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钳工金工实训报告总结(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钳工金工实训报告总结 篇1
自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技术变化的速率已经远远超过了职业教育训练的发展速率,也就是职业教育训练大大滞后于职业技术变化,职业学校不能及时、快速地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这种反差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熟练地实际操作技能,以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
目前,中职的钳工维修专业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⑴对一般学校而言,钳工基本功训练与理论严重脱节,学生的动手学习与动脑学习脱节,理论难与指导实际。
⑵钳工基本功训练基本是按一个课题一个课题的单一进行训练,每一课题时间较长,学生感到实训枯燥无味,实习死气沉沉,学生缺乏实习兴趣,更谈不上在实训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⑶实训考核只注重检查学生的产品质量,其他不做为考核项目。这样造成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忽视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工作者必备素质方面的考核,这不能不说是实训考核上的一个较大的失误。
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整理融会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所以,一体化教学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技能为基点,以实现主要能力目标为主线,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从新建构,合理整合成新的知识领域,理论与实践紧密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否胜任本工种,本岗位的工作,能否适应职业变化。因而,如何搞好钳工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中的关键。
笔者根据多年的钳工实习谈谈见解,与同行们共同榷商。
1、营造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牵扯面很广,决不是几个人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一方面,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理念, 校教学要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没有活力,把一体化教学提高到关系学校和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对待,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其次,在总结钳工工艺理论教学和技能实习指导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中级钳工鉴定标准,认真编写每个教学课题教学方案,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完善。对于学生层方面,在思想上要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通过就业形式教育,企业信息反馈,历届毕业生的具体实例,使学生明白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而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2、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使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1建立模块式教学,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
所谓教学做一体化,就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要求,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二是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注重感知、操作,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2.2课题分段交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前钳工基本训练课题周期长,一干就是一个星期,同时实习内容单一,不是四方、六方,就是合套。学生感到疲劳厌倦,实习死气沉沉,从而使实习效果不理想。为改变这一局面,有必要按教学大纲规定的实习课时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重新设计、调整。采用两三个实习课题进行交叉,使学生既有实习规律可循,又感到实习内容形式多样。如錾、锯、锉三个实习课题交叉进行,两只三天即交换实习课题。教师按照分段课题的要求指导学生,使之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准确协调,为以后综合性练习打下基础。这样的“理实一体化”实习往往可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2.3由单一实习改为组合件实习,使实习趋于工厂化
众所周知,兴趣是积极探究某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个性倾向,它能推动人们去追求和从事某种活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中职的学生在技能培训方面,尤其是培训之后的第二学期,参与技能训练的兴趣不浓。这不是个别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厌烦参加技能训练,更有甚者采用退学的办法来逃避训练。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学生技能训练兴趣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找到关键因素方能对症下药,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激发、提高和维持学生的技能培训兴趣。
采用“一体化”教学之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觉得应该由单一件的实习改为组合件的实习,统筹兼顾各种训练技能与工艺课之间的时间分配,生产实习一体化教学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之间的时间分配,各种技能之间要合理交叉训练尤其重要。
如结合实习制作直角尺、锯弓、台虎钳等等训练中,教师在具体指导时要求每一种组合件的任意零件、任意工序必须是合格品。其好处是:
⑴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⑵使学生明确产品合格与废品界限;
⑶了解个别操作对整体操作的技术联系,为全面掌握操作技能打下基础;
⑷生产了新产品,回收实习成本,改变了纯消耗实习的被动局面,减轻了中职学校因实习耗材带来的经济上的压力。
