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会的培训心得体会

请欣赏小学数学教研会的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研会的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4月25日,我参加了师校举办的小学数学教研会,在这次活动中,真可以说是开了眼界,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更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们学习。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这四位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动画片的形式导入新课,有的以引用名人话的形式导入,有的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有的以生活实际导入。杨芳老师用了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了电器世界——《买电器》,逯东波老师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导入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摆一摆》,孙舒蕾老师用了孔子的话:温故而知新导入了《长方体(一)复习课》,李广宝老师以展示本校的情境导入《分数混合运算(二)》。他们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第二、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在这几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摆一摆》时,逯东波老师让学生动手去摆一摆,量一量,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第三、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教师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李广宝老师的《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李老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语言、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第四、教师评价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不断,如“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你的问题提的真好!”“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第五、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的目的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为了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研会的培训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4月25日,我参加了师校举办的小学数学教研会,在这次活动中,真可以说是开了眼界,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更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们学习。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

这四位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动画片的形式导入新课,有的以引用名人话的形式导入,有的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有的以生活实际导入。杨芳老师用了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了电器世界——《买电器》,逯东波老师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导入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摆一摆》,孙舒蕾老师用了孔子的话:温故而知新导入了《长方体(一)复习课》,李广宝老师以展示本校的情境导入《分数混合运算(二)》。他们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第二、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在这几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摆一摆》时,逯东波老师让学生动手去摆一摆,量一量,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第三、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教师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李广宝老师的《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李老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语言、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第四、教师评价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不断,如“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你的问题提的真好!”“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第五、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的目的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为了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研会的培训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4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在三小组织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观摩了4位教师的4节课,并聆听了教研员及领导的精彩点评。本次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只有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使数学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产生学生的探求数学的动机,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几节课教师都能以身边的事物为例导入,注重学生年龄特点,把数学经验生活化,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学习材料充满了亲切感和真实感。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教师的教学应该是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规律,充分尊重学生能够的个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相互启发,共同发展。无论是数与代数,还是空间与图形,教师都能够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观察、去讨论、去争辩、去探索。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三、注意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有些信息隐含在图中,有些信息隐含在文字中,注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一行一行地看,也可以一列一列地看。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其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四、练习设计重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

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不同水平的题目,将数学思考融入到不同层次的练习中,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能解决这一类简单的实际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设备,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

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六、重视课后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到课改之路还需不断探索与研究,希望自己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小学数学教研会的培训心得体会 篇4

20**年10月26—10月27日,我参加了在X市兰山区X小学举行的《X市小学数学乡镇教研员研修暨一年级教材培训会》,来源于全市各县区的小学数学教研员、各乡镇小学数学教研员、驻城小学分管数学教研的教干以及各县区的一年级数学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虽然学习时间短暂,但自己的收获却很丰富,就像得到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总体感觉这次活动组织过程严密,培训及时高效,是一场“教研员急需教师急要”的及时雨。

26日的“乡镇教研员研修”的主题是“如何通过磨课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活动以“省优课例”为载体,以“磨课成长”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学习提高”为目的,整个活动紧张有序,务实高效,会议分“课堂展示、磨课教研”两个流程进行。

聆听了五位省优课获奖者执教的观摩课。总体感受:这些课例集中体现了我市教改的最新理念和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五节课各具风格:有如何实现学生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过渡的《认识方程》,有如何落实数学思想方法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找规律》,还有如何将算理与算法有效结合的《笔算除法》和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模型的《抽屉原理》。观摩精彩的课堂,感悟教学真谛。五节课例大家普遍感受:数学教学要更多的关注数学思想方法、关注模型思想、关注学生从头到尾的想问题等。具体感受如下:

一、X市第四实验小学的X老师,他执教的《方程》一课,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模型思想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好。

刘老师执教的《方程》这节课:以全新的理念为我们谱写了新课标理念指引下的数学课堂概念教学的新篇章。整节课的设计以“天平”这一具体直观的物象导入,引导学生从“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认识和区分了“等式与不等式”。再由未知重量的实物代替砝码从而引导学生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来表示天平的状态。最后经过学生的分类活动,方程的概念的呈现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是老师生硬的灌输,而是由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经教师独具匠心的有层次性地引导下自主探究得来的。

我认为本节课有三大亮点:

1、方程的本质、难点处理的好。①渗透了分类的思想和集合圈的思想。充分利用天平,从中引出一些算式,然后对算式进行分类,从而知道了什么是方程,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②通过上车下车问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学习方程的意义。

2、数学建模:帮助学生建立了天平——平衡——顺向思考——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等数学模型。

3、教师语言简练、幽默风趣。

二、X市第三实验小学的X老师,她执教的《找规律》一课,对教材的`挖掘透彻,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注重模型思想的建立。

