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师德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德演讲稿 篇1
亲爱的老师,尊敬的领导:大家好!
我们用生命谱写着一首最动听的歌,那就是师德。我们用生命吟唱着一首最优美的诗,那就是师风。我们用生命描绘着一幅最美的画,那就是师魂。我们用全部的生命与热血挥洒出最美丽的生命历程,那就是做一名教师。
当我们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远离富贵与尊荣,选择了远离鲜花与掌声,选择了无名无利与默默无闻。但正是无数教师们的勤于奉献、淡泊名利。他们在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中实现了生命非凡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人们赞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赞美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人们用蜡烛、春蚕为喻来讴歌颂扬教师为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的作用更为重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是否能够兴旺发达,并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振兴,当然首先要依靠人的素质提高,依靠教育的发展。
每当我站在这神圣的校园里,凝望着飘扬的五星红旗,聆听着雄壮的国歌时。我都会想到祖国曾因文化超前而成为散发着璀璨光芒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因她的富强而巍然屹立于世界之巅,为世人所敬仰。我更会想到在19世纪中,祖国因教育落后,因为愚昧、贫弱。她的国土被列强任意践踏,她的人民被异族肆意烧杀抢掠。触摸着历史中我中华民族的累累伤痕、斑斑血泪,怎能不让人慷慨激昂?作为中华民族的教育者怎能让那可悲而又屈辱的历史重演呢?因此致力于教育,奉献于教育是我们每个华夏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这种责任与使命促使我们每位教育者去奉献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星星之火燎原,去映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而挥洒青春热血,却无怨无悔。
老师们,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时,国家和人民把少年儿童托付给了我们。少年儿童既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啊!
亲爱的老师们,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我们应感到无尚光荣。我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命运,也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她的百分之百啊!教育是千千万万家庭寄予孩子的希望,更是改变千千万万贫困家庭的希望曙光啊!这段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教师肩负着的重大责任。我们教师既要为民族的教育事业负责,更要为每个家庭负责,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真爱去践行肩负的重任。
或许,你不甘于沉寂,你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你内心在彷徨在迷惘。但也许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该在这里实现。我也曾苦恼,也曾迷惑过。是我校的王华兰老师用她对教育工作的无限热爱,为我引导了人生的目标,点燃了我生命的激情。
王老师是一个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人。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乐于奉献、勤奋耕耘。在生活中,她关心关爱学生。从教数十年,她取得了无数骄人的成绩,在她所任教的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可以让人看到她所浸润的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每年教师节的时候,她都会收到一张张满含着问候和祝福的贺卡;在学生和家长的口中,总会听到对她的一声声赞扬。作为一个教师,在物质上她算不上富有,但她却是精神财富的拥有者。这就是我所追寻的有意义和价值的生命吧,平凡却又闪耀着绚丽的光彩!老师们,让我们向王老师一样把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在祖国的教育事业上吧,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的人生呢!
在瓦子小学的校园里,你总会看到一个时时关心关爱学生,又时时辛勤而忙碌的身影,那一定是我校教师邓长青。三尺讲台,奉献爱心,放飞希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是邓老师的真实写照。
从教十多年来,他以无限的热忱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他挥洒着青春热血,浇灌出一批又一批怒放的花朵。他所任教的数学学科,连续多年来均荣获游仙区质量检测“一等奖”。他是瓦子人民称赞的好老师。这是对他无私奉献于教育的最好诠释。
邓老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心中时时装着教育,装着学生。从不迟到、早退,更不会因为一点私事而耽误教学。记得那是20xx年的一天,他因一点事儿耽搁,为了按时到校上课,为了不耽误学生们的学习,他把车比平时骑得快了一点,正因为这样,为了躲避一位骑自行车的老大爷,他和女儿一同摔倒在了路边。女儿因骨折而治疗三个月,在这期间,邓老师从没因此耽误学生们一节课,仍然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中。却顾不上给自己的女儿补补课。期末,他所任教的六年级数学学科取得了游仙区质量检测的“一等奖”,女儿的数学成绩却从此下降了。每次谈到女儿,他都会因此深深的愧疚,他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做到了敬业和奉献,他是合格的。而作为父亲,他没有对女儿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他是不合格的。每次说到这里,我都会看到他眼角闪动的泪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共和国千千万万像李桂林、邓长青这样的老师们,谱写着这样一曲生命之歌。他们虽然平凡,却孕育着伟大。亲爱的老师们,正是有了无数像他们那样甘于寂寞、乐于奉献、默默耕耘的教师们。共和国的教育大厦才会构筑的如此宏伟而辉煌。才有了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我共和国的繁荣富强。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共和国的教育事业中去吧。让我们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让我们用心血浇灌祖国的栋梁之才,让我华夏大地“桃李芬芳怀伟志,英才荟萃兴中华”吧。那么,我们平凡的生命也随之赋予了非凡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平凡的生命也必将随之焕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师德演讲稿 篇2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它是一种美丽的语言吗?是广博的知识吗?还是教学经验丰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爱心。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是点燃学生梦想的燃烧的火炬;它是指路明灯,照亮学生的旅程。
鲁迅老师有句话:“教育根植于爱。”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只有有了爱,才能用伯乐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热爱,才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全国劳动模范、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认为:“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
教师对学生的爱,本质上是一种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慈悲怜悯的爱。
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洁的。
这种神圣的爱,是老师培育桃李的情感基础。一旦学生意识到这种真正的友谊,他们就会“亲吻和尊重老师”,从而“相信他们的方式”。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如果每一个孩子的喜悦和苦恼都跳动着你的心脏,引起你的思考、关心和担忧,那么你就应该勇敢地选择高尚的教学工作作为你的职业,在其中你可以找到创造的快乐。
“因为有爱,才会有创造的喜悦,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才会有更多对教育、对学生的爱的情怀。
真正的教育,恰恰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老师的爱和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之窗的烛光。学生美好生活的开始掌握在老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去碰撞学生的心灵,才能超越人类的自然属性,达到完美的境界。
有了爱,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身边的每一棵树和每一片草。
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创造奇迹和新人。
“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我就愿意采蜜花;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我一定要做好保护花绿叶的工作;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我会是一个好园丁。如果我的学生是卫星,我一定是火箭送他们上千里之行;我的学生是火箭怎么办?
