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班级户外活动方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级户外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间,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意气风发的大学生的'热情。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为青年志愿者散播爱心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使全院师生感受到盎然的春意。绿色有限,爱心无限。
二、活动主题及宗旨:
宗旨:公益时尚、公益生活
主题: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
三、活动目的:
美化环境,保持生态环境,提高大家爱护花草,珍惜绿色的责任心,让广大学生知道怎样保护树木。
四、活动时间:
三月十四日中午12:00-_:30
五、活动地点:
一、二食堂前
六、活动宣传:
利用学校宣传栏进行宣传告诉大家将不用的废旧书籍捐出来,海报,横幅。
七、行动口号:
植树造林,利在当今,锻炼自我,造福后代。
八、活动过程:
1:由宣传部到学校宣传栏进行宣传叫同学们将不用的书籍送到一、二食堂门口
2:又体育部将所需桌椅等送到食堂门口摆好
3:由外联部联系学生会各部门,给予支持和配合。
4:活动内容:让大家知道植树节我们可以拿出自己不用的书来捐出来给一些需要的人,那样也就等于为植树做出了贡献,效果显著。
5、注意事项:
(a)宣传时和大家讲明捐书的目的
(b)要登记清楚共捐出多少本书
九、其他:
3月21日中午12:30-_:30以班级为单位,打扫自己的包干区。
十、活动经费:50元
班级户外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谈话、种植、游戏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晨间谈话
植树节的'时间以及意义,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二、利用午餐后时间
1、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2、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种树
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
1、教师要告诉幼儿那些东西我们种植在外面,不要去轻易动它,每天来幼儿园早的小朋友可以给自己的种植物浇水,比比看谁的种植物长的最高,最好
2、教师带领班上的幼儿,一起去种植地,要注意些什么?
3、师生共同参观大班年级组的种植地。
班级户外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主题
贡献力量,奉献绿色,收获希望。
以植树节为契机,奉献我们的力量,进行植树节活动。
二、活动背景
截止到20xx年,中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占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0%;人均森林面积0._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_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除去大片的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沙漠及两极的冰雪大地,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要进一步加大,所以说我们目前生存的环境可以说是相当恶劣,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孩子前景堪忧。
请伸出我们的双手,投入到播种铺绿的活动中,让未来的孩子也拥有一片洁净的天空和健康的体魄。种一棵树,育一片林,活一方人,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更精彩!
三、活动目的
增强大家对植物的认识,提高大家对植物的爱护意识,增强大家对绿化环境保护的意识。给我们的城市建设作贡献,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同时扩大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影响力。
四、活动对象
某某大学全体学生
五、活动时间地点
3月11日11点半至_点一区食堂门口
六、活动安排
1.在学生活动中心门口设立摊点,向同学免费赠送植物种子和花盆;
2.制作KT板介绍有关植树节的知识,普及环保知识;
3.发放宣传单;
4.现场准备一“绿色寄语”KT板,请同学在上面写上植树节标语;
4.征集环保建议在登记表上登记;
5.在活动结束后评选出50条可行性建议,发放盆栽,放到楼下阿姨出通知寝室来领取。
七、活动经费
种子20元;盆栽50某4.5元/盆;横幅20元;KT板2某15元/块;水笔一盒;花盆30某2元/只;便签两本
八、人员安排
基础文明建设部负责现场布置,准备三张桌子及椅子若干,帐篷两顶,在12日10点半之前完成;
广策部购买种子盆栽和宣传工作(包括两张TK板和一条横幅);
文体部购买活动所需的水笔、标签等用品;
具体事项由各部长安排。
班级户外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主题:彰显青春共筑友谊
