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活动方案

欢迎阅读大课间活动方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把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作为作为重要途径之一,在原来的做操的基础上融入了其他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得到各种形式的锻炼,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

二、活动安排:

冬春季: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磨练我校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夏秋季:确立大课间活动的特色:一操一舞一专项活动。做操结束,各班老师根据学生的喜好分组带他们去“玩”: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户外运动。校级活动有踢毽、形体操、跳绳等;各年级组均设置自己的活动套餐。学生专项活动结束以后,在活动点上跳集体舞,整理放松。

三、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鼓励学生参加活动,适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2)负责每次大课间活动的教师要提前到位,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

(3)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特色的班级,年级,学校将予以表彰。

四、管理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采用教师集中学习、黑板报和红领巾广播站等形式,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教育意义和健体的作用,使师生达到共识:大课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的向前发展。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领导督导制、体育组负责制、教师量化管理制、课间操评比制)。

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和突破口,吸引全校学生走向操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我校把开展“大课间活动”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使锻炼成为习惯,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

二、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活动指导:

活动组织:各班主任、科任老师

医务监督:校医室

四、活动安排:

(一)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周一至周五上午第一节课下课8:50—9:20,各年段各班级每周一次,每周一轮换,具体时间为:周一一年级,周二二年级,周三三年级周四四年级,周五五年级。

(二)活动内容

根据各年段学生的不同特征设置项目,内容有:踢毽子、跳短绳、跳长绳、滚铁环、小篮球、小足球、连续跳跃、井字跳、绳梯、接力跑、呼啦圈等趣味练习,每周进行分场地、项目进行轮换。

五、活动场地的分配及安排

晴天:学校田径场雨天:室内操(各班教室)操场活动分布图附后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2、室外活动时间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必须管理到位。

3、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老师在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4、体育组负责跑操进退场顺序及场地安排,大队部负责考勤及评分,校卫生室负责活动的医务支持,以保证活动的安全进行。

6、体育教师进行巡视与指导,具体问题由体育组负责解释说明。

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精神,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决定开展大课间活动,以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时间,增强学生体质,促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5、开展“大课间”活动。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大课间”活动器材,一部分由学校提供,更多的则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制作的毽子、沙包、等小器材,既充实了活动内容,又节约了学校经费,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建“以班级为试点、班主任配合、学生实践、体育教师指导、学校领导监督完成”的工作机制。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9:40—10:20;

五、活动结构

1.准备部分:广播操、手语操。

2.基本部分: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 :跳绳、玩沙包、踢毽子等。

3.结束部分:活动结束,自由活动。

六、活动内容

1、广播操(七彩阳光)

2、跳绳(如跳短绳、跳长绳等)

3、投(如投沙包、掷实心球等)

4、素质练习(如仰卧起坐、立卧撑、俯卧撑等)

5、游戏(跳飞机、木头人、丢手绢等)

七、注意事顶

1、大课间开始一段时间必须由班主任同时到场负责管理,做到必须的技术指导。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各班主任可多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各项活动。使大课间健康的进行,绿色校园,运动课间,让校园运动长久、让生命更加丰采。

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将继续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在大课间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民主、合作、创新的意识。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3、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三、活动形式:

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第二节和下午第二课下课后进行,课间活动共为一个小时,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

1、第二节下课后,当听到运动员进行曲音乐响起时,全体学生在教室外站队随着 音乐节奏按照顺序依次走下楼梯到后操场集合。(3分钟)

2、随着音乐广播操。(7分钟)

3、练习学校特色项目——健身健美操。(10分钟)

4、自主活动。(8分钟)

5、当音乐响起(拉德斯基进行曲)全体学生一起踏步由各班班主任带领按顺序进教室。(2分钟)

四、注意事项:

1、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严格按照学校规定路线上下楼梯,体育教师参与技术指导。

2、班主任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全程参与、及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 故的发生。

3、学生着装要便于运动,各班主任要安排好不能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学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