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岗位设置方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岗位设置方案 篇1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规范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管理,根据省委省政府皖办发(20xx)17号和市庆办发(20xx)13号及岳办(20xx)162号、岳人社发(20xx)8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岳西县响肠中心学校中小学岗位设置及聘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岗位设置科学运行管理,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改革方向,建立适合本单位各类人员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事业的优化发展。
二、竞聘原则
竞聘上岗应坚持党管人才,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三、竞聘方法
各等级岗位数多于竞聘人数的,依据上级文件规定的基本条件考核聘任;各级岗位少于竞聘人数的,采取量化评分办法,依据测评分数考核聘任。
四、单位基本情况
响肠中心学校以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推动学前教育,促进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主要工作职责和任务。本单位属于教育局主管的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拔款。根据岳人社发[20xx]82号文件规定,我镇中小学编制总数为137人。
根据岳人社发[20xx]34号文件,核定我单位初中副高岗位为11人,中级岗位为29人,核定我单位小学中级岗位35人。
我单位现实有人数为129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为128人,已聘人员中副高11人,中级77人(中学29人,小学48人),初级40人;工勤人员1人,属于高级工。
五、拟设置岗位情况
本单位拟定岗位包括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两类。拟设置总岗位137人,中学73人,小学64人。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其中专业技术岗位136,占单位岗位总量的99.27%,中学工勤技术岗位1人,工勤技能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的`0.73%。
(一)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1、中学副高级岗位11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15.28%,根据五、六、七级之间的比为2∶4∶4,七级为11×4/10=4人,六级为11×4/10=5人,五级为2人。
2、中学中级岗位为29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为40.28%,根据八、九、十级之间的比为3∶4∶3,十级为9人,九级为11人,八级为9人。
3、中学初级岗位为32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为44.44%,根据十一、十二级之间的比为5∶5,则十一级和十二级各16人。
4、小学中级岗位为35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为55%,根据八、九、十级之间的比为3∶4∶3,十级为11人,九级为13人,八级为11人。
5、小学初级岗位为29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为45%,根据十一、十二级之间的比为5∶5,则十一级和十二级各14人,十三级1人。
(二)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1个,占中学岗位总量的1.4%,属于技术三级岗位。
六、各级岗位人员的竞聘条件
一)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1、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任期考核均达到合格等次以上。
2、继续教育学时达规定标准。
3、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教学成绩(学年考试)在同年级同学科同类班级中为中等以上水平。
5、政策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已聘专业技术岗位中、高级职称满三年可晋升一档,由于此次是初聘,现职岗位六年以上可在同级内晋升二档。
三)结合响肠中心学校实际情况,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科学测评、公平公正的原则,特制订以下评分细则:
1、政治思想表现(10分)
遵纪守法,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能自觉维护学校大局和社会稳定。
任现职近一个任期内(三年),如师德方面有严重缺失,受到中心学校及以上组织的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本次岗位设置中不予晋级。
2、资历方面(据实计分)
⑴学历分:小学:本科4分,专科2分;中学:研究生4分,本科2分。
⑵教龄分:按1.5分/年计。
⑶任职分:按任现职5分/年计。
3、考勤计分
以近一个任期(三年)为计分年限,每学期2分。每学期中旷课6节以上,事假超过15天或病假超过3个月的本学期不计分。
4、工作能力考核(满分20分)
由考评小组根据参与对象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情况评分。
5、教学业绩
⑴小学教师:
以所授学科在近三年(一个任期)全镇学年末联考中成绩为依据,“综合分”项赋分,最高分为满分8分/学年,全镇平均成绩为5分,超出平均成绩每1分加0.3分,低于平均成绩每1分减0.3分。“进步分”项赋分6分/学年,基础分为4分,较上学年成绩每提高一个名次加0.5分,每退步一个名次减0.5分,保持原名次赋基础分;一年级学科中间名次为基础分,带多学科教师以所有学科平均成绩计分。
⑵初中教师:
①期末统考,满分40分,根据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取近三年(一个任期)六个学期统考成绩得分的平均分。
②中考,满分8分,竞聘教师提供任职期间中考成绩的详实材料,由评定审核小组核实评议赋分。 ③没有任课的学校管理人员,教学业绩分取全校教师的平均值计分。
