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感恩的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恩的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作为即将离开母校的毕业学子,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但当我站上台来,看到如此熟悉的你们,心中开始涌动着一股热血,感觉手中的话筒不再是话筒,而是奥运火炬,因为我今天演讲的内容是《感恩梦想》,是梦想改变了我,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梦想带来的正能量。
首先我要感谢两个人:我的爷爷和奶奶,他们与我并不存在血缘关系,却待我胜过了亲孙女。就在上个月的长沙,我去论文答辩的周六晚上,我们祖孙三人一起去看了烟花,当旁人把患有帕金森、糖尿病、高血压、整夜失眠的八十岁的爷爷抱上座位时,他说了一句“最后一次”了…作为农村娃,我是幸运的,在人生关键的转折期,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才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师范,甚至走到未来的“年薪百万”。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晚的一起感恩梦想。在此本人想深鞠一躬。
梦想是什么,我们可能说不出来,但十多天前就在我们现在所坐的礼堂里,与我们同届叫做陈丽的同学举办了她的个人演唱会,掌声雷鸣的背后定有着不懈的努力。三年,为着一个目标而准备,是梦想引领着她在前进着。最后在这毕业前夕和梦想一同绽放,感动了我们。
梦想是个极其虚无的东西,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去积累当下,它才不至于成为空想。要毕业了,回望四年,我在武师写完下了九本读书笔记,办了两个英语培训班,做过社长后又来成为社联副会长,在培训学校里曾给小到三岁大到四十多岁的人上过公开课,而我本人还有十多天才成年。
感恩的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王坛镇中学一名普普通通的学子,今天非常荣幸能站在此处,说一说自己对孝德的一片感言。随着历史的发展,虞舜先帝的身影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精神却悄然演变成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每一块充满希望的田野里,播洒在我们每一座绿水环绕的村落里,也沉淀在我们每一个莘莘学子的心田里,那就是大爱无言,大“孝”至亲的孝文化!
从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远见;孝是沉香不怕艰难险阻,排除万难一定要救出母亲的赤子心;孝是王坛蒋相村孝媳虞蓉,不离不弃,照顾瘫痪婆婆的执著心;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孝都不会过时!
有人说,你可以不用做一个成功的人,但是你至少要做一个孝顺的人。的确,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所以感恩父母便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站。请想一想是谁用遒劲的手臂,为我们撑起一片遮蔽风雨的天空?是谁赠我们傲翔的双翅,为我们输送实现梦想的勇气?是谁用含辛茹苦的汗水,为我们浇灌幸福的家园?那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伟大的父母。当我们渐渐长大,已不再需要父母的扶搀的时候,我们怎能忘记那一双双牵挂的眼神?怎能忘记那深夜的一声声咳嗽?怎能忘记那曾经伟岸,如今却逐渐衰老的背影?怎能忘记那因日复一日翘首相望,而布满憔悴的双眼?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动人的乐章,那是大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蓝天中飘荡,那是对蓝天的感恩。我知道,孝不仅是一种文化,更应该是一种行动。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年,时代的骄子,更应该把孝付诸于行动。我知道,一个行动比一百次的醒悟、一百句悦耳动听的言语都要重要的多!那么,现在就让我代表王坛中学的学子们,向养育我们的父母们,关爱我们的老师们,护佑我们的先辈们,道一声:“谢谢”(鞠躬)
鼓舜王之操,续先辈之德!亲爱的朋友们,那么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筑永恒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恒的奇迹。谢谢,我的演讲完了。
感恩的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说:有人给你滴水一般的爱,你就应该用泉水一般的爱去回报、去感恩。
“感恩的心,感谢由你,是你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对这首歌不陌生,这首歌就是一首感恩歌。还记得20xx年5.12大地震吗?当时有许多人自愿去帮忙,有一篇我看的报道说:有一架飞机正在飞往重灾区汶川,这架飞机是从唐山市起飞的,飞机上的乘客很特别,因为他们都是在唐山地震中获救的人,有一位记者采访其中一位乘客,“您为什么这次要到汶川?”“因为我在唐山地震时,被废墟掩埋了两天,被一位好心人救了出来,我很感激他,但是我忘记问他的姓名了,我想在这次地震中,也像救我的人一样去就那些无助的人,来报答当初的救命恩人,回报社会。”从这简短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出这位乘客的一颗真诚的感恩心。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朋友的友谊之恩……感谢所有应该感谢的人。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将会多么美好,让我们学会感恩吧!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吧!
感恩的演讲稿 篇4
诗经小雅有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牟融的《送徐浩》中写道“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我们常在文学作品中品味作者对故乡的潺潺思念,但故乡里那在家中牵挂游子的父母,才是每个人心底里最柔软的思念。流年似海,当曾经的过往被遗忘,当曾经的允诺被风化,当生命饱经沧桑,母亲依然是迷人的.梦境,父亲依然是沉默的汪洋。无论你身在何地,心在何方,有两个人始终占据着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意用生命去爱你,这种爱允许你肆意索取与享用,却不需任何回报。他们就是我们至亲至爱的父母啊!鸦为飞禽,虽相貌丑陋,却也知道反哺;羊为家畜,虽生性庸懦,也不忘跪乳。而作为这个星球等的人类,尊敬父母,感恩父母,似乎不仅仅是责任,更是应有的品质吧?
小时候,父母教会了我们基本的生活常识,做人的基本道理。他们像一个大树,用那蓬勃的枝叶为我们遮风挡雨;他们像一双翅膀,竭力挥舞让我们得以翱翔;他们是这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师,他们用双手和汗水创造了这世界上最温馨的港湾,那就是家。
他们给我们的爱如大地般沉重,任凭嫩芽一般的我们从中汲取,茁壮生长。当有一天我们足以俯瞰这个世界,是否还会记起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我们是否应该感恩脚下这方热土?答案,是肯定的吧。当父母年华逝去,眸渐无神,鬓角发白,羽翼渐丰的我们,也该用自己的翅膀,给予他们庇护。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亲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让生活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息,爱的味道。夜空静谧,晓月让一切沐满银光,繁星缀满了这如墨的黑幕。昼夜交替,不变的是父母的爱给我们留下的一缕绕指的柔情。
父母如椿萱,用期许的目光看着我们成长,用不变的坚守给与我们力量,用永恒温暖的爱,让我们知道了前进的方向。敬以椿萱,就算眸中噙满了泪水;爱以椿萱,哪怕颠沛考验;念以椿萱,就算只身独舟,行于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