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测评方案

欢迎阅读线上教学测评方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线上教学测评方案 篇1

根据近期学校疫情防范需要,为不影响教学进度,按照“停课不停学”的原则,扎实开展停课不停学的工作,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网络、通讯等途径与家长和学生保持联系,提出学习建议,建设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组织教师认真研究、合理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保证教学效果有效、优质。

二、准备工作

在接到教育局停课通知后,学校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开会部署“停课不停学”工作事宜。

班主任:通过QQ群、微信群及手机短信等给家长们发停课通知,告诉家长学生停课后,学校采取的教学管理方式是“停课不停学”,至于可能耽误的课,复学后学校会采取补救办法。反复向学生叮嘱、强调在家自学的注意事项、安全事宜、以及师生沟通的方式和方法等,建议学生防护须知,叮嘱孩子们在家多喝水,课间注意休息,多食蔬菜水果和清肺食物,让学生们在家学得安心家长放心、教师舒心。

任科教师:

1)制定分层个性化课表,除语数英等“主课外,同时安排音体美等课程。

2)设计好学习内容,教师辅导内容和学生作业,在线给学生留作业、批改作业,在线督促学生学习,定期推送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信息资源学习方法指导、拓展学习资料、阅读材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家长、学生保持联系,按照学校提供的作息时间督促与陪伴学生自主学习,认真记录与学生交流的情况。每天通过微信群、QQ群指导、督促学生学习,有效保证孩子们在家中自主学习的质量。

3)录制微课视频,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和直播答疑,或发讲课视频,或通过视频上课。(做好日常微课的收集与整理)对于没有安排录制直播课的科目,老师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置相应的阅读、写作、观看教学片、写观后感、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的作业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内容,以学练玩结合、读写做结合,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在停课期间学有所获。

三、坚守岗位

服务学生

处室:各负其责,层层把控,落实到位,向全体教职工明确工作要求,依据学校整体要求,组织、落实好各项工作。

教师:以在线答疑、微课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切实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指导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日常习惯养成很重要: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本学科文本的习惯,注重学习方法培养,注重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班主任老师们随时关注班级学生的学习、锻炼、休息的情况,引导孩子们在家中合理作息、用心做事。

每位任课教师要抽查班级5名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情况,予以监督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作息与课表自觉学习,认真完成学科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通过照片汇报,教师收到后除指导、点评学生作业质量,同时还随时提示学生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在家长的'帮助下,让孩子在家中也能严格要求自己。

语文老师:提供课外阅读篇目,与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数学教师:通过电话,微信为学生答疑解难。

英语教师:与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收听学生上传的朗读课文的音频,进行反馈指导,鼓励学生读得更好。

各学科教师设计各具特色的作业,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

体育:与学生通过微信进行互动,开展有趣的锻炼比赛;

美术:在班级群中晒出自己的绘画作品。

音乐:将自己学习的歌曲高声唱起来。

科学:手工作业

家务劳动:让学生自己统筹时间,自主创意实践,多读书,并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为父母长辈沏一杯茶、做一顿早餐、洗一次衣服、备一顿晚餐、打扫一次卫生等任务中任选“一个行动”。本次劳动视作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所有任课教师将班级学生合理分配,指导学生学习,或视频监管学生,讲课视频,或通过视频上课,努力使学业指导达到全覆盖,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虽然在家上课,但老师一直就陪伴在身边,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拥有不一样的课堂,采别样的收获。搞好家访工作:班主任协助教导处做好,教师家访事宜,具体按照学生居住区域(红柳花,金百合,金胡杨,芙蓉花等),按照教师居住区域做好合理分配,可以在某区域,某时段集中家纺,重点学生家访,

四、具体实施建议

总体思路:每天上午网络授课、学生作业、教师批改。每天下午开展网络研讨。

(一)第一套方案:借助QQ,微信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学

1、撰写络教学计划

每天按照课表开展课时设置:语文2节、数学2节、英语1节。各任课教师撰写“网络教学计划”,要求具体到每天每一节的教学内容、重难点设计。学计划上传到群空间。

2、上课。

每天上午以微课的形式开展网络授课,教师按照《网络教学计划》提前录制相应节数微课,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到群空间。微课上传每天上午11:00前完成。利用家校通、校讯通或家校联系群,组织学生下载微课资源进行自学。

