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请欣赏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精选23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1

故 乡

趟过岁月的河,踩过时间的点,在那片沉厚的土地上,圈起了一个生命的环。从此,这环便是一生的牵挂。深夜,凹凸不平的巷路映着几分月光,与零落的灯影相互缠结着,散落着隐约的清幽。夜的声音渐渐远了…… 我直起身来,屈指数着,这是我第几次在梦里回到故乡?

故乡,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它不像北京那样老成,凝练,历史悠久,它也不像上海一样繁华,摩登,经济速展。它只属一座小小的院落,坐落在四面环山的土地上,百年,千年,就这么默默的养育着这片地上的人们。

踏上这片土地,你会闻到沁人心脾的清香,早晨的雾环绕在山间的茶树上,撩起了茶花的幽香,挑向阳光,随着露珠的湿度,洒向了这片土地,那采茶的姑娘,打着头巾,背着背篓,仙女似的穿梭在这云雾茶香的世界。

炙热的阳光洒下,温暖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群光着脚丫只穿裤衩的小孩奔玩于阳光下,黝黑发亮的皮肤,像是从地里钻出来的泥鳅。一张白纸做的风车,用竹竿一顶,顺着风一转,这便是一天的快乐。挣青了脸的车夫,用尽全力的拉着身后的手推车。那满车金黄的玉米,让他高兴的“嘿嘿”直笑,脸上的沟壑条条凸起,露出了一口泛黄的烟熏牙。一位缠脚老人拄着拐杖,慢慢的踱着步子。看到街上掉了一包玉米,慢慢弯下腰,捡起,前看看,后看看,最后放进了兜里,乐得眯起了眼睛。

下地的人们回来了,卷着裤脚,扛着锄头进了家门,一会儿烟囱上冒出了阵阵浓烟,随后便是香味扑鼻,几家人围坐一起,在夕阳下美食诱人。人们吃着,说着,笑着……踏上这片土地,你感受到的是安逸闲舒的生活。

一碗青菜煮豆腐,一碟干炒的花生米,一碗略咸的火腿肉……或许这些比不上山珍海味,但是踏上这片土地,你感受到的是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热情。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正因为如此,故乡如母亲般的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我也是故乡的孩子,她遗传在我身上的点点滴滴浸透着我的灵魂。

有时,当心情沉闷时,会突然想回到故乡的小路走走,看看那的茶花是否已经含苞待放,或是已有几朵娇羞而绽。于是馨香凝定在了空气中,驱散了沉闷,阳光正好。

艾青说:“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故乡啊!我常常泪眼与你在梦中相遇,只因我对你爱得深沉。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2

我的故乡是堪称“人间天堂”的杭州,杭州春有柳一浪一闻莺;夏有曲院风荷;秋有满陇桂雨;冬有断桥残雪。可我最喜欢的还 是故乡的秋天。

当整个杭州还 沉浸在夏的酷热中时,秋已经从夏天的最后一轮残一陽一中悄然踏进了这片美丽的土地,抹去了夏的炎热,留下来秋的深邃。

北山街上的树木望着自己日渐稀疏的发梢,轻轻地叹着气,它们曾经伤感过,挣扎过,却无可奈何。或红或黄的树叶在严冬来临之际,终于耗尽了自己所有的能量,纷纷挣脱树枝的束缚,打着旋儿,用自己最后一点生命,获得了短暂的自一由。

西湖中的荷花,已经凋零的差不多了,它们微笑着,倒在水里,融入淤泥。

此时,满陇桂雨中的桂花正怒放着,毫无保留地散出自己所有的芳一香,它们在用生命劳作,用生命奉献!一阵风吹过,桂花树们便轻轻都唱起了香喷喷的歌“沙沙,沙沙,”甜甜的歌声传的很远,很远······

“滴答,滴答,”雨滴再也忍不住了,从天空落下来,不一会儿便纷纷扬扬下起雨来,丝丝缕缕,朦朦胧胧,像是把整个杭州披上了一条轻纱。

树叶的沙沙声,雨水的哗哗声,鸟儿受凉发出悲鸣的啾啾声······这多像一场音乐会啊!

雨下了一会儿便停了。天上架起了一座七色的彩虹桥。阳光把雨后的天空照得格外的亮堂。蓝天上,向南飞行的大雁又赶起了路,并发出依依不舍的鸣叫。路上的人又多了起来,他们继续匆忙地向自己的目的地赶去······

冰冷而一温一馨,这就是杭州的秋。忙碌而宁静,这就是杭州的秋。这副画,将永远烙在我的心里!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3

站在海边,风仅有点凉。这不禁让我想起故乡冬天里那凛冽的北风,如同母亲的手,勾起了我的回忆。

故乡的风,是有声音的

我的老家在山东,每到冬天,天气就急冷,温度常有零下几度。临近过年,就会有纷纷扬扬的雪。往往睡一觉起来,天地间就成了白色。走在雪地上非常容易打滑,一不小心就会摔一个大马趴。家里人就会在经常走的地方,铺一层金黄色秸秆。走上去有“沙沙”的响声。站在上面远远望去,仿佛在洁白的大地上有条金色的小路,通往不知名的远方。记得小时候的我非常喜欢在秸秆上跑来跑去,就为了听那好听的“沙沙”声。那声音干脆利落,松脆无比,是我童年最喜欢的声音之一,因为听到这声音,就意味着年快到了。

故乡的风,是有温度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过年是一定要蒸馍馍。馍馍,其实就是馒头。每到过年,家里的灶上,两个巨大的蒸屉就始终冒着蒸汽。爸爸与舅舅一般负责的是揉面,面团一缸缸的揉,揉到后面,两个都满头大汗。妈妈和阿姨们则负责整形,做花样。多年以前的记忆,我早已记不清馍馍都有哪些花样,整个做馍馍的流程是怎样的。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有馍馍必点的那个红点,松软有嚼劲的口感,还有那过年时,永远盈满厨房的热热腾腾的蒸气。而那故乡过年时馍馍的烫手,是我永远不敢忘的。

故乡的风,是有味道的。

除夕了,年关近在咫尺。厨房里更忙碌了。主妇们兜兜转转,逛了好几个菜市场,又要物美价廉,又要真材实料。大半天才回到家中,放下大包小包。家里的主妇们齐上阵,每人拿出一两样拿手的“硬菜”出来,凑起来,就成了一顿上好的年夜饭。平时总也坐不满的大圆桌难得坐得满满当当,上菜须跨人头飞跃,注酒须从耳边下注。小孩子们放开肚皮吃自己想吃的,大人们则谈笑风生,交流一年中的奇闻趣事。菜香,酒香,馍馍香混在一起,还有谈笑声,鞭炮声,餐具声的合奏。我吃饱喝足,靠在椅子上,环视这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屋子,顿时觉得世上还有什么能比家人团聚更令人高兴的呢?

