我县的公共卫生、中医药专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公立医院改革、基本药物制度等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开展相关项目的工作经费和特定对象的实际困难,减轻了农村居民的负担。圹大了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范围,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1、2018年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2018年全年收入合计145930062.01元,基中:基本支出拨款13956470.22元(包括乡镇人员基本待遇及人才津贴),项目支出拨款131973591.79元。支出合计:145619423.01元,其中:财政拨款支出12067151.73元,拨出经费133552271.28元.

2、“三公”经费开支情况:

公务接待费:2017年公务接待费325234.5元,2018年公务接待费135254元,比上年减少189980.5元,下降58.4%。

无因公出国出境费用。

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018制定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节约措施,减少了招待用餐,三公经费有了大幅度下降,得到了局机关全体职工的一致好评。

五、存在的问题

1、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应急机制及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发展均不衡,优势资相对向上集中,农村公卫人员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奖扶缺泛吸引力,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形成的特殊群体,其承担的风险与痛苦是巨大的,现行奖扶标准低于民政救助标准,缺乏吸引力。

六、建议

1、2019年继续保留公共卫生专项、基本药物、中医药等卫生专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专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项等计生项目。

2、为解决我县公共卫生项目工作量大,检测任务重;缓解困难家庭的压力,适当提高奖扶补助标准;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需逐年增加各项补助经费。

中医药专项资金绩效自评价报告 篇4

为确实做好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嘉禾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和专项支出绩效自评通知》(嘉财监发[2019]9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通过检查基本支出、有关账目,收集整理支出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将我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1.职能职责:嘉禾县中医医院为郴州市首批“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县职工医疗保险,工伤、生育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疾病,是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全县中医工作指导中心。

2.机构设置:医院现有在职职工569人(差额编276人,自收自支编293人)退休人数59人,遗补2人,专业技术人员398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107余人。开设病床800张,设有门诊部、急诊科、微创治疗中心、脑病康复科、心血管科、针灸理疗科、骨伤科、颈肩腰腿痛科、外科、妇产科、内科、儿科、肝肠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功能科、影像科、检验科、药剂科、血透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120急救中心等临床一级科室。

(二)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2019年1-10月,总支出为1540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5303万元。具体是工资福利支出454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075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万元,没有项目支出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

1、2019年1-10月,基本支出15303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4547万元占基本支出比例30%,包括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社保缴费、住房公积金等;商品和服务支出10755万元,占基本支出比例70%,包括办公费、交通费、会议费、印刷费、水电费、物业费、工会经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万元占基本支出比例0%,包括遗嘱补助等。

2、“三公”经费使用管理情况

2019年1-10月,“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为30万元,比上年增加0.06万元,因为上年经费紧张,公务招待费未报账。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比上年增减0元,增加下降0%,完成预算的0%;公务接待费支出7万元,比上年减少2元,主要接待上级专家用餐;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完成23元,比上年减少3万元,下降11%。

(二)专项支出

我单位今天专项经费27.5万元,暂未拨付到单位。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19年,我单位积极履职,强化管理,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单位2019年度评价得分为98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如下:

2019年1-10月,基本支出15303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4547万元占基本支出比例30%,包括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社保缴费、住房公积金等;商品和服务支出10755万元,占基本支出比例70%,包括办公费、交通费、会议费、印刷费、水电费、物业费、工会经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万元占基本支出比例0%,包括遗嘱补助等;“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为30万元,比上年增加0.06万元,因为上年经费紧张,公务招待费未报账。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比上年增减0元,增加下降0%,完成预算的0%;公务接待费支出7万元,比上年减少2元,主要接待上级专家用餐;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完成23元,比上年减少3万元,下降11%。主要原因是加大贯彻落实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精简招待费用,单位领导对财务重视,坚持“以收定支、勤俭节约”的宗旨,严把开支关口。单位对有效资金的合理利用对后续可持续性开支得以保障,各项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院运营以来,我院虽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及运营成本,但医院因负债大、人员经费及运营成本大幅增长、医保基金结算严重滞后等原因造成医院资金周转十分困难,逾期应付账款较多。

五、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请县委、县政府、县财政、卫健局及各相关部门对我单位基础设备建设工程款及大型设备采购资金方面给予关心、扶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