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线上语文研讨心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线上语文研讨心得 篇1
一、重视学习小组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优秀课例中,我们关注到执教老师特别注重小组教学的形式。
《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中,从课堂伊始教师的提问方式(一组2号)到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包括后期呈现的“云连线会议记录”、线上群聊形成的视频、表演朗读时的视频,都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合作功能。当然少不了小组长的作用,记录考勤、组织讨论、检查落实等等。小组内有合作,小组间还要形成竞争,才会最大化发挥小组的功效。
《两小儿辩日》一课中,教师则充分调动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采用的是“赋分制——小组捆绑式”评价方法,以小组集体作为评价单位量化赋分,如,课前答题环节,四组有一人答错,四组整体不得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多次引导学生“抢麦”,并针对小组交流的深入程度,进行分层赋分,有效地调动了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课前小组的学习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充分,轻松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课堂精炼又高效。
二、精准教学,高效课堂“一课一得”
优秀的课例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教研团队精准解读教材、文本,把握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内容的水平。如《两小儿辩日》中,教师将“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这一单元语文要素贯穿全课,教学活动围绕其展开,从朗读中体会两小儿的观点不同是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读中感悟两小儿及孔子的人物形象,获得学无止境的人生道理,顺利达成两个核心的学习任务,真正实现了“一课一得”。
三、教师要有“大单元意识”
教师应该具备“精读课文学方法、略读课文练方法、语文园地梳理总结”的逻辑结构。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三下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想象”这一主题贯穿课堂,教师“微课”导学,方法先行,针对学生交流“不知怎么说、说半截话、交流浮于表面”等多种问题现象构建小组汇报交流的支架,小组则充分利用居家学习的各种资源,采用形式多样的.汇报方式落实训练重点,弥补线下教学资源单一的不足,形成特色,落实想象。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知识扎实有效,我们也可以预想到本单元的习作教学应该是利用课上迁移水到渠成的。
四、明确基本教学流程
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课前:设计学习单(导学单、任务单),教师还要提前分析学习单的完成情况,为20分钟的线上教学提供备课数据,以便更好地抓住课堂生成点。
课上:提出上课基本要求(如四jing、候课要求、三露等),组织教学。检查交流,明确学习任务。直播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教师随时暂停、与学生互动(连麦、提问、做笔记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后:对作业情况实时反馈,有讲评、有复批、有反馈。进而实现语文教学“教学评一致性”。
五、“直播+线上答疑”的教学模式
选择更适合教师自己、学生自己学习方式,我们认为“直播+线上答疑”的形式非常实用,根据专家老师的介绍,这是一种直播教师统一授课与任课教师线上辅导相结合的“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任课教师同步听课,协助做好线上学习监管、答疑辅导、学习反馈等工作,可以形成教学合力,针对网络不佳或无法按时听课的孩子,老师还预留了直播回放,确保每个孩子都不掉队!
六、线上课堂也要有“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线上教学也要有仪式感。学生穿戴整洁的校服红领巾,端坐在书桌前,准备好上课需要的课本、文具……所以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创设与学校情境更相似的学习空间,保证稳定高效的20分钟线上教学,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不同形式的上课方式。
除此之外,我们组还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
线上教学以来,学生的时间更自主了,在充分关注学生基本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基础之上,也可以适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广阔视野。
同教研组老师一定要加强组内教研,发挥教研团队的合作意识,发现问题及时教研,共性问题协作解决。
总体来说,我们组织线上教学,必须确保全体学生,完成基础性目标的同时,鼓励学生向着发展性目标努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线上语文研讨心得 篇2
一、重视学习小组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优秀课例中,我们关注到执教老师特别注重小组教学的形式。
《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中,从课堂伊始教师的提问方式(一组2号)到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包括后期呈现的“云连线会议记录”、线上群聊形成的视频、表演朗读时的视频,都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合作功能。当然少不了小组长的作用,记录考勤、组织讨论、检查落实等等。小组内有合作,小组间还要形成竞争,才会最大化发挥小组的功效。
《两小儿辩日》一课中,教师则充分调动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采用的是“赋分制——小组捆绑式”评价方法,以小组集体作为评价单位量化赋分,如,课前答题环节,四组有一人答错,四组整体不得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多次引导学生“抢麦”,并针对小组交流的深入程度,进行分层赋分,有效地调动了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课前小组的学习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充分,轻松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课堂精炼又高效。
二、精准教学,高效课堂“一课一得”
优秀的课例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教研团队精准解读教材、文本,把握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内容的水平。如《两小儿辩日》中,教师将“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这一单元语文要素贯穿全课,教学活动围绕其展开,从朗读中体会两小儿的观点不同是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读中感悟两小儿及孔子的人物形象,获得学无止境的人生道理,顺利达成两个核心的学习任务,真正实现了“一课一得”。
三、教师要有“大单元意识”
教师应该具备“精读课文学方法、略读课文练方法、语文园地梳理总结”的逻辑结构。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三下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想象”这一主题贯穿课堂,教师“微课”导学,方法先行,针对学生交流“不知怎么说、说半截话、交流浮于表面”等多种问题现象构建小组汇报交流的支架,小组则充分利用居家学习的各种资源,采用形式多样的汇报方式落实训练重点,弥补线下教学资源单一的不足,形成特色,落实想象。通过这节课,学生掌握知识扎实有效,我们也可以预想到本单元的习作教学应该是利用课上迁移水到渠成的。
四、明确基本教学流程
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课前:设计学习单(导学单、任务单),教师还要提前分析学习单的完成情况,为20分钟的线上教学提供备课数据,以便更好地抓住课堂生成点。
课上:提出上课基本要求(如四jing、候课要求、三露等),组织教学。检查交流,明确学习任务。直播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教师随时暂停、与学生互动(连麦、提问、做笔记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课后:对作业情况实时反馈,有讲评、有复批、有反馈。进而实现语文教学“教学评一致性”。
五、“直播+线上答疑”的教学模式
选择更适合教师自己、学生自己学习方式,我们认为“直播+线上答疑”的形式非常实用,根据专家老师的介绍,这是一种直播教师统一授课与任课教师线上辅导相结合的“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任课教师同步听课,协助做好线上学习监管、答疑辅导、学习反馈等工作,可以形成教学合力,针对网络不佳或无法按时听课的孩子,老师还预留了直播回放,确保每个孩子都不掉队!
