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农村小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小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篇1
一、目的与原则
为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强化教师岗位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根据《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及当地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考核对象
学校在编在岗的全体教师。
三、基本原则
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师德为先,注重实绩: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职责和实际工作表现及贡献。
激励先进,促进发展: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究实效。
四、考核内容与标准
基础性绩效考核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岗位职责,服从工作安排,满工作量,完成学校规定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
对没有履行岗位职责、没有完成规定任务的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中的岗位津贴按比例减发。
师德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视具体情况减发基础性绩效工资。
奖励性绩效考核
班主任津贴:根据班级管理情况、学生成绩等量化打分,奖优罚劣。
课时(工作量)津贴:根据教师实际工作量折算成课时,按比例计算课时津贴数额。
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包括论文发表、获奖,上课、讲座、经验交流获奖等,根据不同级别给予相应加分和奖励。
考勤津贴:根据教职工的出勤天数占出勤总天数的比例进行分配。
五、考核程序
成立绩效工资分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核、分配、发放及解释等工作。
分学期进行考核,每学期末进行考核汇总,报教育局审核。
考核结果在本校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3个工作日。
六、发放与监督
绩效工资通过个人帐户直接划拨到教师个人工资卡上。
考核全过程力求做到公开透明,坚持公平公正,充分发扬民主,随时接受教师的监督和质询。
农村小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篇2
一、背景与目标
为进一步优化农村小学绩效工资分配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优化方案。
二、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对教师工作量、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及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
统筹兼顾,合理均衡:科学安排学校内部各类人员绩效工资的分配关系,确保学校内部和谐稳定。
公开、公平、公正:确保考核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三、考核内容与权重
师德师风(20%):包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岗位职责、爱岗敬业等方面。
教育教学工作量(30%):根据教师实际承担的教学任务和工作量进行量化评分。
教育教学成果(40%):包括学生成绩、论文发表、获奖情况、教学创新等方面。
考勤与纪律(10%):根据教职工的出勤情况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评分。
四、考核与分配
成立由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考核小组,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实施。
考核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根据考核结果,将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进行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根据学期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
五、监督与反馈
考核过程和结果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对考核过程中出现的异议进行及时核实和处理。
定期对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农村小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篇3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公平合理公开透明,有效激励的内部分配机制。根据《龙山县教育局关于20xx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分配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本校实际,在上级核拨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学校再安排适量的经费(以上级有关规定为准),以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科学安排,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分配机制,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二、分配原则
1、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对教师工作量、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岗位及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
2、统筹兼顾,合理均衡的原则。科学安排学校内部各类人员绩效工资的分配关系,确保学校内部和谐稳定。
3、“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核分配过程全公开,切实做到公平公正。
三、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发放对象
本校在编且在职、在岗的教职工。
五、绩效工资构成
绩效工资由月绩效工资,专项津贴和期末质量奖三部分构成。
六、资金来源及分配
1、上级按我校在编在岗教职工人数核发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总额的30%)用于月绩效工资发放。
2、学校在可用财力中按每人每年1200元的标准安排资金用于期末质量奖及工会活动的开支。其中期末质量奖每人每期安排450元,教师节工会活动每人安排100元,春节前工会活动每人安排200元。
3、学校在可用财力中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班主任津贴,教研组长津贴,学校管理层干部津贴等。
七、考核及发放方式
1、月绩效工资按月考核、分月造册、以期发放。
2、专项津贴按月考核、按月发放。
3、期末质量奖按学校《工作绩效量化方案》量化,在学期末发放。
八、考核责任单位:
教导处、教科室
九、绩效工资分项发放办法
(一)月绩效工资发放办法
1、资金: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绩效工资总额的30%。
2、考核及发放:按月考核、分月造册、以期发放。
3、月绩效工资组成:
月结构工资由出勤奖励,课时奖励,现实表现奖励三部分组成,其中出勤部分占30%,课时部分占60%,现实表现占10%。
4、发放办法:表格略
出勤奖励
现实表现奖励
课时奖励
农村小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篇4
一、目的与原则
为加强农村小学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强化教师岗位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根据《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及上级教育部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二、实施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学校在编在岗的全体教师,包括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及普通教师等。
三、考核内容与标准
基础性绩效考核
职业道德与岗位职责: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岗位职责,服从工作安排,满工作量,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未履行或未完成者,按比例减发。
师德考核:存在严重师德问题或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后果者,视情况减发绩效工资。
病假与事假:长期病假(2个月以上)者,岗位津贴纳入病假工资计发基数;事假、病假超过规定天数者,按比例扣发绩效工资。
奖励性绩效考核
班主任津贴:根据班级班风学风、学生成绩等量化打分,奖优罚劣。例如,小学班主任每人每月基数60元,半年按5个月计算。
考勤津贴:从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如小学25%),按出勤天数分配。
课时(工作量)津贴:提取一定比例(如小学50%)作为课时津贴,根据教师实际工作量折算成课时计算。
教育成果奖励:包括论文获奖、课题研究、教学竞赛等,根据获奖级别给予相应奖励。
四、考核程序与结果应用
考核程序
成立绩效工资分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分学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教育局审核后,通过个人账户直接划拨到教师工资卡。
考核过程公开透明,接受教师监督和质询。
结果应用
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
考核优秀或合格者,可晋升、评优评先;基本合格者不得晋升、评优评先。
五、保障措施
加强政策宣传,确保每位教师了解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定期收集教师反馈,及时调整完善考核方案。
确保绩效工资资金来源稳定,专款专用。
农村小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对教师工作量、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适当拉开分配差距。
优绩优酬、倾斜一线: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及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
公开透明、民主监督:考核过程公开透明,接受教师监督。
三、考核内容与标准
教学工作量:根据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量折算成课时,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
教学质量:通过学生学业成绩、家长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评价教学质量。
师德师风: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
附加奖励: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额外奖励。
四、考核程序与结果应用
考核程序
成立考核小组,制定详细考核方案。
分学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上级教育部门审核。
考核结果在本校范围内公示,接受教师质询和反馈。
结果应用
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
设立绩效工资等级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划分不同等级,实行差异化分配。
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绩效工资实施方案顺利实施。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对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考核过程公正公平、结果真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