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篇1
我校辖区内学龄儿童逐渐减少,学校布局分散、平均办学规模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学质量呈下降的态势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加大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成了我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必然之路。加之我校地处____交界处,地广人稀资源贫乏,当地人民的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素质不高,给学校的教育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参加中西部万名农村寄宿制学校校长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结合我校实施寄宿制教育以来,现谈谈我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不成熟看法:
一、制约寄宿生综合素质健康发展的因素。
1、硬件设施是基础因素。资金投入不足,学生住宿拥护,教育教学及生活配套设施不全,势必制约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内部管理是核心因素。农村寄宿制管理,是一项极具创造性、极富挑战性的工作。许多原本是家庭、社会的责任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许多为人父母的义务也落到了校长、老师的肩上。头绪多、要求重、责任大,责任重于泰山!
3、师资素质是关键因素。寄宿制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是育人者、管理者角色的统一,是教师、保姆、和父母三种身份的叠加,三者缺一不可。转换角色,强化责任,提高学校领导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水平和技能是保证每个农村学校寄宿综合素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的几点认识和做法。第一、寄宿制学校管理要紧紧围绕学校指导思想,营造良好学风校风,创建优良的育人环境。
学校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提高教学质量,校园和谐发展"的原则,学校围绕以教育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用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工作态度;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勤奋进取、求真创美"的良好校风,加强养成教育,严格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的激情,培育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毅乐观的意志和精神。
第二,处理好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关系。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食宿在校,首先要解决好学生的生活设施,安排好学生的食宿,同时要抓好教学质量。具体说就是建设和配备好生活设施,是为了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安排好食宿,是为了解决学生"留得住"的`问题;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是为了解决学生"学得好"的问题。"学得好"建立在"留得住"的基础上,"留得住"又建立在"进的来"的基础上,三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因此,办好寄宿制学校必须食堂和课堂同抓,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并重。
第三、丰富课外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学校或年级组充分利用学校场地或器材,搞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认为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生活有趣,避免他们产生出校门的想法。如年级组或班与班之间可以进行篮球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这样有一部份学生参与活动,有一部份观众,剩下还有多少会调皮呢。远程教育模式三的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可以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班主任大力引导学生进阅览室看书,阅览室购一些适合初中爱好的期刊,在下午开放。
第四、规范实施,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创新开展后勤服务工作,尽量符合学生需求。学校食堂可小炒,满足部分经济宽裕学生的口味;卖些小吃,变换口味风格。让学生感觉伙食丰富,不到校外就餐,避免发生校外食品安全事件。
第五,建立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多渠道筹集解决学生生活费。我校所辖区域内,多数家庭经济较落后,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要解决好寄宿生的生活很不容易,特别是学生的伙食费是长期困扰的问题。学校多方为贫困学生寻求援助渠道,帮助贫困学生解决部分伙食费,力求不让每位贫困生辍学。
第六,人人树立责任意识,对学生实行全面管理。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是一项很细致、很辛苦、责任很大的工作。学校不但要有专门的生活管理人员,而且教师的工作量也很大,既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尽到父母和兄长的责任。只要学生在学校,凡父母应做的事老师都要做,父母想不到、做不到的事老师也要想到、做到。这不仅是一种工作量的体现,更是一种情感的付出,爱心的奉献。三、今后需要努力研究实践的几项工作。国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一次历史性机遇。我们将在实施这一工程中坚持硬件和软件一起上,建设和管理两手抓,着力解决好寄宿制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建成一批硬件达标、管理规范、功能完善。质量合格、特色鲜明、能在当地乃至全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寄宿制学校。从现状和发展的需要看,今后几年我们要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好学校硬件建设。在学校规划和建设上充分考虑学生大部分时间食宿、学习、活动在学校这一特点,教学、生活、活动三个方面的设施统筹安排,全面规划,配套建设。
第二,加强和规范寄宿制学校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对寄宿制学校要作统一的标准检查评估,有效激励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
第三,进一步扩展并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功能。长期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普及义务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牧民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还需要加大投入,逐步完善,才能满足农村寄宿学生及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需求。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合理利用资源,就能创建出良好的学校氛围,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篇2
