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震演练方案

欢迎阅读学校防震演练方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 篇1

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保障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为切实增强在校师生的避险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对师生造成的伤害,特制订本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教职工

二、演练的内容

师生紧急疏散到指定地点集合。

三、演练时间

1、第一周、第六周、第十二周、第十七周以校为单位组织演练,具体演练时间由学校根据阶段性工作分别安排到上课时间、课外活动时间。

2、第一周、第六周、第十一周、第十六周以班为单位组织演练,具体演练时间为各班安全课时间。

四、活动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按照学校要求统一行动,不得提前或推迟,做到各负其责,一切行动听指挥。

5、所有参演人员都要提高认识,活动的各个细小的环节都要有人负责,实行责任分解,确保师生安全。

6、疏散地点:按要求、按时间及时到学校空地集合。

五、组织落实,宣传到位

1、加强宣传工作,要让学生了解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地震的前兆是那些?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水的变化:(天旱井冒水,无雨水变浑,喷气又发响);动物的'变化:(骡马发惊不进圈,猪不吃食跳栏跑。猫儿躲得无踪影,鸡飞上树狗哀嚎。鱼儿浮头跃出水,鸭不下水岸上闹。冰天雪地蛇出动,老鼠搬家四处逃。摸清习性辨真假,发现异常要报告。综合分析作判断,群测群防很重要)

2、地震发生时,各年级都要听从学校的统一指挥,学校教师要按照学校的部署到指定的方位。

3、学校要建立一支思想过硬的抢险队伍,由校(园)长统一指挥。

六、制度健全,措施到位

1、学校制定一套完整的防震、防灾工作制度。

2、学校制定防震计划,要根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3、学校及时检查并消除校内防震的隐患,该加固的要加固,该拆除的要拆除。

4、合理摆放物品,楼道要通畅,化学试验的易燃易暴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地方。

七、演练过程

(一)启动程序

有师生皆知的警报信号。

(二)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立即告知学生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并尽可能用书包或双手保护头部。

2、师生直接由班主任组织到指定地点集合,班主任组织好顺序,做到不拥挤,不慌乱,有秩序地快速疏散。

3、演练时间:预定2分钟。

4、学生到指定地点后,教师要立即清点人数。

5、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6、总结演练经验教训。

7、搜集、整理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编撰演练简报。

8、上报演练资料。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通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地震发生时,我校防震减灾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本次演练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赵和平、黄曼丽

演练指挥:赵和平

职责:全面负责演练准备、组织全过程;统筹协调、调度各小组工作。

对整个演练负总责。

演练副指挥:张桢

职责:指挥播放“模拟地震音效”(一分钟)后。播放“地震警报信号”(2分钟)。同时兼顾二、三楼学生撤离时的纪律管理。

琚松涛职责:负责各班安全撤离后的场外指挥。安排各班到指定地点。以及现场秩序的维护。掌握现场情况,掌握各班各年级人数。上报现场情况等。

2、教室室内指挥组:

组长:张桢

成员:刘俊、各班第二节课任教师、班主任

职责:现场指挥程序安排

(1)“模拟地震音效”发出后,马上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教师指导学生迅速以书本或坐垫等护头、蹲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信号”(2分钟)响起,迅速组织学生有秩序到走廊成两列纵队集合。听“疏散信号”依次有序地往安全地带“操场处”疏散。到指定地点后班主任整理并清点本班同学人数,及时上报到年级组长处。全体疏散结束后四个年级组长再分别上报琚松涛。

(3)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

发生。

3、室外场地指挥组:

组长:琚松涛

成员:兰文欣、王祥德

职责:撤离过程中的场地(操场)指挥和维持现场纪律

(1)组织师生在指定位置避震:每班成两列纵队面向教学楼蹲下。

(2)稳定师生情绪、维护秩序,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3)演练结束后有秩序组织学生返回教室。

4、卫生医疗小组:

组长:张辉

成员:王友珍

职责:携带应急药品,随时待命,一旦有意外擦伤的学生或教师,医疗组及时处理。(在地震警报结束后第一时间到操场食堂门口待命)

