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红火蚁防控工作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火蚁防控工作报告 篇1
一、主要工作
(一)查螺:完成查螺面积10000亩(实际钉螺面积18950亩),其中环境抽样5400亩,系统抽样4600亩。查出有螺面积2100亩,易感地带800亩。查螺指标:调查钉螺13198框,有螺框154框;有螺框出现率1.167%;活螺框138框;活螺框出现率1.046%;捕获钉螺323只,活螺301只,活螺平均密度0.023。
(二)药物灭螺:组织20人的灭螺专班,历时10天,灭螺面积1600亩,用药2.2吨。人民洲灭螺效果查螺观察正在进行,数据未统计。
二、主要措施
20xx年是十二五血防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我县实施省部联动血防项目关健之年,尤其是查螺、灭螺工作,直接影响着我县传播控制达标进程。为此,我们高度重视,召开了动员会,举办两期查螺、灭螺培训班,参加人员有全县5个有螺村的`查螺,灭螺队员,疫区乡镇卫生院防疫人员,血防所职工。筹备和购买了查、灭螺器材。
(一)钉螺调查。
这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工作,我县于3月18日开始,对全县18950亩钉螺面积和邻近的易扩散地区,进行了全面调查,其组织了15人的查螺专班,历时40天,完成查螺任务。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未发现钉螺向垸内扩散。
(二)灭螺情况。
1、药物灭螺。春季查螺工作完成后,我们及时组织药物灭螺工作队,开展了灭螺培训,聘请民工20人,为期10天,对去年发现的人民洲感染性螺点,人畜常到的易感地带进行药物灭螺,完成灭螺1600亩任务。灭螺工作完成后,对人民洲开展了灭后效果观察性查螺。确保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
2、工程灭螺。去年冬季,根据全县钉螺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地安排了5个重点灭螺改孳综合治理项目,即:罗霍洲修复水毁血防港工程,临江铺有螺外滩开沟工程,蓼叶咀举西外滩改孳综合治理工程,血防围灭螺改孳工程,雨台岗灭螺改孳综合治理工程。今年五月份,我们组织专班,对上述灭螺工程进行考核验收,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其中,完成土方2.6万方,石方0.22万方,机械台套30台,开沟4600米,建闸5个,建排灌站1个。灭螺面积440亩,改孳面积8100亩。
3、急感防护工作。今年汛期防护是我县血吸虫病防治重点工作,我们精心组织,精心部署。一是成立了急感防治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疫区乡镇和疫区乡镇卫生院,县直卫生单位的一把手为成员。县血防所成立了专班,明确了任务和职责。二是开展培训工作。对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预案,血防技术规范,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学习培训,血防专业机构发挥作用,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三是制定了急感防控工作方案。做好了在疫区中小学校开展血防健教“四个一”活动,开展创建团风镇小学,县实验小学“无血吸虫病病人”学校活动。开展了有螺村监督员初选工作。
三、主要问题
一是春季查螺地区气温高,野草茂盛,加之久旱无雨,捕获钉螺较少,影响查螺结果,使螺情指标与实际有些不符;二是我县有螺洲滩无水源,喷洒药物困难大。我们主要采取药物拌沙抛洒,效果不是很理想;三是查螺、灭螺工作很辛苦,工作人员抢时间,连续作战十分疲备,使工作受到影响。
四、下步打算
根据省20xx年春季查螺工作方案,结合我县血防工作重点,着重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工作。一是重点人群保护,在学校开展血防“四个一”活动;二是重点地域防护。在长江段设立3个防护哨卡,做到“四有”即:有人员、有宣传禁示牌、有防护药品、有追踪观察记录;三是重点宣传。如:电视宣传片,设立禁示牌,宣传车巡回宣传,刷写墙头标语等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提高疫区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
(二)开展洲滩禁牧工作。计划在汛期前,投资8万元,在人民洲上用水泥桩,铁丝网设置围栏,阻止耕牛进入洲滩。
(三)开展水上流动人员监测工作。重点开展辖区水域上作业人员的查病,治病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红火蚁防控工作报告 篇2
红火蚁是全国农业、林业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全球公认的100种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公共设施安全、生态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区红火蚁发生呈扩散蔓延趋势,为做好红火蚁的阻截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现将有关事项如下:
一、红火蚁的主要特性。
红火蚁呈红褐色,为完全地栖型蚁巢的蚂蚁种类,一般在向阳开阔地带、荒坡、草地、路边、花卉苗圃基地、水塘边、公园绿地、长满杂草的田埂等较稳定的生态环境中筑巢。成熟的红火蚁巢明显隆起呈山丘状,土堆高10~30厘米,直径30~50厘米,内部呈蜂窝状,也有的为平铺的蜂窝状。红火蚁具有强攻击性,当用一根小木棍插入蚁巢后,立即有大量红火蚁蜂拥而出,用尾部毒针攻击入侵者。
二、科学防范红火蚁。
广大人民群众在进行散步、玩耍等户外活动时,要看护好老人和小孩,注意观察附近是否有红火蚁蚁巢,以便及时避开。在园林绿化带、草地、田间、林区等红火蚁容易出现的地方活动时不能赤脚,衣服鞋袜要放在蚁爬不到的地方,以免被蜇伤。如发现红火蚁或蚁巢时,请勿触碰或用东西去拨弄,应尽量远离,并立即向社区(主管部门或物业或村委)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在红火蚁出没处附近从事种植、绿化等工作时,要注意穿戴上个人防护的'雨靴和橡胶手套,并在雨靴、手套和挖掘工具上涂抹滑石粉,以免红火蚁上爬咬伤操作者。
三、正确处置应对。