农村中小学寄宿制,是欠发达地区为了调整学校布局而实施的。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办学不但解决了制约布局调整的一个瓶颈问题,而且也拓宽素质教育的时空,提升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是促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之举。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全校教职工数52人,学生数1000余人。生源广且复杂,学生上学路远且难走是我校的特点。因此从20xx年开始我校就从走读学校逐步创办成寄宿制学校,通过几年来的深入探讨,在寄宿制学校管理方面也有一些心得,以下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寄宿生相对于走读生来说,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学习习惯形成,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跃升。从周一到周五,寄宿学生全部在学校生活。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形成,且学校的学习管理到位,教师的个别指导专业及时,同学的互帮互助方便快捷,既有利于后进生补漏补缺和优等生拓展延伸,又有利于全体寄宿生文化成绩的整体提升。据统计我校这几年来寄宿生相对于走读生,在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方面都比走读生高出3至4。5个百分点。
(二)、规范集体管理,学生道德品质明显提高。集体生活,军事化管理,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寄宿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在学校集体的大家庭中生活,有积极进取的集体舆论导向,有科学文化的激励机制,有健康文明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的熏陶,有统一规范的作息时间安排,有不同时段纪律的约束,有朝夕相处师表形象和言谈举止的正面影响,更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宿舍管理教师全面的指导、督促,全方位、人文化、人性化、人情化的管理。所有这些都为年幼、可塑性强的农家孩子良好行为和竞争意识的形成营造了优于一般农村家庭的成长环境。关爱贫困寄宿生,形成学生关心他人和互爱互助的品质。我校在住宿生管理方面,因师资不足,没有专门的生活老师指导,年小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我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教师包间管理,高年级学生协助管理。即每位教师既是老师又是保姆,从学生的学习、到学生生活细节都要过问,每天到学生宿舍检查指导不能少于2次,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汇报;但由于一些年学生刚入学时,晚上还不习惯单独就寝、经常半夜生病等,遇上这样的情况,管理教师也是难以照顾周到,因此我们采取的是:发动一些责任心强的高年级学生,让他们和这些生活自理差的学生同一间寝室,负责教会一些独立生活技巧,特别是晚上,临睡前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等。对于这些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与其说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不如说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既增长才干又提高责任心。
(三)、开展活动课程,学生潜能明显得到开发。寄宿生课余生
活基本以自主活动为主。孩子们在自主活动的空间里,放开思维,
大胆想象,放飞理想,加之寄宿生课余时间充裕,占有学校室内外训练场地和电脑、图书、音像资料,文体娱乐器材机会多,训练机会多,教师专业辅导次数足,同学交流切磋技艺方便。所有这些都为发展寄宿生兴趣、爱好、特长,提高全面素质创造了一般农村家庭走读生不易具备的优越条件。
(四)、加强生活教育,学生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寄宿生基本以独立生活为主。现在农村中小学生8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童年就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相对独立的寄宿生活,这与其说是向孩子传统成长环境提出挑战,不如说是治疗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自私、不合群、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意志品质脆弱等毛病的一剂良方。保管财物、统筹开支、刷碗倒水、洗衣叠被、抹桌扫地拖地板、栽瓜种菜、养花护绿以及看病服药等,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是一种生活压力,但这更是一种生活的锻炼。与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在群体共处中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在自理中学会生存。在这样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寄宿生与在家庭温室呵护成长的走读生相比,自主、自立、自强、自理、自律的能力理所当然要强得多。
总之,农村中小学寄宿制,解决了独生子女"缺伴"、"孤独"和学习枯燥的问题,形成了乐学氛围;克服了"骄""娇"二气,增强了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立的意识,实现了从"小皇帝"到"小主人"的转变。
当然,我们也同时发现,农村中小学寄宿生综合素质发展并不均衡,班与班、宿舍与宿舍、人与人、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个别环节甚至还存在安全、卫生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大因素"制约着中小学寄宿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
1、硬件设施是基础因素。把中小学寄宿制办成学生求知强能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这"三园"的物化条件,大大超出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资金不足,教育教学及生活配套设施不全,势必制约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内部管理是核心因素。农村中小学寄宿制管理,这是一项极具创造性、极富挑战性的工作。许多原本是家庭、社会的责任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许多为人父母的义务也落到了校长、老师的肩上。头绪多、要求重、责任大,责任重于泰山!加之寄宿制办学时间短,管理经验少,如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教育时空,章显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素质上,走出一条科学化、人文化管理之路,确实还需要花大力气探索。
3、师资素质是关键因素。寄宿制中小学的校长和老师是育人者、管理者角色的统一,是教师、保姆、和父母三种身份的叠加,三者缺一不可。转换角色,强化责任,提高学校领导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水平和技能是保证每个农村中小学寄宿综合素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篇3
我校辖区内学龄儿童逐渐减少,学校布局分散、平均办学规模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学质量呈下降的态势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加大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成了我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必然之路。加之我校地处____交界处,地广人稀资源贫乏,当地人民的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素质不高,给学校的教育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参加中西部万名农村寄宿制学校校长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结合我校实施寄宿制教育以来,现谈谈我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不成熟看法:
一、制约寄宿生综合素质健康发展的因素。
1、硬件设施是基础因素。资金投入不足,学生住宿拥护,教育教学及生活配套设施不全,势必制约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内部管理是核心因素。农村寄宿制管理,是一项极具创造性、极富挑战性的工作。许多原本是家庭、社会的责任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许多为人父母的义务也落到了校长、老师的肩上。头绪多、要求重、责任大,责任重于泰山!
