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

欢迎阅读初中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 篇1

为了积极创建书香校园,结合本校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以古今中外名篇名著为主要内容,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使师生在浩瀚的书海中丰富知识,亲近母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人身修养,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和办学品位。

二、活动主题

读一篇(部)名著,塑一身雅气。

三、主要内容和目标

营造读书氛围。阅读需要氛围,这氛围需要营造。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准备首先从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做起。

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例如: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营造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等。

各班以“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上一节主题班会课,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各班设计一个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设开放性读书驿站,全天向学生开放,每年更新图书。起始年级,实施书架工程。

四、明确阅读时间

一天三读:早读,每天上午上课之前,为早到校的学生阅读时间;综合实践课上读,每次综合实践课都要安排专门的阅读活动;睡前读,每晚一次的睡前阅读。

五、开展阅读活动

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主题班会。各年级每一位学生要在语文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制订科学的广泛阅读计划。每位学生有专门的阅读笔记。

每年举办一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读报圈点批注剪报展;周末、寒暑假等长假期间,鼓励学生在家看学校推荐的书,写读书体会,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六、教师读书活动

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教育名著、原著。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教师登高望远,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教师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知天下大事。教师在阅读中,以原理掌握、方法实施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通过阅读激发阅读持久兴趣,引发可持续思考,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学校图书馆每学期新增一批教育类书籍,丰富阅览室藏书。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读完两本书,完成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

教研组备课组要在集体备课时安排集体学习。教师要经常写一些教育教学随笔,每学期教师至少交育人一得与教学一得各一篇,促使教师对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生活感悟、学生成长进行反思。

七、做好负面清单管理

1、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2、禁止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

3、责任主体。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班主任,图书馆负责人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履职。

初中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 篇2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作家、科学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也与他们的读书分不开的。我校开展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将学生读书面拓宽,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外读物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成立xx中学“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实施目标

1、通过课外读物的推荐,在班级、校园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课外读物的阅读,在班级、校园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课外读物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4、通过开展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让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四、实施步骤

1、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学校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推荐进校园课外读物,制定《江阴市xx中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向家长发放《中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专项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并推荐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让家长明确“中学生课外读物的12条负面清单”,引导家长购买适合的.书籍。学校教导处、备课组不得组织统一购买课外读物,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得提供校内场所供单位或个人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方式销售课外读物。

2、推荐符合实际的读书计划。各班级语文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推荐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语文教研组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分解到各个学期,让学生有序完成。各班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3、营造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各班班主任、图书管理员王丽萍老师根据《江阴市xx中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及时清理班级的流动书吧、学校图书馆。各班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学习园地、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在班级里开展好书推荐的活动,可以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还可以发挥板报、墙报的作用。学校教导处、班级要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以读书为内容的活动,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初中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 篇3

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1、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

2、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分享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建设书香校园。

二、工作原则

1、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读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5、适度性。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三、工作措施

(一)审核到位,规范课外读物推荐使用

1、成立“审读专家库”。

学校成立课外读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书记为组长,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建立由教务处、政教处、学科组、骨干教师、图书馆管理员、家长代表组成课外读物“审读专家库”。

2、加强选书环节。

一是清单预审。学校选购课外读物需制定详细的清单明细,对课外读物的内容、适用年龄段、推荐指数、质量、出版社等信息进行详细的预审,对符合标准的予以推荐。

二是联合推荐制。学校课外读物需由3名以上“审读专家库”成员联合推荐方能上报选购计划。

三是确认审核制,读物选购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推荐的课外读物进行逐一审核,全员通过方可进行采购。

(二)定时清查,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1、全面摸底清查。学校以学期为单位,教务处牵头,学期初、期中、期末对读物进行全面模底清查。

2、设立“图书观察员”。由各班班主任及学习委员担任“图书观察员”,负责班级图书刊物的管理,定期就读物细节问题进行上报。

3、发放告家长书。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合理选择,明确课外读物的质量要求,营造健康向上的.阅读氛围,形成家校最大的教育合力。

(三)倡导阅读,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学校坚持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1、通过主题班会,开展主题读书分享交流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2、每学期制作一份“推荐书单”,发挥书单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选好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氛围。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课外读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审读专家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2、注重宣传,严格管理。各年级各班级要结合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的要求,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初中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 篇4

为落实20xx年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拥有阳光心态和强健体魄,现将加强“五项管理”的有关政策分享给您,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相关内容,切实承担起教育的职责,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每位同学的阅读兴趣,学校进一步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做好课外读物目录推荐工作,家长可以根据课外读物目录自愿为学生购买。学校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教师要做好家长和学生自主购买读物指导:

课外读物“三严禁”

1.严禁推荐或选用12项“负面清单”中的课外读物。

2.严禁不按课外读物推荐程序推荐课外读物。

3.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课外读物“三个要”

1.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每天应保持至少20分钟的阅读习惯。

2.课堂学习要传授良好阅读策略,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乐读节等阅读活动,设立读书角。

3.要引导发挥家长在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用适当的形式表彰阅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家庭。

家长课余时间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以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

家长要鼓励孩子认真阅读,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设立亲子阅读时间。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生爱读书打下基础。

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风采,增强读书的乐趣,树立自信,感受到读书带来的收获。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承担着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护航!

初中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实施方案 篇5

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依据教育部印发《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方案:

一、组织机构

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二、推荐原则

(一)方向性。

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全面性。

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三)适宜性。

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四)多样性。

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五)适度性。

中小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三、具体实施

具体实施要求见《xxxx小学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方案》。

四、管理监督

1.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学校加强对图书馆购买、教师推荐、学生携带进入的校园读物管理。

2.定期开展有关课外读物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