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垃圾分类问题解决方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垃圾分类问题解决方案 篇1
一、活动意图:
垃圾,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随处可见的,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因此“垃圾”对人们的健康会带来不良影响,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就是要靠我们的自觉,把不同的垃圾安放在属于它们不同的“家”。只要我们动手分一分,我们的家园就会美十分。
二、活动目标:
1、能区分垃圾,并学习正确分类。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愿意维护环境卫生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动准备:
1、4类垃圾桶
2、各类垃圾
3、垃圾分类小知识视频、图片
四、人员分配:
五、活动时间:10月24日早上10点~11点(多功能室)
六、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引导幼儿从颜色方面认识各类垃圾桶。
〈提前摆好4类垃圾桶在舞台上>
(二)主持人利用视频、图片、讲解等方式,对垃圾分类进行普及。
(三)游戏“垃圾分类小能手” 。
1、主持人介绍游戏玩法。
规则:幼儿拿起一份垃圾,一个一个跳跃呼啦圈将垃圾丢进正确的垃圾桶!
2、Yana进行示范一次。
3、保育员将幼儿椅子收一边,有序进行游戏。
4、音乐声响起,游戏开始。
(四)主持人总结。
(五)活动延伸。
(六)活动结束,各回各班。
垃圾分类问题解决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我校有11个班级,400多名师生员工,每人每天都要产生一些垃圾,如废纸、旧书报、食品包装、厨余物品等,其中以废纸为最多。这些垃圾如果混杂在一起被运走,一方面是对资源的浪费,如废纸、塑料等完全可以再生利;另一方面,垃圾中有可能混有少量有害物品(如废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少数学生平时乱扔垃圾,既影响校园环境,又会养成不良的习惯,这也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鉴于上述情况,学校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同时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学生影响家庭、社区,为我区实施垃圾分类打好基础。
二、活动的口号
资源回收,清洁校园,保护环境,和谐发展。
三、活动的宣传
1、在校长室、教导处的领导下,由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书,号召人人参与。每人在倡议书上签名,并转化为自己的直接行动,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
2、发放《垃圾来源及学生处置方式的问卷调查》,让师生反思自己的行为。
四、具体分类收集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人员配备
1、加强领导,由校长室牵头,各部门协作,大队辅导员卢桂香负责每天的垃圾分类情况和监督计量工作。
2、各班由班主任、环保小卫士负责,各办由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垃圾分类的要求进行监督执行,每周进行小结,每天定人、定时进行垃圾清倒。
(二)工具配备:
1、垃圾收集处3处,分别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2、班级发垃圾桶2个,为可回收,不可回收。
3、学校大厅配有废旧电池回收专用箱。
4、实验室配有实验废液回收缸。
(三)垃圾收集的类别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师生产生的垃圾主要为:
A类:废旧报纸和草稿纸、作业本、各类产品的纸质包装。B类:食品包装、各种产品的塑料包装、各种塑料袋、饮料瓶等。C类:废旧电池、废油墨盒、实验废液。
D类:不可回收垃圾(含食品、教室打扫后的残存物等。)
(四)垃圾收集的方法
1、教室产生的垃圾,分类后在统一时间送交学校垃圾收集箱。
3、废旧电池、实验废液由学校统一收缴后交上级部门处理(特别是废旧电池一定要放在专用收集箱内,家中使用的电池也可带来。)。
4、文印室的废墨盒由文印室人员统一保管集中处理。
五、加强监督、强化管理
1、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对分类情况进行统一检查评比。
2、每周对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评比,对可回收垃圾的计量进行汇总。
垃圾分类问题解决方案 篇3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我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大垃圾分类的推广,普及工作力度,促进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发展,进一步改善我乡人居环境,加快“两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省市有关精神及《大屯营乡城乡发展规划》,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切实改善城镇生态环境。
二、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
通过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宣传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群众知晓率和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化处理行为形成率。
宣传内容:垃圾混合收运处理的弊端,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和方式,目前垃圾处理工艺和现状,
2、配套设施建设。
(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和压缩式垃圾站处理设施建设。
(2)沤肥池建设,镇区居民集中点沤肥池用于收集厨余菜叶、果皮等垃圾,农村居民厨余用于喂养牲畜或自建沤肥池沤肥,不
得投入垃圾池。
(3)垃圾池建设,居民每户建一个中间隔开的垃圾池,一边放可回收垃圾,另一边放不可回收垃圾。每个村建一个垃圾池,同样分为两边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4)由乡城管执法中队进行垃圾清运车和保洁工具配置。
3、垃圾处理方式。
(1)户分类。农户负责将本户产生的垃圾分类减量后,分别倒入相关垃圾池内。
(2)村收集。各村聘用人员对辖区内道路沿线和每户门前垃圾池内垃圾进行清理,并倾倒入指定垃圾池。
(3)镇处理。由环卫所统一将各村垃圾区进行分类清理,可回收垃圾送到废品回收公司,不可回收垃圾送到垃圾填埋场和压缩式垃圾站。
4、经费保障。
垃圾处理经费的收取标准,由物价部门召开听证会后确定对门店、企业、居民收取一定的卫生费,同时由乡政府安排部分资金,并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保障垃圾处理经费。
5、考核评比。
严格督查考核,强化奖惩制度,由城管执法中队对各村、社区进行督查,做到每月一次调度,如实通报情况。每季一次评比,按序排出名次,对不达标的村(社区)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年度排名靠后的村(社区)不予评先,对完成任务好、工作成效
明显的村给予适当奖励。
三、垃圾减量模式
1、建筑垃圾。挖坑填池,即将炉灰、扫地土、扫院土及偶发性的拆墙、砖头瓦块等建筑垃圾直接回填到低洼处,填坑造地,硬化土路,堆制土肥,改良土壤,没有低洼地点的村,必须指定专用的建筑垃圾堆放点。