5、资料收集组:

组长:顾翔

成员:陈世春陈秋婷

职责:演练全过程的影像、新闻等资料收集

6、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组长:琚松涛

教学楼第一层:何也(负责一楼西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余晓(负责一楼东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教学楼第二层:陈扬(负责二楼东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阎莉惠(负责二楼西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教学楼第三层:杨强(负责三楼东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郭锐(负责三楼西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教学楼第四层:王德军(负责四楼东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陶玲(负责四楼西侧的班级撤离时的路线指挥)

综合楼:刘春燕具体负责,同样撤离到大操场做操处。

职责:地震警报响起后,各班迅速组织学生有秩序到走廊成两列纵队集合。班主任迅速组织本班学生成两列纵队到走廊集合,双手以书抱头作保护状,按楼层顺序疏散。

楼层老师要随时提醒学生有序撤离,学生出现跌倒现象时应及时扶起,避免踩踏现象发生。

三、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

全体师生。

3.时间:

20xx年3月29日课间部署演练方案,进行排演。3月30日课间正式演练。

四、演练准备

1.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地震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年级组长、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自习课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和纪律要求。学习有关避震知识,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懂得在地震发生是如何自我保护。班主任安排时间,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应急避震演练,熟悉疏散线路,进行自救逃生练习,直到学生操作熟练(班任要排好队形:有前后门的要保证前后门同时畅通,两列队伍一列从前门撤离,一列从后门撤离。一同到走廊集合。在下楼梯时,挨着扶手的一队始终挨着扶手不得串队)。同时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学生疏散时楼梯通道每排通行2人。

5.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行政要检查落实负责年级的演练前期工作是否按期按质完成。

五、演练要求

1.各组各负其责,在相关楼层、转弯点维持纪律的老师,要做到没有无岗人,人人有责任。

2.各班主任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注意班级前后门要畅通,不堵死后门;发挥班干部,团、队干部的作用,班内安排好逃生小组,组长要得力;逃生小组与座次安排要便于有秩序疏散,各班有本班逃生疏散思路。

3.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4.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5.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马鞍山培正学校防震减灾疏散演练现在开始”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副指挥张桢指挥广播室播放“模拟地震音效”。(时长一分钟)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护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等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避震演练时间为1分钟。

3、一分钟后,副指挥指挥播放解除“模拟地震音效”信号。

4、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发出一楼“紧急疏散”信号。

2、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出门。

3、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4、具体演练撤离路线根据课间操出操中规定的路线进行,学生有序撤离。

5、学生撤离后,课任老师组织学生在操场有序站好。

6、组长按顺序向琚松涛报告,内容为:

“某年级###名师生参加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全部安全撤出,无人受伤,请指示”。

答复:“请全体师生听从指挥,原地待命。”(四个年级组长报告结束后)

副指挥向指挥报告:“报告指挥:马鞍山培正学校共###名师生参加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全部安全撤出,无人受伤,请指示。”

指挥宣布:“马鞍山培正学校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圆满结束。”

郭锐组织退场:

返回顺序:按平时课间操规矩,由东西两侧按顺序进入教室。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保护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吸取四川汶川地震对学校师生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训,提高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使全校师生在地震发生时能快速有序地逃生,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的同时,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推进创建“平安校园”建设,组织必要的演练,检测应急反应能力,根据“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以检验反应能力,做到临震不乱,处危不慌、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处置有力”的要求,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特制定本次地震疏散演练方案。

二、防震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

王泰崇

副总指挥:

张钦张怀芳

成员:

葛永提张艳艳郭露红郭素芳张瑞莲赵瑞琴张燕美王慧茹郭振林各班班主任及所有任课老师

三、演练对象

新村学校全体师生

四、演练时间

20xx年10月18年5月15日下午3:20

五、演练内容

情景模拟:全校师生在教室里(同时教育学生在课间发生地震怎么办),遇到突发较强的地震时(演练时以学校报警信号为准)。

六、演练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工作:

