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师德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德演讲稿 篇1
首先让我们跟随着时光穿梭机,透过记忆的大门,回到孩提时代吧。孩提时代的我们一定对未来有过许多美好的想象。也许儿时的你想长大了成为科学家,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也许儿时的你想长大了成为音乐家,与贝多芬、莫扎特一起畅游音符的世界;也许儿时的你想长大了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爱到人们的景仰。你的理想很美,但你长大了,却没有成为科学家、音乐家、医生,而成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也许你有些无奈,有些失落,但我要讲的是你应该感到快乐和幸运,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份普通的职业,更是是一份有关梦想的职业,有关心灵的职业,有关成就人才有关铸就爱的事业!
有人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而教师就如同叶的事业一样只能是平凡的配角。但我愿意做叶的事业,尽管它是平凡而谦虚的。因为只有这份叶的事业才能衬托花的娇贵,才能迎来果实的甜美。不信,请看,你洒下的每一滴汗水总能收获部分的喜悦,你在课堂上讲的许多话中总有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你的谆谆教导至少会让学生感觉到你的真诚。
“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平凡教学生涯中我看到了许多的教师正用自己点滴的行动来谱写着爱的篇章。请跟随着我的描述一起去体验一个普通教师的一天吧。当清晨,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他就起床了。因为有早自修,所以他必须赶在7点20分之前抵达学校。他的家离校有一点儿距离,坐公交车至少需要三十分钟,除开等待以及从家到公交站头和从公交站头到学校的十几分钟时间,他最好在6点30分左右出发,当然他还可以顺路在公交车站附近买一点早餐享用。今天的车子开得挺顺利,到达学校时才7点10分,他看到班里的学生有几个还在校园里闲逛,于是督促他们回到教室,自己则来到办公室整理一下桌子,顺便浇点开水。这时候,早自习的铃声响了,他拿起书本走进了教室,二十分钟,早自习结束,他又回到了办公室。今天上午他只有两节课,所以得利用其他两节空余的课批改一下学生的作业,同时联系一个学生的家长,讨论一下该生最近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快,一个上午过去了,去学校的食堂匆匆用过餐后,他便快步走回办公室,因为早上班里有学生上课不认真被科任老师批评了,他得利用这点时间跟学生谈谈。谈话的效果挺好的,学生承认了错误并且向科任老师道了歉,总算这中午的时间没有白费。今天下午班里的学生有三节课,他有两节空课,所以,他可以备一下课,制作课件,而今天的课后他要把学生留下来,因为最近在搞艺术节活动,他得看看学生排练的进展,转眼到了下午5点30分,学生的排练进展不错,他挺满意的。催促学生赶紧回家后,他也回到了办公室收拾起自己的东西,走向了熟悉的公交车站头,此时,因为是春天的缘故,天色还不算太晚,但等他到达家门口时,天色也渐渐地暗了。我相信这是每一个平凡、普通的老师都很熟悉的生活,两点一线,转眼又是一天。上课、批改作业、与学生谈心、备课、处理其他一些琐事,这就够成了教师最最日常的工作。没有那么多的起起落落,没有那么多的纷繁复杂,也没有那么多的伟大,然而在这一天天的简单中,在这一点点的细微处,我看到了教师内心深处最闪亮的光辉,那便是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
萨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我深信,教师的事业就是一份高贵的信仰,是深藏在我们心中的,是需要用语言去播种,用粉笔去耕耘,用汗水去浇灌,用爱心去铸就的。
教师是绿叶,因为爱,才能一生与花相伴。师爱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师爱像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最后,我想用一首词来结束今天的演讲:暑日初收,金秋夜,思绪萦绕。为师表,笔端心热,付与芳草。四季辛劳暮与早,蜡炬成灰光多少??血和汗,看人才风貌,全知晓。爱深沉,花繁叶茂。鬓为霜,人自豪。奉献歌高唱,余音袅袅。滔滔长江浪推浪,资水留下声声好!齐努力,建神州伟业,丹心照。谢谢大家!
师德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
你们好!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这是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的。我觉得,教师就是一朵云、一棵树。让我们去推动另一朵云,摇动另一棵树。因为一朵云动了,世界的天空定能布满灿烂的云霞;一棵树动了,我们定能迎来希望的春天!
