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请欣赏学校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

1、教师角色的转换就是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转换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换为引导者。

以往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权威是绝对的,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而且还是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动,彼此形成一个交流探索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亲密、融洽的教学氛围,在师生的对话、交流、沟通中,达到从真情交融进入心智交融的沸腾状态,形成教学相互推进的合力,使学生在主动投入教学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激活自身蕴藏的潜能,其求异的思维品质和探索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2、教师要和蔼可亲,情真意切,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有人说:“没有真挚的感情,就不可能有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是紧密相连的。试想:课堂上如果没有学生的情绪活动,即惊讶、喜悦、好奇、激动、迷惘……思维之花怎能会绽放呢?因此,老师在提问时切不可是冷漠的,在学生答问时切不可心不在焉,听到学生错误的答案切不可流露出厌恶、恼怒的表情。相反,应该在提问时和提问后,始终关注学生的感情,与学生同喜同忧,同思同乐,创造融洽、热烈的课堂气氛。教师只有放下架子,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看待,尽可能地缩小师生间不平等的差异所形成的心理距离,才能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只有民主的教学环境,才能孕育出具有个性的学生,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学生,才可能具有创造性。

3、新型的课堂应当是情感的课堂,它要突破单纯注重知识和智力的局限,把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

要改‘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充分参与,充分表现,要打破正襟危坐的听——记——练模式,提倡活跃和活动,让学生开口说,动手做。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即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师生在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强调双向互动,双向协调,课堂不是教师单方表演和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而是师生间进行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的舞台。只有师生真实而自然的交往,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

学校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做好充足的准备,我在20xx年8月10日——20xx年8月23日期间在宋校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集中的教师培训。在培训期间,我们陆续开展了对《鞍山市新世纪实验学校二十不准》、课堂小组技术的学习;大家各自进行了学科课程的试讲,对自己的学科进行了针对性的听课。对于这一段集中的培训我感慨颇多,我将之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我校的办学特色方面

通过对《鞍山市新世纪实验学校二十不准》的深入学习,使我们更加透彻地了解了工作的环境以及今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二十不准”将教师纳入到严格的管理之中,更从侧面将教师权益置于安全地带,不仅对校风起到了净化作用,更营造了纯粹而明朗的教学环境。从这些细化的条例中不难看出新世纪学校“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将“师德”与“教育”相结合的做法,让我对即将到来的从教生活充满了深切的期待与向往。

二、教师的个人素质方面

教师的个人素质是教学工作进行中的一剂强心针,教师通过个人素质中的人格魅力、学识积淀以及思想境界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获得丰厚的知识、成为出色的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我对于教师个人素质的理解只浮于表面,通过这次培训以及走近真正的课堂,我从教学实践中看到了教师个人素质的重要性,制定教师成长计划、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势在必行!对此,结合培训内容与课堂实践,我将提高教师个人素质的方法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以身作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学生效法的标杆。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对学生进行人生的引导。“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尤其“语文”这样一个感性大于理性的学科更需要教师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将学生的目光吸引住,以“师德”立身,并时刻以“榜样”的身份要求自己,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日常的言行渗透给学生,使之成为社会的“清流”而非“浊流”。

(二)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实现教师“再教育”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局限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随着社会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不局限在书本与老师这类单一的个体上。学生的课外知识越丰富,教师就越要充满危机意识,不断以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以优秀的思想升华自我的人格是每一名教师应对新时代教育挑战的制胜法宝,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的给养、不断实现自我的“再教育”才能够使教育之花常开不败。

(三)加强教法研究,增强教师的专业化技能

“教育”是教师职业的根本,掌握好教育的方法、提高教育的水平是教师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对此,教师要时刻关注教法的研究,切忌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教学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时刻抓住每一批学生、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将教学方式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以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输。另外,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时刻把握教学目标,制定短、中、长期的教学计划,将教育过程总分细化,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完成以及总体性目标的跨越。

(四)增强心理素质,提高意志品质

教师行业不比其他行业,一个学科、一个教学阶段的教学难免冗杂反复,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职业倦怠”,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生涯观,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的眼光不断挖掘自己,并以求真的态度发掘学生的新奇之处,给枯燥的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激发出每一次教育过程的生机与活力。