(1)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问答》内容,让教师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了解并掌握应急避震的方法,熟悉地震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

(2)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的`讲解。

动作要领:

①为保证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更不允许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

②师生要统一听从号令指挥,发生地震,无法逃生时,应要求就地避震,迅速蹲在课桌下或课桌旁,有可能找一本大的书顶在头上保护头部;可以逃生时,教师根据情况立即组织安全撤离。

(3)在学校的显要位置利用宣传画、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2.正式演练前

(1)由总指挥进行最后动员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如安全、口令等),疏散前的注意事项:

(2)安全方面

①地震时,要注意保护好头部和眼睛,以免被课桌椅碰伤。

②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而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学生在撤离过程中,特别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要手扶墙或栏杆逃离。

③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嬉闹。

(3)演练结束后学生有序回到各自的教室并及时总结。

3.演练行动步骤:

第一次:每班先选择靠门的第一小组进行地震安全撤离示范,演练逃生示范过程由慢到快(先走后小跑各一次),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观摩。

第二次:全班同学由慢到快(先走后小跑各一次)

4.正式演练

第一步:(发生地震)

(1)总指挥宣布新村小学学生紧急疏散演习现在开始。按警报器。

(2)宣传小组利用广播:“请注意,学校发生紧急情况。同学们听到警报后不要慌乱,听从指挥,有序撤离教室,由班主任或上课老师带领下沿疏散路线从就近安全出口撤离。”

第二步:(准备撤离)

教师看情况喊:“排队,准备撤离!打开前后门”学生按小组迅速出座位站在课桌旁成一路纵队(3、4组面向后排队,最前面的同学迅速把后排的课桌凳前移,打开通道,便于撤离),撤离时1、2组直接合并成一路纵队从前门出,3、4组合并成一路纵队从后门出,出门后再合并成一路纵队同另一个班级行成两路纵队迅速下楼,一楼学生按上述方式直接逃离到操场到指定地点并蹲下。(注意:只能在教室里排队,不能在走廊上排队)。

第三步:(开始撤离)

教师喊:“开始撤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按照学校设计好的路线安全而有序地撤离到大操场指定位置上并蹲下。

七、演练结束(总结)

各小组向总指挥回报情况,总指挥宣布:“事故已经排除,险情已经结束,下面我宣布新村小学学生防震紧急疏散演练圆满结束。”

八、特别提醒:

这次演练的意义是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以免发生地震误传等。

九、应急小组:

1.班级疏散小组:各班班主任和各班教师。

职责:分别到各班级,相互协助(逃生时德育导师在前,班主任在后),负责:

(1)带领学生逃生;

(2)到达安全场地后清点学生人数;

(3)及时向统计小组报告学生人数。

2.宣传小组:张艳艳

赵瑞琴(摄影、摄像)

张钦(广播)

学校防震演练方案 篇4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震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5月9日至5月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围绕防灾减灾主题,学校将开展系列活动,以提高全体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一、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带领总务后勤人员,对学校进行一次全方位排查,重点检查消防设施、室外运动器械、围墙、C楼南山坡、食堂、实验室、电路及电气设备、二期工程工地等场所,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及时排除,确保教育教学秩序正常,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二、开展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结合“5.12”开展师生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详实,人员组织有序,让全体师生进一步熟悉应急避难场所、疏散路径、灾害预警信号和程序。地震灾害难预测,具有突然性,临时播放警报时间上不允许,所以此次疏散采用哨声预警,专人负责。

三、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利用群众晨会对全校师生宣传教育;二是结合班级学生特点,用好周二安全夕会对本班学生进行水上安全教育;三是出好班级板报安全宣传教育栏;四是周五的'班队会由德育处统一主题,在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教育,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四、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宣传报道

德育处、总务处对每次活动做好小结,用心向网络、电台、报刊等媒体投稿,宣传防灾减灾经验做法,营造防灾减灾舆论氛围,扩大影响面,增强教育效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