3、学生作业。每天上午教师设计word格式学生作业,并以附件形式上传到群空间。作业设计上传每天上午9:00前完成。同时组织学生在微课学习后下载作业完成作业。然后学生将作业给教师检查。学生作业每天不少于2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适当调整)

4、作业批改。以跟帖的形式进行学生作业批改。每天下午任课教师依次查看学生作业日志,并以跟帖的形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指导、评价

5、网络研讨。每天下午3点到5点。各班借助群,结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网络研讨,解疑释难。要求各班语数英责任教师自由结合,合格分配各自的时间段。网络研讨中,需将网络研讨的过程全部录制并保存。

(二)第二套方案:借助“网络邮箱”,第一套方案不能正常开展时立即启动第二套方案)

各班申请建立自己班级公共邮箱,将邮箱号通知到全体学生、家长。然后教师将自己的微课、作业设计发到公共邮箱,供学生自学。学生作业完成后再发回公共邮箱,教师查看批改。借助“群”进行网络研讨方式不变。

五、保障措施

1、教导处每天上午12点前检查班级群,落实教学情况并进行通报反馈。

2、教导处加入各班群,每天下午6点通报反馈各班网络研讨情况。

3、各班动员学生每天把自己在家自学的过程,拍若干照片发到各班家校联系群(QQ群或微信群)。各班责任教师自行下载,然后上传到自己的人人通个人空间相册。相册命名方式日学生网络自学”,三天共需三个相册。每天下午6点前,信息处通报反馈各责任教师相册建立情况。

4、所有通报将发布在教师工作群

5、对于不能正常履行“停课不停学“职责的教师,学校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通报批评。

线上教学测评方案 篇2

疫情发生以来,忠路镇民族小学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及“停课不停学”工作的开展,配合市教育局统一平台进行了认真的线上教学。为检验线上教学成果,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现计划于20xx年7年2日进行线上期末测试工作现制定线上测试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测试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好线上测试工作,了解学校学科线上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情况,才能有效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强化教师工作责任心,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组织机构

组长:向飞

副组长:罗航、刘婧

成员:

三、测试安排

(一)测试科目

本次线上期末测试科目为一至六年级语文、数学,三至六年级英语。

(二)试卷

一至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统一使用本学期配套试卷学业评价测评卷内期末测评卷。

(三)监考

监考教师为各班任课教师,监考采用本班线上教学平台中的视频会议功能进行线上监考,每场考前5-10分钟由监考教师在教学平台开通视频会议功能,监督学生将手机摆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要求能看到学生答卷的`全景,并将全部学生设为静音,避免相互影响。

(四)回收答卷

在每场测试开始后,相应科目的任课教师在各班级群中,利用作业平台回收试卷,学生答题结束后,立即将答题卡拍照,以作业的方式上传,各任课教师及时查看学生答题卡提交情况。

(五)评卷

测试结束后,各任课教师利用各班作业平台以评作业的方式,进行阅卷,并通过本班线上教学平台对试卷进行讲解。

(六)测试时间

(七)讲解试卷时间

四、测试要求

1.在监考过程中,请各位教师认真对待本次线上测试,做到严格监考,检测出教师的真实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真实成绩。

2.语文作文各班语文教师自行安排(可在作文本上写作,也可在作文格中写作等),英语测试听力部分由英语任课教师播放。

3.任课教师在收卷过程中,确保回收数量,如有没有上传答题卡考生,应立即给家长打电话问明情况。

4.由于是作业本功能网上评卷,可能会出现个别考生上传答题卡拍照不清楚的情况,可以单独给学生打电话,要求学生重新拍照上传。

线上教学测评方案 篇3

一、时间安排

1.推进阶段

线上教学分四个阶段。

一是11月X—X日筹备组织、动员准备、网上教学培训阶段;

二是11月X日的试播阶段,调试设备和试播课;