故乡,是一个多么有魔力的词啊。乐府诗中吟“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唐诗中歌“近乡情更怯,不肯问来人”;李清照悲泣“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自古以为,人们无论走到何处,总有着“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故乡一炊烟”的惆怅。这思乡的情怀,又何止我一人呢?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4

在外漂泊久了,难免语言会被同化,我,是地地道道的甘肃宁县人,虽在外漂泊孤旅了几十年,但母语里仍有浓浓的乡音。由于工作的原因,免不了要和同事们交流,所以也经常的闹笑话,因乡音和普通话的交叉使用,时也让他们听的云山雾罩的,不知所以然。最为尴尬的是,偶尔回到家乡,也会一不留神,无端的冒出似是而非的普通话,让亲朋好友们对我投来异样的目光,时也弄的我恨无地缝可钻,更别说,能很

流利的讲一口家乡话,自我感觉很是怪里怪气,也常常让我为此汗颜不已。

也是,若是一个人,忘却了故乡,忘却了家乡的话,那么,他的精神信念肯定是极度亏乏的。因为在他的一生里,缺少一种根植与心的美妙情愫,这种情愫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淡化,其也就如浮萍闲云般,心无所念,居无所定的四海漂泊终其一生。

身在异乡的我,在陌生且冰冷的城市里,看着你来我往,车流如潮,陌生的建筑,陌生的人,这一切都是那么喧嚣且匆忙,更是那么的真实。也更能证明,我,确实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温馨的港湾,也证明我不再是,那个可以无忧无虑的,整日撒娇作梦的年纪了。我,成年了,我要去为自己的前途,沐浴经风,肩挑日月了。何管路途有多么的坎坷,也要向前。途中,没父母的管束与叮咛,少了弟妹间的打闹嬉戏,此时才觉的,这才是我人生真正开始,也是我初描我人生画卷开始的的扉叶,无论重彩淡墨,都得自己去描摹上色。

离别的场景,不知在我漂泊的路上,已上演了多少回,每当挥手与亲人们告别时,母亲那恋恋不舍的神情,和父亲那强堆的笑容,感觉到,他们是不舍我的离去,但也明白,鸟总有一天会展翅高飞,傲翔于广阔的天空,这才是他们的宿命。我更清楚,终有一天我会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到外面开始我新的旅程,即使不愿意也无它法。只是,没想到,当离别时竟有那么多的不舍与泪奔的场景,此时才明白,家乡在我心中,竟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我是来自北方农村的,这个身份,我是永远铭记在心的,那个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的北方乡村,是我一生的牵挂。无论我在何处,去过多少繁华的都市,我,始终记得我的根在哪里。我喜欢故乡泥土的清香,更喜欢家乡的月夜,繁星闪烁清风徐徐,蛙鸣声声泉水叮咚。从离开家乡亦始,我依在异乡翘首北望,依然想念着她,想念那里的亲朋好友,想念家乡那独一无二的气息和清冽甘甜的泉水,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曾经的亲密无间,而今,我距离他们却是那么的,那么的遥远。

前途在何方?谁能伴我闯荡?离开家乡的我,孤独的苦渡漂泊。偶尔走在异乡的古镇小村,曾也幻想那是否是故乡那斑驳苍老的小村呢?还能否听到那曾经的童谣?曾今梦想,曾经的年少轻狂,如今都变成心中的创伤。其实我们已经变了很多,不变的依然是,那情牵梦绕的故乡。回眸昨天,斑驳陈旧木门,苍翠挺拔的老树,古老幽深的水井,让人不禁唏嘘地感慨了一次又一次。回想父亲送别时的那眼神,母亲的泪光,我知道,这是为人父母独一无二的情感。

时常倦恋那纯朴温馨的乡村,因那里有我的根脉。在那成片的土地里,从那土坷垃里,我的祖辈们在一点一点地捡拾着属于自己的欢乐与希望。也默默无言地,把忧伤和愁苦深深的埋在土里。可是,故土,家乡,我不忍心掘开你幽黑的土地,因为那里曾经种埋过太多的愁苦。我怕,我怕把它们翻出,更怕看见他们会让我流泪,悲伤,他会让我步伐蹒跚,走不出这曲径通幽的乡间小路。家,是永不熄灭的恒星,时时照亮我的旅途,伴着我孤旅的身影,夜夜进入我梦中,总是让我牵肠挂肚的想念。此时,在江南这一偶小镇的夜晚,我又回到哪让我梦牵绪绕的故乡!

