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护理工作日志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工作日志心得体会 篇1
护士的工作岗位神圣而崇高。身穿白大褂在岗履责,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方才能够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务。不仅讲究工作效率,更要讲究工作质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认为,护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实真正做好却又不是件易事。这项工作有其自身的职责和内在的标准,各位护士做起来因自己年龄大小、工作经验、履责态度、个人性格等因素,虽然也能在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范围内完成任务,但效率和质量却是千差万别,而且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标准是没有顶的。有的护士完成了硬件工作(如量体温、打针、发药等)之后,安心无事地歇之办公室;有的护士做了硬件工作之后,又做了大量软件工作(如给病员以更多的真、善、美的精神性东西)。“硬”有范围有尺度,“软”则没有指令性的规约。那么,护士在岗履行职责,怎样能够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创造性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达到最佳工作效果,让病员安心、放心,并积极配合医院治疗虽然没有千篇一律的格式,但有规律可循。通过这次医德医风的学习,引发了我对护士岗位意识的确立,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问题的思考!
1责任意识
责任心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这“责任心”的“心”字,早被中国古代哲学家喻指思想、精神,即今日广义的哲学范畴“意识”,与医学上称身体某部位的那个“心”有别。工作上的“心”(责任心)到位,即捧着一颗心来,在班用心去做,不夹私心离班,这样专“心”之致,就能做好护理工作。身为年青的护士,对刚接手的工作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只要有这份心,相信自己定会早日胜任此项工作。如果缺乏责任心,无论是新护士,还是老护士,都不会做好护理工作的。事物有因果关系,即有因才有果,护士工作也存在因果性的一面。工作是靠人做的,护士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最佳效果,必定要求护士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正确的意识指导自己去履行职责。有好的开端,才会有好的结果。歪打正着的事是有,但不具有普遍性。护士工作切忌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之念,“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歪打是不会正着的。加强责任意识才是良好的动因,也是最佳出发点。当然,工作中也会有好心办错了事,这属正常范围,世界观方面是没有问题的,有其正确的意识,只是世界观转换成方法论的环节上出现了失误,或是方法的运作上出了差错。“好心办错了事”是方法问题,而不是思想问题。方法问题很复杂,也很有讲究。对护士来说,护理工作有个业务水平、经验多寡、病员配合、他事阻碍等,使之方法不得力,或者不到位。这些属外在原因,是客观造成的,非主观所致,这种“错”容易被防止和克服。如果不该出错而因责任心不强出了错,性质就变了,就不属正常范围,也就不能用“出错”来塘塞,那要追究其责任。所以,责任意识对护士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自我内修、点滴养成这种意识。责任意识与工作职责的要求是紧密联系的,有时能合二为一,但区别是显然的。前者属自我意识、自我要求,强调个体的内控,具有软性的一面;后者属外在规约,强制要求,具有硬性的一面。“硬性”是工作职责、标准,“软性”是个体工作的灵魂,“硬性”好比骨骼,“软性”恰似血肉。
2平等意识
护士加强责任意识是做好本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有责任意识还不够,应该在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并紧紧围绕责任意识创造性地拓展工作。这个“拓展”就是由护士单方面努力,一厢情愿的工作,变成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而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密切协作的主动权、选择权在于护士这方。护士工作如何才能适应、迎合并受到病人的支持,确立平等意识是其关键,即护士对待病人采用平等的观念,不仅对待所有病人一碗水端平,而且时时处处与病人平等相处,护士不能有居高临下之感。在病房里护士是相对固定的,病人是流动的,选择住院的权力在病人手里,若把护士比作主人,那么病人就可比作客人。护士与病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主便客勤”。主人怎样接待客人,方便客人呢首先要尊重病人,重视对方的存在,象招待客人一样热情地招待每一位病人,力争使病人感觉到主人待客热情、随和,服务周到。做到这些,主要体现在护士的服务态度上,护士应该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护士的工作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平等意识也应包含对生命的尊重。病人在生理上与健康人有区别,但在人格上与健康人是一样的.、平等的。如果护士在思想上确立了这种意识,那么在对待病人的态度上就不会有居高临下的表现,代之的是说话和蔼可亲,做事轻巧灵敏。但有时也会有这样情形的发生,当护士好声好气地对病人说话,回报的却是恶言恶语或是不理不睬,从现象上来讲就是用平等没有换来平等,这是什么原因呢很显然这是因为病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改变。当人受到疾病侵扰时,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受到损伤,影响人的正常活动,打乱了多年的生活规律,从而产生烦躁情绪,这时病人也许正沉浸在痛苦和烦恼之中,所以也就不会对护士的好声好语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回报。如果我们能够想到,当我们护士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时,也会有这种表现,也许比他表现还差呢,那么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他们了。这就要求护士有了平等意识,还要有同情心和宽容心。现在病人到新闻媒介投诉我们护士的主要理由是态度问题,占85%以上。从中说明病人对护士的态度是非常在乎的,也说明护士的态度对病人病情的发展和转归起着重要的影响。
