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走进文化长廊演讲稿

多美网

2025-03-17演讲稿

欢迎阅读诗的走进文化长廊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的走进文化长廊演讲稿 篇1

老师、同学们: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句话是高晓松作曲里的歌词,也来自于他母亲从小就一直教育他的话"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事实上,我也觉得是这样,就是不能习惯于眼前的得过且过,而应该勇敢的去追寻诗和远方。

说到这里,总有一些人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纵观古今,"投笔从戎,为国立功"是班超的远方;"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是李大钊的远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的远方,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思考过,我们的远方,又在哪里呢?我们有拼尽全力去追寻那个远方吗?还是说,我们只停留在眼前,只停留在当下,连梦都不愿意去做了。青春,一个充满活力的.名词;20岁,一个适合做梦的年纪,我们不要没有梦想,也不应该因为眼前的得过且过而放弃梦想。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开阔我们的视野,找到自己的远方,才能活的更加的精彩。

但是,我们又不禁感叹,在当下,又有几人能够这样的潇洒。在此我想问在座的女生们一个问题:"有想要减肥的女生吗?"好,谢谢大家。减肥的确是当前大多数女生关注的一个话题,但事实上却有很少人能够坚持下来。因为我们总是在晚上忍不住零食的诱惑,总是在跑了两天步之后就放弃。因为改变太难,就放弃了追求更好的身材。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样的,我们口口声声说我们是有梦想的人,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上课,但是我们却不愿意改变,不愿意去为了远方的梦想而努力,导致一到期末就"重新做人一万遍",下定决心从下学期开始上课听讲,下课泡图书馆,但却总是过了就忘了,新的学期又和往常一样,只顾眼前的轻松,对学习对生活都敷衍了事。试问我们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又怎能到达远方成功的彼岸呢?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没有太多的自信。记得刚进入大学那会由于自己语言能力的问题,在竞选班级负责人而落选,也记得面试社团时自己吞吞吐吐的表述。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我不甘心于眼前的苟且,我要放远自己的目标,我要不断的改变自己、挑战自己,励志成为班级、学校、社会上一个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只活于眼前。于是,抱着一颗勇于挑战的心,我加入了学院的辩论队,开始了锻炼自己表达能力和改变口音的旅程。改变的过程虽然漫长,但是很有成效,我慢慢的能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慢慢能说出标准的普通话,但是在这之前,有谁能想到一个说话带有口音的人能当学院红歌会的主持人呢?又有谁能想到,我失败了一次还会继续爬起,现在担任我们班级的团支书呢?又有谁能想到,一个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同学能登上超级演说家的舞台,现在自信的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呢?也许没有人想到,但是我做到了。因为我不安于现状,我也不想习惯于眼前的得过且过,我想做的是,趁着自己年轻,去追寻诗和远方。我有勇气这样做,并且一直努力着,不论成败,我也会朝着心中的远方一直走下去,我是这样的,那你们呢?

我想说,成功是靠我们大家自己争取来的,只有不断尝试,不断努力,才能向我们心中的远方更近一步。最后,愿我们都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找寻到自己的远方,也能在不久的将来到达那个远方。

诗的走进文化长廊演讲稿 篇2

老师、同学们:

高晓松曾说: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十一小长假刚刚落下帷幕,朋友圈中仍延续着各地千姿百态的美图,朋友们纷纷践行着“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生活态度。朋友圈堪比摄影大赛般精彩,便有人说“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虽然我们普通大众不能和出生名门的高晓松相提并论,诗和远方也并非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更不仅仅是富裕人家的特权。时下,人们时不时跳出工作生活常态,去旅行,去体验轻松自在的生活,不单单是为了开阔眼界,体验的生活。有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更多的是,人们在追寻理想的生活状态,在尝试丰满的人生。

周围也有很多朋友,在工作的间隙,背诵几个英语单词、句子;在工作结束的傍晚,在公园、操场、体育馆跑步、打球或健身操;在放松的周末,去爬遍北京周边的山山岭岭;在小假期,约上朋友们小聚一场……生活不单单是工作和吃饭,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可做。可以阅读,可以健身,可以会友、旅行、写作……正是这些事情,丰富了我们单调的生活,为我们的生命增加了不一样的色彩。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我们有时间时说没钱,而在有钱时说没时间。我们总是有一万个借口拒绝我们日夜所向往的事情,但我们更应该有一万零一个理由去实践它们。

古人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现在也有“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也许阅读和旅行是最直接也是最能体现我们追寻诗和远方的两种途径。独自一人的时候,是难得的自己与自己的相处时光,一本书、一张藤椅、一杯咖啡便是最好的.陪伴。书籍时而带我们进入铁马金戈的战场,时而让我们欣赏一场风花雪月往事,时而引领我们去感受异域风情。阅读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学识,陶冶了我们的心性。我们更能以此来反思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说阅读是灵魂在旅行,那么身体的旅行更让人印象深刻。旅行,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你想象中的宽阔。那些曾经不敢想象的事情,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到,那些不可企及的东西,原来如此唾手可得,那些看似遥远的景色,原来就在自己的眼底。旅行不只开阔了眼界,也宽广了胸襟,以前拼命在乎的东西,也可以变得淡然。在旅行中,你会看到各异的人、各样的事和多彩的风景,最后,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

