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质课评选活动方案

欢迎阅读幼儿园优质课评选活动方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优质课评选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名称

幼儿园优质课评选活动

二、活动目标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展示教师的教学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参评人员范围和条件

参评人员:本幼儿园所有在岗专任教师,教龄不限。

条件:热爱幼儿教育事业,专业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先进,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参加园内外教研活动及教学改革,教学成绩突出。

四、评选标准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奉献。

教学基本功: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先进,合理使用电教手段,体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学内容:难易适度、容量恰当、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材料丰富,安全、科学、有教育性。贴近幼儿生活,在已有经验上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过程:教师能关注来自幼儿的信息,并及时地进行分析、判断和灵活应对,引发幼儿进一步自主探索与思考,拓展经验。注重幼儿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

五、评选流程

制定评选方案:建立评选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评选方案和评审标准。

宣传动员:向全体教师宣传评选活动意义和目标,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提交申请:教师根据评选要求,提交个人的课堂教学设计和相关教学材料。

初选评审:各个班级组织评委对候选教师进行初选,选出优秀教师。

复选评审:幼儿园组织评委进行复选评审,选出优质课教师。

决赛评审: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进行决赛评审,选出优秀优质课教师。

颁奖表彰:对评选出的优秀优质课教师进行表彰,并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

六、总结与改进

每年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后,组织教师座谈会,总结评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升评选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七、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优质课评选活动,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推动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整体提升。

幼儿园优质课评选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我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结合我校本学期工作安排的“优质课送教下乡”活动,经研究特制定以下方案。

二、评比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优质课评选活动的领导,幼儿园成立优质课评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评委:

1、第一轮

2、第二轮

三、参评条件

1、35周岁以下教师。

2、要求参评的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奉献的品质。

3、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具有比较系统、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4、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四、评比内容

1.教案设计:参赛老师根据建构式教材活动安排情况,进行活动设计。每位参赛教师准备教案一式三份,上课前交评委。

2.活动开展:根据教案设计的具体内容,实施教学活动。基本要求为: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先进,合理使用电教手段,体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注重幼儿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

五、总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初评阶段

1、依据标准,认真评比。

2、推选出四位教师参加第二轮评比

3、没带班教师观摩教学活动

4、课后反思。课后就上课的情况进行书面反思,总结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办法。(包括评委老师和观摩教师)

(二)复评阶段

要求:选出两位教师推荐为“优质课送教下乡”人选。

(三)“优质课送教下乡”活动(约在第9周)

要求:被推荐参加镇优质课评比的教师,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对结对帮扶的幼儿园做好辐射作用。

幼儿园优质课评选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本次幼儿园优质课评选活动旨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为幼儿园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二、参评对象

本次活动面向幼儿园全体专任教师,要求参评教师具备三年以上的教龄,并持有国家教师资格证书。

三、评选标准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活动目标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内容选择适宜:教学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教学方法多样: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课堂氛围积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教学效果显著: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效果,能力得到提升。

四、评选流程

宣传动员:向全体教师宣传评选活动的意义和目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提交申请:教师根据评选要求,提交个人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和相关教学材料。

初选评审:幼儿园组织评审团对提交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评审,选出符合要求的候选教师进入复选。

复选评审:评审团对进入复选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观摩,综合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表现和教学效果,选出优质课教师。

决赛评审: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对优质课教师进行决赛评审,最终选出优秀优质课教师。

颁奖表彰:对评选出的优秀优质课教师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五、活动要求

参评教师应认真准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确保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评委应公正、公平、公开地进行评选,遵循评选标准,确保评选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活动组织方应做好活动的.宣传、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六、预期效果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幼儿园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幼儿园优质课评选活动方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跳跃是人体运动的基本动作,也是锻炼幼儿身体的有效手段。幼儿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跳跃活动,可以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发展弹跳能力、爆发力以及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对幼儿视觉运动能力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中班幼儿活泼好动,乐意遵守规则又勇于接受挑战的特点,我设计了体育活动《小青蛙过河》,创设活动情境,让幼儿在运动和游戏中愉悦身心,锻炼体能。

本次活动主要设计了:青蛙操——青蛙学本领,跳"田埂"——小青蛙“过河”——快乐青蛙回"池塘"。在这样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器械进行组合练习各种跳跃方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增强自信。活动中运用器械的多变好玩,使幼儿的活动兴趣与运动负荷达到高潮;结束部分放松身体,调整呼吸,符合幼儿生理机能变化的要求。

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整个活动在关注动作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幼儿竞争意识、不怕困难、克服惧怕、勇往直前等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方式跳跃障碍物,发展跳跃能力。