尤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想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在练习设计中,层次分明,从两端植树到一端植树再到两端都不植树,最后延伸到两边植树的情况,在步步深入的练习中又整理了植树问题的各种类型,在学生的脑海里构建了植树模型思想。

三、X市X小学的X老师,他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学生在猜想———验证———结论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X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的面积》一课,将“转化”思想进行了有效的渗透,让学生学会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现有的问题。开始先复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转化”方法是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思考方法。在本课的重点就在于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我认为本节课有五大亮点:

1、课前的一个猜谜语的游戏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引入简洁明了,直奔主题,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教师出示有关的数据,学生计算后,再放手让他们去验证。

3、初步结论:在数格子时,先数整格,再数半格,通过平移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底乘高。

4、是不是所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底乘高来计算呢?教师抛出这个问题,同时课件出示多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不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验证。学生通过剪拼,明确初步结论是正确的。

5、练习的设计很有针对性。

四、临沭街道教研室的X老师,她执教的《笔算除法》一课,借助图形与笔算的竖式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借助图形很好的理解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

王老师这节课的设计独具匠心,用分小棒帮助学生明算理,结合小棒图提炼算法,运用找竖式与小棒图的联系,沟通算理与算法的联系,使“法”源于“理”,“理”诠释“法”。“法”“理”自然融合,法的提炼水到渠成。王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把例题二改为了平均分,灵活改进教材,做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新颖独特、巧夺天工,巩固新知的练习及时、新颖、到位,使学生牢记掌握所学知识。

五、X县第三实验小学的X老师,她执教的《抽屉原理》一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

“抽屉原理”本身是很抽象的,对于师生而言,比较难上。可是郑老师从课堂的构思、教学设计到课件的制作,从教学过程的推进到学生的参与,整个教学流程可以说非常的流畅,一气呵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的猜想1:“5个球放到4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2)个球。”通过让学生几个直观的操作活动,实验操作(也就是数学中的“列举法”)让学生验证了老师的猜想是正确的。教师把自己的猜想2:“6个球放到5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2)个球。”通过学生对教师的两个猜想的验证,让学生知道了初步建立了“抽屉原理”的简单模型。让学生经历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式化”,并且学生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效果非常的好。通过假设法让学生理解并建立了抽屉原理的模型,什么是抽屉、什么是待分物体。老师的口袋原理、文具盒原理等游戏的设计更是让学生体会到抽屉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深切的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

六、我的思考:

一节课的成功,不仅在于教学设计的科学、新颖,平时我们上课,同样的教案,不同的人,课堂的生成不同,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同,原因还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对于课堂气场的调控(比如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过度语言的引领,恰当的评价运用等等)。同样的教案为什么我们与名师上出来的课,相差甚远呢,我觉得重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名师的气场,不能像名师那样忽悠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

下午的磨课教研:五位执教者分别从“课前思考——设计意图——课例打磨——成长历程”等几个方面做了交流和汇报,另加一位数学教研员(X四小)刘欣主任作了《乘着赛课的翅膀——在陪你磨课中成长》的报告。

通过聆听名师的磨课的历程,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大家共同的感受是“是磨课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了教材,是磨课让执教者更好的了解学生,是磨课更好的促进教师和教研员的专业成长!”于科长在教研员培训中所说总结的“5个人的精彩,却凝聚着N个人的智慧,经历了X次的磨砺,才促成着1个团队的成长!”,这正是给我们今后的教研指明了思路和方向。相信,这次培训必将促进教研形式向实质中变革,也必将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刻领悟与把握,更必将对我市的小学数学教研和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次活动,它让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使我今后的教学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我会把这次学习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

27日的“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的主题是“解读教材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陶雪鹤和新教材培训特聘专家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教研员王德鹏进行了一年级教材培训。陶雪鹤老师首先从“教材的变动情况、教材资源的变化和教材的编写特点”三个方面向老师们做了说明,其次陶老师还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逐单元对教材进行了详细解读与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建议,整个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使老师们不但知道了教材的内容,而且明白了如何去“教”教材,如何去“用”资源。下午王老师的培训风趣幽默,睿智深刻,不但教材分析透彻,而且还从思想上引领;怎样认识教师的工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系统看知识的意识,如何关注学生反思的意识、如何对学生过程进行评价等等,是与会教师不但经历知识的洗礼,而且经历了思想的净化。

我对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思考:

作为一名乡镇数学教研员,我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扪心自问,却是一片茫然……感觉自己的水平太浅。身担数学教研的重任,感觉自己应该奋力前行!不但要做最努力的教研员,还愿成为最优秀的教研员!为了实现“乡镇最优秀的教研员”的美好愿望,我会不懈努力、勇往直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