护理工作日志心得体会 篇2
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指护士护理病人中的信息传递、交流和理解的过程,是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但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非常有限,为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和谐,笔者就护患沟通失败的原因作如下分析。
1护患失败的原因
1.1观念差异是护患沟通的障碍;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观念认为医生是上级,护士只是被动执行医嘱进行操作,对护士没有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指导的要求,致使护士缺乏与患者沟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护士不愿沟通或很勉强进行沟通,甚至怕引起冲突而采取不与患者沟通的消极态度。
1.2沟通信息的偏差;护士使用方言或较多的专业术语,往往使患者不易理解或产生概念上的误解;在分析病情,评价治疗效果时,过多使用“没事”“肯定会”“不会”等不负责任或模棱两可的话,容易造成患者误解或断章取义,从而影响沟通效果或根本无法沟通。还有护士在工作紧张、繁忙,工作量大时急于求成,与患者沟通时不注重方法,技巧、速度太快,给患者过大的信息量,超过患者的承受力,致使患者难以接受,再有沟通信息认识的差距也是造成护患沟通失败的原因之一,如在进行住院评估时,问到病人的文化程度时,问:“你有文化吗”“你哪毕业的”造成患者无法回答,影响沟通结果。
1.3对沟通时机掌握不适宜;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时,不重视对方的想法和反应以及对此的理解程度,只考虑自己能够完成工作,如入院宣教等;沟通内容与日常护理操作相分离,缺乏灵活机动性,甚至在患者病重或病痛不安,难以接受外来信息的情况下,不合时宜地自顾自地进行说话,从而达不到沟通的效果。
1.4护士自身知识不足或缺乏沟通技巧;个别护士本身对护理工作不感兴趣,不能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且对专科护理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当患者咨询问题或对病情、治疗等感到恐惧和焦虑时,护士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为患者解惑释疑,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工作,也不能进行有效沟通。
2护患沟通的方法
2.1护士首先应在仪容仪表上给病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仪表整洁端庄,举止得体语言动作表情上表现出对患者的友善同情和温和如站立迎接,主动问候,使用尊称,热情接待和介绍,给病人的渴望以满足,痛苦以安慰,恐惧以保护,处处体现慈爱、关怀和体贴,把握说话的语调、语气、语速,使病人产生亲近感,即提高病人接受治疗护理的`情绪,也为今后的沟通,交流打下基础。
2.2护士要了解不同病人的知识背景,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文化和职业,性别选择谈话内容与方法,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解释疑难,多应用开放式谈话方式,鼓励病人陈述,并用点头“嗯”表示接受或重复病人的陈述等方式鼓励病人。对病人的提问不可急于回答,应先了解病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或问题,以便获得某些人有意义的资料。对一时不能解答的问题不可断然拒绝,可请病人稍等,告知我一会来帮你解决或对不起,我帮你查一下等语言并付之行动。
2.3环境是保护患者康复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情绪,护士与病人交流多在病房,且24小时观察了解病人,关心他们的一事一物,故在完成护理工作时,时刻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安静、舒适、安全的休养环境,在治疗处置时时刻关注病人,了解其病情进展感受,及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在评估病情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间,环境对病人的病情、治疗、预后方面的问题要有科学依据,不可主观臆断,根据病情变化及时修改医嘱,这样可取得病人的信任,从而促进双方的沟通且谈话内容应通俗易懂。
2.4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和沟通技巧的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用精湛娴熟的护理技术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依赖性和安全感。
2.5学会换位思考,由于双方所处位置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所以患者对护理工作有意见时,护士要抱着理解对方的态度。与病人进行心理交换。尽量消除误会,使病人从护士的语言上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对偶尔对护士出现的冒犯、敌意,不信任的语言要容忍,禁批评训斥、善于对病人安慰鼓励,体会对方的心理。护士也应学会角色转换,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使病人心情愉快的接受治疗。
总之,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了解掌握病人的思想情感及心理需求,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协调,搞好护患关系,才能保证病人的身心健康。
护理工作日志心得体会 篇3
对于护理工作来说,规范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督导方法,要想把护理工作做好,还需要我们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将其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真正运用到临床工作当中。比如学习六步洗手法,是要使大家在掌握方法以后,在工作当中养成一种正确洗手的自然习惯,可是大多数人在检查时会按照步骤来,实际操作中为了省时省力,经常忽略这些细节,工作忙时更为突出。而其他的操作呢,注射、取血、给药我们都遵守操作规程了吗?我们是否用慎独的精神来规范了我们的护理行为呢?