每次过年回家,总觉得时间太短促,坐在车上,总感觉路太长,回到父母身边,总有说不完的话。年过古稀的父母,每次听到我要回家时,都在精打细算着时日。当我,踏上家乡黄叶铺就的道路时,父母们总是在村口徘徊着,我也一路小跑着向他们飞奔而去,说来我也纳闷,当我每次回家时,总觉的行李太多,拿着太累,此时却似有神力相助,忘却了行李的累赘,就这样脚下生风的扑入了父母的怀抱,然后一家人说说笑笑地进门,此时,早已准备好了的晚餐为我接风。当假期到了,我要再次踏上旅途,与父母告别时,母亲总会泪水涟涟,我强忍着泪水安慰母亲,我会经常回家看看的,这也是父亲对我讲的最多的话。

春天,想家乡的槐花圪瘩;夏天,想家乡的桃子杏子樱桃和各色水果,冬天,想家里的火炕与那好似永不熄灭的火炉,以及母亲变着法做出来的各色美食。家乡,我真诚的祝愿,祝愿你,粮丰人安年年好,亲朋健在岁岁安。归来雉子牵衣问,与翁把盏醅香茗。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5

在故乡,印象中最深的一个人是他,一生饱受苦难的老人,靠乞讨为生。黝黑如碳的皮肤,全身穿着破碎而厚重的衣服,每次见到他时,都拉着一车自以为是宝贝的破烂慢慢前进……前进……

他的行踪是不确定的,每时每刻都为活下去而奋斗,游走于每个乡每个镇之间。我不知道他怎么那么熟悉路线,令人称奇!我们都叫他“傻二砖”,他来我们这个地方次数不少,传闻也不少,都是说他怎样的傻。他的形象烙在我脑海里伴我走过了小学时代。不久前,我偶然得知他的身世——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这家伙是个稀有的大学生,20多岁,名字有点土,就叫二砖,家里有个老父亲和哥哥大砖。在青年时代他游遍了周围许多城市,正准备闯荡一番事业时不幸降临了,他和哥哥为了争家产反目成仇,急了眼儿的大哥冷不丁给了二砖一砖头,血不断从他头上涌出,他重重倒下了,不省人事。大哥也逃走了。现在没人管他,几周以后也算对得起他的名字,他奇迹般活了下来,然而却变傻了,开始乞讨生活……

回想起几年前看到他的场景。一群人围着他指指点点,小孩子也在一旁蹦蹦跳跳,嘻嘻哈哈,我也凑上去,原来是他——傻二砖。他正做着饭,不时抬起头对周围的人报以微笑,不得不说他真的很乐观,做饭对他来说可能是最幸福的事了。饭很快煮好了,细细一看,破旧的罐子里只有几滴沾了油腥的白开水,他站起身,从车里拿了一个麻袋,麻袋里装满了干硬的馒头,他小心翼翼跳了两个,然后一点一点的将馒头泡在白开水里,使它慢慢变软能吃,他将一块馒头细细嚼慢慢咽,那样子真是专心,还邀请我们想让我们也吃一点。我顿时对他充满同情,多么可怜善良的老人呀,想来现在也有70多岁了。却仍过这流浪生活,乞讨生活,上天真是不公呀!

又有几年不见了,也不知您现在何处,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好好活着。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6

缓缓地闭上眼,风拂过脸庞,吹起了故乡的味道。听见悠扬飘忽的声音,感叹着故乡,故乡无法企及的根。

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泥土的气息清晰地围绕在身旁。默默无语,安静地享受农村的清静,没有城市的喧嚣,听见寂静的划痕声,轻轻抖落一身不属于这里的嘈杂,有的只是心灵沉淀下来的安静,心灵得到从未有过的释放。

永远无法触摸到故乡的根,听见老人们谈起往事,脸上浮现出一种沧桑。故乡那无法企及的根不属于任何被定格在的时间里,只属于历史,属于我们无法触摸的历史。

抬起头,枝头上的树叶大片大片地盛开,绿色在头顶旋开,在故乡的土地上缠绕,纠结住我们成长的脚步,风固执地吹过每一寸土地,听说每寸土地都紧紧连着故乡的根。看繁花弥漫,挣脱岁月,阳光化为故乡的遐想。

我们是无根的浮萍,即使永远飘在水里,也无法企及水底的根。清晨,看着快要破晓的黎明冲破黑夜的束缚,射出第一缕光,深深地呼吸着空气,我热爱这土地,玩笑着回忆,是不是回忆就像柠檬草,辛酸中又夹杂着芳香,突然发现有更远的地平线… …

时光在流逝,我仍时不时地倚着石头墙面安静地走着,风无语,草亦然,触摸着墙面,触到了熟悉的故乡的气息。这故乡的小巷,陪伴了我多久啊,不想把眼前的景象改变成奢华的都市,因为害怕,害怕再也找不到能让心灵栖息的地方。

血液中跳动着平静的脉搏,我依旧这样生活,这样体验。故乡总有令人无法忘却的地方。掬一捧清水,品味故乡的历史;拾一粒卵石,抚摸时间的脉络。小巷的青石板上倒映出红花绿叶,变迁着花开花落渐渐前行,直至吞没视线。

轻轻地踩在泥土上,留下一个浅浅的脚印,那是故乡的土地,那是我的脚印,那更是我和故乡之间永远断不了的牵绊。曾经孩子的笑容永远留在这个我生活了十几年,让我心灵得到栖息的地方,暖暖的阳光似乎直射人的心灵,驱散一切迷惘。

生命的气息,那是故乡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不繁华的农村生活却富有城市的生命力,热爱故乡无法企及的根和很久以前的往事,但却又不愿去追溯。

不再去追溯故乡的根,曾经的孩子,在故乡的怀抱中,就这么长大了… …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7

是一个人生长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一生一世忘不了的地方。今天,要带我去他的—————宁海里板村,住几天。绕着那弯弯曲曲的山路,乘着那刺骨的寒风,我们终于到达了优美,犹如世外桃源的宝地—————里板村。这是一个原生态的村庄,第一眼看过去,真让人心旷神疑!再看看一旁连绵起伏、壮观气派的山峦,你准会体验到的美!不过今天的画,更加气魄,山峦上一块又一块的白色,是精灵的劳动成果。

底下是一个天然的大水库,也就是说,这有个天然养吧。那碧绿的河水缓缓的流淌,有时河面会出现一个小家伙,吐几个泡泡,这会让湖水泛起层层波纹。这个水库不光美丽,而且很大很大,一望无际。

这里的房子也算是古董了,一幢幢都是白墙黑瓦、依山傍水……别小瞧了它们,它们可都是用树木做的,简直就是绿色环保!村庄里的人,都显得特别淳朴。一大清早的,就开口“歌唱”了,但不是像百灵鸟一样清脆、动听,而是特别的大声!