但是,中职学校的教学目的是全面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技巧。学校不但要求学生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而且也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姿势和合理的加工工艺,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及提高产品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单一件实习改为组合件实习中引导不当,就容易造成学生实习时忽视必须掌握的正确操作知识和加工工艺。
3实施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目前的实习考核办法基本上是检测学生的实习零件。这种考核办法可以衡量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高低,对实习教学进行竞赛和通考排列学生名次无疑比较准确,但是这种考核办法与工厂实际产品检测不符,工厂工人生产的产品只有合格和废品之分。中职学校学生实习考核用的是百分制,由逐项考核计分,最后汇总成绩。这样就容易出现实习零件某一处超差,最后汇总成绩却很高,但实际零件却是废品。这种考核的结果,使学生没有明确的合格与不合格产品之间界限的标准,因而也就缺乏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学习的压力。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学生在校的实习任务主要包括以下的反面,一是养成安全操作生产的习惯,掌握操作时的正确姿势;二是掌握必要的生产加工过程,加工出符合生产需要的合格产品。鉴于上述原因,对学生实习成绩考核就包括两大项:
目测检查:通过实习教师的观察、了解,对学生安全操作法、零件加工工艺等项,分10.8.6.3.0五级打分。(具体标准可视本校情况而定)
检测检查:实习教师用工、卡、量具对学生已加工工件的工程尺寸、技术要求进行实际测量,按10(合格)、6(可修品)、0(废品)三级打分。
考虑到中职学生成绩实行百分制可把上述两次成绩相加乘以五,即为实习成绩。例:一学生实习,目测得8分,检测成绩为10分,实习成绩为(10+8)×5=90
这种考核办法,能合理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这对从严要求学生,加快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技巧,培养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是有益的,这样做也就更利于实习教学走上课堂化和规范化钳工一体化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提高能力。这既是一个实施方案的过程也是一个验证方案的过程,是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收获、有体会、有感悟,感受知识、技能、方法的力量,体会劳动的艰辛,培养了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钳工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必须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一体化教学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提高专业技术强化技能,使之适应企业生产的要求。
钳工金工实训报告总结 篇2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使我更加了解了划线、錾削、锯切、锉削、钻孔、铰孔、攻丝、套扣、刮削、研磨等加工过程。但也发现了自己在钳工过程中的不足,认识到了在加工过程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同时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从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想要加工出精确的工件,首先要准确的划出所要求的尺寸。划线之前要把工件表面清理干净,除去飞边和氧化皮。然后灾工件表面均匀涂色,使划线更加清楚。划线一定要仔细,如果不仔细就会给后来的加工带来误差。凸凹配合工件的凸凹边和燕尾配合的燕尾边要对称,要精准,这样才能保持配合件正反都能配合。
再有就是根据所需工件剩下的宽度来判断一下是否用锉削或錾削之后再锉削,或者先用锯切之后再锉削。如果剩余量很小可以直接用锉刀锉削,选用中等齿锉刀,右手心抵着锉刀木柄的端头,大拇指放在锉刀木柄的上面,其余四指放在下面,配合大拇指捏住锉刀木柄。左手掌部压在锉刀的另一端,拇指自然伸直,其余四指弯曲扣住锉刀尖端。
并且还要注意手握锤的方法。要左手握錾子,錾子后刀面与工件表面成5°~8°,起錾时后角要稍大点。錾削时每次錾削的厚度约为0.5~2毫米,当錾削大平面时,先用窄錾开槽,然后用扁錾錾平。
同时还要注意:如果所需工件剩余的宽度较大应先用锯割。安装时锯齿尖向前,锯条安装在锯弓上不要过紧或过松。起锯时锯条要垂直于工作表面,并以左手拇指靠稳锯条,使锯条正确的锯在所需的位置上。起锯角度约为10°左右。锯条前推时起切削作用应给以适当的压力,返回时不切削,应将锯稍微抬起或锯条从工件上轻轻划过以减少磨损。快锯断时,用力要轻以免弄伤手臂。锯削速度应根据工件材料及其硬度而定,锯削硬材料时应低些,锯削软材料时可高些,通常每分钟往复40~60次。
钻孔前,工件要划线定心。在工件孔的位置划出孔直径圆和检查圆,并在孔直径圆上和中心冲出小坑。钻孔时,先对准样冲眼试钻一浅坑,如有偏位,可用样冲重新冲孔纠正,也可用錾子錾几条槽来加以校正,钻孔时进给速度要均匀,快要钻通时,进给量要减小,钻韧性材料须加切削液。钻深孔时,钻头要经常退出,以利于排屑和冷却。
在做60°燕尾角时要用万能角度尺,划线时要准确,保证角度正确,一定要注意两边对称。在做圆角时要用圆规,把线划清楚之后用锉刀修正。
最后在配合件配合时要修正,修正时要注意不能磨过,每次都剩余一点,以防止修正邻边时将边磨过。
通过这次实习真正的感觉到了理论对操作的指导作用,如果不了解各个工具的使用性能,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件的制作,不能正确的`使用工具。比如,如果不能正确的使用手锯,就会使锯条折断。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凿子,就很有可能伤到手臂。
在这次实习中,很多时候我会感觉到累,身体上的疼痛以及无力让我尝到了辛苦的滋味。但每当看到大家认真的面孔,面对自己内心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各项技能得到有效提升时,我便觉得一种充实感溢满心田。在实习中我,我觉得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对于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上,自己还有所欠缺,因此这是自己在后期学习生活需要努力的地方。我坚信只要自己肯努力,肯付出,那么终将走向优秀、走向成功的。
钳工金工实训报告总结 篇3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说的一点不错。我班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所以不要小看坚持、毅力、恒心。有的同学汗水都滴到了工件上,特别辛苦。看着自己亲手做的小锤子,虽然不十分完美,但还是很欣慰。以前觉得身边的东西都没什么了不起,用习惯了。但现在才发现,原来很简单的东西里也包含着很多的智慧与辛苦在里面。回想这一周以来,有过汗水,有过失败,有过伤痛,有过微笑。正是这些五光十色的生活片段拼凑成了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我们高修1007班全体同学留下了美好又难忘的回忆。
