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家长课堂心得体会

请欣赏双减政策家长课堂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减政策家长课堂心得体会 篇1

“双减”政策落地,很多人调侃拼爹时代正式到来。有网友表示,“拼爹”拼的不是家长的学历、财力,而是家庭教育的理念、素养、水平和维护亲子关系的能力。家庭教育实质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让孩子成人。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再是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长因此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也很重要。

厘清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孩子学科学习的事情,放心交给学校,家长则关注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双减”后多出的课后时间如何安排?这需要家长更高质量的陪伴,游戏、运动、阅读和交流等。

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能力,不能动不动就起冲突。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责任心、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培养渗透。

例如,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家庭作业要定时、快速、限时独立完成,注意书面清洁程度等。还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生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前提,生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基础。在家中,要让孩子参与家务,在学校,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这样的劳动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最后,家长要和教师协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包括怎么复习、纠错、总结归纳等,这些专业性问题,可以多向老师请教。‘双减’政策落地后,家长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提升家庭教育素养与能力,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有机整体。“双减”政策让家长角色回归,从而也让家长面对新一轮的挑战。家长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给家长们三条建议:

一、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外力的推动,最终会达到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与优秀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例如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而好的运动习惯则能有效促进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

又如优秀的劳动习惯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责任感,提升独立能力,而参与家庭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

建议家长和孩子将每个学期按不同的维度(如时间)分割成若干个学习阶段,制订相应计划。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订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也能促使家庭内部在学习问题上达成统一。

二是具体可操作的,如每天英语朗读半小时,两天完成数学练习一章节等,过程具体可操作,家长的监督也就更有效。

三是必须写有自我鼓励和家长鼓励的话语,彰显孩子自己的决心,鼓励孩子坚持前行。

三、全身心的陪伴将成为孩子制胜的法宝

“双减”政策刚公布,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三PYP班学生家长侯娜瞬间感觉到“松了口气的窃喜”。她说,作为当代家长,处在“赢在起跑线”的大环境里,没有坚定的内心,很容易被影响。而‘双减’就像重启开关一样,强制暂停我们的焦虑和迷茫,给我们重新思考的机会,想想对于祖国和世界的未来,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作为“80后”家长,侯娜深深地感受到,处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孩子们的未来变化不是父母所能够掌控和想象的。他们更需要独立的思想和时代主人翁的.责任感,所以我们不能用我们的经历来要求和培养我们的孩子。“双减”之后,孩子的空余时间增加了,侯娜也说起了自己的打算——用以前忙于补习班的周末,和孩子一起运动、一起游戏亲密亲子关系;把以前充斥着补习班的“假期”变为真正的假期,在疫情结束后来一场实地丈量世界的旅行。

学习做个合格父母,父母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容易走入误区,做出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影响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家长的支持,而不是打骂。无论工作多忙,家长下班后一定要关心孩子,询问一下今天在班里新学了什么、有没有交新的朋友等等。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多去鼓励孩子,教会孩子克服困难。在孩子得到进步的时候,也要及时表扬,帮助孩子增加信心。

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盲目自大,也不至于自卑。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应该彼此配合。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不要随便去质疑,要监督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发布的注意和要求也要积极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本身素质就很低,容易生气、辱骂别人,那么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形成一些坏习惯。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做孩子最好的榜样。家长们要给孩子们苹果可以砸到头上的时间;给孩子们可以仰望星空的经历;给国家和学校让教育回归本质的机会。家长和学校各司其职,家长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长,这也将成为孩子们应对未来制胜的法宝。

从我们家长及孩子的角度上讲,双减政策是弊大于利的,为什么这么说。那就要从校外教培行业兴起的根源说起。

家长们为什么要补课?是希望孩子成绩好。为什么希望成绩好?因为考高中,考大学的淘汰率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广大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取得分数上的优势。如果所有学校可以给予同等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什么家长还要去教培?

那么我们不看以前,只看现在。在初中升高中必须腰斩的情况下,我们剩余50%的孩子,十四五岁的孩子!必须去职业学校另谋出路!试问有多少家长愿意就此放弃继续投入资源培养。

教育的公平性和高效性是永远存在矛盾的,我的孩子在那50%升高中以外的成绩中徘徊,但是我有资源,我有力气赚钱,我有好的私教渠道,为了孩子家长们连命的可以不要,花些资源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升学又有何不可?

