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教学活动方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学活动方案 篇1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家长们总是尽自己的一切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努力使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多的快乐。可越来越多的孩子脾气急躁、自私自利、经不起挫折,找不到快乐。
《快乐口袋》是篇格调欢快、充满童趣、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故事里的装满小动物快乐的“神奇口袋”不但让小动物们充满友爱、快乐,还能帮助小动物们克服困难、重新找回快乐,它生动、有趣、充满爱心的情感主题,既让幼儿在听赏中着迷,又留给了幼儿较大的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空间,还能让幼儿很直观地明白快乐是什么,快乐究竟在哪儿?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并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快乐。
2、 能根据故事内容并积极参加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3、 培养幼儿发现快乐、分享快乐,积极面对生活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活动准备:
4、 制作一实物“快乐口袋”(用白布裁剪成大口袋,外面画一些体现快乐主题的儿童画,内用软棉花包裹着一可以录音和放音的随身听)。
5、 与故事“快乐口袋”内容相符的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一、 问问------设置疑点,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快乐口袋”,提问并导入课题。使幼儿对快乐口袋有了一定的具象认识。
教师用语参考:“老师这儿有一个神奇的口袋,你们看,口袋上有什么呀?”------引导幼儿观察口袋上有关快乐的画面。“口袋里装了什么呢?”老师打开袋内的随身听开关,里面播放出一些快乐的话语。如:“今天是我五周岁的生日,我请了许多朋友吃蛋糕,我的心里呀,真快乐!”“我的画画作业被放旱进橱窗里展览啦,我的心里呀,真快乐!”“妈妈生病了,我端杯开水给妈妈喝,妈妈夸我懂事了,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二、听听------幼儿欣赏故事,体验作品经验。
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边听故事边看动画,听完故事后进行层层递进地提问,使幼儿对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师用语参考:“快乐口袋有什么作用?”“小动物对着快乐口袋说了什么?”“后来森林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是什么让小动物们又重新快乐起来的?”
三、 玩玩-----把快乐告诉口袋,巩固作品经验。
教师通过游戏,鼓励幼儿对着教具“快乐口袋”讲讲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儿(注意启发幼儿从多角度谈谈自己的快乐),帮助幼儿发现快乐、分享快乐。
教师用语参考:“故事中小动物们有许多快乐的事儿,你们平时遇到过快乐的事儿吗?”“我们来做个游戏---把快乐告诉口袋,你们能像小动物一样也把自己的快乐对着口袋说说吗?”
四、 谈谈------什么叫快乐,迁移作品经验。
教师鼓励幼儿探究讨论,逐渐将话题过渡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使幼儿明白快乐是靠自己发现的、能与别人分享,使别人得到快乐的人自己才最快乐。
活动延伸:
将活动中用的教具“快乐口袋”放置活动室一角,鼓励幼儿平时将自己的快乐的事儿告诉“快乐口袋”或用绘画的形式将快乐事儿画下来,插入袋内。教师利用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带领幼儿听袋内的“快乐心语”(录音),看快乐图画,帮助幼儿进一步发现快乐、分享快乐、获得快乐,体会集体生活的乐趣,培养幼儿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良好品质。
活动评价:
活动中教师首先运用直观教学法导入课题使幼儿对“快乐口袋”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一定的具象认识,然后又运用活灵活现的电脑多媒体课件和层层递进地提问帮助幼儿快速的理解了的故事内容。幼儿欣赏并理解作品之后已将自己完全融入故事情境之中,这样教师便顺水推舟地过渡到游戏环节,让幼儿对着实物“快乐口袋”说说自己的快乐,这时幼儿便说出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丰富多样的快乐事儿,突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最后运用了探究讨论法使幼儿真正地理解了快乐的内涵,轻松的突破了难点。
总之,《快乐口袋》这一语言活动,教师通过幼儿想想、听听、看看、玩玩、说说、画画等多通道参与让幼儿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理解作品、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的经验。是个成功的语言活动。
附:故事《快乐口袋》
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每天都在一起劳动、游戏,个个都是要好的朋友。
这天,小猴在河边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口袋。这个口袋只能装一样东西,那就是快乐。只要你把自己的快乐对着口袋说出来,你的快乐就会被装进去。这口袋太神奇了!