二、活动目的:为了更好地团结同学,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加深对彼其间的了解,丰富我们课余生活,进步本身素质与修养,从而进步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三、活动地点:校园内
四、活动服务对象:注会Q1132班xx所有同学
五、活动时间:20xx年4月18日13:30
六、策划主办单位:注会Q1132班
七、活动流程:
1)西区操场集合
2)分组:分成A、B、C、D、E五组,每组选出组长
3)第一个环节:背地起坐游戏:各小组成员背对背围成一个圈,胳膊勾着胳膊,主持人公布开始时,成员在双手不撑地的情况下集体站起来,往指定的地点动身,看哪个小组先到达指定地点,第一位50,第二名40,第三名30,第四名20,最后一位10
4)第二个环节:
◆规则:每组通过玩游戏搜集5张相同色采的.卡片,并通过到达小光谷的前后顺序不同加分,第一位50,第二名40,第三名30,第四名20,最后一位10,最后累计第一环节得到的分数,统计 每组的总分,分出名次
◆地点:情人坡(情歌对唱、脑经急转弯) 策划书网,
教2边的树林(跳高)
图书馆前面的广场(每组每个成员分别找个异性拍照)
求索桥(抬肩舆)
铜人像(从铜人像身上找到与本组已得到的卡片严厉相同的卡片)
小光谷(每组每个成员要通太小光谷的器材)
5)第三个环节:才艺展现
要求:每组必须参加,让其他对给予评分
6)奖罚制度:第一位可以任意选取两种食品
最后一位要答应第一位的成员的公道要求
7)职员安排:刘洁(主持人)
刘维星(裁判员,小光谷负责人)
欧阳婷婷(教2边树林的负责人)
钱翠(求索桥负责人)
曾凡云(图书馆前广场的负责人)
解彤霞(情人坡负责人)
陈静谊(铜人像负责人)
8)所需工具:若干不同色采的纸张,绳索,6种食品
9)留意事项:活动中留意安全;组员相互配合、协作
班级户外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背景:
秋高气爽校园集体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一部分,同学们可以通过到外面集体活动去领略外面的风景和适应外面的生活,更家增进同学的友谊和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主题: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大学,是一个充满青春和活力的激情世界。外出烧烤活动既能丰富我们的户外生活,又能陶冶我们的'情操。院团委全体一起参与,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集体的团结协作增加团委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让彼此的感情得以升华。
四、活动时间:
xx年xx月xx日 星期x
活动地点:一师范农家乐
五、策划组织单位:
院团委策划部
六、参与人员:
院团委全体成员
七、组织方式:
全体成员共分成x个小组,各小组在校门口集合,乘校车至目的地
八、具体组织安排:
1、前期工作:院团委与院团委联合会共同讨论活动形式,主要由院团委组织策划,团委成员积极协助配合院团委联合会并批改策划书;
2、宣传工作:
(1)由各个部长及书记相应配合,协助工作开展,做好宣传组织工作;
(2)由本宣传部在院里张贴海报宣传;
(3)活动中主要由组织部对活动过程进行拍照记录;
3、准备工作:
(1)做好踩点工作,针对学校较近的地区进行踩点,选出最佳地点;
(2)召开团委讨论会;
(3)做好活动各项工作分配,如:拍照负责人、踩点人员、采购人员、活动记录人员等;
(4)购买活动相关所需物品;
4、后期工作:
(1)心理委员进行活动调查,了解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活动质量得以提高;
(2)召开团委会,做好本次活动总结;
(3)结算此次活动经费,并在团委公布;
(4)信息委员把活动照片传到群空间相册中,让大家回味。
九、具体活动流程安排:
1、召开团委会,商定外出活动事宜;
2、明确分工,确定各成员的工作及责任;
3、团委分组以系部为单位,具体名单如下:
策划部:蔡世明
组织部:
督察部:
礼仪部:
宣传部:
办公室:
书记处:
4、组织大家集合,清点好人数,乘车至目的地;
5、准备会餐食物,拍照留影;
6、会餐结束后,组织清理活动场所;
6、清理完后,组织同学观赏樱花,拍照留念;
7、组织同学们安全返校。
十、活动时间安排:
具体如下:
1、集合时间:
2、出发时间:
3、到达时间:
4、现场活动时间:
6、返校时间:
7、到校时间:
集合地点:
十一、具体人员安排:
1、活动负责人:
2、财务统计人员:
3、踩点人员:
4、采购人员:
5、途中上下车目的地负责人:
6、活动宣传负责人:
7、活动秩序维持:
十二、经费预算:
1、场地及炊具费:380元
2、配料:油,盐,酱,辣椒,烧烤汁等。
纸杯、筷子、塑料碗,洗涤精(小刀,纸巾,饮料自带)
4、烧烤材料每个部门增加列清单预算经费
合计约:xxx元
十三、注意事项:
1、各位同学务必保管好个人物品、注意人身及财务安全;
2、所有人员必须有强烈的时间感和纪律观念;
3、各成员须服从负责人及部长的指挥;
4、活动过程中,注意卫生,不乱吃食物,注意卫生;
5、班委担负起责任,要密切关注成员的去向,并及时提醒;
6、严禁带火种上公园,防止火灾;
7、适当准备一些常用药(创口贴等)。
此次活动应特别注意的就是同学们的人身安全问题:出发前再三叮嘱每个人,远离危险地及不要嬉戏打闹途中注意上下车安全;注意用火安全及炊具使用安全等。
这些主要由各组组长及保卫委员、各班委负责。
本次活动基本按以上计划进行,如有其他未尽事宜,将及时通知每一个人;具体分组安排如上述所分,考虑到个别同学有事或者特殊情况再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