⑶新调入教师成绩以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认定,少于一年半的同志最高得分不得超过在本校满三年任期教师中最高的考核分。
⑷中小学混岗的教师考核教育教学成绩分别取所在评聘单位的全体教师的平均分。
6、奖励加分(15分封顶)(有关证明材料一律用原件)
任现职以来:
⑴获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含骨干教师)称号的,镇级至国家级分别计1、2、3、4、5分,优质课评比折半计分(6分封顶)。
⑵论文:以在正规教育期刊发表或教育部门评选中获奖为准,县至国家级分别计1、1.5、2、2.5分(4分封顶)。
⑶课题研究已经结题的主持人从县至国家级分别计1、2、3、4分,一般参与人员折半计分,课题没有结题的折半计分(5分封顶)。
⑷学生辅导奖,县至国家级分别计1、1.5、2、2.5分(3分封顶)。
⑸表彰:获镇至国家级分别计1、2、3、4、5分(6分封顶)。
⑹考核获1次优秀计1分,累计加分。
⑺担任班主任工作或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且能胜任的,每年加0.5分,任期内其它兼职工作量和责任都较大的每年加0.3分(此项不重复计算)(6分封顶)。
⑻在单班或艰苦环境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每年加0.5分(限小学)(5分封顶)。
7、有关年限的计算截止20xx年12月底。
七、本方案解释权归响肠中心学校校务委员会。
岗位设置方案 篇2
为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熟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常办发〔20xx〕28号、《关于印发〈常熟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常人社〔20xx〕4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岗位设置方案及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学校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科学设岗、宏观调控;优化结构、精干高效;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平稳实施、稳步推进。
二、实施范围与对象
学校正式在职在编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均适用本实施方案。
三、岗位设置与结构比例
我校编制总数为 203人,实有236人,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经常熟市教育局审核,各岗位设置数为:
(一)岗位总量
尚湖高级中学岗位总量203个,其中:管理岗位 3个,专业技术岗位 197个,工勤技能岗位 3个。
(二)岗位类别及比例
1.学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2.根据岗位设置原则,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具体控制标准如下:专业技术占主体,为岗位总量的 97%;管理岗为岗位总量的1.5%、工勤技能岗为岗位总量的 1.5%。
四、各类岗位的聘用条件(岗位职责见岗位说明书)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聘用条件
1.遵纪守法,服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安排;
2.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行;
3.胜任岗位,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学历,年度考核均合格;
4.身心健康、团结合作。
(二)专业技术岗位首聘条件
根据苏教人师〔20xx〕11号文件精神,教师正高级三级岗位的任职条件由省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副高级五级岗位的`任职条件由苏州市教育局制定。教师四、七、十、十二级岗位的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国家规定的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的有关条件、规定执行,考核合格后聘任。教师六、八、九、十一级岗位和非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由学校根据本单位实际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和业绩贡献要求等因素综合制定,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具体见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说明书。
(三)管理岗位聘用:“双肩挑”的校长、副校长其专业技术岗位首聘条件
参照教师,但不占其他教师名额。
(四)工勤岗位聘用依据目前职务级别。
五、岗位首聘基本程序
1.组织学习传达。
2.成立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翁和弟
副组长: 钱建新、张治中、沈伟民
成 员:黄利平、马燮炎、周昇、金冬华、陆品芳、时卫忠、徐斌、金宝石、蒋美玉
3.制定方案。根据市教育局核准的岗位数编制岗位设置方案,制定岗位内部各等级岗位任职条件,提交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后,形成《尚湖高级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公布岗位。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各类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等。
5.个人申请应聘。应聘人员按照不同的应聘岗位级别,以填写岗位竞聘申请表的形式向学校提出书面应聘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6.组织考核竞聘工作。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应聘人员的条件进行审核,依次进入相应级别。
7.公示考核竞聘结果。公布首聘结果,校内公示。
8.上报竞聘结果。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公示情况,集体讨论决定并公布和上报人员的相应级别。
9.签订聘用合同。待市人社局对竞聘结果批复后,根据市教育局通知,学校法定代表人与受聘人员统一签订岗位聘用合同,兑现岗位工资。
