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中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
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
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中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 如何包粽子) 粽叶 细线 已经弄好的粽子馅 安全剪刀 盆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四、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五、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中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地点
中班各教室
二、活动策划
中班组全体教师
三、活动范围
中班年级组
四、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通过活动体验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的乐趣。
3.激发幼儿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五、活动程序
1.年级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准备:商量活动流程、准备材料、组织形式。
活动名称:五月五过端午
活动形式:各班通过向家长发送短信告知家长这一活动,再每班开展走进端午活动。
活动材料:粽子、视频、课件等。
2.各班组织全体幼儿开展活动。
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看课件师:端午节在什么时候?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了解包粽子的流程、习俗。观看视频。
师:粽子是怎样做的`?需要哪些原料?为什么会有端午吃粽子这一习俗?
教师介绍粽子,让孩子介绍自己吃过什么样的粽子什么馅的粽子。
幼儿欣赏、学习民歌“五月五过端午”。
手工制作彩粽。
3.在“家园橱窗”或“网站”向家长介绍此次活动,请家长继续和孩子讲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中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4
一、设计思路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情感,丰富生活经验,所以端午节我们开展了“品味端午,传承文化”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二、活动主题
品味端午,传承文化
三、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做香袋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xx月xx日
地点:幼儿园操场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包粽子的过程步骤
2、粽叶、糯米、其他配料
3、布块、针、线、菖蒲、香药、朱砂等
4、小桶、赛龙舟的视频、纸箱龙舟
六、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辞
2、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
3、每班幼儿家庭分两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幼儿与家人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幼儿与家人一起做香囊
4、《粽子接力赛》
各班准备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游戏规则:幼儿抱紧家长,家长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小桶里,下一位,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5、幼儿相互赠送礼物(粽子、香包),并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6、观看赛龙舟视频
7、做龙舟(手工创作)
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8、《赛龙舟》亲子游戏
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或者其他障碍物)。
游戏规则:每轮游戏两组,每组两艘船,进行比赛①幼儿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②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③家长与幼儿为一组,进行比拼。
七、活动结束
主持人总结
附: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楚国。他爱护百姓,帮助楚王治理国家,使楚国变得很强大,楚王很信任他。
王后和奸臣们看见楚王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兴,经常凑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们拼命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动员楚王相信最强大的'敌国——秦国的话,放弃跟其他小国家做朋友。屈原坚决反对楚王相信敌人的话,一再劝说楚王不要与周围的国家绝交。楚王非常生气,撤掉了屈原的官职,将他流放到很远的地方,坚持与周围的国家断绝了朋友关系。
秦国见楚王中了计,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国。楚国被打败了,楚王也被秦国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国。
屈原虽然被免除了官职,但他非常关心自己的国家,他担心楚国的命运,常常整夜睡不着。在听到楚国被打败、楚王死在秦国的消息后,他非常伤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几天,来到了汨罗江边,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
屈原死的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老百姓们听说后,争着划船,到处去捞屈原,赛船的风俗就这样形成了。为了纪念屈原,人们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伤害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