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保障方案

欢迎阅读设备保障方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备保障方案 篇1

为了加快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步伐,减少县城生活污水对黄河水质的污染,促进县城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要求及原则

按照“统筹兼顾、适度超前、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以治理城区生活污水为重点,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解决环保问题,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生态建设。

二、建设目标及内容

紧紧抓住污水处理厂被列为国家扶持建设项目,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千方百计加快进度,完成项目投资xx万元,确保在xx年xx月底前建成污水处理厂,年底前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至县城主管道xxKM。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县城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快建设步伐,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指导和督促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x,具体负责项目协调、组织、实施。

(二)注重资金调度,建立补偿机制

在积极筹措地方配套资金的同时,出台xxx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建立污水处理费调整机制,统筹整合城维费、排污费、水资源费等各种资金,落实配套资金,建立财政补贴机制,保证合理的投资回报,确保县城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三)强化质量管理,加快工程进度

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的合理使用,做到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健全质量三级管理网络,倒排工期,抢抓进度,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和进度任务落实。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一是建立项目监管机制,明确工程建设目标、时间节点,加大工程监管力度,监理、质检站与项目业主同时到位,确保工程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建立项目专项跟踪督查机制,形成定期督办、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制度;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因工作失误、推诿扯皮造成项目受损或延误的,按照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设备保障方案 篇2

为确保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期间基建工程安全形势平稳,根据电监会《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工作规定》和《宁洱伟业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保障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期间安全发供电工作安排》要求,制定本专项方案。各电厂应根据本专项方案的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并结合实际执行。

一、工作目标

是杜绝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期间发生的各类重大事故,避免人身事故和一般设备事故;防止各种自然灾害引起的安全事故;防范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确保国家重大活动安全形势稳定,圆满完成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期内的安全任务。

二、工作要求

各发电厂供电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电厂实际安全工作的不同重点,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上报公司总经理。总经理组织参建各方明确责任,落实责任,严格考核。

督促各电厂供电部门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将安全责任落实到班组和个人。2.各发电厂供电部门要按照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方案的要求,加强应急值班工作,对重大事件包括发现重大隐患的.报送要做到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对隐瞒不报、故意少报或者上报不及时的发电厂和相关人员将按照规定追究责任。

三、重点工作

加强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发电、供电安全1.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切实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各发电厂、供电部门要求制定完善“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方案”,严格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在发电、供电安全管理中核心主导作用,对现场安全工作要做到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监督,切实抓好各级责任制的落实。

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和保障体系。在组织上,各发电厂要根据电厂运**况完善安全管理机构的组织安全制度和健全安全班组,保证电厂发、供电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在措施上,各发电厂在班组每小时一次巡回检查外,各发电厂班组应依据发、供电情况和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重点监控;在体系运作上,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体系、安全生产的**监控效能,明确区域和专业安全监控职责,加大发电、供电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

四、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和整改,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遇有重大活动时,按照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方案,发电厂生产领导组织进行一次安全管理检查,从人身和设备安全性的角度重新进行危险源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专项措施,认真进行专项整改。已制定整改措施的,必须做到责任落实、监督落实,确保各项隐患彻底消除,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电厂安全文明生产技术水平。

根据电厂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预案和相应的应急预案。

做好防洪管理工作

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防洪渡汛组织机构,并认真研究落实各部门、各个员工的责任,督促所有人员及时到位,确保防汛组织运行快速、有效。

认真排查,及时治理。各电厂要认真做好防洪隐患排查,及时制定治理方案,加快隐患治理。

积极准备,完善预案。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防汛、防险、防灾的要求,制定防洪、过洪方案和应急预案。要加强与当地气象、水利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水情,做好**预报;做好防汛救灾物资管理、防汛演练和防汛值守工作。

加强消防管理1.各发电厂要根据施工的不同阶段对消防措施进行完善,确保消防用水**和消防装备以及救援装备配备齐全,加强可燃物管理,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管理,对重要防火部位进行动火作业,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作业票”。

设备保障方案 篇3

1引言

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给电力工业和工农业生产带来无法估量的灾害,严重时危机设备和人身安全。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经验,简单介绍了电力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2一次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等环节组成的,通常把直接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设备成为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也称为主设备,一次设备构成了电力系统的主体,通常包括隔离开关、发电机、断路器、电力变压器、电力母线、输电线路和电力电缆等设备。以下主要介绍主变和母线运行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2.1主变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变压器是变电站中的主要设备。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日益增大,变压器的安全越来越重要。它的运行状况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影响。