红火蚁对人畜有极强的攻击性,一旦被红火蚁咬,会引起毒性反应,轻者皮肤瘙痒起泡,重者则严重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甚至休克。被红火蚁蜇伤后一般皮肤会出现剧烈疼痛、搔痒、红肿、起脓包等症状,如果不慎被红火蚁蜇伤,注意不要抓挠被蜇部位,避免将脓包抓破,引起继发性感染。蜇伤后出现症状程度较轻的可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叮咬部位或者冷敷,可涂抹清凉油、类固醇药膏缓解或恢复。因个人体质差异,如出现大面积红斑、皮疹或因多个部位被蜇伤而出现头晕、心跳加快,说话模糊、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的,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治疗。
区人民政府对红火蚁防控高度重视,正在全面开展红火蚁防控各项工作,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配合,共同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同时请广大人民群众加强防范,一旦发现疑似红火蚁疫情,及时报告(xx)。
红火蚁防控工作报告 篇3
红火蚁是重大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繁殖快、分布广、竞争力强、破坏力大,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做好我省红火蚁防控工作,力争到2023年底,全省红火蚁四级及五级(最高五级)发生水平面积控制在总发生面积的1%以下,公共区域疫情基本控制在一级轻发生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制定以下措施。
一、严格落实红火蚁防控属地责任
各地要充分认识红火蚁疫情的危害性和加强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担负并履行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控主体责任,结合实际制定红火蚁疫情应急预案和预防控制方案,加强统筹协调,成立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指挥部,明确部门职责与任务分工,建立健全属地实施、政府领导、协同联动的防控机制,形成市级负责、县抓落实、镇(街)村协助、社会共防共治的防控格局。农业农村和林业部门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主动作为,加强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广东省红火蚁防控应急预案》,落实职责分工,强化政策支持,形成防控工作合力,坚决遏制红火蚁疫情的发生与扩散。
二、加强红火蚁疫情监测预警
各地要完善红火蚁疫情监测预警体系,抓好监测网络规划和建设,科学布设监测点,配置先进设施装备,依托云采集、随手拍等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提升红火蚁疫情智能化监测水平和安全风险识别能力。要组织监测普查,开展风险调查评估,定期收集、分析、报告监测信息,准确掌握疫情发生范围、危害程度和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结合本地区红火蚁发生危害情况,制定疫情防控任务推进路线图,挂图作战,分类施策,持续治理。农业农村部门要严格落实植物疫情报告制度,按全国农业植物检疫信息化管理平台要求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审核,及时规范报送本行政区域内的红火蚁疫情快报、月报、年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红火蚁疫情监测信息,不得阻挠他人如实报告。
三、着力提升红火蚁防控能力
各地要把红火蚁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本行政区域红火蚁防控和应急处置需要,充分做好防控物资和队伍准备。推动建立红火蚁药剂零售网点,保障红火蚁防治药剂有效供给,在2021年4月底前完成红火蚁防治药剂零售点布设任务,全省每个乡镇至少有1家农药经营门店提供红火蚁药剂零售服务。加强防控队伍建设,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红火蚁统防统治,组建以本地居(村)民为主体的基层红火蚁防控服务队伍,鼓励兼职防控服务,加强对基层队伍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红火蚁防控。组织开展综合治理,建设一批红火蚁综合治理示范区,带动提升全省红火蚁科学防控能力。
四、积极实施红火蚁防控行动
各地要在每年春季(3—4月)、秋季(9—10月)等红火蚁防控关键时期集中实施防控行动,落实区域内统防统治、区域间联防联控,最大程度压低红火蚁发生区的蚁群密度,减少红火蚁在不同区域间的'迁徙往返和扩散危害。对蚁巢密度较低且较分散的发生区,可采用饵剂点施法灭除单个蚁巢;对蚁巢密度较大、分布普遍的发生区,可利用撒播器、无人机等撒施饵剂开展大面积防治;在人体健康或重要设施受到严重威胁、急需尽快处理的发生区域,应委托专业机构或队伍采取粉剂灭杀、药剂灌巢等方法开展应急防治。
各地级以上市的春、秋季防控情况(包括资金投入、防控面积和效果等),请分别于每年5月、11月底报送省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五、强化植物检疫监管执法
各级农业农村、林业部门要认真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广东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严把农林作物生产基地产地检疫关,监督指导农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做好责任区域内的红火蚁检疫防控工作。组织开展种苗、花卉、草皮等植物及其产品的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调运应施检植物及其产品的行为。各有关部门要监督指导城乡建设、园林绿化、道路设施、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等施工业主单位和个人做好红火蚁防控工作。海关要加强出入境货物的检验检疫,防止红火蚁传入传出,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口岸红火蚁防控工作。
六、开展红火蚁防控监督考核