3、师资素质是关键因素。寄宿制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是育人者、管理者角色的统一,是教师、保姆、和父母三种身份的叠加,三者缺一不可。转换角色,强化责任,提高学校领导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水平和技能是保证每个农村学校寄宿综合素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的几点认识和做法。第一、寄宿制学校管理要紧紧围绕学校指导思想,营造良好学风校风,创建优良的育人环境。
学校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提高教学质量,校园和谐发展"的原则,学校围绕以教育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用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为工作态度;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勤奋进取、求真创美"的良好校风,加强养成教育,严格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的激情,培育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毅乐观的意志和精神。
第二,处理好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关系。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食宿在校,首先要解决好学生的生活设施,安排好学生的食宿,同时要抓好教学质量。具体说就是建设和配备好生活设施,是为了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安排好食宿,是为了解决学生"留得住"的问题;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是为了解决学生"学得好"的问题。"学得好"建立在"留得住"的基础上,"留得住"又建立在"进的来"的基础上,三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因此,办好寄宿制学校必须食堂和课堂同抓,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并重。
第三、丰富课外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学校或年级组充分利用学校场地或器材,搞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认为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生活有趣,避免他们产生出校门的想法。如年级组或班与班之间可以进行篮球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这样有一部份学生参与活动,有一部份观众,剩下还有多少会调皮呢。远程教育模式三的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可以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班主任大力引导学生进阅览室看书,阅览室购一些适合初中爱好的期刊,在下午开放。
第四、规范实施,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创新开展后勤服务工作,尽量符合学生需求。学校食堂可小炒,满足部分经济宽裕学生的口味;卖些小吃,变换口味风格。让学生感觉伙食丰富,不到校外就餐,避免发生校外食品安全事件。
第五,建立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多渠道筹集解决学生生活费。我校所辖区域内,多数家庭经济较落后,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要解决好寄宿生的生活很不容易,特别是学生的伙食费是长期困扰的问题。学校多方为贫困学生寻求援助渠道,帮助贫困学生解决部分伙食费,力求不让每位贫困生辍学。
第六,人人树立责任意识,对学生实行全面管理。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是一项很细致、很辛苦、责任很大的工作。学校不但要有专门的生活管理人员,而且教师的工作量也很大,既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尽到父母和兄长的责任。只要学生在学校,凡父母应做的事老师都要做,父母想不到、做不到的事老师也要想到、做到。这不仅是一种工作量的体现,更是一种情感的付出,爱心的奉献。三、今后需要努力研究实践的几项工作。国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一次历史性机遇。我们将在实施这一工程中坚持硬件和软件一起上,建设和管理两手抓,着力解决好寄宿制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建成一批硬件达标、管理规范、功能完善。质量合格、特色鲜明、能在当地乃至全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寄宿制学校。从现状和发展的需要看,今后几年我们要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好学校硬件建设。在学校规划和建设上充分考虑学生大部分时间食宿、学习、活动在学校这一特点,教学、生活、活动三个方面的设施统筹安排,全面规划,配套建设。
第二,加强和规范寄宿制学校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对寄宿制学校要作统一的标准检查评估,有效激励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
第三,进一步扩展并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功能。长期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普及义务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牧民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还需要加大投入,逐步完善,才能满足农村寄宿学生及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需求。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合理利用资源,就能创建出良好的学校氛围,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篇4