10.总结验收阶段。我校就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总结材料上报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将对我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六、竞聘及聘期内管理
1.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当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
2.聘期结束或在竞聘高一级岗位时,应对照岗位要求进行自我总结和岗位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阶段聘任的依据。受聘三级岗位须受聘四级岗位4年以上,受聘五级岗位须受聘六级岗位3年以上,受聘六级岗位须受聘七级岗位3年以上,受聘八级岗位须受聘九级岗位2年以上,受聘九级岗位须受聘十级岗位2年以上,受聘十一级岗位须受聘十二级岗位2年以上。
3.制定竞聘考核管理办法。每年暑假放假前,学校公布竞聘岗位计划,明确岗位职责要求、竞聘条件和操作办法等,假期实施竞聘,开学公示结果。
七、如有政策调整则根据新政策执行。
八、本方案由校长室负责解释。
岗位设置方案 篇3
一、本所基本情况
本所成立于xxx年xx月xx日,系全额拨款的全民事业单位,批准编制人数x人,现有职工总数x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x人,其中高级职称x人,中级职称x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x人。
本所业务范围:负责辖区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综合管理,编制和执行年度养护计划,对养护企业作业质量进行监督考核,合理使用养护资金,承办有关招投标工作,承担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组织实施上级指令性任务。
根据本所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能,现设办公室、综合计划科、设施管理科、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二、岗位设施原则
1、因事设岗、岗职对应。以“事”为中心,按照工作的需要,确定岗位和职务层次,明确岗位职责,做到有事有岗有责。
2、重点导向、竞争激励的原则。设岗从单位实际出发,注意向重点业务学科岗位、一线工作岗位倾斜,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3、结构合理、群体优化的原则。按照岗位有层次、结构要合理、组合最优化的要求,依据单位各科室专业技术工作岗位的性质、专业的特点及担负的`责任,选择最适用的职务主系列和非主系列,确定各系列最适合的档次,配置每个系列最适当的岗位职数,发挥群体最佳效能。
三、组织机构
本所成立职称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本所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聘任及日常管理等工作。
成员名单:xxx、xxx、xxx、xxx,由xxx任组长。
四、岗位设置方案
1、主系列与非主系列的设置
根据本所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能,主系列为工程、经济,非主系列为会计、档案等。
2、高、中级职务结构比例
按本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确定岗位职数,其中高级职务按现有人数的15%设置,中级职务按现有人数的40%设置。高级职务和中级职务均留出5%的职数,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或引进人才之需。今后根据人员结构变化情况及时申请调整。
3、各部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
1)工程管理,设高级职称x人,中级职称x人。
2)综合计划,设高级职称x人,中级职称x人。
3)财务管理,设中级职称x人。
4)档案管理,设中级职称x人。
五、关于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
在设岗的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岗位职责、岗位聘约,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重新聘任,签订聘约,颁发聘书。
岗位设置方案 篇4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自治区人事厅、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通知》(桂人发〔20xx〕52号)等有关政策规定及县教育局给定的指标限额,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岗位设置情况
(一)岗位类别
本校设置岗位总量73个,其中:管理岗位0个,占岗位总量的0%;专业技术岗位68个,占岗位总量的93.15%;工勤技能岗位5个,占岗位总量的
6.85%。
(二)管理岗位的名称、等级、数量
管理岗位总数0个,占岗位总量的0%。
(三)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专业技术岗位68个,占岗位总量的93.15%,其中:
1.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1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1.47%。其中:七级岗位1个,占副高级岗位比例100%。
2.中级岗位25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36.76%。其中:八级岗位7个,占中级岗位比例28%;九级岗位10个,占中级岗位比例40.%;十级岗位8个,占中级岗位比例32%。
3.初级岗位42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61.76%。其中:十一级岗位21个(其中其他专业技术岗位1个),占初级岗位比例50%;十二级岗位21个(其中其他专业技术岗位1个),占初级岗位比例50%。
(四)工勤技能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5个,占单位岗位总量的1.47%。其中:技术工三级岗位1个,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比例20%;技术工四级岗位2个,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比例40%;技术工五级2个,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比例40%。
二、组织领导