六、线上课堂也要有“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线上教学也要有仪式感。学生穿戴整洁的校服红领巾,端坐在书桌前,准备好上课需要的课本、文具……所以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创设与学校情境更相似的学习空间,保证稳定高效的20分钟线上教学,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不同形式的上课方式。
除此之外,我们组还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
线上教学以来,学生的时间更自主了,在充分关注学生基本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基础之上,也可以适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广阔视野。
同教研组老师一定要加强组内教研,发挥教研团队的合作意识,发现问题及时教研,共性问题协作解决。
总体来说,我们组织线上教学,必须确保全体学生,完成基础性目标的同时,鼓励学生向着发展性目标努力,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线上语文研讨心得 篇3
一年级是低学段,孩子们光听网课可能还不太明白。组内五位老师分工合作,为每篇课文制作了互动学习PPT,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老师们经常在微信群里讨论教学计划、单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为了“吃透”部编教材,老师们经常会为了一个问题研讨到很晚,直到解决问题为止。
为了更好地编写《单元教学指导手册》,一年级组的每位语文老师能积极参加线上区教研活动,认真研读区里下发的《教学指导手册》,根据我校一年级的学情构建语文教学的框架,确定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活动、单元作业设计,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组员们各司其职,踏踏实实地完成了任务。
在校本研修中,青年教师和年长教师教学相长。年轻老师思维活跃,有创新精神,她们虚心好学。邱老师听课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不愧是学校的“星级教师”,在组内起到了带头作用;施老师是一位实习期新老师,工作态度踏实认真,不懂就问,短短一年里成长很快;王老师、朱老师积极参加组内各种教研教学讨论;沈老师能以身作则,在组内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正是这样一个齐心协力、不分你我、兢兢业业的团队,在前期的线上教学活动中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和工作,并将在接下去的线上教学工作中继续站好岗。
线上语文研讨心得 篇4
疫情无情人有情。孩子们居家学习期间,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教学。期间,我们观摩了几位名师工作室老师的线上教学,并展开了线上教学研讨,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鲁文静老师教授的四年级《月迹》,共设计了四个大的环节,即导入、新授、拓展、小结。每个环节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适切又唯美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引用了诸多文人墨客的咏月诗句将孩子们带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月夜,感受了不同诗人在不同心境下的月之美,顺理成章地导入了近代作家贾平凹先生的《月迹》。
其次,在字词教学板块中,鲁老师善于指导学生概括词语特点,尤其对儿化音和叠词做了示范朗读,对多音字及词语意思做了比较详细的讲解,这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做好了扎实的铺垫。
在课文赏析中,鲁老师设计的任务明晰,尤其月迹图上出示的“中堂赏月”“院中寻月”“河边寻月”清楚地显示了本课的线索。在问题设计上,梯度明显,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而且在写法的探究与迁移上,为学生后面的小练笔提供了方法指导,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王海燕老师讲授的是二年级《雾在哪里》,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王老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得很准,从课前的组织到新课的讲授,王老师始终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非常重视基础教育。
首先,重视朗读指导。在朗读课文时,王老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语言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语言习惯,语调活泼欢快,充分体现了雾的淘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为后续教学做了坚实的铺垫。因此,在第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学习状态。
其次,注重字词教学。王老师在教学生字的时候,从读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举一反三,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识字方法,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达成目标。
最后,强化知识巩固。随堂练习的设计,既对本课知识做了一个回顾,又夯实了基础。
总之,两位名师工作室老师的课,无论是从教学设计还是组织能力或是个人素养方面,皆为楷模,让我受益匪浅。反思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到了更多丰富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今后我将从以下方面努力提高。
第一,加强新课标的学习研究,精准把握语文教学方向;
第二,潜心研究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第三,重视学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最后,多向名师学习,博采众长。活到老,学到老,才会在教育这条道上愈走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