巡视病房、病情观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精神科。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和自知力的缺乏,患者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行为,因此,护士认真观察病情,及时了解和掌握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预防护理差错及意外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防止养成重操作轻观察、重有形事物轻无形事物、重表象轻实质,重机械观察轻分析思考的不良习惯,避免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重点不突出,不知道患者可能发生哪些潜在问题。此外,护士还要熟记各班工作流程,对新入院、五防、病情变化等重点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从察言观色中了解患者思想动态,对整个病房做到运筹帷幄,防患于未然。怎样不断完善自己的观察技能,当好患者生命的守护神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沟通是各项治疗的前提,沟通能力是医学模式转变对护士这一社会角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护士的一项重要技能,如同会打针、输液、插管一样,是每位护士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功。良好的沟通能解除患者由病痛带来的焦虑、恐惧、紧张等消极心理情绪;能取得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在与患者相互理解中妥善解决各种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练硬“沟通”这项软业务来优化我们的服务,用和蔼可亲的语言来化解家属的疑虑、担忧和恐惧,用真诚适度的表情获得他们的理解、信任与配合。对受精神症状和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折磨的患者更需要我们用倾听包容患者,用爱心感动患者,用移情理解患者,用真诚赢得患者。我们做到了吗?
临床工作中许多应急情况护士是首当其冲地面对着。许多应急措施需要的不只是勇气、冷静、热情、乐观,更需要知识、技巧以至于技能的配合,因此对护士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危重患者抢救中能否沉着、冷静、果断、有序地配合医生抢救?面对突然冲动的患者能否机智、勇敢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局面?当患者家属用挑剔的眼光审视我们的工作,矛盾一触即发时,能否一语中的,化解矛盾,营造***?在这些关键的时刻,妥善处理事件的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毅力。
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的日渐提高,不仅需要管理者善于加强对护士全面素质的培养,更需要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切切实实让临床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护理工作日志心得体会 篇4
儿科护理的特点是评估难度大、观察任务重、护理项目多、操作要求高。这就需要儿科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护理知识并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护理患儿。课堂教学是护生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儿科护理人才,是儿科护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1 儿科护理教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地位儿科护理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临床学科之一,其教学在护理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不仅是帮助护生将课堂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使护生具备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
2 影响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因素
2.1 学生素质低,学习目的不明确近年来,中职护理专业招收的主要是初中毕业生,绝大多数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未能考上高中,加之年龄较小,进入卫校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还有一部分学生迫于父母的压力而学习护理知识。有关资料显示,54.08%的中职护生听从父母意见而选择护理专业[1],对学习毫无兴趣。
2.2 读书无论影响缺乏学习动力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严峻。大多数护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护士社会地位低,不受尊重,没有发展前途,护理工作只是简单的打针、输液,无形中对其造成负面影响[1]。有些学生意志薄弱,自觉性差,久而久之便产生厌学情绪,失去学习动力。
2.3 儿科护理教材内容枯燥,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儿科护理内容琐碎,数字多、公式多,理论性不强,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加上课时少,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少,学生难以记忆和掌握相关知识。另外,有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功底不扎实,业务水平不高,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教学质量。
3 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措施
3.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进步的强大力量。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临床实践出发,提出临床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根据临床需要、专业特点、生源等调整授课内容,删繁就简,打破教材常规,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同时引入新知识、新技术,加大信息量,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彻底改变“教得累,学得难”的局面,把学生由“要我学”的消极态度转变为“我要学”的积极态度。
3.2 不断探索新的、灵活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由于儿科护理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性差,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无法及时将自己的疑惑传递给教师;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及时为学生解惑。这就需要教师探索新的、灵活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将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式教学法、启发诱导法、案例法、互动式教学法、讨论法、自编歌诀法、图示法等)适时运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3.3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突破了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出优势[3]。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简洁性,弥补单纯说教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开阔教学空间,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增加单位时间内知识的输出量,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快乐、兴奋中接受知识。
3.4 改变单一的考试模式目前,许多学校的考试模式仍以闭卷考试为主,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儿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考试涉及内容多、范围广,试题若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则无法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应用能力的全面考核。这就要求采用多元化考试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把平时考核(如口试、随堂测验、单元测试、阶段性考试、实践操作、病例分析等)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以督促学生注重平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