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国培培训心得体会

请欣赏教育信息化国培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信息化国培培训心得体会 篇1

近期,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教育信息化培训,我对教育信息化也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本知识课件的制作上。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把它们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一、理念上应更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作为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还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1、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那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哪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把握整合的三项原则:紧扣学习目标;适合用啥就用啥;先用传统细信息技术后用现代信息技术。

4、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八大基本模式:优化新课堂教学设计;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理解整合的实质;明确整合的目标;准确诊断确定“整合点”;优化“整合点”内容的资源设计;物化“整合点”资源设计的成果,将其转化为媒体资源,工具软件,智能软件等;恰当有效的应用整合资源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

5、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师要尊重终身教育观,做好解析者,示范者,组织者,启迪者,指导者,给渔者,促进者。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观。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互,合作,会学习,会活用。要以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创新,因材施教。处理好尊重鼓励,民主平等,学会合作的师生关系。

总之,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把所学到的教育信息化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使之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育信息化国培培训心得体会 篇2

转眼间,参加东北师大的培训已结束了,回顾这些天的学习生活,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快乐着。因为,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有知识,更有精神上的收获与充实。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郑州市教育局为我们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能够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们近距离的交流,深感荣幸。12月5日早上,学习培训班在东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行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中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田保华和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冯长元分别讲话。这足以表明培训班的档次之高、要求之高。

走进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园,最吸引我的就是北国纷纷扬扬的大雪,领略了北国寒冷的冬天,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在这次学习中,教育专家讲师和教授们共计八位为我们授课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东北师大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邓涛博士的专题讲座是《校长专业化与专业发展》,他从理论上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校长专业化、如何推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以及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他认为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要想办一所优质学校,校长的专业化成长至关重要,邓博士的讲座为各位中小学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茂森终身教授为我们作了《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的演讲。在讲座中,70岁高龄的刘教授用自己诙谐幽默、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和自己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每一位教师,刘教授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到收益匪浅,对整合教学的指导思想、自身特点、方法与策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领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前沿以及它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为迎接这信息化带来的挑战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东北师大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所所长朱玉民教授我为我们作了关于《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的讲座。朱教授虽已70多岁,却精神矍铄,语言铿锵有力,时而辅以舞蹈,时而像孩童般跳起,激情四溢。他讲课时在教室的前后左右不停地走动,朱教授详细地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的八个程序,也使我很有感触,这八个程序分别为:第一程序,优化教学设计(是前提,“整合”的学科基础);第二程序,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是“整合”的技术基础);第三程序,理解“整合”的实质(“整合”的两个基本原理);第四程序,明确“整合”的目标(“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五程序,准确的诊断并确定“整合点”(“整合”的关键);第六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整合”的核心);第七程序,优化“整合点”资源设计成果,将其转化成有效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媒体、课件及软件工具(是优化“整合”的标志);第八程序,恰当、有效的运用“整合”的资源,有效达成一课的目标。他通过直观形象的案例,展现出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优势。最后,朱教授对《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对教学实际的程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朱教授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感慨颇深。

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海英教授的《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的报告,王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并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作了理论及实践指导。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来动机,是将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目标,主要来自老师、家长及同学;第二类是内在动机,是将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目标。两种动机并不矛盾,二者既是分离的,同时也可以相互转化。学习动机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此外,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教育总监翟晓明的《郑州市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北京教育技术装备协会副会长周少林的《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探讨》、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信息化实验校管理办公室王立平主任的《教育云与数字化校园》、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黄宝国的《信息化环境下校长应具备的领导力》等报告,收获颇丰。