故乡,犹如一位!故乡,像似一个能够还我一个童年的魔法师!故乡,一座世外桃!故乡,一个村庄的游乐园!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8

我离开故乡二十年了,如今的我已经在商业界颇负盛名。今天,我将乘坐我自己投资并已经制造完成的666号客机,回到我思念20年的故乡----古城黄州。

666号一落地,我就拉着箱子,带着孩子下了客机。我抬头一看,眼前的黄州已不再是我记忆里的模样了。一股现代化气息包围着我。各种高大的建筑物矗立在云端之间。再看看街道,已经由以前的两行道变成了现在的六行道,而且马路上各种大品牌车辆已经都是水陆两用的了,它们在我身边悠闲地跑着。街道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人们走在街上,像是走在花园里。 更有趣的是,街道上的垃圾桶居然是机器人!它们会自我感应垃圾,然后伸出双臂捡起垃圾,放进自己的大肚子里,接着自己就地转换为能源变成电,供自己正常工作。

我一边感叹着故乡的变化,一边在网络上搜索去我家小区的路线。终于找到家了,已经白发苍苍的妈妈给我开了门。一家人吃了晚饭,我带着孩子,陪着父母去沿江大道散步。那里已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再是以前的黑灯瞎火,冷冷清清。现在有一个很大的广场,供人们跳舞、玩乐。江面上还有许多游艇呢!它们有的很有秩序地停靠在岸边,有的很快乐地在江面上游玩。我感觉游艇非常好玩,赶紧带着家人一起去买票。找了半天,才弄清楚玩游艇不用钱,它们都是靠太阳能工作,政府负责派人宣传安全知识和维护。故乡一系列的变化让我惊叹不已,我也能感受到人们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惬意和舒适。

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夜不能寐,特别想去看看记忆中的遗爱湖公园,它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奇呢?

天刚亮,我就带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来到遗爱湖公园。晨练的人们已经开始锻炼了。我感觉自己完全沐浴在新鲜的空气里,情不自禁地做了几下深呼吸。我边走边看,这个天然氧吧让人很舒服。青的草,绿的叶,各式各样的花争奇斗艳,不再是以前的几株树,少许的草地了。天慢慢亮了,散步的,骑单车的,跳舞的,打太极的,人越来越多。我感觉遗爱湖比以前扩建了不少。正当我沉浸在这个氧吧时,头顶上有架飞机“嗡嗡”地飞过。我赶紧问问这飞机的来历,才知道这是遗爱湖的一个游玩项目。天啊,这太有意思了,我要玩!坐在直升飞机上,在遗爱湖公园上空俯视美景,公园的美一览无遗。

故乡的变化如此之大,我忍不住大喊一声:“故乡,我终于回来了!”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9

夜,悄悄的淹过来,沉静的河流携着渔火的传说悄悄流淌。推窗远眺江岸边的万家灯火,我想寻找一个原来,一个真实。我想浮出来看一眼原野,山峦,看一眼河流,村庄。我找到了,看到了。我生长的地方,无数的生命在起的跳跃,在繁衍生长,升起的太阳一次次把它们照亮。

小城沅陵,青山绿水,古色古香,说不完的家乡情在每一个沅陵人心底演示着不同的平凡。我站在河边,任凭温柔的风从我耳边刮过,黑发发出清脆的笑声,欢快地呼唤着风,如同孤独公主奔跑时猎猎飞扬的彩裙。沅水河被人示为母亲河,她以宽广的胸襟接纳了大小河流几十条,它们紧紧拥抱在一起,从古至今沅陵人就生息在这河流边,他们垦荒地,养家禽,捕网撒鱼,他们的房屋接瓦连椎,较高处露出雉堞,沿山环绕,树林点缀其间,不落俗套,青山绿水。偶见一只小舟,顺水飘荡,四周依然是环绕的山,山外有山,它们底矮连绵,显得平和恭谦。山路上到处留沅陵人勤劳的足迹,群山终年默默为故乡奉献着天然食品,享受着大山的恩赐,人们在田间地头挖着自己的宝库,山间层层田是他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沅水边的歌通常是最美的。沅陵人祖祖辈辈都爱唱山歌,各自抒发自己的情感。从古唱到今,歌声总在山边回荡,和那沅水相配和,有着默契的节奏感。 小舟上,水深流速,弄船女子,立在船头划着归泊的小桨,深情眺望对岸捕鱼青年,迈开嗓子,用对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意。每逢端午节,或重要的日子,青年汉子便会推着龙舟,光着膀子喊着震天动地的沅水号子。嘹亮,而悠长。喊出了沅陵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妙的是在胜利公园对歌的情景。茶余饭后,不论晴天雨天,公园里都聚满了人,掌声阵阵在林间回荡,沅陵风光好,我的山歌唱不完,大姐若要唱山歌,我陪你唱到天亮。听,对面一位妇女对上了,我的山歌千千万,若你要是跟着唱,一唱唱个几箩筐。让对面的人无话可说。不一会,一处处山歌涌起,仿佛成了歌的海洋。人们唤呼雀跃,在山间地头,时不时传来阵阵山歌,篝火边有着伴舞的山歌,人们唱着唱着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沅陵人的歌是永远的歌,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沅陵的山水是最美的画卷,这些现在不会改变,以后不会改变,永远不会改变,我要带着这些走下去,带着着份爱走下去,我要告诉他们在那个遥远的有山有水,有歌的好地方,是我可爱的故乡。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10

每一夜,当我仰天望那一轮明月,便会想到在别的地方看到的月,回忆着,却怎么也不如眼前的这故乡的明月。偶那个是一轮明月,却给我截然不同的感受。

在中秋月圆一家人的团聚是一种幸福,在人团圆的时候有月亮的陪衬是一种乐趣。不论怎样,那一天人的笑容也是是最甜美的,同样那一天的月亮最美,最亮。在月光的照耀下,回家的路很亮,使我不会迷茫。故乡的月,总给我一种安心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是我所熟悉的。在熟悉的小路上走着,感受着带着故乡的熟悉的月光,浸透着故乡的一草一木,浸透着故乡的人们的心,这实质是一种温柔的舒缓。在这样的月光下,总有一种我无法解释的东西涌上心头,似冰般的水透彻了我的心。

