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统体育活动方案

欢迎阅读小学传统体育活动方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传统体育活动方案 篇1

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快乐伴九年,欢乐一辈子”这一理念,更好的促进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进阳光,使学生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我校特此制定韩城小学阳光体育实施方案,即“三个一”:一个必修,一个特色,一个自选。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活动内容

针对我校地域特点、师资水平和学生实际,为使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扎实有效,我们经问卷调查,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可和支持,积极开展了“三个一”活动项目:

一个必修:长跑

一个特色:呼啦圈

一个自选: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体现多样化,兴趣化,多元化。如:抖空竹、跳绳、滑板、踢毽子等。

三、活动方法

1、长跑

长跑是一项最容易普及的体育项目,它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强身健体有很大的益处。学校规定,学生每天跑:一、二年级跑500米,三年级以上跑1000米,分两个层次完成:上学、放学跑200或500米;学校大课间、课间操跑步300或500米。

2、呼啦圈

学生每人一个呼啦圈,做到课间转、回家转。每人必须学会腿部转、腰部转、颈部转、左臂转、右臂转、左腿转、右腿转、双腿转、脚踝转、多圈转等10种转法,每种转法能坚持5-10分钟。

3、自选项目

项目选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自备器材。项目一经确定填报活动登记表,交教导处,班主任督促学生每天坚持训练,持之以恒逐渐形成技能。

4、活动流程

上午大课间20分钟:做操--跑步

下午大课间25分钟:跑步---转呼啦圈----自选项目

四、制度及评价

学校将及时出台阳光体育活动制度和评价方案,真正使阳光体育活动扎实有效的推进。学校设想目前以东西两校为管理平台,主任及体育教师专抓此项工作,班主任为活动具体组织者。每学期搞一次长跑比赛,一次班级特色评比,一次个人特长展示,以此推动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小学传统体育活动方案 篇2

教材:

体育课堂常识教育,编排队列。

任务:

1、通过讲述体育的目的任务和介绍室外体育课的环境特点,使儿童理解必须遵守常规要求的简单道理。

2、结合上课、下课要求进行站队、解散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熟悉队形;为今后的体育课及各类活动的组织打好基础。

3、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知道路上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述体育的目的、任务及意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目的: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学校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

任务:(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

(2)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独立锻俯身体的习惯和能力:

(3)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发展智力,培养文明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4)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人才。意义:体育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兴旺,人民的素质,政治面貌以及经济地位,是不可缺少的一项运动;体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体育课常规意识的`建立和习惯的养成(体育课上要求)

1、上课站队要到指定位臵站队,动作要快,队伍要安静整齐。

2.体育课要穿适合体育课的服装、鞋,小组长应负责本组同学的检查。

3、课上不允许携带危险性小物品(如小刀、钉子等)

4、坚持有病或有事请假制度。(体育课出勤和纪律表现是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一)。

5、上课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四、讲述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和考核项目:

本学期开始首先学习广播操,然后学习简单的走、跑、跳跃、攀登、爬越、平衡以及技巧和基本体操的正确的动作方法,以便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为以后学习和各种动作技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本学期考核项目是:(1)立定跳远(2)跳短绳。

五、讲述我校历年来在各级各项体育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六、结合实例讲述上、放学的四项要求:“人行道上右边行”、“过马路时走横道”、“路日要看信号灯”、“路上行走不贪玩”。

七、编排小组,指定组长,按号造册。

小学传统体育活动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精神,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决定开展大课间活动,以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时间,增强学生体质,促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5、开展“大课间”活动。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大课间”活动器材,一部分由学校提供,更多的则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制作的毽子、沙包、等小器材,既充实了活动内容,又节约了学校经费,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建“以班级为试点、班主任配合、学生实践、体育教师指导、学校领导监督完成”的工作机制。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9:40—10:20;

五、活动结构

1.准备部分:广播操、手语操。

2.基本部分: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跳绳、玩沙包、踢毽子等。

3.结束部分:活动结束,自由活动。

六、活动内容

1、广播操(七彩阳光)

2、跳绳(如跳短绳、跳长绳等)

3、投(如投沙包、掷实心球等)

4、素质练习(如仰卧起坐、立卧撑、俯卧撑等)

5、游戏(跳飞机、木头人、丢手绢等)

七、注意事顶

1、大课间开始一段时间必须由班主任同时到场负责管理,做到必须的技术指导。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各班主任可多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各项活动。使大课间健康的进行,绿色校园,运动课间,让校园运动长久、让生命更加丰采。

小学传统体育活动方案 篇4

为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积极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三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学校教职工的课余文体生活,加强交流,增进友谊,增强教职工的'身体素质,培养广大教职工团队合作的集体荣誉感精神,调节紧张的工作学习气氛,做到劳逸结合,达到“团结、和谐、友谊、快乐、温馨”的目的。特组织此次教职工趣味体育比赛活动。

一、活动时间、地点:

1.比赛时间:5月上旬

2.比赛地点:学校操场

二、活动项目:

定点投篮、跳绳

三、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全体教师

四、各项比赛方法和规则:

1、一分钟跳绳比赛规则:

A、一分钟的时间内,单人跳绳次数。跳绳过程中可以停顿,以一分钟结束时的总次数为个人最后成绩。

B、其方法为:单、双脚起跳身体腾空后,跳绳自双脚后沿身体额状轴旋转360度为一周计算为一次,如未完成,则计算为一次失败。

C、比赛时,须有二人记数,然后互报数目。单人跳绳比赛。在一分钟内跳绳多者为胜。

2、定点投篮比赛规则:

1、必须在规定时间(2分钟)内将球全部投完,超过时间则不计算。

2、以进球数量记分,每一点投1球,球进算1分。

3、以篮筐至罚球线的距离画半圆,分成五个点,每点共有1个球。

4、裁判吹哨后,始可拿球。

5、必须在投篮线后投球,若踩线或过线则不计算。

6、可以跳投。

7、若投篮时球从选手手中掉落,则算已出手,不可捡回再投,且不算成绩。投篮前允许拍球几下。

8、若有规则上的问题,与裁判联系。每人以一分钟为限进行投篮,按投中个数决定名次。(投篮点在罚球线后,女教师在罚球线前),自己罚后自己拾球再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