在这种中考、高考分流的指挥棒下,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不得不去竞争优质教育资源。

其实政策里有一条特别好,“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

推行下去势必会平衡教育资源,让学期房概念慢慢淡化。我所在的内蒙古包头就已经推行很久了,实践起来或许有诸多因素不便吧,效果甚微。

总之,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国家,希望家长和学生,能够真正的得到减负!更希望教育能实现真正的公平!

双减政策家长课堂心得体会 篇2

前几天值班时遇到的一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一位妈妈送完孩子后还不愿意离开,在校门口徘徊,我和保安师傅都提醒了她“家长不能在学校门口逗留,请你放心,孩子自己能行。”可是家长依然无动于衷,稍微离得远些,趁我们不注意又凑到校门口。后来又来了一位年纪大的女士,两个人都守在校门口,劝说她们还不听,年轻的女士还直朝孩子排队的地方招手,嘴里不停地叮嘱。因为要组织南北路队的学生有序进校,就没有顾得上再和她们交涉。等到学生都进的差不多啦,年级大的女士和我说要见校长,我说有什么事直接和我说,由我来转告。她就说:“自己是一四班一个女孩的奶奶,孩子年龄太小每天不愿意来学校上学,总是哭着找妈妈,能不能让老师多关照?下午不参加延时服务了?”我一听肯定有原因,就多问了一句:“咋回事?”奶奶说:“孩子在学校了学习一天,回到家妈妈还要布置孩子做100口算题,读半个小时的书。孩子太累啦!”“这样下去孩子对学习会越来越抵触的。”“***妈不愿意,说是‘双减’了孩子回家没有作业,我再不管成绩怎么好?必须要加强练习!”

听了孩子奶奶的话,我真的没有话可说。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两代人对于问题的看法肯定存在分歧。而对于国家从孩子健康成长、祖国未来建设者的终身发展着想制定的双减政策,家长因为惯性思维还是不能接受,还是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你学校不布置作业,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给学生减负,我可不能放松对孩子的管教。于是乎,之前是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周六周日奔波在各个辅导班之间。没有辅导班了,学校又不布置作业了,我们家长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给孩子加码,该练的还得练,该写的还得写。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刚入学的孩子还没有完全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生活,对家人和幼儿园还有一种依恋的情绪。适应能力弱些的孩子还不时的哭上一阵子,适应能力强的还不能在40分钟内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再者六七岁的孩子还很喜欢玩耍嬉戏,在学校里呆了10个多小时,肯定是很疲惫。回到家里是不是该彻底放松一下,我们的家长可不可以陪着孩子散散步、玩玩,或者做做游戏,讲讲故事,让孩子休息休息。这也是教育部制定“双减”政策的初衷,让孩子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孩子享受属于自己的童年时光。

刚刚入学的孩子学习兴趣还需要慢慢培养,而不是走两个极端,要么是放任不管,交给老师就完事,甚至还说自己拿孩子美办法。要么是矫枉过正,过度的焦虑而让孩子刚开始就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育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兴趣的培养应该放在第一位,做什么事情兴趣第一,而被强迫着去做超出孩子精力和能力范围的'事,结果有可能是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所以国家对于家庭教育的培训也应该跟得上,如此方能做到家校携手,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而各司其职,而不是一个劲儿互相指责与推诿。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亲身示范为孩子做出榜样,而不是要求孩子读书学习,自己却沉溺于手机或游戏,因为家长的言传身教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双减”政策下我们的家长既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放任不管,而是要把握好一个度,既能让孩子在家庭氛围中收到有益的熏陶,还要给孩子更多的陪伴,让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做到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得到适当的锻炼。比如学会做家务,学会走进社区,学会自主阅读,学会培养兴趣爱好等等。给孩子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童年,是我们每一个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

双减政策家长课堂心得体会 篇3

从我们家长及孩子的角度上讲,双减政策是弊大于利的,为什么这么说。那就要从校外教培行业兴起的根源说起。

家长们为什么要补课?是希望孩子成绩好。为什么希望成绩好?因为考高中,考大学的淘汰率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广大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取得分数上的优势。如果所有学校可以给予同等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什么家长还要去教培?