在这次培训中我明白了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去操作,也知道了教师能讲明白的知识,就不用借助于信息技术,要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必须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上下工夫。虽然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我们的收获多多。虽然我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以后继续领会、体悟、反思,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交流,我和其他学员一样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教育清风,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不断的消化吸收,将这次培训中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国培培训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2月22日、23日,我有幸参加了惠农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惠农区第三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培训。为期2天的培训,深感自己与当今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只有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事物,学会并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才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现将参加这次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第一天上海师范大学鲍贤清教授《微时代的教育创新》的讲座,第二天宁夏教研室信息教研员杨宏轩老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需要创新,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创新。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合理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如何使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效。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更清晰,学生更明白易懂,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可以为教学增添光彩和活力。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等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特别是2天培训所学到的东西,更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尝试、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通过2天得培训,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联系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合理地把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发现了自己在教育信息技术中需解决的问题,发现了在教学中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与不足。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有深度,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发展这样一个新背景下,作为学校领导必须具备信息化领导力——基本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化设备组织教学,合理评价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及其效果的能力,引领和示范合理高效地使用信息化资源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使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取得应有的成效的能力。学校领导的信息化领导力,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学校领导所体现出的一种综合影响力和领导气质。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成功与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要想加强信息化领导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学校应当系统规划、有序行动,对以下方面要有所关注和思考:

第一,要关注课程。

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挑战。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应当体现在全面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并进而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是密切相关、互为促进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创新的具体体现。

第二,要关注课堂。

创新教学与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体现在应当了解信息化教学在课堂实现的基本模式,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以教学方式的改革为基础,认识到高价值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要确保体现技术的有效整合。

第三,要关注学生。

信息化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创设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关注和思考的出发点——应该了解如何创造将学校、社区、家庭紧密联合的信息化教育体系;了解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与家庭学校互动:了解实现学生的电子成长记录与全面发展轨迹;了解如何将社会信息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新要求,转化为教师、学生的`行为和基本素养。

第四,要关注教师。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应该体现在——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新的机遇。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技术应用能力,需要掌握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教育技术能力,需要掌握借助信息技术寻求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学校领导要认识到,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育领域系统规划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定相应计划,以内化为教师自觉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执行力。

第五,要关注环境。

信息化教育环境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领导们该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体现之一,是教育文化的变革。如何在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之间取得协调和共同促进发展,以取得信息化投入的最佳效益。

第六,要关注效益。

区域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效益评估。教育信息化是一件经济、人力、物力投入都极大的工作。学校领导应当清醒并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需要对技术投入的效益进行关注,需要对教育信息化各系统要素效果和整体效益进行通盘考虑和认真评估。

只有对这些方面真正思考,从硬件设施、软件资源、应用队伍、课程改革、教学应用、规章制度等多维度进行系统设计,才能有效地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发展与建设,真正具备教育信息化的领导能力。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学校的职责就是要寻找能够使每个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学习水平并得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条件。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是学校工作的掌舵者,学校信息化的有效应用和使用水平,取决于校长及中层领导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学校的引领作用是关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领导的认识层次决定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学校的信息化的制度的制定符合教学规律,要贴近教学实际,符合教师的工作需求,才能够被教师认可,才能有效地得到执行,因此学校有关信息化方面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的的健全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保障。

学用结合是深入推进信息化的法宝。学校领导的身体力行是学校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校领导必须清楚各学科教师的学习情况,做好信息化推进中的对全体教师培训指导工作,能及时利用数据对课堂教学及质量进行分析,化解难点和教师的困惑,让教师切实体会信息技术的魅力。

信息化的管理服务是效率的保证。学校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要密切合作,协调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发展。

为信息化搭建、打造必要的环境。学校要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方面为教师的使用提供便利,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校专业信息技术人员的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培训必须符合教师的实际需求,确保优质资源能为教师正常教学所用,能为学生平等地共享。

利用信息化,推进校本教研。学校要着眼教师的专业发展,拓展学科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研究,促进教师开展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激发教师的成就感,为教师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逐步完善的工程,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在行动上积极地践行,才能使信息化发挥最大的效用。