三是11月X日晚上19:00—19:30的线上家长动员会,由班主任及学生、家长共同参加,谈网课及相关要求和建议,做好线上学习准备;

四是从11月X日开始(至正常复课)正式的线上指导课程直播阶段。

2.直播时段

线上指导课程分两个时间段:

(1)每天上午8:10―11:00。其中,早晨7:40—8:10为课前准备时间,在指导学生课前准备的同时,组织学生每天进行钉钉打卡,并在上午第二节课后安排眼保健操和体育室内操。

(2)每天下午2:30—5:20。安排两节线上直播授课和两节自习课,教师线上辅导。晚上不安排线上授课。

二、课程安排

1.课程内容

线上指导课程,重点围绕以下四方面内容实施:

(1)学校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养成教育;

(2)各年级各学科学习要求及学科规范;

(3)各年级知识衔接、学习方法指导等;

(4)进行专题版块探究。

以小专题形式进行集体备课实施。根据七年级的教情和学情,整合分解细化成小专题进行学习,一个小专题解决一类或一项知识、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2.课程时间

“线上教学”暂时按自然周安排两个周期,周末正常休息。

三、实施建议

1.教的要求

(1)备课要求:

①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网络集体备课,范围为开学前两周内容。

②分工备课——组长分工分头备课(一人主备),要求写出教学简案,制作课件PPT或视频,备课组内交流分享。

③形成个案——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学生的个性化教案和PPT。

④搜集整理———备课组长将这两周教师的个性化教案和PPT搜集整理。

(2)上课要求:

①教师上课务必提前准备好个性化教案和PPT或视频,给自己的课起个标题,便于学生课后复习用。

②坚持线上直播授课“2+1”原则,即教师讲解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课堂及时练或课堂互动不低于10分钟。

③提前进入上课群,上传课件等待上课;看清课表,上下节课可能会需要进出不同群,请及时转换学习空间。

④上课开始时记得点击录制,结束时点击结束录制,整节课才能保存在网上,便于学生观看回放及后续向全省学校分享。

⑤注意提高网络授课的.效果。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网络授课与课堂授课的区别,建议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精选精炼并严格控制作业量,多提问,讲课时间不要太长,注意适时调整,特别是按时下课。

⑥特殊时期,不宜要求家长打印课本或其他资料。

(3)辅导、作业布置及批改要求:

①每天晚上学生在家自主完成作业。

②网络授课亦应布置当天的作业练习,作业布置要少而精,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并有利于在线批改,建议以思维导图整理或创造性作业为主。

③自习按课表安排进行作业在线辅导,不允许统一授课。

2.学的要求

(1)学生应按课表及时上课,不迟到;

(2)在学习时段应集中精力听讲,遵守网络公德;

(3)按要求积极参与课堂提问,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书写及上传;

(4)看清课表安排,根据上下节课要求及时进出不同群、及时转换学习空间。

线上教学测评方案 篇4

为了强化教师质量意识,激励教师不断奋发进取,勤奋工作,确保我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保证中小下达的`毕业班各分数段质量目标达成,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进而提升我村小学在全镇范围内的办学地位,结合我校校情实际,特制定以下毕业班奖励方案:

一、奖励范围:

1、全县毕业班检测考试,成绩以教体局评比公布数据为准,各类奖励以本镇六年级成绩评比结果执行。

2、奖励对象:

(1)、语文、数学、综合学科(品社、科学)。

(2)、奖励项目:a/合格率;b/单科三率和;c/中小下达的质量目标(分数段人数)

二、具体办法:

1、合格率:

本校合格率位居全镇前4名进行奖励,依名次分别奖励班主任100元、80元、60元,50元。

2、单科三率和:

单科三率和位居全镇各教学班前三名予以奖励:第一名奖励80元,第二名奖励60元,第三名奖励50元。

备注:综合科成绩奖金由品社、科学科老师平均分配。

3、质量目标的完成:

中小下达我校各分数段人数达标标准:

各分数段每超一人依次奖励班级30元、25元、20元、15元、10元,按人数累计计算;未下达分数段每进入一人,从高到低依次奖励50元、45元、40元、35元、30元,按各段人数累计计算。

