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美术老师教研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老师教研心得体会 篇1
我有幸参加了在江西省文联举行的美术教研活动,为了探究小学生美术课堂的学习活动方式和方法,有效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许多美术教师都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和交流,特别是通过参观江西省少年儿童民俗体验美术作品展,给许多老师带来的新的关于美术教学的思考。
在这次美术教研活动中,主要以参观优秀儿童美术作品为主,展出的作品来自江西省的各个地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都是通过课外美术学习提高了自己绘画等各方面美术相关能力,在某些方面都要比仅仅只是在学校学习的学生要高出一筹,这不禁使在校内参与美术教学的老师有所反思。
在参观过程中,主要策划这项展览活动的研究课外美术教学的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这次活动的目的,以及这次美术作品展出的形式和内容,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江西省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江西省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为激发少年儿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弘扬江西民族文化意识,搭建少年儿童民俗体验活动和美术作品展示平台,举办了以“秀美江西·共筑梦想”为主题的画展,展示了小画家们的才华,并凝聚了教育的力量,展出的作品形式多样,包括儿童创作的线描画、水粉画、水彩画、彩墨画、版画、中国画等充满地域特色的'作品,分为红色精神、绿色共享、古色传承等板块,展示江西革命传统、人文文化、自然风光、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民俗风情、城市变化等主题内容,这些儿童绘画作品生动有趣,充满了想象力和创新,所以在最后也不免要讨论课外美术教学与校内美术教学的不同。
校外美术学生有较大的创作空间,而在学校里,大多数时间学生只能在教室里创作,受到了时间空间题材和材料等多方面的限制,学生很难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在校外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查找资料和专研技法,所以在校内教学的美术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美术课堂学习的优势,和专家编制的美术教材围绕美术学习设计应用造型表现和综合探究几个模块,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艺术感知力,再鼓励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与校外美术相结合,成为弘扬江西传统文化优秀的小画家。
美术老师教研心得体会 篇2
我是一名美术老师,现在在一个比较权威的机构做课程研发+授课。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希望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所有的认知都是跟成人有本质的区别的,那是因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她们的左右脑发育不是同时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其实右脑就已经很发达了,右脑是处理情绪和感受等问题的。但是左脑却是慢慢发育的,左脑是处理认知和道德等问题的。这个时候学习绘画他们还只是出于一种对自己的情绪、感受的描绘过程。我们不能根据成人的一些绘画方式去加以干扰。比方说给孩子去画一些简笔画当参照物,或者是用现成的范画去让他照着画等等。这些方式会间接导致孩子的想象力缺失。因为儿童很容易就会被成人主导。
我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讲完ppt课件之后直接关闭图像,然后放一些音乐,音乐可以给人产生想象的空间。然后让孩子自由创作,我不会做任何的范画也不会给参考。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你的范画你的参考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模式化的东西。时间长了离开范画之后他们就无从下笔。
而说的再宽泛一些,艺术本来也没有什么标准,达芬奇,拉斐尔可以以精准出名。波洛克,米罗也可以用抽象出名。没有谁画的.好谁画的不好去评判,只能说你喜不喜欢罢了。如果没有创新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只是追求像与不像的话。那你为什么不直接扔给孩子一个手机去拍照好了,学画画的意义何在呢?反观艺术史上所有大师,哪一个不是因为独特而闻名于世?
所以我会鼓励学生创作,用各种颜色,各种材料,甚至自己制作工具去达到你想要呈现给我的效果,我不会告诉孩子你画的不对,你画的不好。美术教师的主要目的其实在我看来不是授课,而且引导,引导孩子发现事物的更多可能,引导孩子去尝试新的方法,引导他们往自己的风格发展。
有时候自己会画不一定能把孩子教好。所以当老师最重要的是终身学习,很多人以为美术老师很好当,但是我认为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轻轻松松就做好的。除了专业知识,你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甚至一些以前完全都没有想过要去学的知识。因为你在授课过程中会不断发现自己的知识短缺。
最后,我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楼主一点点提示,我也希望艺术教育行业在中国能越来越受重视,在英国美术课是主课,而我们还处在不受重视的范围内。甚至有学生家长认为学习不好才去学习艺术,我觉得这个认识是我国目前整个教育认知不足导致的。其实艺术教育很重要,它对于孩子的一生影响都非常的大,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艺术教育。不只是美术,音乐和舞蹈等艺术的学习也能够成为孩子一辈子的精神食粮。
美术老师教研心得体会 篇3
我园开展了公开课教研活动,美术老师都要上一次教研活动课,这段时间是小班和大班的教研公开课。听了那么多的教研课,觉的各有千秋,我较为欣赏的是中班黄宇芳老师那一节《可爱的虫虫》,和大二班刘红老师执教的《花花伞》。下面是我对这两节课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首先说说《可爱的虫虫》,我觉得这节课老师的构思和大胆创设是很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老师的课前准备也很充分,有新买的丝袜,,报纸,颜料等,准备的.材料新鲜,能是出一把收一把,全部伞展出后引导幼儿了解伞有各种不同的花纹,颜色,形状等都可以不同。这样就可以扩展幼儿思维。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当然,在这次的美术教研中让我深入的了解到美术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教法,在每一个课题都有它的延伸和挖掘的价值。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上我会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掌握更多更好的绘画技能。
美术老师教研心得体会 篇4
十一月二十三日,参加了泰山区小学B片区联片教研活动,对财源小学柳欣老师讲授的《青花瓷》一课,印象颇深。柳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环节清晰,重难点突出,过程流畅,课堂内容容量大,时间布局合理。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既有课件的使用,也有学生的讨论互动;面向全体学生,使用普通话,语言精练准确,教态和蔼亲切;学生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加强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美术应用到生活中,很好的的完成了既定目标。
本节课有两大的亮点:
一是直观教学手段的使用,新课导入所选取的青花瓷拍卖会视频和青花瓷图片,让学生对器型和纹饰有直观感受,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使学生大开眼界。美术是视觉艺术,要想让学生轻松快捷的获取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直观教学原理,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展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视、听、触、想等多方式的'形象化教学,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浓郁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利用学具、教具等教学手段,创造设计一个化静为动,抽象为直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发展了智能。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引发好奇心,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了,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寓美,美中育人。
二是在制作步骤和讲评环节上,注重细节设计。柳老师在示范装饰青花瓷瓶颈部、肩部和底部时,直接采用了花纹粘贴的方法,而瓶腹花纹的设计,采用了一步一步亲自绘画的方式,有效合理地利用了时间,巧妙的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在学生作业展评环节,将作业粘贴在博古架展板上,采用了青花瓷瓶拍卖的方式,设计与导入新课相互呼应,烘托了课堂气氛。细节构思层层递进,让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学生所展现的视野广阔,思维灵活的特点与教师简明严谨,娓娓道来的教学风格,相得益彰。把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美术课的展示直观性和注重教学细节方法的使用,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情感,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