以上就是我此次培训的一点感悟,虽然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以后继续加强学习、领会体悟,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和交流,信息化这股扑面而来的教育清风,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做一名教育信息化的积极践行者,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信息化国培培训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2月22日、23日,我有幸参加了惠农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惠农区第三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培训。为期2天的培训,深感自己与当今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只有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事物,学会并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才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现将参加这次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第一天上海师范大学鲍贤清教授《微时代的教育创新》的讲座,第二天宁夏教研室信息教研员杨宏轩老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需要创新,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创新。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合理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如何使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效。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更清晰,学生更明白易懂,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可以为教学增添光彩和活力。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等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特别是2天培训所学到的东西,更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尝试、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通过2天得培训,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联系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合理地把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发现了自己在教育信息技术中需解决的问题,发现了在教学中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与不足。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有深度,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发展这样一个新背景下,作为学校领导必须具备信息化领导力——基本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化设备组织教学,合理评价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及其效果的能力,引领和示范合理高效地使用信息化资源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使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取得应有的成效的能力。学校领导的信息化领导力,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学校领导所体现出的一种综合影响力和领导气质。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成功与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要想加强信息化领导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学校应当系统规划、有序行动,对以下方面要有所关注和思考:

第一,要关注课程。

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挑战。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应当体现在全面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并进而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是密切相关、互为促进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创新的具体体现。

第二,要关注课堂。

创新教学与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体现在应当了解信息化教学在课堂实现的基本模式,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以教学方式的改革为基础,认识到高价值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要确保体现技术的有效整合。

第三,要关注学生。

信息化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创设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关注和思考的出发点——应该了解如何创造将学校、社区、家庭紧密联合的信息化教育体系;了解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与家庭学校互动:了解实现学生的电子成长记录与全面发展轨迹;了解如何将社会信息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新要求,转化为教师、学生的行为和基本素养。

第四,要关注教师。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应该体现在——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新的机遇。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技术应用能力,需要掌握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教育技术能力,需要掌握借助信息技术寻求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学校领导要认识到,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育领域系统规划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定相应计划,以内化为教师自觉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执行力。

第五,要关注环境。

信息化教育环境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领导们该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体现之一,是教育文化的变革。如何在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之间取得协调和共同促进发展,以取得信息化投入的最佳效益。

第六,要关注效益。

区域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效益评估。教育信息化是一件经济、人力、物力投入都极大的工作。学校领导应当清醒并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需要对技术投入的效益进行关注,需要对教育信息化各系统要素效果和整体效益进行通盘考虑和认真评估。

只有对这些方面真正思考,从硬件设施、软件资源、应用队伍、课程改革、教学应用、规章制度等多维度进行系统设计,才能有效地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发展与建设,真正具备教育信息化的领导能力。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学校的职责就是要寻找能够使每个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学习水平并得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条件。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是学校工作的掌舵者,学校信息化的有效应用和使用水平,取决于校长及中层领导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学校的引领作用是关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领导的认识层次决定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学校的信息化的制度的制定符合教学规律,要贴近教学实际,符合教师的工作需求,才能够被教师认可,才能有效地得到执行,因此学校有关信息化方面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的的健全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保障。

学用结合是深入推进信息化的法宝。学校领导的身体力行是学校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校领导必须清楚各学科教师的学习情况,做好信息化推进中的对全体教师培训指导工作,能及时利用数据对课堂教学及质量进行分析,化解难点和教师的困惑,让教师切实体会信息技术的魅力。

信息化的管理服务是效率的保证。学校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要密切合作,协调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发展。

为信息化搭建、打造必要的环境。学校要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方面为教师的使用提供便利,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校专业信息技术人员的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培训必须符合教师的实际需求,确保优质资源能为教师正常教学所用,能为学生平等地共享。

利用信息化,推进校本教研。学校要着眼教师的专业发展,拓展学科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研究,促进教师开展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激发教师的成就感,为教师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逐步完善的工程,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在行动上积极地践行,才能使信息化发挥最大的效用。

以上就是我此次培训的一点感悟,虽然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以后继续加强学习、领会体悟,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和交流,信息化这股扑面而来的教育清风,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做一名教育信息化的积极践行者,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