小孔雀跑了过来,对着口袋说:“我在舞蹈比赛中得了第一名,我的心里呀,真快乐。”小青蛙跳了过来,对着口袋说“我在稻田里捉了许多许多害虫,看到庄稼长得这么好,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小鸟飞了过来,对着口袋说:“妈妈病了,我捉了虫子喂妈妈吃,妈妈说我是懂事的好孩子,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小象走了过来,对着口袋说:“我昨天卷了许多木头帮山羊爷爷盖房子,看见山羊爷爷住进了新房子,我的心里呀,真快乐。”
小猪也来了,对着口袋不好意思地说:“我,我昨天打针没哭,妈妈说我变得勇敢了,我心里可真快乐。”
听了小猪的话,小伙伴们都哈哈地笑了起来。这么多快乐钻进了口袋,口袋一下子变得鼓鼓的。
小猴挠挠头说:“你们说了这么多快乐的事情,我也要说一说。”小猴想了想,对着口袋大声说:“我有这么多好朋友,心里真快乐!”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小动物们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突然有一天,森林里着了大火,烧死了许多许多树,小动物们的家没有了。小鸟和小猪伤心地哭了起来,大家都很难过。小猴忽然想起一样东西,那就是快乐口袋!
小猴飞快地取出快乐口袋,悄悄地解开了口袋上的绳子。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伙伴们一下子想起了以前许许多多的事情,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小象站起来说:“大家别难过了,以前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现在我们一起动手盖新房子,我们还会和以前一样生活得快快乐乐。”“对,对!”小伙伴们一齐答应,它们马上动手盖新房子。过了几天新房子盖好了,它们又开始种树、养花,自己的家变得更加漂亮了。
现在,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仍然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那个快乐口袋又变得鼓鼓的。因为小动物们每天都有快乐的事情对它讲哪!
幼儿教学活动方案 篇2
活动名称:中国功夫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大意的基础上,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活动准备:
1、中国武术的录像带,音乐磁带。
2、活动前观看中国武术的'表演或录像,模仿学习武术动作。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中国功夫
1、组织幼儿观看录像,欣赏中国功夫。
2、讨论:你看到的中国功夫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大家喜欢中国武术?
3、请幼儿交流模仿各自学到的武术动作。
二、欣赏歌曲《中国功夫》
1、理解歌曲中所表现出的雄壮有力的气概。
2、幼儿尝试学唱歌曲中的基本句子。
3、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唱出练武的刚劲有力。
三、设计武术动作,创编舞蹈
1、请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2、教师将幼儿创编的舞蹈动作组合,组织幼儿学习。
3、听录音学做舞蹈动作,鼓励幼儿动作准确有力,学习表现中国武术的特点。
幼儿教学活动方案 篇3
目的:
1、学习故事,了解情节,明确动物分房子的要求,通过给动物分房。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思维力。
2、通过学习,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准备:木偶表演、幻灯片、人手一套分房图片、固体胶、一幼儿表演虎王
过程:
一、创设情景,由虎王入场,激发幼儿兴趣。
师:哟,谁到我们班上来了,是虎王,虎王,你到我们班上来有什么事吗?
虎王:嗨,我近来碰到一个难题,我们大森林里造了二栋楼房,一栋是红颜色的三层楼,一栋是黄颜色的三层楼,有六个动物参加分房,可是在分房的时候,它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弄得我没有主意,只好请你们小朋友来帮忙,想请你们帮我想出一个合理的分房办法。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想办法吗?
师:小朋友都愿意帮虎王想办法,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有哪六个动物参加分房,它们向虎王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分房子》。
看完后提问:有哪六个动物参加分房的.?(个别回答)
师:它们向虎王提出了许多要求,老师听清楚了,讲给你们听听,看我讲得对不对,不对的地方请小朋友帮助我,好吗?
三、老师边操作幻灯,边讲述动物提的要求,加深对主要内容的印象。
四、边提问边操作幻灯,进一步帮助幼儿明确动物提出的分房要求。
提问:
1、1、首先是谁提出的要求?老鼠提了什么要求?
从老鼠年轻、灵活,上下楼梯很方便这句放你认为老鼠适合住几楼?
从老鼠提的另一个要求不愿和猫住在一起,猫听了怎样骂老鼠的?猫和老鼠都不愿住在一起,现在老鼠住在红颜色的房子里了,那猫应该住在什么颜色的房子里?
2、2、老鼠和猫提完后,是谁提的要求?大象提了什么要求?从大象很重会把楼房压垮的这句话中,你认为大象住几楼合适?但是大象也不愿意和老鼠住在一起,你们想想大象住什么样的房子合适呢?(集体扮演大象,学大象的语言)学说句子。
3、3、公鸡提了什么要求?
如果公鸡住在红房子里,那狐狸应该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呢?
4、4、最后一个是谁提出的要求?乌龟提了什么要求?