这故乡的明月,在它的洗礼下,我明白,故乡的月有着故乡的爱,是别的地方所给予不了的,我想:“月,还是故乡明!”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11

我做了一个梦,关于故乡的梦。

好像自己正站在故乡的土地上,两脚下是泛着黄泥的水泥路,路旁是已收割好了的光秃秃的稻田,四周环着近浓远淡的群山,一条白色的水泥路串起沿街的人家,灵巧地穿梭于山间,向远方宛延而去。湿润的空气里微微漫着股乡下特有的、清新的青草味,沁人心扉。远方,几道黑影掠过,几声犬吠悠悠地飘了来。

天是黑的,但并不是像午夜那样摸不着底。几点星光微微闪烁,月渐渐坠下山崖。反而有一种感觉,什么东西,透亮着仿佛要喷涌而出。黑瓦上的露水凝成白霜,透着天空的清蓝。是一个清晨呢。

一道炊烟徐徐升起,飘渺着几乎无法察觉。那边人家的窗户忽地亮了起来,紧接着是第二户,第三户,直至整座小村都点起一格格暖融融的窗影,点点在水墨般的远山上,宛如戴着一顶镶着星星的皇冠。

忽而,光来了,是什么声音,似乎也随之一起,远远地朝着这儿飞来。

有鞭炮的噼啪声,有鼓声,有锣声,缠着唢呐的悠长,荡来。甚至还有大人们喊叫声,孩子们嘻笑声,都来了,离这儿近了,越来越!

我吓了一跳,连忙闪身藏到身旁的谷仓中,只露出半个脑袋来查看情况。

一支队伍,渐从墨青的山中冒出,浩浩荡荡地,从九曲小路蜿延而来,与之的,好像还有长长的红色的什么,长龙似的也一并拥了过来。敲锣打鼓声愈发近了。

这回我才真正看清了,那是一条龙,火红的龙,领着人们向前。几条红鱼率先窜出,牵着几个同样也是红色的小孩向前冲,嗒嗒地小跑着,团团橙黄色的光球在红鱼肚里摇曳着,忽明忽现。随后,一团红色飞了出来,拉出一条金黄的长线。噢!!那个是舞龙的球,既然,那么。

热闹着近了,那条龙果然出来了。被十几个人?不!被更多——人拥着,冲破黑暗,走在泥地上,顿时将其映得暖黄。金色的角,金色的鳞,金色的爪,鬓毛处闪出几点金色的火,在这清晨中格外晃眼。

我看呆了,平生从未见过这样壮观的场景,脚步也不由得跟着龙向前。

围着龙的人们,个个身着新衣,满脸的喜庆几乎要流到地面上,相互兴奋地交谈着——我听不懂的方言,但听语气好像是在祝福对方。跟着龙一步步向前,蜿延着走过家家户户。

那龙就这样领着,到了一个有些急的拐弯。我原以为什么事都不会发生,眼看慢慢地拐了去,中间部分却忽然绷直,一旁的人们便唰唰地翻到了田中,摔的满身泥灰,人群随即爆发出巨大的嘻笑声。龙还是安安稳稳得走,可人们却是笑得折了腰。被捉弄的人们反而没有生气,也笑嘻嘻的抓着来人的脚叫他和自己一起吃泥巴。

还是那样热闹,还是那样喜庆,可我的意识却愈发地涣散了。那条龙愈发在我眼里模糊,慢慢地,红龙,金鳞,鱼,人,搅和成了流动的色块,向着群山蜿延淌去……

是谁在说“那小混蛋又在这里睡着了?”

我睁开眼,又合上。火红的龙渐在黑暗中破碎。

故乡迎龙灯,真想,再看一次啊!

哪怕在梦中。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12

无论你走多远,你永远是故乡的孩子。无论你长多大,你在父母心中永远是个孩子。

慢慢的,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却发现,没有妈妈整天唠唠叨叨,竟变得丢三落四。真的是习惯了父母在身边的叮咛,这样,我可以记得很多事情。

后来,国庆中秋放长假,我没有回家。中秋那天,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度过。那个晚上,天上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我想,月是故乡明。也许,此时此刻,家门外的天空,挂着一轮清冷明亮的月亮,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应该在开心的吃着月饼,看着电视剧。晚些时候,和妈妈视频,她很开心的样子,问我有没有吃月饼啊!我笑着回答,嗯呢,吃了。后来,我们聊了很久的天,妈妈一直在嘱咐我一个人在外面要小心,出门时注意安全。后来,妈妈睡了,我和朋友一起聊天到好晚。两个没有回家的孩子,两颗紧靠在一起的心,彼此取暖彼此安慰。

这几天,天气变冷了。昨天晚上,妈妈和我视频,她说,你那里天气是不是变冷了,要不要再买一床被子,一个人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知道,你在那么远的地方,妈妈也照顾不到你,你要自己注意点,千万不要冻坏了。我大声应和着,又和妈妈抱怨了几句这里天气不好,整天刮风,还下雨。虽然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但是妈妈还是很认真的听着,是不是还插两句,那你可要照顾好自己。

当然,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不过,妈妈,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啊,我们几个孩子都不在身边,你要身体健康啊,这样,等我们长大了,赚钱了,才有机会报答您的十月怀胎之痛,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啊!