“眼前的苟且”满足了我的基本生存需求,而“诗和远方”丰富了我的大脑,满足了我的精神需要,我想大脑富裕了,在权贵面前不会显得低等,在富豪面前也不会显得贫穷。而丰富大脑的过程,也是在构筑我们丰满的人生。生活难免苟且,但我依然满怀期待,追寻诗和远方。

诗的走进文化长廊演讲稿 篇3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十班的姜宇乾,非常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作国旗下讲话,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诗与远方。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是高晓松身处困境写下的感受,而对于我们,我们即使享受着眼前的生活,自由,仍然值得去远方走一走,而五月出访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我也终于再一次踏上了德国的土地。抵达地球的远方和触及心灵的远方是我这次游学的最大收获。

相比上一次酷热难耐的天气,这一次则显得轻松愉快。早在出发的前两周,我便和我的小伙伴取得了联系,她是一个乐观,外向的女生,我们的交流也很愉快,这让我对即将到来的出访更加期待。4月24日,我们踏上了德国的土地,赶往友好学校,在那里我们第一次见到了我们的伙伴,伴着我们不太流利也不太标准的德语,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路聊回了家。她的父母也盛情招待了我,不仅特地烤了水果蛋糕,还带我游览了他们所在的小镇。那里抬头便是碧蓝的天空和紧挨着地面的大片白云,也难怪每个人脸上都充满微笑,一路走着,路上的人都纷纷和我打招呼,坐在婴儿车里的小朋友朝我开心的挥手,骑着自行车的骑手朝我比出胜利的手势,漫步的老人朝我亲切的问候:GutenTag。顿时,幸福感洋溢在每一寸肌肤上。一周的住家让我感受到德国人自由而又严谨的生活,自由是因为他们的时间多,地方小,空气好,设施好,他们才能过着沐浴在阳光中喝咖啡吃甜点的日常生活;严谨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要求高,对时间的把控准,对礼仪的意识强。这些似乎都在我背后不断重复着:这才是我身心向往生活的地方。

游学的第一个星期以在校学为主,我们跟随小伙伴们去了他们学校,参与了他们的课堂,他们的课堂和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多样化,或者说是一种实践体验。在急救课上老师讲到一半会让我们来扮演伤者,模拟急救的过程;在生物课上老师会拿来标本,让我们自己观察,交流,总结;在艺术课上老师会抛给我们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让我们自由发挥……这些都是培养创造力的地方,创造力不仅是他们的重心,更是他们的优势。我们也应当培养起自己的创造力,才有真正可以与他们竞争的地方。

第二周的学则在路上。一路上,看得见的是德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人文,看不见的是凝固在建筑中的历史。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建筑还是凝固的艺术,凝固的诗。伟大的德国文学家歌德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和诗都是情感的表达,艺术的倾泻,遍布德国的古典建筑,皇宫,花园,街头艺人,都是远方的艺术,远方的诗。再现代的城市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印记,那是那座城市的根,很庆幸,德国的城市都还是有故事的城市,而我们呢?我不禁陷入了遗憾。我们去的每一个城市,都能让我们的身心在街道间跨越时空,回到过去,一转眼又醒来,这样的奇妙感觉更让我爱上了德国。

出访确实可以给人很深的感受,至少对我来说已经坚定了我要在德国留学的信心,虽然和学校一起出去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但是我们空下来的时候确实应该多出去看看,只要是远方,一定还有你没读过的陌生而奇妙的诗。

谢谢大家!

诗的走进文化长廊演讲稿 篇4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所理解的生活是什么意思呢?

可能有的人会说,生活嘛,就是出生然后活着。但是我觉得,我们不仅要活着,而且要好好活。

如果你作息时间很规律,早上早早起床,那么你就有充足的早餐时间,可以进行晨跑等身体锻炼。可如果一下睡到半上午甚至是中午,不吃早餐,体内没有养料,而且生命中半天就这样过去了。

我是个很贪睡的人,午觉可以直接睡到天黑,醒来后发现朋友们爱玩的出去玩了,爱学习的作业也写完了,我呢?什么也没干啊!

现在科技发达了,电子产品人手一个或是好几个。刷微博、微信、打游戏、看电视剧,这是现代人的通病。微博微信是看一时新鲜,游戏是图一时刺激,电视剧呢?无聊打发时间罢了。

可你有没有想过,在大好的人生中,我们为什么不出去走走,做点感兴趣的`事,偏偏要将时间花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呢?这样的浪费时间不就等于慢性自杀吗?

当你每天抱着手机、电脑沉迷于其中时,你会发现时间真的过得特别快;当你整天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时,你不过就是一具躯体;当你只一味地学习、工作,没什么爱好或者理想,不知道自己心之所向,那你只能被叫做“生活的机器”。

有些人喜欢平淡地度过一生,不需要什么荣获富贵,也不至于穷困潦倒。但是生活,除了柴米油盐吃喝拉撒,还一定要有梦想、有目标。

梦想可以远大,也可以很简单。你可以把三餐吃饱作为梦想,也可以是当名伟大的科学家。有梦想总是好的,因为啊,接近梦想的每一步都会让你欢喜!

生活啊,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好好活?

照顾好自己、家人、朋友,不要只满足于现状,或是对未来没有信心。心中一定一定要怀揣着梦想并努力去实现它!

毕竟,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谢谢大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