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火箭兵,用我坚实的肩膀,带着他们走向辉煌的未来。
不要让父母认识你,不要让老师认识你,最美的发现在孩子的眼里。
当我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睛时,就像在明亮的星空中。在这闪烁的星光里,我会发现真善美如山泉般清澈。
老师们,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前进,不回头,不犹豫。
师德演讲稿 篇3
各位领导、老师们:
当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注视孩子们纯洁的眼睛,面对一百多个渴望知识的心,我感到自己无比神圣,我为我所做的选择感到骄傲和自豪。
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时开始,我心中充满无数的激情和壮志。我暗暗对自己说:“我要无愧于自己的教师身份。”每天我都带着喜悦的心情走入课堂,把自己的知识有计划地传授给孩子们,课堂上的和谐成了我生活快乐的音符。课下的一声“老师好”融入了多少喜爱和认可。每当这个时候,我愿用我的知识去成为他们生活前进中的跳板,用我有限的能力和无限精力把他们送上自己满意的高等学府。
在付出的同时,我同样也得到了许多许多,也看到了许多我不曾认识的问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正确,生活习惯懒散,成为了学生第一次考试中不理想的因素,也给了我许多启示,我认识到不仅要把课上好,还要深入的了解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只有了解和懂得他们的想法,才能使我在课堂上更好的发挥,更好的针对他们的弱点进行了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人知识渊博不代表就可以成为一名好老师。我认为一名真正的好老师,在拥有学术知识的同时,也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在学校我们是孩子们成长的标准,我们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观的形成。我们不只教书,更要育人,在当今的社会,只有先做一大写的“人”字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我感到老师的责任很重很重。
当在人生的岔路口选择的时候,我已做好准备,当我从岔路口走上这条路的时候,我已无怨无悔。我愿用我的青春和热血去浇灌祖国的未来,我心中坚信一句话“选择教师,我无悔”。
师德演讲稿 篇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首先我先谈谈我们语文学科在模式构建活动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经过将近一年的实践,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回答问题的面还不够广,一部分学生成为课堂的看客。怎样避免这些问题呢?
一、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
为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主动,使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设计适合多人合作学习的活动内容,必须有合作价值。如果教师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知识储备的情况下让学生讨论,合作学习的任务不适宜,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只是浮华于表面。如果这个问题是在同学们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再提出来进行讨论,那么,效果会好得多。
二、合作学习的态度要诚恳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有些小组的学生虽然面对面地坐在一起,却各忙各的事,无法交流,不会合作,小组学习如同虚设。有的小组合作时争得面红耳赤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合作。因此,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成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探索小组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聆听别人的发言;如何尊重他人等。另外,为了加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在每次交流结束时,教师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评价小组合作的能力。经常提示、强化,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使他们真正懂得,不是聪明的人能成功,往往是能吸取别人的意见,与他人合作的人能成功,进而不断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为防止学生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一般说来,开展合作学习应当把握这样几个时机:一是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的时候;二是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三是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四是当学生的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的时候;五是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六是当学习任务较大,需要分工合作的时候。
其次,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控。如果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大家以后的课堂会成为真正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本课堂。
接下来,我就语文组长刚才对语文学科进行的期中分析的基础上,再谈几点下半学期的工作设想。
1、进一步完善教学检查、评估办法。要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在教学工作中督导和检查中的功能,加大抽查力度,坚持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教学随机抽查和年级教学随机抽查。
2、将六年级毕业班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抓好班风、学风、校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切实搞好培优转差、抓两头、促中间、分层辅导工作,引导尖子生不断超越自我;要争取家长的协助,形成教育的合力。
3、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减少低分的关键,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
总之,期中考试已成过去,在今后的教学中,只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都要做到:面向全体、注重基础、查漏补缺、培优辅差、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教学做到知识到位、能力到位,激发活力,树立信心,关注学生的兴趣与方法,真正做到“常规教学优质化,优质教学常规化”,全力以赴深化生本课堂模式,打造一个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