今天傍晚,一个人走路回寝室。风特别大,使劲的刮,街道旁的桂花树洒落一地的桂花,身上冷飕飕的,想起昨天晚上妈妈的叮咛,心里顿时温暖了起来。

冬天,天空暗的很快,暮色苍茫。又有多少夜色,让你双眼朦胧孤单害怕,又有哪盏灯开着提醒你准时回家。我不会害怕,我知道有一盏灯永远在等我回家。

高三时学过一篇课文,邓琴的纸上故乡里面有一句话,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所以,无论在外头逗留多久,我还是可以回到那个温暖的家,那个给予我前行的勇气和力量的家。

家人的叮咛,从厌烦到难以忍受,最后理解。是每个人都会历经的过程没有人可以一瞬间长大,都是在经历了人世冗杂之后方懂得亲情最为可贵,家人最为可靠。

最后,我们终会发现,月亮还是故乡的好看,心安的地方是我们的家。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1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崔颢,在登临《黄鹤楼》时,发出了感慨:在这样一个暮霭沉沉的时刻,眺望着远方,我的故乡在哪里呢?望不到的是故乡,排遣不了的是乡愁。

这首诗触动了千古以来多少人的思乡愁绪,自然也包括我,这首诗让我回望过去,但留下的只有零零碎碎的回忆……

七八年前,我还在故乡,那时的秋天,金黄的稻穗,充盈着大地的每一寸土地,秋风刮过,为着金色的海洋,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海浪。稻香乘着秋风充溢在空气中,沉浸在水中,悄悄地沁入我的心脾。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黑瓦红墙,瓦片上时不时有一两只猫,静静地走着,猛然一窜,又不知跑到了何处。

故乡的天,似乎特别的蓝,万里无云,只在晚霞中,才能看见飘来的几片云,天被染成了血红,渐渐地变橙,随之又是浅黄,淡淡的,很是迷人。云朵似乎还有对夕阳的不舍,与明日的期待。

万里的璀璨星空,垂向大地,似乎特别的渺小,又十分的深邃。窥向天空,它只给你留下了一切未知的答案与疑问。

静静地,听!窗外的雨是无声的,悄悄地没入泥土,突然,天空中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欢笑,也在一刹那,划破了整片天空。

村子里的人,都是那么亲切,即使不怎么熟儿,也会走上前去问候一声,露出那自然的微笑,轻轻地放下手中的活,抬起头,答应一声:“早”。

过年,村子里的街坊邻居,都会一个一个上前拜访,送来祝福与欢笑。

可,现在,回眸望去,一切都在谈笑间灰飞烟灭。

稻田里,留下的只有枯黄的野草,枯黄的树叶,枯黄的人。走进村子,偶尔能看见一两只瘦削的猫,受惊逃窜。

天灰沉沉的,留下的是无情,孤独,寂寞。雨残忍地打在每一寸土地上,寒冷刺骨,贯穿全身。

村子里只剩下几口人了,互相毫不关心,也没了当年的热情。

一刹那,时间的变迁,物是人非,故乡变成了家乡,只能回忆那回不去的过去。

天空下只剩下了,对过去的送别——烟波江上使人愁……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14

张开双臂,一摇一晃地走在狭窄的乡间小径上,“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身旁的蚂蚁在感叹我的巨大,蝴蝶在花丛中跳起了华尔兹;那些可爱的小东西蜜蜂一头栽进了油菜田里,肆意地吸吮着芳香,悦耳的蝉呜同远方翻腾的海浪交织在一起。我还是忘不了,忘不了那段与故乡相伴的日子。

我忘不了故乡的菜园。那儿是我儿时玩耍的天地。那时的我胆小怕生,总喜欢一个人待在爷爷的菜园里,尽兴地玩上一整天。有时帮园子里的菜松松土、浇浇水,蹲在地上看蚂蚁们有序地搬家,去田里捉捉蝴蝶。有一次,爷爷不知从哪儿弄来了几粒花种,说是让我种着玩。我把它们撒在园子旁,于是我每天的任务从玩变成了看护种子长大,心里第一次燃起如此热切的期盼。

种子开花了,开在热烈的阳光下,向阳而生,同它的名字一样向日葵。小小的我激动得眼里亮晶晶的,望着一株像士兵一样挺立的花儿,心中也埋下一颗叫作向日葵的种子,向阳而生,要永远走在阳光下。

我忘不了故乡的灶台。那只用几块砖就搭建起来的,那炉里四季都燃着温暖热烈光芒的灶台,寄托着爷爷奶奶对我深沉的爱。午休醒来,那一小张木桌子上总会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上面撒上翠绿的葱花,只用盐和酱油调制的汤底,让我格外亲切。暖洋洋的阳光照射在我身上,惬意得让我霎时间分不清梦境与现实。

一碗面还没下肚,厨房里又传来了桂花飘香,我猜又是奶奶在做桂花凉粉了。这时,一群孩子涌入家门,那午后的惬意被这群孩子风风火火地赶走了,只留下夏日的炎热与孩子们如火般的热情。“奶奶!奶奶你做的凉粉给我们一点吧!”有时奶奶想逗逗他们便说没有,年纪小的孩子就会失落地离开,大点儿的便拉着奶奶的手可怜兮兮地撒撒娇,奶奶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先拉住小的,再摸摸大的头,各盛了一勺给他们。我见状也学着嗲声嗲气地说:“奶奶我的呢?我也想吃。”奶奶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么大人了,和人家小孩子争啥?”

我忘不了故乡的那片海。大海就是我的第二个母亲。它哺育了岛上的人们,给予他们生存之所需,满足了他们的衣食住行。我的根已经扎在故乡,海与我有着千缕的关系,从那远方传来海浪声、海风声,不知治愈过多少次心灰意冷、怒气冲冲的我。

那段与故乡相伴的日子已经刻骨铭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儿的一砖一瓦,爱这儿朴实憨厚的人们,爱属于故乡的一切!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15

