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请欣赏二年级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在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中,感触良多。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我 觉得当好老师需要具备三点:

一、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在学生面前,最具有说服里的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如果你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自然会受到学生的钦佩,这样你在学生面前会更有说服力,更具威信。

信息社会发展迅猛,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是不断增多,因此教师的知识要跟上时代步伐时时更新。

二、教师要懂得智慧的课堂技巧。

教育要研究方法与技巧。教育真的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究,很多策略等着我们去挖掘。

做为一名教师,教学技能的应用与教学活动时是一体的,并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从表现形式上看,板书、多媒体课件、演示和实验等都是教学技能:同时它又是借助于教师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慧活动方式,如思考、判断等。

要让学生爱上、上好你的课,有很多东西你要准备,有很多东西要提前学习。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会技术含量高,趣味性浓。

三、教师要拥有良好的品质素养。

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才是上策,言教是基础。教育学生,必须先做好自己。一位有着良好品质的教师,能够给学生起好榜样的老师,在师教方面就做得到位了。以为老师以他的言行,他的自身魅力来感染他身边的学生,这样的教育能达到事功倍的效果。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言教,更做好身教。 通过校本培训学习,使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树立了现代教育思想,优化了知识结构。我认识到关注学生个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在今后着重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消除这种紧张、畏难的心理,用亲切的语气,和悦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性的评价。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二年级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二年级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一、前言

距离20xx版课标已经有11年,这十一年,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不断改变,我们的课标必然也需要发生改变。

1、在指导思想上,课标强调要“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一定是指向未来和面向核心素养下全面发展的。

2、在修订原则上提出了“坚持问题导向”,要“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这一原则中,我看到了国家教育部正视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决心。而这一次的课标的确细致了很多,足足100多页的内容,很多内容都有了明确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在主要变化上,编者从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两大方面来谈。

(1)我们的课程方案完善了我们的培养目标,明确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时代新人;优化了课程设置,将道德与法治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改革了艺术课程、并把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提前至一年级;同时细致了课程标准编制、教材编写、课程实施职责等具体要求。

(2)课程标准上,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在学段衔接这部分,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小升初要注重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二、目录

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和附录。

三、课程性质

1、突出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2、语文文字的运用包括听说读写活动和文学活动。

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4、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包括:

(1)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2)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3)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四、课程理念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这里

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行,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在这里,教育部提出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五、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内涵

1、文化自信是指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文化自信被放在了核心素养的首位,深表认同。因为文化自信里包含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也只有具有文化自信的中国人,才会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未来才能为祖国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2、语言运用这部分,课标要求学生能主动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语言经验,有效沟通交流。

3、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这种思维能力在统编教材中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这是在语言运用能力之上更加高级的能力。

4、审美创造显然是核心素养的最高一级,也是最难达到的一个部分。需要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

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可能都没有办法去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更别说涵养高雅情趣,但这是我们语文教学者应有的理想。

(二)总目标。

在核心素养之上,总目标又进行了一些虬,比如“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这些都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有力补充。

(三)学段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

[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排在了首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时刻牢记这一点,并想尽方法怎么能让学生“喜欢”和“主动”识字、写字。

2、学会汉语拼音这部分要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这是我们容易忽略的。

3、在写字的初始阶段,课标提出了非常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按基本笔顺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学习独立识字,方法有两个——借助拼音和字典。

[阅读与鉴赏]

这一部分使我们教学的重点,往往花费很多精力。让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学会理解、鉴赏,编者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还是“喜欢”和“乐趣”,接着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再接着就是要能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借助标点感受语气、借助插图阅读。第三点则是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乐于交流。第四点明确指出要尝试阅读正本书,并介绍自己读过的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好书推荐并提供阅读正本书的环境、时间和支持。第五点是积累成语和名言警句,这个一般在语文园地里的日积月累板块集中体现。背诵的优秀诗文50篇(段),这里附录表里1-6的诗歌共计75篇,也就是说,还有其他的课文或者相应的段落需要积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五万字还是照顾了很多识字量小的同学,基本上能读正本书的孩子,这个量绝对不在话下。

[表达与交流]

相比于20xx年版本的课标,20xx年课标只是将“写话”和“口语交际”融为一体,具体要求上没有变化。

[梳理与探究]

这项目标与20xx年版本中“综合性学习”的板块相比,增加了“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这个梳理和总结的目标,其实对应的就是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归纳判断等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二学段(3-4年级)

[识字与写字]

与之前版本的变化点: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能感知常用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增加的这两个点可以看出课标对书写毛笔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不再是机械识字,而是要求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汉字的文化的美。

[阅读与鉴赏]

增加内容有:

1、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这一要求原本是在第三学段,现在提前至第二学段)

2、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

3、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的感受:第二学段是阅读的一个黄金时期,已经认识很多字的孩子,如果他们能够喜欢阅读,那么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是这一阶段的重中之重,除了朗读、默读、练习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意思以外,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学会批注、阅读整本书成为这一阶段新增的要求。为第三学段的阅读与鉴赏奠定基础。

[表达与交流]

和20xx年版本的内容保持一致,只是在表述上1-3点侧重于口头表述,4-5点侧重于书面表达。

[梳理与探究]

增加内容有:

1、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2、尝试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3、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这里,编者强调分类整理字词,并结合时代发展,运用多种媒介去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提倡学生的知识梳理和运用能力。

第三学段(5-6年级)

[识字与写字]

增加了“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删减了“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与鉴赏]

增加了

1、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2、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

感受:第三学段的阅读与鉴赏要求很细致,从朗读有感情、默读有速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到推想词语意思,辨别词语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再到了解文章顺序、体会思想情感、领悟表达方法;最后是不同文体作品的具体要求。这为第四学段的阅读打下基础。

[梳理与探究]

增加内容:

1、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

2、感受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初步运用多种方法整理和呈现信息。

二年级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在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中,感触良多。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我 觉得当好老师需要具备三点:

一、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在学生面前,最具有说服里的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如果你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自然会受到学生的钦佩,这样你在学生面前会更有说服力,更具威信。

信息社会发展迅猛,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是不断增多,因此教师的知识要跟上时代步伐时时更新。

二、教师要懂得智慧的课堂技巧。

教育要研究方法与技巧。教育真的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究,很多策略等着我们去挖掘。

做为一名教师,教学技能的应用与教学活动时是一体的,并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从表现形式上看,板书、多媒体课件、演示和实验等都是教学技能:同时它又是借助于教师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慧活动方式,如思考、判断等。

要让学生爱上、上好你的课,有很多东西你要准备,有很多东西要提前学习。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会技术含量高,趣味性浓。

三、教师要拥有良好的品质素养。

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才是上策,言教是基础。教育学生,必须先做好自己。一位有着良好品质的教师,能够给学生起好榜样的老师,在师教方面就做得到位了。以为老师以他的言行,他的自身魅力来感染他身边的学生,这样的教育能达到事功倍的效果。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言教,更做好身教。 通过校本培训学习,使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树立了现代教育思想,优化了知识结构。我认识到关注学生个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在今后着重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消除这种紧张、畏难的心理,用亲切的语气,和悦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性的评价。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