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

欢迎阅读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 篇1

为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延迟开学,为确保我校教学“停课不停学,停课不降教学质量”,精心做好学生学习辅导服务工作,提高教师运用钉钉网、微信群等进行教学的水平,充分利用线上学习交流平台与网络教学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遵循简单、易行、有效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辅导、答疑解惑,确保推迟开学不停课,让学生在家里也能上好课、学得好。按照栖霞市教体局的统一部署和网络授课教学计划及要求,制定蛇窝泊中心小学线上教学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刘伟

副组长:刘水荣

组员:黄玉成、胡爱平、陈颖、王春辉

二、确定管理模式

确定工作管理模式:教导处——大教研组——任课教师。教导处负责统筹安排,上传下达,后台检查任课教师到岗情况,对网课实施进行指导;大教研组负责学科授课计划、内容、作业统一布置;任课教师按要求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并按照个人制定的网课学习计划逐项落实。

三、相关准备工作

(一)教师、课程安排

新学年伊始,教务处根据教师和学生情况对教师任课进行合理安排,课程表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进行正常安排。同时根据教体局统一部署,做好在线授课的课程表安排。一二年级原则上仅进行知识类学习,三四五年级每节课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每天不超过80分钟。

(二)教材发放

正常开学按照常规方式按级部发放教师、学生教材。如不能及时复学则按照以下方式发放:

1.教师发放方式

本地教师:采取到校领取或者捎带的方式,尽量减少人员交叉聚集。

外地教师:采取快递方式或者教师自行采用电子教材进行教学,为安全起见,尽量采取后者方式。

2.学生发放方式

第一步:学校建立分村庄的统计模板,交由班主任进行统计。统计时以现居住地为准,按照居住地的村庄,填写在相应表格中,内容包括班级、学生姓名、居住地、家长姓名、家长联系电话等。

第二步:学校根据班主任的统计情况进行汇总,按照村庄罗列出每个村庄的每个班级、年级学生情况,将教材相应分发、消毒、打包好。

第三步:没村选取一名家长代表到学校领取学生教材,回村后进行发放。个别村庄实在没有合适家长代表的,由学校派专人送到村口指定地点,家长自行领取。

3.紧急情况预案

如果本地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我校被征集为临时检测、隔离点,校园封闭,学校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教材发放。交接人员需做好相应防护和消毒措施。

四、授课预案

正常开学按照学校统一安排进行教学计划。全体教师分学科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及分周次的'教学配档表。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的教学计划检查和整理,制定教研组工作活动计划,教务处跟踪教师教学计划和教研组教学计划的审查。各学科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及学校的相关安排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够复学的,全体教师按统一要求安排教学计划和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教研组按要求进行相应的线上教研活动,具体操作如下:

(一)网络学习指导。

1.班主任发布网课学习相关要求,家长熟知学习流程及学习内容。

2.教师钉钉网课培训,设立后台服务体系。做到全校每一名学生家长钉钉全覆盖,对教师进行培训,并同步指导学生及家长规范使用钉钉平台进行网课学习。

3.学生网课学习排查,解决不能参加直播学习同学的困难。家里没有网,没有手机不能上网课的同学,学校积极协调解决困难,确保学生能够正常上课。

4.为确保学生能够有效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对学生进行学前指导,同时采取心理接受提前干预,向学生家长正确宣传疫情防控延迟开学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晓之以理,让学生家长克服困难,快乐接受,确保不出现不良舆情。

5.每天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学习内容,按照课表开展课时教学,将教学时间安排及课程内容发送至班级群,督促好学生预习和学具的准备,保证课堂学习的效果。

6.借助钉钉,微信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学。每天根据课时数,播放等量视频,力求学一点、会一点,当堂掌握,当堂达标。课后,任课教师布置适量作业,钉钉家校本提交,全批全改,并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学生辅导工作。

7.在线督促学生学习,定期推送学习信息资源(如:学习方法指导、拓展学习资料、阅读材料),与家长、学生保持联系,按照学校提供的作息时间督促与陪伴学生自主学习,认真记录与学生交流的情况。每天通过微信群、钉钉群指导、督促学生学习,有效保证孩子们在家中自主学习的质量。