一转眼,我已在桂花园这个大家庭里工作近一个年头。记得读大学时,我也曾用浪漫的情怀去设计美好的未来,用火一样的热情去描绘绚丽的事业。可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切实地体会到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体会到工作的艰辛和巨大的压力。
记得去年刚进校,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我开始无所适从,他们刚从幼儿园毕业,小小的个子坐在宽大的座位上,桌边整齐地摆放着语文书。当我说:“请小朋友们捧起语文书”时,可爱的孩子们身体坐得笔直却不知怎样正确地捧起书本。这时我才意识到:我要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一点一滴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传播知识中完成爱的传递。
在教学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难题,我苦恼、迷茫,甚至开始动摇,但学校领导的谆谆教诲激励着我,办公室前辈们孜孜不倦的精神感化着我。早晨来到喧嚣的学校,晚上离开宁静的校园,这已经成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周围的老师们无怨无悔地这样做着,他们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诠释“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我和学生们同享欢笑,共分烦恼,一齐成长。这是一次令我终生难忘的蜕变,这是一段令我刻骨铭心的成长,这是对我灵魂深处最严厉的触及。
在静静的夜里,我读着一个孩子悄悄塞给我的小纸条:“老师,您真像我的妈妈。请您相信,我会努力学习,为您争光的!”每当看到这样的话,我的心头总涌出股股暖流,因为我从孩子们那里得到了爱的回音。
而今,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感恩。我被孩子们感动着:我喜欢走在路上,听孩子们远远地就叫我“老师好”;我喜欢登上讲台,看台下几十双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喜欢拿起粉笔,为年轻的航船导航……我可以帮他们开启智慧之门,帮他们点燃理想之灯,而他们也在影响着我的思想,丰富着我的生活,美丽着我的人生……
感谢教师这个岗位,让我温暖,让我成长,让我的生命如此丰富,如此多彩。我愿将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在三尺讲台上,让我的青春绽放光彩,让祖国的花朵绚丽夺目!
师德演讲稿 篇3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的同时,自己往往是越来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给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我:“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爱是付出,是自我牺牲。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
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是教师的天职与责任。今年4月,我有幸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方永刚先进事迹报告会,感受到了这位“平民理论家”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爱。
xx年11月17日,结肠癌手术6小时后,方永刚从麻醉中醒来,第一句话问的是他的研究生:你的毕业论文准备得怎么样了?
随后几天,方永刚又让妻子把自己的3个研究生叫到病房。没有讲台、没有黑板、没有课桌,方永刚坐在病床上给学生们上课。即使不一会儿就脸色发白,汗珠成串往下掉,他也不肯停下来。
做完第二次化疗,方永刚惦记着自己还有几次课没上完,要回去上课。系领导不同意,方永刚急了:“我肚子有问题,但脑子没问题,嘴没问题!如果离开了讲台,我可能真的会倒下。”说着说着他竟然哭了。在人生磨难面前,他没有掉泪;在伤病痛苦面前,他没有掉泪;在死神威胁面前,他也没有掉泪;但因为上不了心爱的讲台,这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却留下了两行热泪。他的泪水让我们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教师的品德。
终于,经过再一、再二、再三的请求,xx年1月15日,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化疗的间隙,方永刚回到离开了两个多月的教室。看到学生们,方永刚眼里闪烁出欣慰和满足,那眼神似乎是说:同学们,我终于又见到你们了!
这堂课,方永刚讲的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整整军装,开场白只有一句话:只要我还能站着,就要为大家讲课,这是我的使命。
同学们强忍泪水,他们知道,此时此刻,他们的老师恐怕连站着都是一种抗争,一种与生命的抗争。
好像这只是一堂普通的政治课,是方永刚无数次授课中最普通的一堂课,依旧是铿锵有力的声音,依旧是幽默风趣的语言,依旧是充满理性的思辩,依旧是入情入理的分析,只是一条白毛巾被他频繁地拿起又放下,手术后的引流管被他掖在了军装里面……
学生们震惊了,这是一个癌症晚期的患者吗?这是一个即将接受第三次化疗的病人吗?
两个小时的大课结束了。任何华丽的乐章也比不过这样一堂课更能触动心灵,任何精彩的语言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同学们用雷鸣般的掌声和充满敬意的目光向方老师敬礼!
什么是使命?共产党员的使命是崇高的,军人的使命是伟大的,教师的使命是神圣的,不用多说什么,不用多做什么,方永刚,一名共产党员、军人、教师,在癌症晚期的时候往讲台上一站,就是对使命的最好诠释。
勤勤恳恳、默默无闻”这是老黄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蜜蜂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蜡烛的精神。可以说每种产物的存在,都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它。教师的存在呢?支撑它的就应该是这种高尚的师德吧!