加强红火蚁药剂质量监督检查,开展药剂市场价格监测,规范药剂生产和市场经营行为。监督指导专业化服务组织等有关单位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与合理使用规定,建立服务档案,如实记录作业时间、内容以及用药名称、用量等。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产品和行为。将红火蚁防控工作纳入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省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指挥部要对各地开展红火蚁防控工作进行督查,对不重视、不作为、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依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严肃处理。
七、坚决守好生命安全底线
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红火蚁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全力避免发生因红火蚁攻击叮咬致人员死亡事故。卫生健康部门要主动宣传红火蚁卫生防护知识,组织协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红火蚁危害人体健康紧急医疗救治,对危重患者要集中医疗资源抢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信息共享,及时向卫生健康部门通报疫情,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救治。
八、推动红火蚁防控科技攻关
要高度重视红火蚁防控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红火蚁高效药剂、风险监测、诱集技术、扩散成灾规律和非化学防治技术等攻关研究,筛选出一批安全、稳定、高效的红火蚁防治药剂,优化集成不同环境下的红火蚁防控实用技术。建立“省、市、县、镇”四级红火蚁防控科技指导服务支撑体系,省专家组要制定统一培训教材和防控指引,为全省红火蚁防控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市、县级专家组负责指导服务本行政区域内红火蚁的监测普查、防控效果调查评价等工作。镇级依托农技服务站、农药经营门店,安排科技服务人员为群众提供红火蚁识别、安全防范和科学选药用药等技术指导服务。
九、大力开展红火蚁防控宣传培训
广泛开展红火蚁防控宣传,通过印发宣传册、张贴海报挂图、现场观摩、科技下乡和在线直播等方式,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将红火蚁识别、防控和防护救治等知识普及推广到千家万户。加强红火蚁防控知识专题培训,制作科普短视频和网络培训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升全社会特别是重点人群的防控能力。
十、加强植保植检体系队伍建设
各地要高度重视植保植检体系队伍建设,理顺工作职责,稳定基层机构队伍。现有机构编制少的地方,可采取聘请兼职植物检疫员、返聘离退休农技人员等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强植物疫情监测防控。强化政策资金保障,按照法律有关规定将植保植检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改善植保植检工作条件,配备配齐植保植检基础设施设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农作物病虫疫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升我省现代化植保植检服务水平,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红火蚁防控工作报告 篇4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不仅危及生态环境,更关乎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农业生产安全。20xx年10月15日,省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指挥部与我市签订了红火蚁防控责任书,将对我市红火蚁防控工作进行考核。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把红火蚁防控工作当做一项保障群众权益的重点民生工作来抓,作出了一系列批示指示。虽然经过多年的防控,但红火蚁繁殖能力强、防控任务仍然艰巨,各县(区)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红火蚁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严峻性,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红火蚁的发生危害。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要针对前期防控的不足,切实加强红火蚁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部署、科学组织,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属地实施”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确保防控工作有序进行。推动有关责任部门协调合作,密切配合,联防联控,共同做好红火蚁防控工作。组织镇村做好辖区内的红火蚁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结合实际制定红火蚁防控行动方案,组织专业防控人员,做好扑杀工作,及时进行药效检查,查漏补缺,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三、保障药剂供给。
利用库存的防控药剂,科学开展防控工作,确保现有的'防控药剂及时到镇到村到蚁巢。充分利用各级财政资金,结合实际制定红火蚁防控资金使用方案,及时采购发放药剂,确保各项资金如期完成支出。资金不足部分,由县(区)统筹安排,落实资金保障。同时,要动员引导农业企业和群众自主购买防控药剂,开展群防群控。
四、强化督导检查。
要成立督导检查组及时下沉基层,了解红火蚁防控工作动态,指出乡镇红火蚁防控工作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重点关注红火蚁防控点发生面积消减情况、防控技术培训指导工作情况、资金落实情况等。针对不防、漏防或防控不到位、工作推进不积极的乡镇要及时约谈、通报,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市红火蚁疫情防控办将对各县(区)红火蚁防控效果进行暗访,对不重视、不作为、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县(区)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