(二)教研组确定教学内容。

1.确定教学模式:编写学习单——重难点指导——课后练习→疑难解答——作业批改——订正辅导。

2.教研组做好线上培训教研工作,确保线上教学有效性,实效性。

3.教研组集体设置作业,各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可以适当调整。

(三)过程性检查指导。

1.管理员对任课教师进行后台管理,并查岗公示。

2.任课教师对学生参加学习情况进行后台检查,作业检查,学习辅导。

3.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反馈,分析学生学习掌握情况,采取直播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进行纠错整改。

4.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后台监督,并将学生参与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到班级群,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及时全程认真学习。

5.教导处对教师授课、辅导、作业批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全程跟踪调查,及时反馈指导,确保做到操作规范,教师有付出,学生有收获。

五、复学后的教学衔接

复学后必须将线上教学和常规教学进行相应的衔接,以确定复学后的教学方案和进度。主要分一下几部分进行:

(一)线上教学情况摸底

复学后第一时间对线上教学情况进行摸底,确定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主要形式是通过摸底检测和线上教学期间的作业情况摸查两种形式进行。

(二)根据摸底情况确定教学策略

1.摸底检测优秀率达到30%且及格率达到80%的,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进行常规教学。

2.摸底检测优秀率高于10%低于30%,或者及格率高于60%低于80%的,进行为期一到两周的阶段复习,而后按进度进行常规教学。

3.摸底检测优秀率低于10%,或者及格率低于60%,则按照常规教学计划安排,重新进行教学。

(三)特殊规定

针对个别班级或者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由校委会进行相应的讨论,采取相应措施。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 篇2

线上教学即将结束,学生即将返校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我校语文科组未雨绸缪,制定可行措施,做好充分准备。

一、线上教学用好“三二一”

所谓的“三二一”指的是返校前的线上教学的前三、二、一周。利用这三周做好调整和计划,使师生都能顺利衔接到返校的教与学。

学生用好“三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返校前三周,我们就已经强调抓好这关键的21天,让学生养成准时上课、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特别关注学生的上线率,这不但是学习知识的关键时刻,更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

老师用好“两周”,制定教学计划。返校前两周,我们举行教研会议,全面了解目前教学进度,制定返校教学计划。

师生充分利用好线上教学最后“一周”。返校前一周,在继续按上课进度上好课外,注重布置让学生梳理线上教学中学习的内容。整理好需要上交的作业。老师出好返校检测的试题。

二、线下教学做好“一二三”

所谓的“一二三”指的是返校后三步曲。这三步是师生顺利衔接线上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摸清线上学习质量,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返校第一周进行对线上教学情况的检测,对学生进行摸底。检测内容以基础为主,以对课文熟悉情况为主。检查学生作业情况,对每一位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

针对检测情况,老师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分层教学。返校后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指导,可利用线上与线下继续进行辅导。

尽快形成可行的教学模式。返校教学模式必须有所转变,不能完全按照以往在校上课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老师进行二次备课,课堂教学精讲多练。继续沿用线上教学好的做法,每周定好教学计划。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 篇3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根据《山西农业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全面复学准备工作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2020年秋季学期线上与线下教学衔接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杨武德

副组长:

成员:各院(部)教学副院长(主任)

二、工作职责

1.针对新型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强化教学管理工作,动员广大教师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将教学责任落实到岗到课到人,最大限度较少疫情防控对教学活动的冲击。

2.加强开展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指导,调查了解线上教学情况,及时掌握学情,结合实际调整和优化教学安排,合理设计教学进度,指导教师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考核改革。

3.制定全面返校复学后的课堂教学、试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考试、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计划。制定2020年秋季学期“全面复学第一课”教学方案,全面提振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信心。

4.督促教师按要求做好线上、线下两方面教学的`备课、上课工作,组织实施教学检查和开展随堂听课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确保线上线下教学正常进行。

三、教学安排

1.调整秋季学期开学时间

统筹全年教学周数安排,将春季学期初学校准备线上教学空闲的2个教学周时间和春季学期末提前1个教学周进入暑假的时间,调整到秋季学期教学使用,学生从8月15日起分三批错峰返校复学。

