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德心得体会

请欣赏学习四德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四德心得体会 篇1

树“四德”新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批评继续,是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像一剂道德规范的强心针注进了物欲横流的社会动脉;“爱德、诚德、仁德、孝德”面面俱到。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基本内容,走向生活,走向民众,突出榜样的力量,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的文化传统中,道德一直被作为立身的精神标准和标志,作为从政的行为准则。建立“四德”新风也必须从我做起。通过学习,有如下几点较深的体会:

第一,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就要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惜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同时要坚持道德价值论上的“公私之辨”,继续和发扬中国传统的重义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就要做到爱岗敬业、老实取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敬业为职业道德的核心,诚信为职业道德的根本;传统和道德要求人们诚善于心,言行一致。积极弘扬家庭美德,就要做到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时是社会的细胞,维持家庭关系的和睦稳定,对整个社会的安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努力提升个人品德,就要做到正直无私、谦虚谨慎、团结友爱、勤奋奉献、言行一致;品德的教育和提升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医院的生存能力,我们必须转变服务理念,提高品德修养,把我们的一些不好的不合时宜的思想摒弃。

第二, 用真心服务,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主动服务、全面服务。坚持做到“仁心仁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学会用真心沟通,用真心聆听,用真心工作,学会了解病人,理解病人,尊重病人。认真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就要把病人的满意和不满意来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坚持从病人最不满意的地方干起,从病人最关心的事情做起。

第三, 学会微笑,真诚合作。作为患者本身有疾苦,心情难免不悦,它们来就诊,如果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给他们一个真诚的微笑,那么这些患者就能感到一丝温暖,心中的忧伤就能减去一半,在加上我们的医疗服务那他们就会笑着走出医院。微笑会传染,微笑会让团队合作精神更加凝聚,微笑会让我们团队的服务更加优质。

第四, 自我勉励,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持之以恒。我们无法改变风向,却可以调整风帆;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却可以调整自我。只要你想只要你能,这个舞台就属于你!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只要你善于思考,扎实肯干,你会得到你想得到的,你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不仅要树立自己的雄心,更必须坚定自己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坚持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学无止境,持着达之!通过这次“四德”的学习,我的思想品德得到了质的提高。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保障人民健康的使命,我们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以“四德”来要求自己并付诸实践,谨记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真诚服务的态度,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为救治更多的病患,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习四德心得体会 篇2

在全区全面兴起的学习“四德”重要思想的新潮下,想把刚学习的“四德”重要思想贯彻到教育事业、生活中去,使我们在各项工作上不断取得新成效,在解决前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开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创新的新局面。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点心得体会,请各位老师指正。

一位哲人说过,道德能弥补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不足,这充分说明了“为师先修德”的极端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其人格品行具有强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师德的最好写照。

1、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刻苦钻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努力扩大知识面,让自己赖以教育学生的一桶水变为有源的活水,常换常新,源源不断。特别在当今,国家把培养创造性人才列入了战略计划,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深刻的`创造性,能够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新一代创造性人才。所以作为教师必须乐于学、勤于教、善于思,不断有新的发现,有新的科学的创造,找到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作为教师应以教人者先教己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也就离不开个人品德的提高。我们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优秀一员,我们是塑造灵魂的特种工程师,那么我们首先是榜样,首先是教己,然后才是教人。如何在学生的心灵之中撒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给予学生鼓励帮助,使他们充满自信、力量,为她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导航,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一个有良好个人品德的教师凡是要求学生

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上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这种无形的方法能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他人,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他人交流思想,老师只有用自己的平等、尊重、信任等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才能养育学生的美好人格。

3、作为教师应该拥有慈母般的爱心,做一名尽心尽责的护花使者。当然要拥有慈母般的爱心,我们相信每个教师都应该拥有家庭的美德。家庭美德的核心就是爱--对每个家人的爱,爱就是奉献。

一个具有“四德”的教师才有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对不同学生以不同的鼓励,只有师爱才能凝聚学生的心,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热爱,才能喷涌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使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学习四德心得体会 篇3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教师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道德品质,古人说:“感人者,莫先乎情。”“为良师者,赖其仁,非教术也。”没有教师的爱,学生好似幼苗没有阳光;没有教师的爱,学生的身体、品格和智慧就不能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首先区分为真爱和假爱。苏霍林斯基说:“过教师对于学生的真正的爱,是一种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愿望,这是一种要把你认为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献给学生(不是献给莫个人,而是献给集体)的愿望,是努力使学生从思想上和道德上也达到同一水平的愿望。真爱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诚”真爱则诚,诚分诚意地关心学生的身体、生活和学习;诚心诚意的教育学生学知识学文化学拔能;诚心诚意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成绩,优点和缺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都和真诚的爱结合在一起,就构成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就会逐步的把教师的爱,产生爱的心理,形成爱的意识,进而表现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的行为来。

