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假期实践心得

请欣赏医学生假期实践心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学生假期实践心得 篇1

虽说这次社会实践并不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但却是我以一名医学生的身份到医院进行与我自己专业相关的一次实践。今年寒假,我有幸来到社区医院的针灸科进行实践活动。在学校我们学习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虽说有些实验活动,但尤其对我们大一学生来说,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并不多,更别说与患者接触了。作为一名医学生、日后救死扶伤的医生,我们不仅要有一流的理论知识储备,更要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才能让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这就是我们参加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在针灸科的学习,我已经能熟练地为患者取针、拔罐、做电疗,虽说不能真正为患者做针灸、小针刀治疗,但我也从中体会到了做一名医生的不易。针灸科室里一天到晚弥漫着艾灸的“香味”,就诊患者常常会被熏的流眼泪,但这一切对医生护士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一天几十个病人的门诊量常常让针灸科的主治医师忙的焦头烂额。这让我不禁感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需要的不仅是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与超强的忍耐力。

虽说医生在医院工作,环境局限在一个小小的科室里,但常常能与天南地北的患者接触,所以视野还是比较开阔的。来中医针灸科治疗的患者大多是一些患有颈椎、腰椎疾病的患者或是一些中风后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另外因为针灸治疗对于一些急性拉伤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经常能够看见进来时叫痛连天的病人回去时已经面露喜色,连声向医生道谢的场景。

通过这一次的实践,不仅让我接触到了病人,更坚定了我学用并重的理念。人体是一部精密的机器,只有充分了解身体每一部分的构造,不断实践后,才能做到下针有神、下刀有神。而我这次实践的最大体会就是:医学知识不进行实践,学起来比较困难,如果理论学习与实践相互交替进行,不但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会增加同学们的临床经验。

医学生假期实践心得 篇2

生命的意义是由自己定义的,为了给自己医学知识充电,而实践的过程是所有课本不能给予的,短暂的寒假便来到xx市xx医院进行实习。

对于我这个只有半年学医经历的来说,应该从医院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开始。来到医院,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时至今天,实践结束了,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

临床的实践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岗前的训练。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倍感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实践之前,是科教科老师按照我们的需要和上岗要求安排统一培训,包括:了解医院概况简介。了解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知道治安管理的一般常识。懂得医德医风教育明白医疗文书的书写。掌握有关护理知识。理解院内感染。了解手术室的有关知识。

其间科教科的老师还穿插地组织我们到各病房看病历、观看关于医疗纠纷的专家讲座及急救处理方面的录像,让我们对实际的临床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为正式上岗工作打下了基础。

尽管我是一名未来的麻醉师,可是刚刚进入医院的我由于对医学知识的匮乏,了解较少,所以老师要求我从基层的护理作起,培养我对医学的责任和义务,增长我对医生这个职业的了解与热爱.我欣然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开始了我工作的第一课。

医学生假期实践心得 篇3

应学校团委的号召,我于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家乡参加了为期二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形式为跟师学习,在xx省xx县xx镇计划生育服务站见习。

我的老师是计生站的站长,马上就要退休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西医皆懂。在他的建议下,我先用大约一周的时间对药物进行了解,主要是对中药的认识。我先是认识药房里每一味中药的外貌,再是口尝大部分药物,对其药性药味进行一定的了解。在认识药物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由于多数药物都是炮制过的,大多都是切片,很少有整个植被都做药用的,所以很多药物在切片上很相似。比如生地和玄参,但是在药味上却有不同,两者都是甘苦之品,玄参苦味更重,略有咸味,而生地则是甘味更重。再比如荆芥与薄荷、前胡与柴胡等等。

第二,实际尝出来的结果同中药书上介绍的药性药味存在着差异。咸味便不容易尝出来,比如青黛、玄参等。而藿香切片后的气味没有它生长在土地里的气味强烈了。

第三,由于地方差异,在xx学的中药理论回来跟xx的实地药材相比较,略有不同,在实习的药房里甚至有些药材中药课时都没有提及到。比如川明参、蚕沙、甘松、金精、银精等。丁香有公母之分,槟榔亦有马槟榔、花槟榔之别。有些书上讲到的药物,在药房里也没有见到。毕竟中药的种类成千上万,还有地区差异。

第四,老师开方时常会用一些药物的别称。比如前仁是指车前子;茯毛是指大腹皮,即槟榔的外壳等等。因地因人制宜。

在认识中药之余,我还对西药进行了初步的了解。由于西药药理是在大三上学期才开始学习,这次了解只是为了在脑海里有个基本的印象,不做更高要求。

随后的十多天便是在老师身旁看老师给病人诊疗了,这才是实习的重点,因为是在计生站,所以来看病的妇科儿科居多,当然外感之类的病人也到此处。因为老师在当地名声很不错,来看病的人总是很多,老师几乎没有单独给我讲解的时间,所以我只有自己记录整理消化,将望闻问切的结果记在笔记本上,再看老师开的处方,不管开的是中药还是西药都记录下来,利用晚上在家的时间整理消化。当然,重点在中药方子上,西药只做了解。在此也将我的看法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第一次临床见习,不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劣的,只能将很多东西暂时寄存于心,不敢先给它下个错误的定义,等到以后有答案了,是好的那它就成了经验,是坏的那它也是个教训。