备注:本目标奖励属班级奖励,由班主任根据进入学生各科成绩高低进行分解,分配到教师个人,品社、科学占总奖金的三分之一,再从三分之一中进行平均分配。

三、几点说明:

1、月考成绩按照中小奖励政策执行,本校不再设奖;

2、本奖励方案属本校奖励政策,与中小奖励方案不冲突,获奖教师双重受奖(中小奖励和本校奖)。

线上教学测评方案 篇5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管理,构建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五河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2、全面深入了解我县教育教学现状,科学评价学校教学工作,充分调动所有学校争先进位的积极性。

3、促进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防流堵辍、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4、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并作为评价各校教学质量的依据。

5、逐步建立全县学生发展状况数据库、学科质量数据库,为全县教育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范围及内容

监测对象为全县中、小学在籍在校生(以学籍电子档案为依据),监测范围为《课程标准》规定开设的所有科目。

监测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监测试题难易得当,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监测方法采取纸笔监测、面试监测和实际操作监测相结合。

三、监测办法

质量监测总分为120分(其中附加分20分)。监测类型为集中监测、随机监测、特长监测三种。集中监测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等五项赋分。随机监测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三项赋分。特长监测按比赛获奖、大课间活动、测试三项赋分。

(一)集中监测(60分)

高中、初中、小学的集中监测分别为高考、中考、小学毕业考试(明年以后将在三年级举行一次监测作为小学阶段的起始分数)。

高中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四项计算,具体分值分别为5分、20分、15分、20分。

初中按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五项计算,具体分值分别为5分、15分、10分、20分、10分。

小学的巩固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后30%的平均分的分值分别为5分、15分、15分、15分、10分。

计分办法如下:

(1)集中监测巩固率,即参加考试人数与参评人数之比。小学巩固率达97%、高初中达95%,记5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0.5分。为防止人为的淘汰差生,巩固率可记负分,以充分抵消因淘汰差生而提高的其他几方面的得分。

参评人数=(学籍数+转入数+复学数+其他)—(转出数+休学数+其他)(县内转入、转出均应主动到教育科备案,转到县外应到教育科审批,否则视同流失)。

(2)集中监测平均分,即学校总分与学校参考人数之比。

集中监测及均分赋分:

(3)集中监测及格率,即学校总分及格人数与学校参考人数之比。及格分数=总分×60%。

集中监测及格率赋分:

(4)集中监测优秀率,即学校总分达优秀人数与学校参考人数之比。优秀分数=总分×80%。优秀率达到40%记该项最高分值,每低一个百分点,中、小学均扣0.5分。

(5)集中监测后30%的平均分,即各校位于后30%的学生的平均分。

后30%学生平均分赋分:

(二)随机监测(高中40分,初中、小学25分)

即教育局每学年随机对全县某些学校、某些年级、某些班级、某些学科随机进行监测,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三项赋分。高中以每学期末联考数据为依据,分值为平均分15分、及格率10分、优秀率15分。初中分值分别为10分、5分、10分。小学分值分别为10分、10分、5分。其计分办法是:

(1)随机监测平均分赋分:

(2)随机监测及格率赋分:

(3)随机监测优秀率赋分:优秀率达到40%记该项分值,每低一个百分点高中扣0。4分、初中扣0.3分、小学扣0.2分。

参评人数、及格分、优秀分规定同集中监测。

为减少随机抽样的偶然性,对乡镇中心小学的村完小实行按类抽取,中心小学在学年初把全镇村完小按教学质量平均分成三类,并上报质量监测中心。在随机监测前抽签决定监测的学科、类别、学校、年级和班级。一类高中的随机监测以每学期的联考成绩为依据,二类高中以抽查数据为准。

(三)特长监测(15分)

(1)比赛获奖(3分)

即每学年各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中小平会、文体活动、学科竞赛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获奖情况。计分办法如下:

①获县级以上个人一、二、三等奖的分别计10、8、5分。

②获县级以上团体一、二、三等奖分别计100分、80分、50分。

所有活动必须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与其他部门联合组织的,折半计分,以表彰文件、通报及获奖证书原件为依据(若按名次发奖,按1:2:3比例转化为一、二、三等奖)。计分办法是:

