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欢迎阅读学校手机管理实施方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1

为了净化学校环境,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学业提高和全面发展,保证课堂秩序,构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习惯,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制度。具体方案如下: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召开班主任主题活动通气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

2、组织召开班级学生干部会,倾听学生意见,统一思想,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组建班委监督委员会,协助班级、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3、班级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教师例会的时间做好对教师的宣传;利用班会课时间召开“做礼貌学生、拒绝手机进课堂”的主题班会,形式不拘一格,人人发言,辩证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的危害,达成共识,构成班级自律,让每一位同学从自身做起,坚决拒绝手机进入课堂,并构成班级或系部长效机制。

4、学校印发《关于学校开展“学生手机管理”给家长的一封信》,营造氛围,加大师生、家长的知晓率。

5、向学生家长公布班主任电话,告知家长有急事可直接经过班主任联系学生,同时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6、在教室内张贴主题活动宣传海报。

二、塑造典型阶段

1、职责到年级打造1-2个示范班级。(具体实施方案略)

2、对各系部的示范班级进行宣传。

3、总结典型,构成管理制度。(包含保管制度等)

4、各班级按制度组织自主清查活动。

5、各班级组织清查活动,严禁学生课堂使用手机。

四、实施禁带阶段

1、各系部及各班级收存《关于学校开展“学生手机管理”给家长的一封信》回执,并对特殊情景进行统计,同时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疏导工作.

2、学生会、团委组织团委干部、学生会干部,组成巡查小组对各班进行检查。

3、加大行政值日巡查力度,在课堂巡查中发现有学生持有、使用手机的,坚决予以收缴,并按相关规定处理。

4、任课教师等有关人员发现学生持有、使用手机的,可直接没收移交班主任,由班主任按照相应程序处理。

五、服务与保障

1、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与外界的通讯,由学校与电信部门配合,统一安装固定电话供给通讯服务。学工室、年级部、班主任在必要时,为学

生供给通讯服务。特殊情景需带手机的学生,将手机交班主任保管,放假期间领取使用。

2、学工室、年级部、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清利弊,切实解决思想症结,明确学校在教学区、宿舍区禁止使用手机的意义。同时,学校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以取得家长的认同和配合。

学校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3号)和启教基〔20XX〕14号《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室的通知》,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营造精心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二、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工作目标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小学生手机管理重要意义。

2、加强引导,多方位宣传提升学生正确信息基本素养。

3、细化管理,以生为本畅通学生在校与家长联系平台。

4、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学习宣传

通过行政例会、班主任例会进行相关文件的学习,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重要意义,将手机管理摆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的教育和管理,将有助于学生保护视力、形成健康作息、专注学习活动、促进情感交流,能有效防止学生手机依赖、阻隔不良信息、避免沉迷游戏、杜绝相互攀比。

(二)加强教育引导

(1)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2)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生活的快乐。同时加强对其他电子学习设备的管理,规范教学过程中对电子设备的使用,确保电子设备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学校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指导学生掌握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细化管理

(1)学校通过发放告家长书,向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告知,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后带进校园。进校后应主动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提供必要的保管装置。放学时由班主任统一发还给孩子,由孩子自行保管。(建议手机内置程序主要以提供通话功能为主,删除手机游戏程序)。

(2)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或校园内使用手机,有权将学生手机代为保管,并及时联系家长,由学生家长来教导处取回代为保管的手机。

(3)教导处将不定期开展关于学生私自携带手机的检查活动,对发现携带手机的学生,一律予以通报批评,同时,通知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手机进行有效管理。

(4)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与外界的通讯,学生可以通过班主任联系家长,同时学校设置紧急联系电话,便于家长或学生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联系。电话号码:

(5)家庭是人发育、成长、生存的首要基地,家长应当言传身教,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6)学校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书面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严禁将作业通过手机变相布置给家长。

(四)加强家校合力

(1)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加强教职工培训,明确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做好教育教学、家校沟通、监督管理等具体工作。

(2)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从小培养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注重亲子沟通,带头防止手机依赖,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过度使用手机、沉迷网络游戏、不当消费等行为,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共同打造学生身心健康守护网。积极探索和分享手机管理的好做法。

学校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3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区教育体育局关于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学校管理和教育,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制定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巩固校园育人环境。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细化管理措施