2.1.1电气和器身方面的缺陷

(1)分接开关接触不良

有载和无载分接开关接触不良的缺陷,是主变各类缺陷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根据多年运行检修经验,分析认为分接开关接触不良频繁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接触点压力不够和接点表面镀层材料易于氧化;而根本原因则是设计和制造上没有采取有效的保证接触良好的技术措施。尽管截止到目前尚末因接触不良直接导致严重事故,但是造成过被迫停电检修的情况很多。如果不是定期的色谱分析和直阻测量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因分接开关接触不良引起事故将不可避免。

(2)铁芯绝缘电阻降低和铁芯接地

铁芯绝缘电阻降低和铁芯接是主变电气方面占第二位的缺陷。

造成铁芯绝缘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铁芯夹件与铁芯间的绝缘纸板宽度较小,厚度也较小,在夹件和铁芯间所形成的沟槽宽度不够,油中杂质易在沟槽中沉积,使铁芯绝缘逐渐降低。

在处理铁芯绝缘低的问题上,对造成保护装置动作的和绝缘电阻降至零的,均迅速进行吊罩俭修,对绝缘电阻降低缓慢的,则根据色谱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检修日期)多数是结合大修处理的。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这类缺陷的根本原因是设计的不合理和安装工艺的不细致。

(3)管套绝缘劣化

这类缺陷一般能占到问题的20%左右。据分析认为最大的可能是由于电容芯子在出厂时干燥不彻底。这些缺陷是由于设计不周和工艺马虎造成的。对介损大的套管均及时组织检修,更换为新套管;小套管的缺陷则视情节轻重和有停电机会时,进行更换检修。

(4)整体绝缘降低

整体绝缘降低的原因全部都是绝缘油逐渐老化,尚未发现绕组受潮的例子。出现这种缺陷后,只要及时更换再生器中的硅胶,绝缘即可恢复。油老化比较严重的,也只需在一二年内再换一次硅胶,就可解决问题。因此绝缘降低的缺陷采取相应反措后,仍可继续运行,以待计划性大修中解决。对安全运行并不构成威胁。

2.1.2结构和机构方面的缺陷

(1)外部渗漏

国内各厂生产的变压器,渗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不仅严重地影响外观整洁,而且因油污造成的额外积尘,特别是在散热器上,极大地妨碍散热,另外,还腐蚀变压器体外的二次电缆,并给检修维护工作带来不便。目前,处理比较严重的漏渗的工作,已成维修工作的主要内容,导致大量人力财力消耗。渗漏的主要部位是在器身外部的各种部件上。这些问题只要制造厂改进设计,严格加工工艺,对材质严格把关,配用质量好的附件,就可以很好地解决。

(2)内部渗翻

这种缺陷普遍存在于有载分接开关的切换开关筒上。电容套管的内渗在以前曾发生过。近十余年来,由于设计和工艺的进步,内渗现象已逐渐基本消除。

(3)有载分接开关动作失灵

开关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的失灵,是变压器的另一大病疾。随着有载调压主变的增多,给运行检修造成了越来越多的麻烦。

2.1.3分析探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运行中变压器已经存在的普遍性的缺陷,大多数与制造质量有关,运行检修部门不可能彻底改善。因而只能根据多年来取得的经验,区别情况具体分析和采取措施。在更换有缺陷或已损坏的部件时,应尽量选用质量已有改进或更新换代的产品。对易损件需准备较多的备品。

对发现早期缺陷灵敏度较高的预防性试验项目如直流电阻,特别是绝缘油的色谱分析,应坚持按规定周期进行,并继续完善方法和仪器。对在线的变压器潜伏故障监测装置,要定期检验和整定,使其正常工作,以保证对潜伏性故障做出正确反应。

2.2母线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母线是变电站及电力系统汇合的枢纽,承担着电能的.汇集及分配等重要任务,重要性众人皆知。它在一般运行中可能发生短路、断线等故障。当未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时,如果母线发生故障,只能依靠相邻元件(如发电机、线路或变压器等)的后备保护带延时切除故障,这将延长故障切除时间,并且往往会扩大停电范围,对高压电网的安全运行极为不利,因此GB14285-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规定在35-50KV的发电厂或变电所的母线上应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其保护工作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发电厂和变电站工作的可靠性,因此要求母线保护应能快速、可靠地切除故障母线,消除或尽量减小故障的影响。

2.3母线保护的构成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1)对3-10kV单母线分段接线,宜采用不完全电流差动式母线保护,保护仅接入有电源支路(如电源进线、母线分段或对端有电源出线等)的二次侧电流。保护一般由两段组成:第一段采用无时限或带短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当灵敏系数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电流闭锁电压速断保护;第二段采用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其动作时限应大于无电源出线过电流保护一级。

