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2022版体育新课标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版体育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篇1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从“单一技术导向”向“结构化知识和技能导向”转变。帮助学生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获得健康的身心、强健的体魄和全面的发展。
整体设计,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育
大单元教学设计就是强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整体统筹安排单元的教学目标、内容结构、学习方式、资源体系、作业系统及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大单元的学习,能对某个运动项目内容有一个整体化的学习、认识与掌握。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在一节课或一个小单元的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时间上的积淀,大单元的提出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科核心素养以运动技能教学为载体,在18个课时以上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逐步形成素养。
兴趣导向,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理念
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是实现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的有效途径。大单元教学有效地将学校“教会、勤练、常赛”理念融入教学当中。通过专项大单元的教学,“教会”学生。通过创新、趣味性的练习进行技能的巩固和强化,让学生在“勤练”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通过课课赛、小赛季、专项运动会等,让学生在“常赛”中享受乐趣。通过大单元教学进行“学练赛”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以生为本,落实核心素养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的引领下,展开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与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不同情境的自主学习者,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方式。大单元教学可以实现深度学习,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技能与学练方法,并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同时,大单元教学,可以推动体育教师改变“教师为中心”的体育学习方式,从而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感受体育学科特有的价值,最终实现体育的育人价值。
大单元教学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开展大单元教学有利于课标倡导的新知识观的贯彻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地。新时代体育教学深度变革需要体育学科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落地课堂,基层体育教师要具备新的知识观,从知识的结构化来考虑单元的建构。坚持不懈不断尝试、探索,用每一节课来践行大单元教学。让学生真正在体育课堂上“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022版体育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篇2
新的体育课标颁布以来,我还没有仔细的研读过,利用暑假的时间,我粗略的阅读了一下。新课标已逐渐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教师的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并向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发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
我觉得新课表更突出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生主体精神发挥的程度有直接关系。《体育课程标准》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信任的成长,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防在中心地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因此,评价体育教学课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精神发挥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标准之一。一是学生体育教学活动中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是否经过自身的肯定和选择。简单的观察方法是看学生体育活动中热情的程度。应该说,学生如是积极投入体育教学活动,那么该课便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其次是看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意识的表现,主要反应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情况,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和质量,学习的情感状态和心理投入程度。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把握准确,以自己的自主学习为主,动机明确,活动兴趣高,且有愉快的心理体验,说明教师在该课堂中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应该说明的是,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是教师施以诱因条件的结果,而学生主体精神发挥的程度如何,关键看教师艺术性运用诱因方法的能力。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新的课标带给我们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教育理论思想,为如何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新的指南。
2022版体育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篇3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从2011走向2022,从31页增加至141页。10年的光景,汇聚名师的思想结晶,迭代更新了原有的课程标准,以更加明确的导向指引、更加具体的文字描述、更加新颖的理念为广大教师群体提供课程设置的依据。
对症下药,高效学习
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和选编教学内容时,既要关注学生体能发展与运动技能学练的外在表现和效果,也要关注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和价值观。对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应基于核心素养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之后再对应学生的特点选编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迭代课堂,主动学练
如何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如何将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我想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应该就能促使学生主动学练。
设计完整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目标引领,提起学生兴趣;创设多种复杂的运动情境,使学生融入其中,加强学生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使学生能积极思考;科学设置运动负荷,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学生得到锻炼;运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和方法,真正契合时代,使学生能打破学习的壁垒,拓展体育视野。以此迭代的新课堂,令学生主动的学练起来。
内外结合,习惯养成
新课标指出: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学生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要求,加强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的多元联动。”这一指出,我们就应联合“家、校、社”积极开展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体现新阶段的教学,不再制约于校园,更应多开发周边近邻资源,以多方力量推动每一位孩子在体育学习中的真正提高。
面对崭新的课程标准,我们需要更加细致的学习。同时也要将新课标的理念活用至我们自身的课堂,以迭代的方式,优化我们原有的体育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思想及学练方式。使学生更加愿意进行体育学习,逐步发展至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最终走向终身体育,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022版体育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篇4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提出在尊重不同水平学生的意愿和需求的基础上,3—6年级从六类专项运动技能中各选择至少1个运动项目,此外,2022年版课标强调采用游戏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不同数量、时间、形式、场景,以及个人与小组间的各种挑战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练、赛”环境中体验运动的乐趣,让学生爱上体育与健康课,能够真正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综合素质提升,落地核心素养
重视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决“学生未养成体育锻烧惯”的问题。2022年版课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等多方面强调要帮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不仅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体能练习、“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等,帮助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终身健康所需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在学业质量中增加了与锻炼习惯有关的评价指标,如,“每周运用所学球类运动技能进行3次课外体育锻炼”等,并通过布置体育与健康家庭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和健康实践活动。
新课标已经出台,但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是关键。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快速有序地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要真正落实体育课程教学方案里面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改革。对体育课的要求高了,相应对我们体育老师的要求也在提高。对于我们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和培训,以便更好的理解新课标的相关内容和要求,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指导学生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将赛事活动举办得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