假爱是一种虚假的爱,虚假则少情,既对学生冷漠,缺乏感情,少则疏情,即在情感和心理上排斥学生,在行为上远离学生。因此假爱无法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建立统一性,教师不可能把自己的一切智慧和力量心甘情愿的奉献给学生。教师的假爱会以及在他们的心灵上,从而扭学生的发展。

其次,教师的爱区分为全爱和偏爱。全爱即对自己所有学生都爱,对学生各个方面都关心爱护,教师爱学生,就应当贴近每一个学生,熟悉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清楚了解和把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学习志趣和思想脉搏,做所有学生的知音。全爱并不是溺爱,并不是没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和严肃的批评教育,而是爱护和批评的统一。全爱不仅能使全体学生与老师达到心心相印,而且培养学生为人处事公正的品质和全面的思想方法。

偏爱即教师不是爱学生集体,而是爱学生的个别和一部分;不是爱学生的各方面,而是爱学生的某一或某些方面;不是精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的统一,而是只爱护不批评。偏爱主要表现为“私”。偏爱是教师从个人的利益,爱好和志趣出发去理解和对待学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状态。偏爱会激发学生的不满情绪,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既不能正确的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的'对待别人和集体,久而久之,就会是学生产生偏狭心理,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

再次,教师的区分为深爱和浅爱。深爱即心爱,是教师对学生发自心灵深处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深爱对学生主要表现为“信”。“信”即教师的言行在学生中的信用和教师对学生的依赖。教师信赖学生是学生相信老师的前提,学生相信老师是教师信赖学生的结果和体现。教师对学生至爱,必然对学生赤心裸胆,推心置腹,急学生所急,教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想。教师相信学生,学生必然信赖老师,教师的言行在学生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威信。

浅爱即表层的爱,浅爱是易变的,短暂的。它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随意性。即随着教师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有时对学生态度差,这必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整天处于迎合和应付老师的状态。天长地久,必然对学生特别是少年学生在性格和心理上产生重大不一定的负面影响。

学习四德心得体会 篇4

人们曾用这些词语形容老师:蜡烛、泥土、春蚕、园丁、人梯……当然,他们还有“孩子王”、“穷书匠”这样俏皮的称谓。然而,汶川大地震中的老师们,却用一种姿势,无言地将这些词语升华。

2岁的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已经停止呼吸。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她身下紧紧护住的那个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平稳。

新婚后第一天上班的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老师苟晓超,三次冲回危在旦夕的教学楼救学生,当他第三次冲进去后,一块约一吨重的混凝砖块砸向他,那一瞬间,他将两个孩子藏在自己的怀中,孩子获救了,他却永远地走了……

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他们爱的真谛,那些在最危险的时刻用生命护卫学生鲜活的事例,那些用血肉之躯为孩子们把守住生命之门的老师们,他们的言行记录了作为教师的信念与担当,他们就是我学习四德教育中最好的楷模。

灾难已经过去,四德教育的建设还在继续,它要在我们教师队伍中传递,因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己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甚至于服饰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要为学生和社会作表率,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对学习四德教育的体会:

通过学习,我知道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建设提到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这四个道德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外延由大到小,内涵由浅到深,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

在四德建设中,人的能动性及个人品德建设建设是事关重要的。个人品德的修养是树立四德意识、规范言行举止、建设和谐家庭、模范地做好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每个人在道德建设过程中要自觉地以自身品德修养为起点,首先向内作功夫。个人品德修养是社会公德的扩大,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个人品质的外化与扩大,只有个人具备优良品德修养才能由己及人,才能由己及家庭、集体和社会。

由于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自己更重视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的表现。也对自己进一步提高了师德素养的水平和要求。

我也要把四德教育传授给我的学生,当今许多青少年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爷爷奶奶宠着,外公外婆惯着,父亲母亲爱着,一些同学养成了娇生惯养的生活习惯,还常常使“小皇帝”、“小公主”的脾气,我想四德教育的开展让学生重新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科任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很少,我想我只能课上和少量的课余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引导学生学习四德知识,做学生心理最真的朋友。我觉得当今的青少年儿童虽然心理上懂得道德概念,但是在实际行动中种种原因总是做不到,不是不想去做,是大家都不去做,结果自己也不好意思。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课上的时间给学生们讲有关德育教育的故事,打破学生的心理问题,课下做一些心理辅导。留给学生作业除了本科的书面作业还要增加四德教育建设方面的如:对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我爱你,很多学生一定羞于出口。我会给他们讲家庭美德,第一要做到的就是要有孝心。我们从小要懂得,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爸爸妈妈养育我们,付出了他们的心血和爱心,他们不要我们回报,但我们要有感恩之心,要懂得孝老爱亲,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其他关心我们的人。施恩不图报,但受恩要感恩。现在我们还小,不能为父母做什么,我们只能对他们说我爱你,谢谢你们的抚养关爱”。

我会把我想到的付诸行动当中,让我和我的学生在四德教育中共同进步,一起迈向美好的明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