2、可回收垃圾。包括以下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品: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以及体积较大、整体性强,需拆分再处理的废家电和家具等,由环卫工人分类收集出售给相关收购点。
3、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
4、可堆肥垃圾。垃圾中适宜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并制成肥料的物质,包括剩余饭菜等易腐食物类厨余垃圾,树枝花草等可堆沤植物类垃圾等,倒入沤肥池,进行沤肥。
垃圾分类问题解决方案 篇4
为认真落实市政府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要求,确保我区完成年底前机关单位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的目标,根据《关于在机关单位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政办发【20xx】69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局垃圾分类工作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局垃圾分类工作。
组长:组员:
二、主要目标
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地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工作,逐步形成全局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工作的目的、意义,不断提升环保意识,切实发挥带头作用,为顺利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发挥示范作用。
2、规范实施。全局人员要严格按照《关于在机关单位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垃圾分类,自觉在工作、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切实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3、督促检查。垃圾分类工作小组要切实做好全局垃圾分类的指导、协调、宣传工作,加强对各办公室的检查力度,并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11月20日—30月)
1、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
2、统计、购买、分发垃圾分类收集容器;
3、完善相关机制对接等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12月1日—31日)
1、各办公室规范使用垃圾分类小桶(可回收为蓝色,其他垃圾为黄色);
2、可回收物品由办公室进行统一存储,定期交由物资回收企业回收再利用;
3、工作小组做好对各办公室垃圾分类的检查、督促和整改工作。
(三)巩固完善阶段(20xx年)
进一步总结经验,规范管理,完善制度,改进提高。
垃圾分类问题解决方案 篇5
一、工作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部门包干、属地负责,权责明确、注重长效”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机关部门干部职工示范带头作用,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来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建设美丽马桥。
二、实施范围
本方案实施范围包括街道机关(经编园区)各部门。
本方案所称生活垃圾为机关事业产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垃圾,具体包括餐厨垃圾(主要为单位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个类别。
三、主要措施
1、日常宣传引导。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作为机关干部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主题宣传,定期开展教育培训,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测试,做到人人知晓分类。将生活垃圾分类融入机关日常管理之中,作为日常行为规范,引导人人参与践行。
2、倡导绿色办公。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共享共用,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全面实施纸张双面打印,提倡重复使用,推行可更换笔芯的中性笔,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落实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号召,实施光盘行动,减少餐厨垃圾产生。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节约型机关、文明机关创建目标,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绿色生活方式。
3、提升分类质量。机关干部职工按分类要求以及具体规定,将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别投放至对应的收集容器。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可投入街道3号楼外面的智能化垃圾分类筒中,按制定的积分兑换制度进行兑换。同时街道实行定时定点对可回收物进行回收,来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的质量。
4、分片包干制度。建立垃圾分类联系包干制度,机关部门根据联村联企安排,认领所联系村、区域内企业、店面等单位的宣传、劝导、督促、服务等的垃圾分类工作,并定期做好检查指导。
5、检查考核方式。每月由街道分类办不定期抽查机关部门所有办公室,每个月对分类情况进行黑红榜公布,每个季度分类正确的办公室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机关党员干部结合“两地双服务”活动,每年年终由所在村(社区)出具家庭垃圾分类情况证明,作为机关部门职工评优资格。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是街道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两美马桥”的重要举措。各机关部门要建立垃圾分类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好管理人员,切实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本部门职能来长效落实。
2、完善举措,确保成效。各机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落实有效措施,培养分类习惯,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干部职工的分类意识,加大保洁人员的垃圾分类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分类知识和责任心,切实提升职工参与度以及分类实效。
3、严格督查,加强考核。认真落实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切实负起责任,在抓好垃圾分类工作。在各部门自查的基础上,街道分类办将统筹安排抽查,抽查情况将采取媒体报道或通报等形式,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督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