2、提高幼儿爬、跑、走、跳跃运动的能力,锻炼体能,发展肢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大胆尝试、挑战自我的勇敢精神。

活动重点:结合小青蛙学本领的情景,让幼儿尝试进行不同方式的跳跃。

活动难点:通过模仿青蛙学本领,尝试用不同方式跳跃障碍物,发展跳跃能力。

三、活动准备

垫子、圈、梯子、平衡板、半月摇、软棒、轮胎等器械,四、活动过程

(一)青蛙操:热身运动(播放音乐)

1、小青蛙们,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去池塘边玩耍吧。每个幼儿拿一块垫子进场。(动作:伸伸懒腰、扭扭脖子、甩甩小手、扭扭屁股、抖抖小脚。)

2、热身:运用锻炼身体的情境串联热身运动。

评析:结合小青蛙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做运动这一情景,来活动幼儿身体的各部位,为接下来的游戏活动准备,避免拉伤、扭伤的情况发生。

(二)青蛙学本领,跳"田埂"。(基础部分)

1、幼儿自由自主练习跳(师幼滚荷叶,跳荷叶)

小青蛙们,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呀?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关注幼儿跳跃的方法及动作要领。教师有意识的拓展一些方法。)

①双脚跳:双脚并拢,向上、向前跳,双脚轻轻落地。

②单脚(连续)跳:一只脚轻轻落地。

③跨跳:有一定的宽度,要跳得远。

评析:以故事情节贯穿整个活动,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幼儿一直保持较高的参与活动的热情。活动中有绳子、圈、半月摇、平衡板、竹竿等器械,供幼儿自主探索,给予了幼儿充足的游戏选择。幼儿在自由选择器械进行跳跃练习时,多种不同跳跃的方式加强幼儿锻炼。

2、幼儿个别展示

青蛙妈妈发现有几只小青蛙的跳法很特别,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幼儿分别站在跑到线的两旁观看表演跳跃的幼儿)

提问:你是怎么跳的'?能跳给大家看一看吗。(鼓励幼儿展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跳法,并强调动作要领)

3、集体练习(鱼贯式练习)

小青蛙们,在捉虫子之前,我们得把本领练得棒棒的!池塘边有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搬到空地上去玩一玩吧。

评析:本环节由个别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在动作技能上提出较高要求,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跳跃方式,并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的品质。

(三)小青蛙“过河”(高潮部分)

1、师幼一起搭小桥。

小青蛙越长越大,本领也越来越大。河对面田里有害虫,可是我们现在过不去?让我们一起来搭小桥吧!每座小桥上都要有跳的动作!

2、幼儿自主练习

现在小青蛙要跳过这条"小桥"去捕捉害虫。注意这几条“小桥”难度都不一样,小青蛙们都要去试一试。河里还会有"鳄鱼",要小心!

第一次活动:小青蛙自由跳过“小河”,引导幼儿选择适宜的“小桥”过河。要求:注意安全,避免冲撞。(捉害虫:沙包代替)

第二次活动:增加游戏情节:河里游来了"鳄鱼"(软棒圈),对面田里有害虫(积木替代),小青蛙依次跳过河捉到害虫,将"害虫"放在指定的筐里。

提问:露露抓了两个害虫,昊昊比露露多一个,那么昊昊抓了几个害虫呢?

评析:本环节教师依然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幼儿游戏,以自身的新玩法带动幼儿迁移、拓展。引导玩伴引领玩伴,用语言、动作等诱导幼儿想出新的跳跃方法。组合各类器械进行游戏,增加游戏情节,并关注幼儿的情绪,鼓励他们挑战有难度的跳跃方式。

(四)放松游戏:快乐青蛙回"池塘"(播放放松音乐)

1、害虫捉完了,幼儿当小青蛙在"池塘"里做放松运动。

2、教师简单点评活动中的情况,表扬幼儿的勇敢和大胆。

今天所有的小青蛙都很能干,学到了新本领也抓了许多害虫,给自己鼓鼓掌吧!

3、幼儿帮助教师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五、活动反思

本活动在“小青蛙跳跳”的情景中展开,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不仅较好地完成了本活动的目标(尝试用不同方式跳跃障碍物,发展跳跃能力),而且大部分幼儿都能达到相应的运动负荷,情绪也非常积极。

但是在过程中,也发现了个别幼儿在不同方式的跳跃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双脚跳,其目标是双脚并拢,向上、向前跳,双脚轻轻落地。这将在之后的一日生活中,有针对性地学习与练习,希望每一位幼儿都能在玩中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