三、确认自我价值与定位,搭建师生情感桥梁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引导与纠正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抓准自我的定位,切忌喧宾夺主,感知自我的同时要将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性引导到学科的学习中,真正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高素质人才。另外,优秀的教师更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良师益友,适时、恰当地培养与学生间的情感、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个人地位会使得教学成果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教学任务的完成更是事半功倍。

短暂的教师培训结束了,新的征程即将展开,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定能谨记这次培训中所学到的经验,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时刻以坚定的信念以及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在思想和行动上武装自己,以踏实严谨的态度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以实际行动为教育行业增光添彩!愿我校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学校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本次我参加尚卿中心校举办的语文新课标的培训活动,受益匪浅,读着新课标,想着旧课标。总觉得“新”和“旧”之间,只是换“汤”不换“药”,但是这换的“汤”却是这课改走过十年历程的一次总结和再革新。正如鲁迅对我国传统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样,新课标坚定了旧课标中正确的,摆正了原来偏颇的,有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统一

新课标一如继往地坚持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坚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融合的三个维度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低段的学生“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识字写字教学原则;坚持阅读的个性化、阅读量的保证、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重要……

二、倡导“自然的朗读”

叶圣陶先生对朗读的功用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所以有人说:“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

正因为朗读教学的特殊功能,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增加了这么一段话:“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这样的改动,进一步凸显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使朗读教学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更重要的是,这是对当前朗读教学中存在误区的纠偏。新课标中“自然的朗读”,是要朗读像说话一样自然?那朗读和说话的区别在哪?说话,分场合。我想,朗读亦是如此。面对不同的情境,学会不同的朗读。比如,同样一个句子,在题目里语速可以稍快,在原文中应该根据文本特性来把握。一切都是由感情决定的,以情带声。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地语调、语势,音随意转,气随情动,因情用气,以情带声。朗读者得心应“口”,听者才能心从耳顺。

总之,经过这次培训,我体会到了新课标的理念精神,在以后的语教学中,将会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学校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中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培训会”,主讲的专家是省教科所的张建文老师,现在就这次活动的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讲解的主要内容

首先张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课程的定义,分狭义和广义之分,以及课程的分类等;第二方面是教材开发和建设,主要讲解了CBE和MES等课程开发的模式;三方面主要讲解了课程建设的基本要素,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在这里讲解了如何编写教材和教参,如何创建授课计划及其教案,如何组织课程实施,如何课程,如何整理课程文档等相关的知识;最后讲解了精品课程的管理,在这里主要讲解了课程建设规划及立项,课程建设工作实施,课程建设评估验收等相关的知识。

二、感受和体会

张老师的讲解生动,具体,让我对课程的概念,开发,实施等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对精品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受益匪浅。职业教育精品课程的标准是“六个一流”: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条件,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的教学质量。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有:课程理念的建设,课程资源的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课程实施条件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管理制度和评价手段的建设等。而且这个目标才是教育教学的关键点。在教学过程中,在教材、实验、教师、以及其他教育教学条件中,课程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因此必须要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精品课对于带动教学和教师的人才培养书评意义巨大。

要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提高,所以应重视一下问题:一是教学条件上,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课程教学辅助的作用。二是方法手段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并做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三是教学队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确实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视课程建设与实践,同时课程建设瞄准培养目标,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出能力导向的教育。中等职校教育改革主体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教师培养。在这过程中,课程是主要的单元体,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核心课程才能带动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水平,课程需要我们的专业教师来实现。首先,精品课程建设很好的起到了资源统筹作用,缓解教育资源的区域不均衡问题,很好的带动了整个教师队伍的提高,使得职业教育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提升。其次,精品课程建设使得优质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再次,精品课程建设对我们教师队伍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最后,精品课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吸收更多的养分,有的是本专业、相关专业,有的甚至是个人兴趣。精品课程对于拓宽学生视野、专业面、培养创新能力都很有必要,发挥了高水平的示范作用。

精品课程的培训,使我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不单单是讲好课,出多少成果,而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以及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首先要用先进的理念来确定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建设的教学团队要求具有双师型较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必须要团队集体智慧,发挥各自的特长,分工合作,积极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申报精品课程的各项工作。

精品课程的培训,使我更加清楚认识到我们在课程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课程设计到课程特色等方面,找到了自己在做精品课程时的切入点,更加有信心和决心把自己所担负的课程及早申报成功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