那么我们不看以前,只看现在。在初中升高中必须腰斩的情况下,我们剩余50%的孩子,十四五岁的孩子!必须去职业学校另谋出路!试问有多少家长愿意就此放弃继续投入资源培养。

教育的公平性和高效性是永远存在矛盾的,我的孩子在那50%升高中以外的成绩中徘徊,但是我有资源,我有力气赚钱,我有好的私教渠道,为了孩子家长们连命的可以不要,花些资源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升学又有何不可?

在这种中考、高考分流的指挥棒下,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不得不去竞争优质教育资源。

其实政策里有一条特别好,“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

推行下去势必会平衡教育资源,让学期房概念慢慢淡化。我所在的内蒙古包头就已经推行很久了,实践起来或许有诸多因素不便吧,效果甚微。

总之,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国家,希望家长和学生,能够真正的得到减负!更希望教育能实现真正的公平!

双减政策家长课堂心得体会 篇4

“双减”政策落地,很多人调侃拼爹时代正式到来。有网友表示,“拼爹”拼的不是家长的学历、财力,而是家庭教育的理念、素养、水平和维护亲子关系的能力。家庭教育实质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让孩子成人。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再是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长因此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也很重要。

厘清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孩子学科学习的事情,放心交给学校,家长则关注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双减”后多出的课后时间如何安排?这需要家长更高质量的陪伴,游戏、运动、阅读和交流等。

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能力,不能动不动就起冲突。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责任心、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培养渗透。

例如,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家庭作业要定时、快速、限时独立完成,注意书面清洁程度等。还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生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前提,生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基础。在家中,要让孩子参与家务,在学校,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这样的.劳动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最后,家长要和教师协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包括怎么复习、纠错、总结归纳等,这些专业性问题,可以多向老师请教。‘双减’政策落地后,家长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提升家庭教育素养与能力,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有机整体。“双减”政策让家长角色回归,从而也让家长面对新一轮的挑战。家长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给家长们三条建议:

一、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外力的推动,最终会达到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与优秀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例如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而好的运动习惯则能有效促进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

又如优秀的劳动习惯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责任感,提升独立能力,而参与家庭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

建议家长和孩子将每个学期按不同的维度(如时间)分割成若干个学习阶段,制订相应计划。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订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也能促使家庭内部在学习问题上达成统一。

二是具体可操作的,如每天英语朗读半小时,两天完成数学练习一章节等,过程具体可操作,家长的监督也就更有效。

三是必须写有自我鼓励和家长鼓励的话语,彰显孩子自己的决心,鼓励孩子坚持前行。

三、全身心的陪伴将成为孩子制胜的法宝

“双减”政策刚公布,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三PYP班学生家长侯娜瞬间感觉到“松了口气的窃喜”。她说,作为当代家长,处在“赢在起跑线”的大环境里,没有坚定的内心,很容易被影响。而‘双减’就像重启开关一样,强制暂停我们的焦虑和迷茫,给我们重新思考的机会,想想对于祖国和世界的未来,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作为“80后”家长,侯娜深深地感受到,处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孩子们的未来变化不是父母所能够掌控和想象的。他们更需要独立的思想和时代主人翁的责任感,所以我们不能用我们的经历来要求和培养我们的孩子。“双减”之后,孩子的空余时间增加了,侯娜也说起了自己的打算——用以前忙于补习班的周末,和孩子一起运动、一起游戏亲密亲子关系;把以前充斥着补习班的“假期”变为真正的假期,在疫情结束后来一场实地丈量世界的旅行。

学习做个合格父母,父母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容易走入误区,做出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影响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家长的支持,而不是打骂。无论工作多忙,家长下班后一定要关心孩子,询问一下今天在班里新学了什么、有没有交新的朋友等等。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多去鼓励孩子,教会孩子克服困难。在孩子得到进步的时候,也要及时表扬,帮助孩子增加信心。

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盲目自大,也不至于自卑。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应该彼此配合。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不要随便去质疑,要监督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发布的注意和要求也要积极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本身素质就很低,容易生气、辱骂别人,那么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形成一些坏习惯。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做孩子最好的榜样。家长们要给孩子们苹果可以砸到头上的时间;给孩子们可以仰望星空的经历;给国家和学校让教育回归本质的机会。家长和学校各司其职,家长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长,这也将成为孩子们应对未来制胜的法宝。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