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师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请欣赏万师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师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1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重要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它是联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这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新的工作而言,孩子年龄很小,家长的期待就更高,家访就显的更为重要了。

家访下来,有几点小体会:感动之一:家长的热情家访期间,我们每到一个家庭,都能看见家长一张张热情的笑脸,我们都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和家长进行亲切的交流。虽然有的家长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交流中仿佛我们是知心朋友。为配合我们的家访,很多家长特意提早下班在家等候,甚至有的家长请假调休,在家等候我们老师去家访。虽然对每户家庭的家访只有半个小时左右,但很多家长提前准备等半天之久。家访中,我们对家庭具体在哪不熟悉,家长主动提出说我们老师到了附近就电话联系他们,然后来接我们。有些家长知道我们要去家访,还早早准备了饮料、水果等,虽然我们不吃不喝,但家长的热情温暖着我们的心,让我们家访的脚步更坚实。感动之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整个家访过程中,我发现家长不管是本身文化程度或高或低,不管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对孩子早期教育都比较重视。孩子小小年纪学画画的,学乐器的,学书法的,有的还参加了各种考级。虽然不是所有家访的学生都这样,但可以看出如今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家长,我深深地感动着。因为我知道,孩子每取得一点成绩,哪怕很微小,也是与家长无私的付出息息相关的。在被感动的'同时,我顿觉得肩上的责任重大。幼儿正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家访,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班级的徐景瑞同学不爱吃饭,邓嘉乐同学有些淘气,容易和同学发生小矛盾,曾雅雯同学在班级三个月以来表现优秀,成为了班级的小组长,小榜样。关于孩子的进步,孩子的表现,我们都一一细致的和家长进行了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更好的配合好学校的工作。课外访万家,拉近了家长和老师的距离。

万师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2

最近,我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积极参加“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深刻认识到了家访的重要性,我认为家访是彻底了解学生,建立家长、学生、老师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模式的最有效方法。

家访给我体会最深的`是让我了解了很多平时没有了解到的情况。有些学生家庭困难,父母关系失去以及家里成员交流的困难都对学生学习造成一些影响,有一名叫卢军超男生,本身人就内向,再加上父亲为聋哑人,在学校就变得更加自卑,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家长沟通,商讨对策,家长和老师都和学生谈心、交流,对学生鼓励,这一学生现在性格逐渐变得开朗,也看到了他久别的笑容。

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这是我家访得到的第二个体会。家访时,学生看到老师来了,马上端茶递水,很礼貌地招呼老师座下。老师在和家长交谈时,主动地离开。即便是我平时认为较差的学生,待人接物也表现得比较优秀。这说明我们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积极了解学生,对他们进行扬长教育,鼓励他们自信、自力。

我家访的第三个体会是家长和老师经常保持沟通。现在有很多留守学生,父母在经济大潮中都出去打工挣钱了,学生基本上寄宿在爷爷奶奶和亲戚家里,由于很多学生现在都处在叛逆期,长辈和亲戚说的话他们都不是很能听进去,有几位学生甚至还进网吧上网,尤其是礼拜天,更是彻底不归,教师经常与家长保持沟通,能对学生时时监控,能经常性地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走正道,爱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业,成才成人。

教师家访意义非凡。家访是教师教学的又一有效方法和手段,积极做好家访有利于教育教学,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

万师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3

期中考过后,我们学校就密锣紧鼓地开展了家访进万家交流活动,通过家访,我们充分地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同时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同时还有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结构二、学生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共同督促。

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必须注重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很多学生在班上学习成绩每次只考了几十分,属于典型的'学困生。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厚厚的期望长的沟通,遏制了部分学生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

通过这次家访,不仅能够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学校,也让我在走访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在今后的教学中与学生沟通更加融洽。当然,家访中也出现了各种值得反思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激励了我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万师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篇4

7月19日高一年级Ⅰ部四位班主任商量着,一同前往南线住校同学家中家访。真是天空作美,一路上都是阴天,满眼都是绿色,各地乡镇新农村建设如画卷一般在我们眼前展开,令大家不禁感慨我们生在了一个最好的时代。虽然路途遥远,但是我们的心情却很是舒畅,很期待看到我们的学生在家中是什么样子,学习情况如何,以及他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具体的家庭。

我们最近的是到达了高丰镇,最远到达了南义和德安的边界,来回将近两百公里。我们的这些住校生绝大多数都是由爷爷或者奶奶在家里看管,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通过家访,我们看到了孩子在家里的具体情况,并且也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些暑期的具体学习任务。虽然面对的学生是高中生,但他们仍然缺乏高度的自律和安全意识,因此我们也把防溺水的相关要求传达给了给每一个学生以及相关家庭责任人。

作为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座桥梁,家访就像是一场场遇见,遇见不完美的学生,他们有的有目标但缺乏行动力,他们有的没有目标但真实善良;遇见不完美的家长,他们有的不了解孩子的现状,对孩子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他们有的清楚孩子的现状,但欠缺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更有不完美的老师,在教书育人上还需不断提高。正是因为有种种的不完美,促使学生、家长、老师的三方共处一室,促膝而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家校的教育同盟,在彼此的遇见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共同寻求更好的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方法,助力我们的学生在成长的路途上全面发展,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人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