学校成立学生手机管理小组,明确分管领导,部门负责、手机保管员、班主任等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通过各年级办公室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提供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保障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督导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在手机上布置作业。原则上不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除相关部门规定的网络学习内容。学校对教师落实情况不定期或定期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四、加强教育引导

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宣讲、校规校纪督促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自觉遵守规范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制度规定。对学生沉迷网络、沉迷游戏等问题,针对学生实际,及时给予教育引导,帮助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一)规范日常管理

学生一般不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校园(学生使用电话手表的,家长为孩子设置好使用时间),学生因特殊原因需要带手机进入校园,需由监护人到校填写学生情况说明与申请表,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带入校园,但禁止带入课堂,带入校园后主动交予班主任保管。否则一经发现,学校将无条件没收,到学期末才能由家长领回。

(1)学校德育处不定期开展关于学生携带手机的检查活动,对发现携带手机的学生,将统一保管手机并通报批评,并取消该生当年评优资格。同时,通知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手机进行有效管理。

(2)教师在收缴过程中学生出现不予配合的要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3)如果学生确有把手机带到学校,由班主任代为管理,待放学后要求学生带回家,并告知学生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能进入校园。

五、做好家校沟通

学校学校通过召开学生集会、家长会等方式将校园手机管理相关要求告知学生及家长,争取家长理解和配合,引导家长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六、强化督导检查

各班细化手机管理规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决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将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4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3号)精神,进一步保护学生视力,做好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教育工作,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特制定《青阳实验小学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手机使用要求及管理办法:

1、严禁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及手机附属设备(充电器、充电宝、耳机等)到校。

2、凡师生员工发现学生携带手机及手机附属设备到校,一律予以收缴暂扣,并将收缴的手机及附属设备交由德育处详细登记、保管,同时经学生签字确认,并由家长来校领取手机、签订承诺书。

3、请家长保持手机畅通,如果学生有急事需联系家长,可以借用教师手机拨打电话;如果家长有事找学生,直接拨打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电话,由教师代为转告;如果学生有紧急情况,教师会主动联系家长。

4、确实因特殊情况需带手机到校的,必须先与班主任取得联系,由家长提出申请,学校校长室审批同意后方可携带手机入校,到校后第一时间将手机上交班主任保管,需要使用时找班主任领取,使用完毕立即交由班主任继续保管,并在放学后归还学生。

5、学校大型活动或学生外出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综合实践活动等),经申请同意后学生方可允许携带使用手机,班主任在活动前和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收回代为保管。

6、未经申请批准私自偷带手机到校者,如果发生手机被盗、丢失、损坏等,责任自负。

7、“违规携带及使用手机”纳入学生及班级考核,凡是拒绝配合收缴手机、拒不服从教导的学生,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及通报批评,并取消评优资格。

8、学生在家如需使用手机,必须在家长督促和指导下使用,家长管理好孩子的上网时间,指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文明上网。

9、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10、本方案自公告之日起试行。本管理办法由本校校长室、德育处负责解释。

学校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3号)文件要求,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本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

二、重要意义

加强学生手机使用的教育和管理,有助于学生保护视力、形成健康作息、专注学习活动、促进情感交流,能有效防止学生手机依赖、阻隔不良信息、避免沉迷游戏、杜绝相互攀比,有利于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营造精心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要求

1、学校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2、携带电话手表的学生进校前必须关闭手表,离校前方可开启。

3、学生在特殊情况下确需要与家长联系时,可使用学校门卫室的公用电话与家长联系或通过班主任与家长进行联系。

4、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书面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严禁将作业通过手机变相布置给家长。

5、学校通过升旗仪式、校会课、心理广播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6、学校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注重亲子沟通,带头防止手机依赖,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共同打造学生身心健康守护网。

7、班主任指导学生建立各个班级的手机使用规范,日常及时提醒、制止和矫正孩子过度使用手机、沉迷网络等行为,并与家长及时沟通。

8、学校开设紧急联系电话,方便家长或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联系。

学校紧急联系电话:

四、实施步骤

1、学校集体讨论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

2、下发告家长书,让家长知晓相关要求。

3、班主任指导学生建立班级的学生手机使用规范,并告知家长,督促家校共同遵守。

4、学校加强日常管理,每学期通过家委会会议、家长问卷,学生座谈会等渠道了解实施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