为保证我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工作顺利进行,成立xxx学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xxxxx学校校长
副组长:xxxxxx学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
xxxxxx学校副校长
xxxxxx学校副校长
成员:xxxxxx学校政教处主任
xxxxxx学校教务处主任
xxxxxx学校总务处主任
xxxxxx学校政教处副主任
xxxxxx学校教务处副主任
xxxxxx学校语文组组长
xxxxxx学校数学组组长
xxxxxx学校综合组组长
xxxxxx学校党支部纪检委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x兼任,办公室成员有xxx、xxx、xxx、xxx。
三、实施方法步骤
在县教育局的指导下,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开展工作,积极稳妥推进,遇到重大问题,及时汇报。明确职责任务,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岗位设置的实施工作,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制定好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岗位设置说明书等,组织好岗位聘用,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改革顺利实施。严肃工作纪律,要认真履行职责,严肃人事纪律,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岗位设置的'各项工作规定落到实处。
(一)制定实施方案,编写岗位说明书
按县教育局给定的岗位指标,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写岗位说明书,组织本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实施方案,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和岗位说明书报县教育局审核通过后,上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
(二)组织竞岗,上报材料,签订合同
按上级批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说明书等有关材料,根据学校发展需要,严格按照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组织人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填写花名册、登记表等,上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备案后签订聘用合同,兑现工资。
(三)总结
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认定,下发认定通知单后,学校做好经验总结。
附件一:xxx学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量化测评评分办法
附件二:xxx学校事业单位岗位说明书
岗位设置方案 篇5
为深化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实现我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根据省市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按需设岗,科学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平稳实施。
三、岗位设置
本单位岗位设置总量为78个,包括管理岗位9个,专业技术岗位69个。其中专业技术岗位主系列是中学教师系列,其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为67个,占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量的97%;辅系列岗位为校医系列,辅系列岗位最高等级为六级,岗位设置数为1个,占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量的1.5%。
(一)管理岗位等级和数量
岗位总数为9个,其中七级(正科级)1个,八级(副科级)3个,九级(科员级)4个,10级(办事员)1个。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和数量
岗位总数为69个,分高级、中级、初级三类。
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21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30%。
(1)正高级岗位3个,其中四级岗位3个。
(2)副高级岗位18个,其中五级岗位4个,六级岗位7个(非主系列1个),七级岗位7个(非主系列1个)。
2.中级岗位34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50%。
其中八级岗位10个(非主系列1个),九级岗位14个(非主系列1个),十级岗位10个(非主系列1个)。
3.初级岗位14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比例20%。
其中十一级岗位7个,十二级岗位7个,十三级(试用期)岗位2个。
四、晋级条件
(一)管理岗位
略。
(二)专业技术岗位
见济同中学各等级聘用条件。
(三)工勤技能岗位
按(苏人工考〔1995〕2号)、(苏人工考〔1997〕1号)、(苏人通〔1998〕101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五、实施措施
(一)成立岗位设置领导组织
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两个工作组织。
1、为确保该工作的顺利完成,特成立“学校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由党、政、工、团、民主党派和教师代表组成:丁连伟、徐亚勤、张加红、俞瑛、殷轶瞾、秦良、章文炬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并根据评定委员会的评定结果确定教职工岗位等级。由丁连伟校长担任组长,徐亚勤副书记、张加红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全面负责该项工作的'学习宣传和组织实施。
“学校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俞瑛具体负责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任职条件,指标核定、分值测算、数据汇总、负责上报各类材料,负责考核聘用,负责签订聘用合同,负责核定兑现岗位工资。