故乡,这个词离我已遥远,但故乡的味道,我仍记忆犹新。

我的故乡丹东分外独特,因为在那里没有菜市场,都是摆着地摊买菜的。独特,就独特在这儿。

那是好几年之前了,我回到丹东,姥姥领我去那条摆满了地摊的小街买菜。正是早晨,来买菜的人挺多,小街上熙熙攘攘的。

走在小街上,四处是卖菜的吆喝声。卖螃蟹喽!卖洋柿子啰!充满了浓浓的东北味儿。各种各样的菜、肉、水果琳琅满目,在南方见过的、没见过的都有。那菜篓子里,若装的是菜,一闻就满腔是香味儿。若装的是这临海小城盛产的海鲜,则仿佛就置身于几公里之外的海边,闻着都是大海那有点腥但很新鲜的味道。若装的是水果,就不得了啦,只要是路过的人,不管是不是要买,都会说上一句:让我尝尝这水果甜不甜,然后拿上一个塞到嘴里。

与其说这里是卖菜的地方,不如说是聊天的地方。人们买着菜,就和菜贩子聊上天了,一开始还是在说这海兔子鲜不鲜,小青菜脆不脆,到了后来就聊到了家里的孩子和养的小猫小狗。聊一两分钟也就算了,若是遇到了能讲的人,有可能说个十几分钟还不罢休呢。那菜贩子大多也脾气好,不嫌他们烦,陪他们聊着。小街上充满了人情味。

那有着菜香味儿、海鲜味儿、水果味儿和东北人的人情味儿的小街,充满了故乡的味道。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16

故乡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美,那么迷人,那么有趣,那么令人心旷神怡!

今年暑假,我离开了喧嚣的镇圩,回到了久违的故乡——北莉岛。机舱里传出“嗡隆嗡隆”的机动声,渡船在人们焦急的等待中离开了码头,船后渐渐退去的是弯弯的河道和泛白的滩涂。

半小时后,我的视线渐渐开阔起来,故乡的海映入我的眼帘,蔚蓝的海面上微波粼粼,在朝晖的映衬下显得金光闪闪。船头溅起朵朵白色的浪花,浪花朝着船头八字溅开,拍打着欢腾的鱼儿。鱼儿成群结队,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中。更有趣的是,鱼儿的欢跃,引来数只洁白如雪的海鸥。鸥群一点也不怯人,它们扑棱棱地拍打着翅膀,一双双敏捷且清澈的眼睛注视着海面上的动静,一有鱼儿跃出,鸥群就会闪电般地出击,锋利的爪子紧紧的抓住鱼儿,箭一般飞离水面,可怜的鱼儿就成了它们美味佳肴了!

不知不觉中,船已靠了岸,家乡的码头又是另一般景象,“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乡间的车和镇里的车可大不一样,这里的车都是用牛拉的,美名其曰牛车。成群的牛车在人们的吆喝声中载着货物缓缓地离开。爸爸指着远去的牛车揽抱着我的脖子说:“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不仅如此,它们还是我们故乡最原始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呢!”从爸爸的话语中,我体悟到是老黄牛的无私,还有故乡的贫瘠。

夕阳西下,我们来到海边,望着又红又大的落日映照着波平浪静的海面,斜晖脉脉水悠悠。我张开双臂欢快地在沙滩上疯跑起来,没料刚起步,双脚就深陷进松土里,费了很大劲才拔出来。爸爸微笑着说:“走沙滩时,脚上的力越轻越好。”听了爸爸的话后,我放轻了脚力,果然奏效。我们欢快地在沙滩上飞奔,肆意追逐、嬉戏,享受着街圩里难得的快乐,享受着旖旎多姿的海岛风情。

暑假结束了,我又一次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心爱的故乡,迷人的大海,踏上了回镇圩求学的路。

故乡的海像一幅画深深镶嵌在我的脑海中!不停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17

人是奇怪的,有些对别人无所谓的事物,于己却珍贵无比且美好得不可思议。时光如梭,似水流年,蹂躏着记忆,我们往往身不由己地忘却,可终究记得一些深刻的细节,回味其中的美好。

往事高挂在树梢,被仓皇的北风一点一点唤醒。记忆中,蓝天上的白云慢慢飘着,知了高叫着,那颗高大的石榴树,现在已被夷为平地。小时候的我,常常在盛开的一朵朵石榴花下舞蹈,火红的石榴花映衬我红润的笑脸,快乐在花间弥漫。最喜悦的是摘石榴,摘不到时,头发半黑半白的爷爷就会笑着抱起我去摘高处的石榴,摘下的石榴总是又大又甜,有的还会裂开嘴朝我笑呢。爷爷总喜欢把盛满红红的石榴籽儿的碗放到我面前,我高兴地狼吞虎咽,爷爷弯弯的眼角满是宠溺,嘴里不停的说:“慢点,慢点儿。”石榴籽儿硌着我的牙,我却十分满足。

长大后我因为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不再常回老家,老家留给我的是深深的回忆。爸爸回老家拍了几张照,老家的石榴树下只留下一片杂草丛生,野花遍地,爷爷也已满头白发,岁月在他的眼角留下深深的痕迹,甚至有了听力障碍。爷爷的眼睛因刚刚做完手术而变得无神,身子骨也不如从前那般硬朗了。我们的小区环境也很好,但天空从不如老家那样晴朗,空气也没有那样清鲜。而现在我吃的石榴虽也是又大又甜,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吃起来味道虽好,却少了小时的喜悦,心里空空落落的。

人总是如此奇怪,越远去的东西越珍惜,越无能为力的事情越可惜。风儿又吹熟了麦浪,趁着长假我要回一趟老家,看看年迈的爷爷,种下熟悉的石榴树,孕育新的希望,开启封藏在记忆深处里的旧时光。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18

是谁拨动了我思乡的那根琴弦,是谁掀起了我思乡的那颗心?