报告会上,我和同事们听得很认真,记得很仔细,不时的被方永刚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走上三尺讲台,我们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我们为人师表。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现。让我们一起建设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首医家园,用我们的爱与责任撑起教育的蓝天。
师德演讲稿 篇4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德。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转眼间,我已经做了八年的幼儿园教师,我不断地在思索:到底什么是爱?什么是爱孩子?回想八年来日复一日平凡而又简单的生活,我对“爱”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要想给予爱,首先要拥有爱,用爱的眼睛去观察.才能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与众不同;用爱的耳朵去聆听,才能听到他们来自天籁的声音;用爱的心灵去感受,才能体会他们纯洁、善良的心灵;只有俯下身来走进他们的世界,才能够领略其中的美好!每天清晨我总爱站在门口,等待着孩子们像归巢的小鸟一样扑到我的身旁说:“早上好,李老师!”――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像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是孩子们用欢快的旋律拉开了美好一天的序曲,我也总是开心地摸着他们小脸说:“早上好,孩子们!”。
我给他们讲着一个又一个动听的故事,带他们走进精彩、奇妙的童话世界;和他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跳跃,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他们在大自然中寻找阳光,让他们感受更加多彩、美丽的世界……每当我在脑海里回味这些美好的画面时,内心总是充盈着一种快乐。是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蔓延,让周围的一切变得多姿多彩。我慢慢地发现,原来快乐就是爱!
清楚地记得我的第一批孩子刚人园时,个个哭得像泪人,话说不清楚,饭吃得到处是,活动不参加,只会喊着找妈妈。那天班里的小朋友陆续都接走了,只剩下旭旭可怜巴巴地坐在那里,眼里充满了期望,我走过去正想安慰他,还没等我开口,旭旭就大哭起来,我急忙抱起他边陪他玩,边打电话与家长联系。原来家长有事脱不开身,一会儿过不来。我一方面请家长不要着急,一方面抚慰着孩子。旭旭逐渐安静下来,我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吃东西,一直等到晚上八点多。虽然天很黑,我的家也很远,但我看到家长感激的目光,孩子信任的眼神,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是孩子把他那种对母亲的依恋给了我,让我品尝到作为母亲的自豪与荣耀,让我体会到了浓浓的依恋。此时此刻,师爱在我心里融化了,它升华为一种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那不是母爱吗?是这份爱,让我懂得如何用心呵护孩子们稚嫩的心灵,鼓励、赞赏,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慢慢地,我又发现:奉献就是爱!
但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只有奉献是远远不够的,它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得不到孩子的崇拜和信赖。记得有一次我带孩子们练习早操,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说:“谁练得好就请谁去综合活动室玩羊角球。”孩子们兴奋得挥舞着小拳头高声喊着:“太棒了!”“我们快练操吧!”就这样,玩球变成了动力,每一个孩子都非常认真地练习新动作,很快新编的动作就完成了。可是当我充满激情地望着他们做完最后一遍时,我突然发现接孩子的时间马上就到了,没有时间再玩球了。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都盯着羊角球,转过身子等我发令准备冲过去的样子,我真不忍心把这个坏消息告诉孩子们,但是没办法,还是很无奈地宣布了这个决定,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从火山跌人了冰窖,我的心好痛,我知道,孩子们伤心了。为了及时补救我的过失,我又兴奋地说:“不然明天我带大家玩风车,怎么样?”对于我这次的许诺,孩子们没有多少兴奋的表示,只是眼巴巴地盯着羊角球唉声叹气地离开了。离开时,昆昆很认真地对我说:“说话可要算话啊!”――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咯噔”一下。是啊,老师的话就像“金科玉律”一样在孩子们心中是“至高无上”的,我怎么能言而无信呢?诚信是为人之本,面对这些勃勃生机的孩予们,作为教师除了“传遘授业解惑”以外,更应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仅仅凭借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孩子们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进而才能“乐其道”。
第二天,我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带着孩子们高举着风车奔跑在操场上。转动的风车仿佛在对我说:“看,孩子们多高兴!”那一张张像花儿一样的笑脸好像告诉我:“谢谢你,老师!”――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愿风车的快乐能够弥补我的过失,但愿孩子们笑过以后能够感受我的用心良苦。呵呵……是的,诚信也是爱!
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印人我的脑海,我享受着、感动着,同时我也发现:爱是相互的,我与他们同欢乐、同悲伤、同交流,共成长。如果说老师是花朵,那孩子一定是蜜蜂,花朵给予蜜蜂甘露,蜜蜂给予花朵芬芳;如果说老师是大海,那孩子一定是鱼儿,大海给予鱼儿胸怀,鱼儿给予大海旋律;如果说老师是泥土,那孩子一定是青草,泥土给予青草生命,青草给予泥土色彩;老师给予孩子的是爱与教育,孩子给予老师的是更多的信赖与感动。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牧歌,虽然谱写的音符简单又简单,但却清纯、温馨而深情;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泓清泉,虽然没有浓烈的芬芳与香甜,但却纯净、透明而晶莹。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日日夜夜,我品味着纯净,感受着深情,在我付出与成长的同时收获着孩子们的快乐与成长。在知识上我是孩子的老师,在心灵上孩子却是我的老师,是他们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真心地谢谢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是他们让我重新审视了教师这个职业,是他们让我更加热爱这个职业,是他们让我坚定了为此奉献一生的信念!这就是我――一名幼儿教师对爱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