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初中美术实习心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美术实习心得 篇1
1、诱发学生产生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产生问题。为此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可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走进美术知识的世界里,体验收获美术技能的过程。作为教师,为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应根据教学进度提出各种假设,引导学生多方位地思考问题的答案。如在教学《课程表设计》这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现一张课程表,然后在这情境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课程表由哪些横线和竖线所组成?”“课程表一共有多少方格?”“课程表的结构与其他表格的结构有什么不同?”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假设:“如果构成课程表的不是直线与横线,而是一些弧线,那将会如何?”然后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对课程表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思考。学生通过多种角度的观察、全方位的思考,自然就能总结出课程表的总体特征。
2、鼓励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质疑,就是学生对名家名作或者教师的言语进行质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一些约定俗成的认知是不允许学生产生质疑的,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教师说的都是正确的,名家名作也是非常经典的。然而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一切创新,都来源于对原有形态的质疑,只有在怀疑的过程中,才能推动认知的发展。美术学习也需要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知识、生活知识怀着质疑的态度,需要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求知、乐于探索的习惯。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激发已有的知识背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创新。教师应该整理和归纳学生发现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继续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教学《来自于乡土的艺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家乡有哪些民间艺术。当学生列举民间艺术种类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围绕几个方面对这些民间艺术作品提出问题,如民间艺术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民间艺术品的差异、民间艺术品的来源等。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自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民间制作年画,是单纯出于过年的需要吗?风筝的制作与年画的制作,有什么区别?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主动探究问题答案的精神。
3、寻求问题的答案
问题教学法的第三步,就是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答案寻求的过程,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探究问题的答案;可以用个人汇报的形式来汇报问题的答案,然后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也可以用去图书馆查资料、写小论文的形式来表达问题的答案。通过多样化寻求问题答案的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在教学《来自于乡土的艺术》这课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问题的答案。然后让小组派选代表,在讲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再由其他组员发表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质疑。最后可以让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把自己探究问题的过程表达出来。通过这些活动,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美术实习心得 篇2
本月十九号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师范生开始了为期六周的实习生活。我们实习的学校是现代中学。在学校领导和带队老师的关心和认真指导下,我们很快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并投入角色。
第一周我们的工作任务是听课,向任课班级的学生做自我介绍,和准备下周的上课教案。一周的实习下来,感慨颇多。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从老师们身上,我看到了为人师表散发出的耀眼光芒,给了我实习生活带很多启发性的思维,每次上完一堂课我都有深的感触:想要当好一名好的老师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教师也是一件最幸福的事!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发展处于转折期,情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常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很大的易动性,冲动性。情感内容日益丰富,深刻。因而初中美术教学应切合初中生的身心特征。师生间应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信任老师,老师喜欢学生,教学活动才能进行得顺利完满。
我利用课堂上观赏学生作业的机会和他们做了一点沟通发现他们大部分对美术是很感兴趣的,觉得美术是具有趣味性的学科。对于初到美术海洋的学生们,对于美术方面的知识似懂非懂,如果把太多理论注进他们的脑袋里,他们会对美术产生厌恶和憎恨,如果把美术知识化为游戏和故事,并且还能让他们亲自接触实物,他们会对美术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处理这些细节,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应准备好教案和教具。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给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美术教学,我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次的实习机会令我彻底改变了很多死板,上美术课很轻松等观念,懂得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灵动性,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在我的指导老师身上我学习到很多东西,我们会不断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
初中美术实习心得 篇3
摘 要 结合实习学校所用教材,本文从绘画、手工和欣赏三个方面来对初中美术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来论述,从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育实习 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结合实习学校所用初中美术教材,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的具体思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绘画篇
在这部分主要有两点:一是资源的利用,二是观察的方法。资源的利用主要是教室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很多学生认为画画是很难的一件事,他们认为难,当然也就怕去画,然而如果看到有哪个同学画得好却很羡慕。其实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怎么去观察,怎么去选择画什么,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画画就简单得多了。
很多学生在写生的时候都会因为太注意细节反而把大形丢了,画得不完整也不具体。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让学生朦胧地掌握物体的轮廓。因为朦胧地看物体,物体的细小部分就看不太清楚了,这样就减少了细小局部的干扰,结构复杂的物体也就会变得整体化,简单化。这样去观察容易使学生看到物体的整体效果,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经过这样的观察方法,同学们就会把画面画得完整,画得具体。把握了画面的完整性后,针对画面的局部,可以让眼光在物体上面来回的看,不要固定在一处看,这样培养学生认识整体和局