2.区分时段安排教学活动

8月17日—9月27日,2020年春季学期未完成的公共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等实验实践类课程教学。

8月29日—8月30日,2019年秋季学期公共课程补考。

8月20日—9月11日,2019年秋季学期院级专业课程补考。

8月31日起,2020年秋季学期教学全面恢复正常。

9月6日、8日、20日2020学年春季学期校级公共基础课程考试。

3.做好疫情防控的常态化

教师备课要按照线上和线下教学两套方案开展,强化课程考核的改革创新。开学复课后,各学院要组织教研室、课程组对学生学习上的共性问题,专题备课,把在网络教学中所欠缺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把知识点落到实处,认真做好实践教学安排。教师要督促学生上课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清洁卫生,做好缺课学生及缺课原因的登记,特殊情况必须向学校防控办汇报。

4.组织开展教学监督检查

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依据“山西农业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工作细则”,针对线上与线下教学衔接工作,督学、督教、督管相结合,在教学秩序检查、课堂教学检查、实践教学环节检查等常规检查基础上,对教学平台利用、教师教学状况、学生学习状况全面监督,发现问题和选拔优秀双管齐下,不断推动教师提升线上线下教学能力,促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 篇4

为进一步梳理我校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内容,帮助科任老师指导学生对线上学习进行查漏补缺,提高线下教与学的实效,确保“线上—线下教学”顺利衔接,特制定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

一、线上教学基本情况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门以传统文化、树德立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并普及法制知识,培育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和尊法意识的重要学科。但一直以来它又是被“忽视”和“边缘”化了的一门学科。目前,我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专职教师,日常的“线下教学”工作基本是由语文老师或者其他科任老师兼任。

在疫情期间,我校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根据教师发展中心安排,积极参与“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工作。从2月10日--4月17日,连续10周,结合当前的疫情、社会问题及学生的需求,开设了《分辨真伪,争做文明小市民》、《勇战疫情,科技助力》、《合理消费--疫情下的消费观》等18节“抗‘疫’”主题课和68节的新授课,对学生建立良好的三观,如何应对疫情等各方面起到了积极、及时地引导作用。因各种条件限制,未能完全实现“线上教学”的及时反馈和对学生的生活实践的具体指导、跟进。

二、教学衔接工作安排

1.了解真实情况,做好统筹规划

要对网络学情准确掌握,以便于后期教学的顺利进行。通过观察、调查、测评诊断、问卷等多种手段,全面评估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和学业质量水平。合理调整教育教学计划,确保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学业质量水平顺利达成。

(1)了解每个班学习网课的参与情况,特别是没有参与或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参与的学生,科任老师要收集好视频资源组织这部分学生进行科学“补学”工作。

(2)就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材内容设置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哪些内容学生已掌握,哪些内容需要开学后再强调,做到心中有数。

(3)根据调查情况做好学习进度的登记,规划好开学后的做好课时安排。

2.精选教学资源,做到提前备课

今年开学后的教学工作和以往都不一样,老师和学生肯定会更加忙碌,特别是教学时间安排上会趋于紧凑,一般情况下,老师们会以“考试”科目为主进行精心备课和上课,那么像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就更需要做好提前备课,为了减少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从以下方面进行准备。

(1)针对教材内容收集优秀教学设计和案例,结合班级学情整理和修改。

(2)结合教材内容收集相应的音、视频资料,根据单元主题进行归档备用。

3.精心研究教材,做好教学整合

1-3周录制的18节“抗‘疫’”主题课,没有针对哪一个年段进行专门授课,但授课内容都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所以复课后,老师们要针对课题的主要问题做好:网课和教材的整合、跨年段的'整合和学科的整合,避免进行简单的重复教学。

4.紧扣育人理念,注重行为指导

道德与法治学科区别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和未来性。科任老师要结合“线上”的教学内容——道德及法治的认知,引导学生“回望”自己的生活实践,整理已有的生活经验,达到知行统一,学会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投入到疫情后的学习、生活当中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