作为班里的团支书可以说对同学都十分了解,这次开团会的目的也就在这里,班内的同学对专业课是非常看重的,所以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他们都非常重视,也很努力的完成任务,我也都看在眼里,所以开团会让同学们更加的加深印象,让同学知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说说简单但真的做起来没有那么容易的`道理。本次团会进展顺利,同学们都积极配合,踊跃回答我所出的问题。相信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会更加的努力克服困难,成为一个有技术、有修养的好公民。
让我们一起加油努力,为我们的美好明天加油。在不久的将来只要你有、坚持、毅力、恒心,没有什么难关是过不去的。
汽车技术系高修
钳工金工实训报告总结 篇4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钳工实训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既有钳工项目特点的制约,也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针对钳工实训课程的特点,认真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了钳工实训教学质量。
1、思想教育——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教育,为提高实训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操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勤学苦练,扎扎实实地掌握操作技能。在实训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实训态度不端正的个别学生,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全面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牢固树立“思想教育和培养技能并重,思想教育先行”的原则,把思想教育贯穿于实训教学的全过程,提高了广大学生对钳工实训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概括地讲,学生中明显地出现了“四多四少”的可喜景象,即感到钳工实训时间短的多了,重视实训的多了,刻苦训练的多了,精益求精的多了;思想重视不够的少了,请假旷课的少了,应付凑合的少了,偷工减料的少了。
2、培养兴趣——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能干”向“会干”转变,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从根本上保证钳工实训质量的进步和提高。
①教学方法有趣。在钳工实习教学中,运用口诀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如锉削是钳工实训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锉削姿势正确与否,对锉削质量、锉削力的运用和发挥以及操作者的疲劳程度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锉削的操作姿势又很难掌握,于是采用口诀法教学:
两手握锉放件上,左臂小弯横向平。右臂纵向保平行,左手压来右手推。
上身前倾紧跟随,右腿伸直向前倾。重心在左膝弯曲,锉行四三体前停。
两臂继续送到头,动作协调节奏准。左腿升直借反力,体心后移复原位。
顺势收锉体前倾,接着再作下一回。
简短几句话,对握锉、站立步位、姿势动作以及操作用力等几方面加以形象的概括。学生记熟了口诀,明确了教师的要求,可按照口诀和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教师可针对错误有的放矢,用口诀进行及时纠正,使得学生易记易改。
②实操项目有趣。如果按照书本上的项目进行实训,训练时间长了大部分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此时指导老师应把实训项目设得有趣些。本人对实训项目进行大胆的改变,使得实训变得有趣多了。比如把一个正方形做成一个骰子,让学生锉削一个五角星等等。学生对实操过程感到比较有趣,绝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3、科学训练——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保证。俗话说,苦练不如会练,会练不如巧练。训练效果和训练时间有关系,但并不绝对和时间成正比。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是实训教学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学生体能普遍不足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尤为重要。例如,本人在“锉削”课题练习中,穿插“划线”课题练习;在“锯削”课题练习中,穿插“游标卡尺使用”这一课题。主要出发点为变整天单调、枯燥的基本技能训练为穿插训练。在基本动作训练后,适时讲授《钳工工艺》的相关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得到了休息,体能得到了恢复。教学内容因为穿插而不显得单调、枯燥,也从根本上确保了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完成。最重要的是,穿插教学,很容易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去体会理论、检查理论,以较快地掌握钳工基本技能及钳工工艺学理论。
4、分层次教学——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学生素质有差别,体质有强弱,接受能力也有快有慢,因此要区分层次,根据学生体能、素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训练考核标准,实施分层次教学,既让体力充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又让体力不足、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吃得了”,调动和维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比如,要求体能较差的学生可以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畴内基本达到标准要求;要求体能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加大和提高钳工实训工作量、提高钳工的加工精度等。
5、小班制实训教学——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实习指导老师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每位实训教师辅导实训学生10~15人。如果超过这个极限,再加之目前学生的具体情况,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总之,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校的发展及知名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实训教学,加大管理力度,实训指导老师必须加强研究探索,切实把每位学生的技能提高上去。使每位学生热爱学习技能,将来能够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