就比如老师的方子,我看到的几乎所有的方子里都有地榆,中药书上说地榆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主治下焦血热出血,被称为水火烫伤的要药。为什么每个方中都有少许地榆呢?后来老师跟我说,他用地榆作佐制药,因为用了许多苦寒之品,患者服后容易坏肚子,地榆具有收敛的作用,用少许在方中防止苦寒太过,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用法,不能说这不是收获啊!每位医生在遣方用药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的这位老师还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在这儿就不一一举例了。

第一次体会到临床与理论的不同之处,相比之下临床还更有诱惑力,不那么死板,便显得更加可爱了。只是这又在我的学习路程上多加了一道关卡,要灵活运用、妥善治疗还真得下苦功夫啊!第二,是关于病人的思考。在见习的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病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孕妇、甚至还有襁褓中的婴儿,他们中有稍微有钱的老板,还有中等水平的农民,甚至还有穷到衣衫褴褛无人抚养的孤寡老人。

每个人对待疾病的看法各不相同,总的来说,人们对疾病预防这一层面认识加深了,对自己的健康的关心程度也提高了,这是我们社会的进步,但是还有好大一部分人群,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生病了也拖着,不到万不得已不来求医的。

因为我在乡镇上见习,这样的患者应该比城镇里的多见,虽然现在有医保了,但是那样的保障却的确还没有到达每一个公民的手中,尤其是那些看不起病的贫苦人民。这就不光是作为医生该思考的了。

第三,是以一个“西医文盲”的角度谈的一些有关西药的见解,在见习期间,很多患者都是因为感冒来就诊的。老师的第一句话似乎永远都是“能吃青霉素吗?”如果能吃,药单的第一个药便是阿莫西林。

我知道我是个初学者,不应该对一些事情或者事物产生偏见,但是为何我总是越看那个“阿莫西林”就越觉得厌烦呢?一般人都知道阿莫西林是消炎药,是抗生素类药物,常用或者用量较大都会有很多副作用。

但是你听西医怎么说“不先把炎症消下去,病又怎么好呢?”我并不是讨厌西医,该消炎的时候当然是你的阿莫西林来得快,但是心里总是有些疑问,是否能够既治好病又不要留下太多副作用的天然疗法呢?就像我们对待大自然一样,是否治病也该整一“可持续发展”出来呢?这些疑问就让它留在心里吧,我想老师也不一定会解答。

第四,是浅谈对于医生治病的问题。一次跟一位退休的老伯谈及到了这个问题,以往那样神圣向往的医生这个职业的光环突然暗淡了许多,有对社会的无可奈何,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无可奈何。

老伯说,比如有两类医生,一类只是治标,短暂的疗效很好,抗生素药品几乎是来者必用,也不考虑患者以后的事情,一类医生是标本兼治的,但是治标的效果却是要慢一些,就像中医平调人的阴阳。

可是往往患者多的却是前者,口碑好的也是前者。心里想想,有些辛酸,又想到自己以后,会不会也转变成前者了呢?因为生活的压力。好害怕,害怕变成那样,害怕自己的意志还没有磨炼得足够坚定,一旦被推进了社会这个大染缸,便变得不知所措起来。

都说做医生辛苦,我想辛苦的并非是学习那些医学知识,只要是自己真心热爱的,学起来应该是种乐趣,真正辛苦的是他内心医德的磨练。

曾经梦想的医生在这个现实生活中似乎变得不复存在了,曾经以为的那些医术很好的老中医们的光辉形象似乎也因老伯的一个例子黯淡了许多。那我该以什么样的医生做为我奋斗的目标呢?突然好迷茫。

其实像那样治标的医生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他们也是在解除病者的痛处,而且还直接了些,似乎我应该学习才是。只是自己却不愿将目标定在那样一个“下医”的位置,那是在拯救病患还是在害他们呢?总而言之,这次实践的收获也是挺多的,尽管发现了许多的问题,但是谁又能说明这些不是漫漫学医途中必须经历的呢?不管有多少困难有多么迷茫,我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只要拥有自己的原则,再迷茫的路途也会有对的方向!

医学生假期实践心得 篇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然而,在今天,这句话似乎成了天方夜谭。到了大学这一个小型社会,我才发现,原来,“实践岀真知”才是最不可置疑的。

为了培养学生们探索创新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加强对学生们的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我校开展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于是,在县城的一个小医院里,我进行了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仅仅是大一新生,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我只能在旁边观看,帮忙打打下手,但是这短短一星期的实践却让我受益匪浅。作为医院的一份子,我所做的工作,就是观察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以及记录每天该做的事情。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处处都蕴藏着学问。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见到了很多的临床表现和症状体征,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真正的良药,熟悉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的分工及工作职责。从医生来说:对待病人,无微不至,有耐心,更有技术,每位医务工作者都承担着的“救死扶伤”的使命,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当然,医生必须要掌握先进医疗技术,同时更要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七天与医院的'亲密接触中,我明白了,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作为见习生,要做到:

1、待人真诚,学会微笑;

2、对工作、学习有热情有信心;

3、善于沟通,对病人要细致耐心;

4、踏踏实实,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刚刚踏进社会的大门,我们要尽快适应周围的环境,学会化困难为动力。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社会这样复杂的环境里,不免会遇上麻烦事,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心怀一颗平常心,乐观地去面对这一个社会,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做出正确的选择。

实践,是一种磨练,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前提。忙忙碌碌的实践时间让我过的很充实,很快乐。我会一直坚定自己学医的信念,同时认识到医生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挽救病人的生命。

这一次医院实践,让我走入了真正的社会,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医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是学习和生活的大课堂,只有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才能有所体现。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实现 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