从乌龟说的话里你认为乌龟住在几楼比较合适?
五、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想动物提的要求,使幼儿形成完整的印象。
六、幼儿动手分房子,向虎王汇报分房结果。
1、 提供操作材料,幼儿动手分房
2、 互相交流分房结果
3、讲评分房结果
4、 向虎王汇报分房结果,鼓励幼儿提出各种合理的分房方案
七、结束:小朋友帮虎王想出了合理的分房办法,虎五高兴得和幼儿一起跳舞,然后虎王去森林给动物们分房子。幼儿送虎王出活动室。
幼儿教学活动方案 篇4
一、 活动目标
1、 巩固跑步的正确姿势,训练跑的速度。
2、 能开动脑筋,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跑。
3、 复习游戏《冲过封锁线》,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的'品质。
二、 活动准备
1、 幼儿人手一张报纸。
2、 韵律操音乐的磁带及录音机。
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幼儿入场,做准备运动。
幼儿手拿卷好的报纸,在音乐声中有精神地入场。
2、准备运动:韵律操。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听着音乐有节奏的手拿卷好的报纸,有精神地做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打开报纸,启发幼儿边想边尝试:不用手帮忙怎样才能让报纸贴在胸前而不掉下来。让幼儿自由分散的活动。
2、 试后,请幼儿集中,谈谈尝试的结果。得出结论:把报纸贴在胸口,快速地跑。
3、 第二次尝试将报纸贴在胸前往前跑,试跑几次,让幼儿得到结论:跑得越快,纸越贴得紧,越不容易掉。
4、 幼儿再次自由尝试数次。
5、 复习游戏《冲过封锁线》。
发展幼儿快速奔跑及躲闪的能力。以竞赛的形式进行。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做"大笑"、"大哭"的表情,以放松肌体和情绪,对幼儿活动情况作简单评价。幼儿在音乐声中步回教室。
幼儿教学活动方案 篇5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国庆节教学活动—知识大比拼
活动主题:
幼儿园喜迎国庆,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让幼儿表达正确的祖国概念,对国家、国歌、国旗、国徽等内容能有认知。时值国庆,街上热闹的场景,高高升起的彩旗,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等等,自然而然地将幼儿置身于主题需要的氛围中。对国庆节的好奇,对节日的渴盼,就是孩子参与主题的原动力。
活动目的:
1、通过国庆知识比拼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表达对国庆的理解;
2、激发幼儿对祖国、国旗、国歌、阅兵、民族等节日相关知识的兴趣;
3、更进一步地了解国庆的来意,能主动描述出祖国和国庆节的相关元素内容。
4、通过一些列活动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体会节日的愉快气氛。
活动准备:
国庆阅兵视频、代表国家/国庆的元素图片、国庆节的故事、各国国旗、国旗贴纸
国庆节红心贴纸/脸贴
幼儿园奖励专用240贴超大版
活动过程:
一、国庆节的由来
1、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游戏,叫做知识大比拼,看看哪位小朋友知道的最多。
2、下面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认真听,看看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故事。
(故事的内容《国庆节的由来》)
3、故事结束,大家谁来告诉我,这是一个什么故事,讲的是什么?回答正确,给一个红旗贴纸。
二、我爱国旗和国徽
1、接下来给大家展示不同国家的.国旗图卡,看谁能第一个找出我们国家的国旗。
2、其他国家的国旗,谁能看着图卡说出对应的名字。
第一个找出和认识最多的奖励国旗贴纸。
3、展示不同国徽,再来一轮。
三、庆祝国庆
1、国庆节是祖国母亲的生日,那我们是不是要为他好好庆祝呀?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看看我们都是怎样庆祝国庆的?播放国庆阅兵、国庆节宣传片等视频。
2、提问刚才我们在视频中都看到了什么?
国旗、灯笼、阅兵、军人、天安门、国徽......
3、说出最多的奖励国旗贴纸。
将幼儿说出的所有元素记录下来,然后为每个元素提供图片或模板,投放所需材料,集体分工制作国庆相关的元素作品。
活动总结:
今天大家都很棒,我们认识了祖国的国旗、国徽、天安门、国歌,还知道了国庆节我们可以挂灯笼、挂国旗、看大阅兵,唱国歌等等方式来庆祝祖国的生日。那么,希望我们的小朋友们以后都要记住十月一日国庆节,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因为他太美丽,对不对?!
活动延伸:
我们认识了祖国的国旗、国徽、首都、天安门,那么大家还能说说哪些是我们国家有的,外国没有的?比如动物、建筑、人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