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请欣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篇1

8月22日,我参加了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别组织的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20xx版)解读的线上培训讲座。该讲座由XX老师、白皛老师主讲,两位老师妙语连珠、深入浅出,使我受益匪浅!

在上午,何老师从“新课标”20xx版的大纲出发,着重分析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等具体内容,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明确突出了“新课标”的.“新”——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标准、过程性评价等,并阐释了“教学评致性”该如何具体落实。此外,何老师手把手地指导老师们解读课标的具体方法。下午,何老师以第二学段课程“表达与交流”为例进行解读,帮助老师们抓住关键词把握重点,更举实际例子来讲解如何进行习作教学,理论明确,方法清晰,增强了可操作性。

白老师分别从“学习任务群”和“诗教”入手做示范讲解。他强调,“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务必注意“任务、主题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此外,白老师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诗教的看法,我们应当积极发掘诗歌的生命力,让诗歌走进当下,走近孩子们的生活。

在课程改革和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两位老师的讲座像灯塔的光,为我指点迷津、指明方向。再次感谢两位老师的不吝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临近开学,为了使我们一线教师读懂教材,吃透教材,更好的运用教材传授知识,卢氏县教体局精心安排县内优秀教师及县外名师为我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课标教材培训,在此次培训中,各位名师倾囊相授,分享了他们宝贵的经验,为我们今后解读教材、课堂设计、教法研究指明了方向。

统编版教材“好教”,但“教好”不易。“好教”的明显优势在于其编排体系,它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授,还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虽然统编教材目标更加明确,能有效地聚焦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大大地实现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初步的'审美能力,也为教师解决了所纠结的“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难题。但是要教好这套教材,又绝非易事,我们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强的专业基础,还要具有钻研、创新的精神。

在此次培训中,卢氏县教研室张彦红老师以“增强六个意识,教好统编教材”为题,围绕国家意识、目标意识、文体意识、读书意识、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向我们解读了统编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在课堂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方法等,解决了教师们心中的困惑。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意识,还要搞明白我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在大胆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去渗透责任意识、国家意识等,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只有这样,我们教师也才会在教学中努力实践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一理念,让语文的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体现自得、自悟的过程,为祖国培养钻研、创新的新时代少年;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会在“埋头赶路”的同时,去“抬头看天”,时不时地为前进的道路正方向,更学会带着“望远镜”去谋划学生未来。教育事业越发展,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就越高,所以我们教师不能单凭一本教材,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教材以外多看些书,勤于思考,勤于总结,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培养祖国新时代好少年夯实基础。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看得见多远的未来,就能走到多远的远方,我们将以新教材培训为契机,深挖教材,研究教法,在教学中,渗透六个意识,期待着在新的学期,与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美丽相遇,在知行合一中挑战自我,与学生共同追求卓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篇3

绿树浓阴夏日长,在这样一个如水的夜晚,打开XX教授的讲座,聆听温教授对于新课标的解读收获匪浅。

温教授开篇用风趣的语言告诉我们,也许课标不是最完善的,但它却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指导,我们的教学是需要课标的精神去引领的。确实如此,面对纷繁复杂的国情、情况多样的学情,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时而为,因势而行。在双减政策之下,如何读好新课标,既要让学生考得好,又不能教那么死,这也是时代给我们青年教师的一道考题。

新旧课标之间,更多的是一种衔接。日趋完善的`概念提供了一个指向性的空间,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用好统编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落实这些内容,这才是尤为重要的。新课标提出了一个很高的站位,那就是“立德树人”。语言是民族文化构成的主要载体,文化的血脉和DNA都体现在了语言之中。新版课标把之前所说的“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改为“语文核心素养”,概念更明确、定位更清晰,让“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在教学中润物无声。

其次,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温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人读书最好的时间在小学,而我们在这个阶段更应该给学生以引领,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要让学生有自己喜欢的书单,引导他们在整本书的阅读中培养耐性。因趣而读,读中寻味,张弛有度,快乐读书!

整场讲座与我而言也是润物无声,在一些自己做的不够到位的地方我也将继续探索,在学习的路上一往无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篇4

5月10日下午,我认真观看了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的线上讲座,当六月份手捧新课标时,便迫不及待地再读一番,受益颇丰。

新的课程标准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了课程的思想性,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尤其聚焦了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这无形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少分析,应让学生多个性品读,多个性感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也更加深刻地感知到自身责任的重大。新课标的几点改变是我以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

一、课程目标方面

新课标比起老课标,对于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除了对识字写字、阅读与鉴赏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外,还将口语交际和写话习作进行了整合,称为“表达与交流”,并增添了“梳理与探究”部分。

对于识字写字目标,新课标明确指出:练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此外,还在习作教学中对写字也提出要求:“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就教学实践来看,现在很多孩子们的作业里错字、别字随处可见,低年级学生认真写字的态度比高年级学生要好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得率先示范,写一手漂亮的楷体字,还要耐心地指导学生看字、练字。在学生练字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态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有主动写好字的意愿,进而在表扬与激励中感受到写字是一种享受,可以陶冶情操。

阅读与鉴赏方面,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表达与交流方面,增添了学生“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交流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运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我想,这既是指导学生能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与他人、社会的有效沟通,又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

新增的“梳理与探究”部分,除了提出具体的目标,更加注重在落实目标要求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智慧,感悟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课程内容方面

新课标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上,出现了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构成,更具系统性,逻辑关联性,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新课标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即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并根据学段特点,在学习任务的安排上有所侧重,这无疑为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也向老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课本内容创设情境,将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学生生活实践,进一步深化课堂所学知识。

新课标的以上种种改变为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实用性更强,更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语文学习再也不只是强调语文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而是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从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转为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个崭新的理念需要我们好好揣摩,才能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实提高。作为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遵循新课标理念,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和学生一起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