部的关系。绘画时观察物体不能只限于大体形状而不求精细,还要对局部进行深入观察,分析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样的观察方法由于目光的焦点在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不停的移动,既能看清楚物体的细小部分,也能看到物体的整体,便于学生认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知道了一些基本的观察方法之后,选绘画对象也是大部分学生头疼的事。大部分学生认为要画很美很不一样的才好,不知道画什么,也忽略了身边很多有意思又很美的景物。其实就在教室里就有很多可以画的东西,引导学生去观察教室的一角,一个窗台、一张课桌、一个垃圾桶,都可以成为绘画的对象,可以让学生随手练,上课的时候建立这个意识,课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练习。由于每个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喜好不一样,学生可以利用下课的5分钟或10分钟将自己有感受的教室的某个小角落画出来,刚开始要求学生画的东西少一点,多观察仔细一些,多琢磨一下构图。对风景的写生,一般学生都会看到很多比较宏伟壮观的景致,容易画得比较空,总停留在一个大的轮廓上,而对细节的观察能力比较薄弱。可以引导学生对去观察一根树枝、一朵梨花、一堆石头、一棵树,也可以结合不同季节不同形态去观察,然后结合构图去选择去表现。学生还可以随手练,课余时间花几分钟去画,画好之后可以和同学交流,也可以跟老师交流。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美的能力和表现能力。
2手工制作篇
手工制作是学生最喜欢的部分,但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完成的都不大理想。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个学期可以做一或两次手工制作课,学生和老师都做好充分的准备,老师先考察好,再让学生准备材料,比如,上泥塑课,有的学生家附近有本地的烧瓦场,老师可以跟烧瓦场老板商量讨一些泥,回来做,做得别太大,做好后再和瓦场老板商量学生做的泥塑拿去跟瓦一起烧,烧好后,将成功的作品根据自身特点再引导学生上色,这样也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认识色彩方面的知识。再比如学生都处在乡村,制作拼贴画很方便收集材料,可以在一个学期上课初期就告诉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拼贴主题收集材料,等学生收集得差不多就开课让学生动手制作。学生的作品都可以参加学校的活动,或做小型展览,可以选择在食堂之类的,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3欣赏篇
因为笔者的实习学校初中美术教材是选用人美版的.,欣赏课偏多,针对以往老师主讲的欣赏课模式,可以运用学校图书室和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体的可以结合要上的课,选一幅画、一个画家或一个画派,根据学生人数和课数每次选择几个学生,让学生自己上网或找相关书籍去收集,并结合自己的
的作品,不同民族、国家同一题材的作品,同一绘画内容、不同处理样式的作品置于同一环境中欣赏。然后在授课前花10分钟左右请学生起来分享交流。从而给学生搭建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想说,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参加到交流过程中并给与引导。
美术欣赏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里面渗透了各门学科的知识。因此可以加强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特别是美术课与历史、政治、文学、哲学、地理和宗教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比如中世纪的美术作品几乎全部由宗教中产生,美术成为宗教的贡物,以致形成宗教美术。然而通过对作品外延的综合知识的介绍,也会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创造立体的认识氛围。
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使欣赏课从一门“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灌输过程”,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xx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 秦华.地方美术课程资源[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 .
初中美术实习心得 篇4
1、诱发学生产生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产生问题。为此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可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走进美术知识的世界里,体验收获美术技能的过程。作为教师,为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应根据教学进度提出各种假设,引导学生多方位地思考问题的答案。如在教学《课程表设计》这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现一张课程表,然后在这情境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课程表由哪些横线和竖线所组成?”“课程表一共有多少方格?”“课程表的结构与其他表格的结构有什么不同?”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假设:“如果构成课程表的不是直线与横线,而是一些弧线,那将会如何?”然后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对课程表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思考。学生通过多种角度的观察、全方位的思考,自然就能总结出课程表的总体特征。
2、鼓励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质疑,就是学生对名家名作或者教师的言语进行质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一些约定俗成的认知是不允许学生产生质疑的,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教师说的都是正确的,名家名作也是非常经典的。然而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一切创新,都来源于对原有形态的质疑,只有在怀疑的过程中,才能推动认知的发展。美术学习也需要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知识、生活知识怀着质疑的态度,需要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求知、乐于探索的习惯。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激发已有的知识背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创新。教师应该整理和归纳学生发现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继续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教学《来自于乡土的艺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家乡有哪些民间艺术。当学生列举民间艺术种类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围绕几个方面对这些民间艺术作品提出问题,如民间艺术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民间艺术品的差异、民间艺术品的来源等。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自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民间制作年画,是单纯出于过年的需要吗?风筝的制作与年画的制作,有什么区别?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主动探究问题答案的精神。
3、寻求问题的答案
问题教学法的第三步,就是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答案寻求的过程,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探究问题的答案;可以用个人汇报的形式来汇报问题的答案,然后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也可以用去图书馆查资料、写小论文的形式来表达问题的答案。通过多样化寻求问题答案的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在教学《来自于乡土的艺术》这课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问题的答案。然后让小组派选代表,在讲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再由其他组员发表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质疑。最后可以让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把自己探究问题的过程表达出来。通过这些活动,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