农村中小学寄宿制,是欠发达地区为了调整学校布局而实施的。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办学不但解决了制约布局调整的一个瓶颈问题,而且也拓宽素质教育的时空,提升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是促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之举。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全校教职工数52人,学生数1000余人。生源广且复杂,学生上学路远且难走是我校的特点。因此从20xx年开始我校就从走读学校逐步创办成寄宿制学校,通过几年来的深入探讨,在寄宿制学校管理方面也有一些心得,以下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寄宿生相对于走读生来说,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学习习惯形成,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跃升。从周一到周五,寄宿学生全部在学校生活。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形成,且学校的学习管理到位,教师的个别指导专业及时,同学的互帮互助方便快捷,既有利于后进生补漏补缺和优等生拓展延伸,又有利于全体寄宿生文化成绩的整体提升。据统计我校这几年来寄宿生相对于走读生,在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方面都比走读生高出3至4。5个百分点。
(二)、规范集体管理,学生道德品质明显提高。集体生活,军事化管理,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寄宿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在学校集体的大家庭中生活,有积极进取的集体舆论导向,有科学文化的激励机制,有健康文明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的熏陶,有统一规范的作息时间安排,有不同时段纪律的约束,有朝夕相处师表形象和言谈举止的正面影响,更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宿舍管理教师全面的指导、督促,全方位、人文化、人性化、人情化的管理。所有这些都为年幼、可塑性强的农家孩子良好行为和竞争意识的形成营造了优于一般农村家庭的成长环境。关爱贫困寄宿生,形成学生关心他人和互爱互助的品质。我校在住宿生管理方面,因师资不足,没有专门的生活老师指导,年小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我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教师包间管理,高年级学生协助管理。即每位教师既是老师又是保姆,从学生的学习、到学生生活细节都要过问,每天到学生宿舍检查指导不能少于2次,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汇报;但由于一些年学生刚入学时,晚上还不习惯单独就寝、经常半夜生病等,遇上这样的情况,管理教师也是难以照顾周到,因此我们采取的是:发动一些责任心强的高年级学生,让他们和这些生活自理差的学生同一间寝室,负责教会一些独立生活技巧,特别是晚上,临睡前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等。对于这些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与其说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不如说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既增长才干又提高责任心。
(三)、开展活动课程,学生潜能明显得到开发。寄宿生课余生
活基本以自主活动为主。孩子们在自主活动的空间里,放开思维,
大胆想象,放飞理想,加之寄宿生课余时间充裕,占有学校室内外训练场地和电脑、图书、音像资料,文体娱乐器材机会多,训练机会多,教师专业辅导次数足,同学交流切磋技艺方便。所有这些都为发展寄宿生兴趣、爱好、特长,提高全面素质创造了一般农村家庭走读生不易具备的优越条件。
(四)、加强生活教育,学生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寄宿生基本以独立生活为主。现在农村中小学生8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童年就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相对独立的寄宿生活,这与其说是向孩子传统成长环境提出挑战,不如说是治疗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自私、不合群、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意志品质脆弱等毛病的一剂良方。保管财物、统筹开支、刷碗倒水、洗衣叠被、抹桌扫地拖地板、栽瓜种菜、养花护绿以及看病服药等,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是一种生活压力,但这更是一种生活的锻炼。与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在群体共处中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在自理中学会生存。在这样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寄宿生与在家庭温室呵护成长的走读生相比,自主、自立、自强、自理、自律的能力理所当然要强得多。
总之,农村中小学寄宿制,解决了独生子女"缺伴"、"孤独"和学习枯燥的问题,形成了乐学氛围;克服了"骄""娇"二气,增强了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立的意识,实现了从"小皇帝"到"小主人"的转变。
当然,我们也同时发现,农村中小学寄宿生综合素质发展并不均衡,班与班、宿舍与宿舍、人与人、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个别环节甚至还存在安全、卫生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大因素"制约着中小学寄宿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
1、硬件设施是基础因素。把中小学寄宿制办成学生求知强能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这"三园"的物化条件,大大超出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资金不足,教育教学及生活配套设施不全,势必制约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内部管理是核心因素。农村中小学寄宿制管理,这是一项极具创造性、极富挑战性的工作。许多原本是家庭、社会的责任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许多为人父母的义务也落到了校长、老师的肩上。头绪多、要求重、责任大,责任重于泰山!加之寄宿制办学时间短,管理经验少,如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教育时空,章显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素质上,走出一条科学化、人文化管理之路,确实还需要花大力气探索。
3、师资素质是关键因素。寄宿制中小学的校长和老师是育人者、管理者角色的统一,是教师、保姆、和父母三种身份的叠加,三者缺一不可。转换角色,强化责任,提高学校领导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水平和技能是保证每个农村中小学寄宿综合素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