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 篇1
陈陆在微信朋友圈2016年1月9日发了四张照片,是还在襁褓中的儿子。
这是他微信且仅有的一条更新。
陈陆牺牲后,孩子似乎也发现了父亲的“缺席”,开始吵着要爸爸了。
如今,陈陆妻子在悲痛之余最挂念就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儿子。“我和公公婆婆现在共同的目标,就是把孩子带好,带大。”妻子说道。
回看陈陆一家,澎湃新闻也在公开报道中了解了这个家庭的平凡与不平凡。
2019年,安徽媒体中安在线推出“我家70年”专栏,其中就介绍了陈陆的家庭。
报道称,“陈陆是庐江消防大队的一名指挥员,爱人是合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后勤处助理员,爸爸妈妈分别来自边检和公安,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这让‘制服’成了一家人的主色调。”
2018年,消防、边防分别进行了改制换装,陈陆的消防制服由橄榄绿变成了火焰蓝,妻子的边检制服也由橄榄绿变成了警服蓝。而在此之前,陈陆和妻子是双军人家庭。
陈陆的`爸爸陈立山是第一代安徽边防军人,见证了安徽边防从刚刚组建的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快速发展。
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交通事故、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众遇险事件,地震、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消防队员始终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而作为消防队员家属的妻子,对消防职业的危险和繁忙有着更切身的体会。由于工作特殊,结婚九年来,她和陈陆从未在一起过除夕。
妻子即将临盆、阵痛入产房时,恰巧庐江一厂房失火,陈陆在执勤一线指挥无法抽身。
陈陆生前为儿子准备的礼物——消防车模型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陈陆每两周回家一次,儿子分不清哪个星期,每到周五就会问,“爸爸这周能不能回来?”虽然当时儿子只有3岁,但一看到消防车,就会喊“爸爸、爸爸”。在陈陆空荡荡的办公室里,一个崭新红盒子里放着陈陆给儿子特意准备的礼物——一辆消防车模型。
“军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一切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的牺牲,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父亲陈立山依旧保持着军人的那份坚强,只是在回忆起自己的儿子时无声的抹着眼泪。
“我们要把孙子培养好,像他爸爸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陈立山说。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 篇2
“陈陆告诉我,他愿意在一线成长,锻炼。他始终扎实干事、努力工作、带领队伍冲锋陷阵,而对自己个人名利看的却很淡。”
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王劲峰这样评价自己的兵。
2018年3月21日,按照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原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转制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由应急管理部领导管理。
王劲峰说,改革难免会有个别人产生迷茫。然而陈陆像绝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坚定地留下来。
“陈陆曾告诉我,在救援现场取得胜利,透过人民群众赞许的目光,我获得了成就感,真正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所以陈陆不是在为自己工作,消防部队改制,但他始终也不曾忘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王劲峰说道。
陈陆牺牲后,被应急管理部评定为烈士、追记一等功,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党委追授“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被安徽省委追授“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追授“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被安徽省总工会追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被合肥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市总工会追授“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
陈陆身穿“火焰蓝”,踏出了一条新时代的英雄路。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 篇3
3月3日晚八点,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张顺东夫妇入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名单。他们登上央视领奖,颁奖辞让人泪目。
他们是故事的主人公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但他们用残缺的身体,书写了世间最美家庭的模样。他们用辛勤的劳作,把儿女养大成人,他们用坚强的意志,甩掉了贫困帽子,创造了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张顺东1974年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他6岁放羊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了右手,双脚重伤。19岁那年,他认识了邻村的姑娘李国秀。1993年,张顺东、李国秀喜结连理。庄稼人,有耕种才能有饭吃。两个人只有一只手,他们有能力、有决心面对以后的生活吗?张顺东:生活不是说等出来的,是靠干出来的,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
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健康的孩子是安慰,更是这个家庭的希望。李国秀说,别人的孩子用手抱大,而我们的孩子是用双脚抱大的。一双儿女渐渐长大,原本仅够填饱肚子的生活,越来越捉襟见肘。每天天不亮,村里人还在睡梦中,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就开始忙碌了。想让日子好一点,就要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李国秀练出了绣花的本领贴补家用,他们养殖的鸡鸭猪仔也越来越多。张顺东说:勤劳奋斗去干活,是一个丈夫应该去做的,更是一个父亲应该去做的。
懂事的女儿没有辜负父母的厚望,考上了师范大学。但同时,张顺东原本受伤的两只脚因为过度劳累而溃烂,不得不先后截肢。命运再次给这个不幸的家庭以沉重打击。截肢后的张顺东没有倒下,装上假肢继续耕作于田间地头。夫妻二人更加珍爱对方,你就是我的手,我就是你的脚。坚强,自信,乐观的张顺东、李国秀,没有向命运屈服,在困苦中相互扶持,相亲相爱。李国秀觉得人再苦再难,不能没有希望。
在乌龙镇,张顺东夫妇身残志坚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只要有需要,村民们都会来搭把手,国家又给报销了两万多元医药费。2017年,在国家危房改造资金的扶持下,家里盖上了新房,年收入逐步提高,张顺东家成为村里最早一批脱贫户。张顺东认为汗水不是白流的,总有收获。
如今,他们的女儿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也有了自己的宝宝,四世同堂,尽享天伦。对张顺东、李国秀而言,因为加倍努力了,所以倍感幸福。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 篇4
8月8日,备受关注的奥运会圆满落幕,正当大家为中国取得的成绩纷纷喝彩时,我想起了鲁迅曾经写下的令人深省的话,“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争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这一次东京奥运会,有两个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个是00后射手杨倩,沉着冷静射下东京奥运第一块金牌,第二个就是32岁飞人苏炳添,虽然没有站上领奖台,但他却凭借9.83的成绩打破了亚洲100米纪录,在一众二十几岁的对手中再次起飞。苏炳添不服老不服输的精神令人起敬,他成为我国代表团闭幕式的旗手也实至名归。
竞技体育成绩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奥运精神是突破、超越自我。苏炳添的奥运精神是纯粹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同时,中华人民的奥运精神也是纯粹的,即使痛失金牌,我们亦能“输得起”、“放的下”,真诚的为其他国家优秀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喝彩。超越自我、突破极限,这是我们参加奥运比赛的初衷。
生活学习,亦是如此。当我们面临失败时,要抱着坚强的斗志和毅力,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正如巩立姣那样,尽管连续四届奥运会失利,但最终还是拿到我国田赛的第一枚金牌,最终成功“上岸”,实现自我突破。
很多时候,我们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是属于我们的奥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