(2)对于35-66kV各种接线形式的母线,宜采用不带比率制动的完全电流差动式母线保护,即将接在本段母线上所有进出元件的二次电流均接人差动保护回路,以便能实现有选择性的快速保护。

(3)110-500kV各种主接线形式的母线,应采用具有比率制动特性的差动保护,并应设置大差动及各段母线小差动,大差动作为母线区内故障的判别元件,小差动作为故障母线的选择元件。

2.4结论

为了保证一次设备的安全可靠,就必须采取充分的微机保护措施。电力系统中的微机保护装置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当电力系统运行发生故障时,它可以自动、快速,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从而保证系统中其他部分正常运行;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时,可动作并发微机出相应的信号、减少负荷或跳闸。电力系统中的保护装置在技术上首先应满足速动性、灵敏性、选择性和可靠性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3二次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主要包括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故障录波、就地监控及远动,其可靠运行时确保电网稳定和电力设备安全的基本要求。

电力二次设备受到电磁干扰等原因导致误动作、拒动作,对其实行状态检修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

3.1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

站内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对象主要有:交流测量系统,包括TA、TV二次回路绝缘良好、回路完整,测量元件的完好;直流操作、信号系统,包括直流电源、操作及信号回路绝缘良好、回路完整;逻辑判断系统,包括硬件逻辑判断回路和软件功能;通信系统;屏蔽接地系统等。与一次设备不同的是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对象不是单一的元件,而是一个单元或一个系统。监测的是各元件的动态性能,有些元件的性能仍然需要离线检测,如TA的特性曲线等。因此,电气二次设备的离线检测数据也是状态监测与诊断的依据。

3.2对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方法

随着微机保护和微机自动装置的自诊断技术的发展、变电站故障诊断系统的完善为电气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奠定了技术基础。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而言容易实现状态监测,保护装置内各模块具有自诊断功能,对装置的电源、CPU、I/O接口、A/D转换、存储器等插件进行巡查诊断。可以采用比较法、编码法、校验法、监视定时器法、特征字法等故障测试的方法。对保护装置可通过加载诊断程序,自动测试每一台设备和部件。然而,对常规保护进行状态监测较难实现,因为二次回路是由若干继电器和连接各个设备的电缆所组成,点多、又分散,要通过在线监测继电器触点的状况、回路接线的正确性等则很难,也不经济。一方面应从设备管理环节入手,如设备的验收管理、离线检修资料管理,结合在线监测来诊断其状态。另一方面在不增加新的投入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测量手段。如TA、TV的断线监测;直流回路绝缘监测、二次保险熔断报警等。

4结语

如何保障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是一个尤为复杂的项目。而如何迅速解决一次设备、二次设备故障情况又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较为粗略的方面介绍了如何根据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中主要设备的状况来判断解决常见故障。

设备保障方案 篇4

为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根据《关于印发宣州区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宣区环长办〔2022〕2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优先治理水源保护区、黑臭水体集中区域、乡镇政府所在地、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城乡结合部、旅游风景区等六类村庄生活污水,坚持“应治尽治、就地就近”,因地制宜选择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治理完成后60%自然村、自然村中60%常住户数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无乱排乱放现象,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

二、工作内容

(一)治理村庄名称

武村村渔民安置小区

(二)治理村庄基本情况

武村村有自然村5个,户籍人口1181人(以公安部门提供数据为准),常住人口490人(以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或者疫情防控数据为准),总户数334户(以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或者疫情防控数据为准),常住254户(以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或者疫情防控数据为准)。

(三)治理内容

按照60%自然村和自然村中60%常住户数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要求,新增完成1个自然村、96户生活污水治理,投入资金约5万元,12月底前完成治理。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农村污水治理工作领导组,生态环境、城建、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部门为成员,协同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二)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动员群众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鼓励群众自筹部分资金、投工投劳参与治理。

(三)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建设和管护机制。制定镇、村两级农村污水治理长效管护机制文件,进一步完善管护制度、资金保障、队伍建设,形成规范化、可持续的运行管护机制。

(四)强化监督考核。强化污水治理进展和设施运行的日常检查、调度,将治理和运行情况纳入对村级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群众和社会监督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开展实地调查、分析原因、督促整改。

(五)注重宣传引导。加强工作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受益主体的意识,增强主动参与治理设施建设管护意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村规民约,倡导节约用水,引导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用水习惯,从源头减少农村生活污水乱泼乱倒现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