2、成立岗位设置工作专家评定委员会,成员有丁连伟、徐亚勤、张加红、俞瑛、殷轶瞾、秦良、陈钢、章文炬、贾秋萍、张晓霞、周丽、蒋继盛、于仁娟共13人组成;评定委员会负责对符合本单位晋级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按不同职级分别打分,并根据教职工得分情况和学校岗位需求情况,评定教职工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经公示无异议后进行岗位聘任。
(二)、岗位设置实施步骤
1、岗位设置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4月)
(1)编制学校岗位设置方案。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和人员队伍现状,编制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方案包括岗位总量、结构比例以及最高等级限制等事项。岗位设置方案经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集体研究通过。
(2)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学校岗位设置方案。
(3)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人社部门核准岗位设置方案。
2、组织实施阶段(4月—7月)
(1)制定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学校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制定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2)编制岗位说明书
结合《关于印发〈常州市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常人社发(R)〔20xx〕7号)、《关于同意常州市济同中学岗位设置方案的批复》(常人社复(R)〔20xx〕102号)和《常州市教育局直属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级评分参考标准》,编制出三类岗位共13个等级的岗位说明书,明确设定岗位的工作性质、任职条件、职责任务、绩效考核标准等主要内容,作为今后人员聘用和管理的主要依据。
专题培训(5月31日下午第四节):各内设机构负责人、各教研组长是本部门、组室编写岗位说明书的责任人,学校首先召集内设机构负责人、各教研组长,学习相关文件,传达岗位等级层次设置情况,明确岗位设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编写岗位说明书的操作步骤。
(3)确定岗位等级评定条件
根据《关于印发〈常州市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术岗位内部各等级岗位聘用条件(试行)〉(常教人〔20xx〕10号)的通知精神,以完成本岗位工作所需的学识、才能、技术和经历为前提,以岗位工作需要为依据,从我校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我校发展的岗位等级具体评定条件。
(4)设计岗位评定办法
参照《常州市教育局直属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级评分参考标准》,实行打分制,通过对教学“资历”与“实绩”进行分值量化和评委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岗位等级人选。认真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工作:
①整理汇总教职工的出生年月、专业技术任职年限、担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年限、任现职务以来的管理工作年限和专业型、奖励型荣誉等相关信息。
②召开岗位设置领导小组和专家评定委员会联席会议,对教职工的奖励型荣誉进行界定,确定分值,并形成书面意见。在上述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由岗位设置工作职能部门参照《常州市教育局直属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级评分参考标准》的评分细则打出个人分数。
(5)规范岗位聘用程序
①召开全校教工大会,公布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各等级的任职条件,并结合实例进行解读。下发教职工信息条交本人核对并签名确认,在核实反馈的基础上确定个人分数并按岗位类别排序。
②根据岗位等级指标,结合岗位基本条件,确定各等级教职工岗位聘用人员名单。在分数相同,难以确定时,召开专家评定委员会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打出推荐分。
③按规定时间和程序向教育局上报各类表格,进行资格审核。
④将各类人员的岗位设置情况公示7天。公示期间,教职工如对岗位确定有异议,可向学校岗位设置领导小组提出书面申诉,由领导小组复议。
⑤.签订聘用合同。公示结束后,经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各类人员的聘用岗位,参照学校原来的聘用期限,由办公室组织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
3、检查验收及认定阶段(8月)
①学校完成岗位聘用后,按规定报教育、人社部门检查验收及认定。
②教育、人社部门验收认定学校岗位聘用合格后,兑现岗位工资。
六、有关说明
因首次设岗,特将操作中可能碰到一些具体问题做如下说明:
1、职员岗位、工勤岗位级别无变化。如岗位变动,应具备拟任职岗位规定的基本条件,报市教育局审核,并报市人事局备案。
2、专业技术岗位中按比例设置非主系列岗位(教辅岗位),同一职级中按得分多少排序,按核定的岗位数确定等级。
3、具有教师职称但在教辅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原则上不能聘为本职级的最高等级。
4、已过35周岁的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在首聘中加分,下一轮聘任不再加分。
5、20xx年7月1日—20xx年7月31日到达退休年龄的专业技术人员按在职人员条件打分,达到在职人员所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最低分者即进入该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但不占在职人员岗位。
7、首次聘任中涉及的荣誉获得时间以20xx年7月31日为界。
8、20xx—20xx年度不参加考核者,首聘不晋级。
9、同分条件下,按照任职年限、专技工作年限、所获荣誉级别先后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