比赛获奖赋分:

(2)大课间活动(3分)

学校举行大课间活动正常,且活动内容丰富,能有效提高学生锻炼水平。大课间赋分:

(3)测试(9分,其中体育3分、音乐3分、美术3分。)

即:县教育局组织专业人员进校进班随机抽取学生,对学生音乐、体育、美术等知识和技能进行监测,计分办法是:

测试赋分:

高中不进行特长监测。

(四)发展性指标(20分)

发展性监测指标分为两项,即学年进位10分、学段进位10分。

(1)学年进位,即各学校集中监测排名比上学年集中监测排名进位情况。上年排名在前10%名今年仍保持的加10分,上年排名在前10%—15%名今年保持的加8分,上年排名在前15%—20%名今年仍保持的加6分。如果上年排名在前10%名,今年虽退位但仍在前20%名,可加相应的分值,退位到20%名以后得0分。

学年进位赋分:

(2)学段进位,即各学校学段末排名比学段初排名进位情况。高、初中学段初成绩以入学成绩为准,小学学段初成绩以三年级集中监测排名为准。年段初排名在前10%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10分,年段初排名在前10%—15%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8分,年段初排名在前15%—20%名年段末仍保持的加6分。如果年段初排名在前10%名,年段末虽退位但仍在前20%名,可加相应的。分值,退位到20%名以后得0分。

学段进位赋分:

以上各项累计得分为各校年度教学质量综合评定得分,其中发展性指标为附加分。初中学段提高分自20xx年起实施,小学、高中学段提高分自20xx年起实施。

四、评价办法

(一)分类比较:

高中:

第一类:一中、二中、新集中学、苏皖学校、大志中学。

第二类:四中、沫河口中学、刘集中学、小圩中学。

初中:所有公办民办初中,以及完中的初中部、九年一贯制初中部。

小学:

第一类:局属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校本部等19个学校。

第二类:15个乡镇中心小学(以乡镇为单位)。

第三类:村完小、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各项分值以集中监测为依据。

同一类别的学校之间进行比较。

(二)分等评定:

优秀等次:监测总分达80分以上的单位

良好等次:监测总分达70—79分的单位

合格等次:监测总分达60—69分的单位

不合格等次:监测总分低于60分的单位

五、奖惩

(一)凡监测总分为优秀等次的单位,教育局颁发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奖。其中乡镇中心小学全学区教学质量虽然达到优秀等次,但仍有五分之一教学质量不合格完小的,该乡镇中心小学不授予教学质量优秀单位奖。

(二)凡监测总分排名较上年进位超过五名以上的'单位,教育局颁发教学质量同比进步奖。

(三)凡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为不合格等次的单位,通报全县,并责令整改,对第一年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学校进行重点帮扶,对校长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为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学校校长引咎辞职。

(四)凡中心小学有三分之一以上学校为不合格等次的,通报全县,并责令整改,对第一年有三分之一以上学校为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中心小学校长及业务副校长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校为教学质量不合格等次的中心小学校长及业务副校长引咎辞职。

(五)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校综合评估。

(六)集中监测按各科任课教师总数20%的比例设学科教学一、二、三等奖(一、二、三等奖比例为1:2:3)。

六、违纪处理办法

(一)学生违反考试纪律,情节严重的取消考试资格,凡冒名顶替或在试卷上做特殊标记的,该学科作零分处理。

(二)学校对参考学生资审不严,为学生冒名顶替提供条件或为学生提供作弊便利的,该学科按零分处理,并视情节轻重,对校长及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三)监考教师不按考试规范程序操作,违反考试纪律,造成考场秩序混乱、集体作弊、出现雷同卷的或阅卷教师工作不负责,造成阅卷、统分误差大,查实后取消下一年监考资格,阅卷资格,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

(四)县局抽调下派的考务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不按考试规范程序操作,造成试卷泄密、混装、倒装或少装答卷,将视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五)凡人为淘汰差生,或在学籍上弄虚作假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