是梦中的那一声声秦腔秦韵秦之声,我的家乡,在三秦大地上的一个小县城,为何对家乡念念不忘,为何对家乡满怀思念之情,不仅因为她是我生长的地方,还有她在我心中的地位,我见过一望无际的平原,见过巍峨的.大山,见过江南水乡,后来又居住到南方的丘陵。家乡,是平原高山高原沃岭河流结合在一起的小天地,虽然算不上是世外桃源,但感觉就像一个与世无争的小世界。小时侯很向往南方,因为南方比北方暖和,南方有橘子吃,而今看着家门口的橘子树琵琶树芭蕉树,我不由的想起家乡的香椿树白杨树和苹果树还有洋槐树,这些是在南方的家很难看到的,我开始想我北方的家园,想春天的风和日丽,想夏天的炎炎烈日,想秋天的红叶,想冬天的雪。一日三餐米饭,我开始想家里的锅盔,想养我长大的玉米粥,偶尔我也会做些家乡的美食拿给南方的乡亲吃,南方春天小雨绵绵非常潮湿,感觉不到四季的神奇。我时常在想家乡夏收秋收的忙碌,和去田里锄草,多么热闹,多么有意思,可是在南方的家,除了自家人,一天看不到五个人,叫我怎能不思乡?

离家不到四十米新修了条铁路,是西安到南宁的车,闲暇时搬着凳子坐在家门后和孩子们玩,看着下面的铁路,想着不久就通车了,心里美滋滋的,因为很快就有很多家乡人从我家门走过,感觉就像亲人在身边一样。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19

古时候,人们不如我们现在知道得多。面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不知道为什么?于是,借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就创造了神话。出于躲避灾害、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心理,他们又在神话与现实生活经验,创造了许多民俗,而这些民俗又会像风一样的传播,所以又叫风俗。

我的老家在江西的一个小村子,离瑞金市很近。过年回老家,可以看见家家门框顶上,都贴口罩大小的红条。上面写着如“五福临门”、“吉祥如意”、“吉星高照”等祝福语。正大门要贴五条,其他门贴三条。灶台上灶王爷画像下面,也要贴一条。不同地方贴的祝福语也各不相同,比如厨房门口,就得贴上“蒸蒸日上”等祝福条。大人们祭拜灶神后,会把香烛插在门框边上缝隙中。所以经常会在门框间隙中看到很多燃尽或未燃尽的小木棍。

老家过年,当地风俗挺多,可不只是贴红纸条。比如:初一早上要“吃斋”,顾名思义初一早上我们不能吃荤腥,只能吃植物油炒的菜与豆腐,还有菜丸子。菜丸是用米饭搅成糊状和上地瓜粉,放切碎的包菜和匀,调好味。用勺子一勺一勺挖了放在水里烧开的蒸笼上蒸(老家用的是柴火灶),一次性可以蒸一大锅,可好吃了。初二时便要去宋氏宗祠中拜拜。祭祀在我们这边很讲究,都是男丁在祭拜。先点几根香烛拜拜,然后在地上按方阵铺好黄纸,杀鸡并把鸡血滴在黄纸上面。最后是放鞭炮,并将黄纸收放一个地方。表示将鸡献给神明,以求吉利。这时得带上一大捆香烛和鞭炮,肩挑杀好的鸡,猪肉,酒,茶,各种水果与其他祭祀用品,纪念宋氏根源。这时人多的,真成了“人海”。祠堂内香火旺盛,鞭炮不断,远观则云雾缭绕,近则烟味呛人。总之,场面十分壮观,实在是一年难见景观。

每年春节,初二的拜拜后,过年时最重要的事情也就结束了,其他就是走亲访友和吃吃喝喝了,这和其他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同。

老师说,民俗是一个人的根,我倒是觉得更像对身处异乡的游子的召唤。所谓风从故乡来,与其说我们记住的是故乡的风俗,倒不如说是这呼唤声,从故乡来,徘徊于游子耳中罢了!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20

月光缓缓地洒下,映在一棵泡桐上。牛毛似的雨点“嘀——嗒——”地落在房檐上。路灯发出那微弱的光,再亮,也映不过那月光。一个简易的,用砖搭的土房子,就是外婆的家。

那棵健壮的泡桐,是我的寄托。

记得四岁时,我坐在水泥筑起的小椅上,指着泡桐叶,问外婆:“那片叶子真大,像不像手掌?”

外婆说:“像,像,像。”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晚上,她常常握着小扇,陪我在树下赏泡桐。

我回到广东,那里有一个公园,全种满了泡桐树。到夏末,那才是满树金黄。我常到那里去赏泡桐。有一次,妈妈拾起一片泡桐叶说:“哇,这片叶子太美了!金黄色的。”我却说:“这里的泡桐再美,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那一棵泡桐。”故乡的泡桐有故乡的味儿,想当年外婆坐在小椅上念:“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还没念完,我就被环绕在泡桐边的故事“催眠”了。

几年后,我再次回到家乡。那健壮有力的外婆变了,她脸上布满了黝黑的皱纹,也无法像以前一样飞奔地迎接我了。我回头看了一眼那满是皱纹的脸,不禁泪流满面。

我慢慢长大,而她却慢慢老去。我看着她推了推老花镜,心中很不是滋味。时间慢点过吧!

时间慢点过吧!请外婆不要再老去了!请把一片片泡桐叶化为我的心愿,倾诉给那棵泡桐吧!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21

自从毕业后离开家,一直在异乡生活。每个月缺月圆的晚上,久久挥之不去的是那故乡的月亮。中秋快到了,遥望异乡的月,心中还是念着故乡的月,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圆。掬一捧故乡的月光放在心上,故乡的山山水水就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走过许多个城市,每个夜晚挥之不去的还是故乡的月亮。因为故乡的月亮下面有我童年最美的记忆,也有少女彩云追月的梦幻情缘。故乡的月伴我成长,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那时的夜晚经常满天的星星在空中闪着亮光,月亮缓缓而来,微笑的看着星星在嬉闹着,优雅的在远处悄悄的观望。我们一个大家族晚饭后,喜欢坐在院中的桂花树下,听奶奶讲故事,跟爸爸背唐诗宋词。然后在温柔的夜色里进入梦乡,梦中常常变成美丽的嫦娥或者唐诗宋词里的古典美女,深情款款的模样。那是一种安详和宁静,更是一种幸福。天空中偶尔划过夜空的几颗流星,漾溢着儿时的兴奋,带着少女般的祈愿。

特别是儿时的中秋节,和一群小伙伴疯玩回来,吃着妈妈亲手做的月饼,望着夜空,发现明亮像打扮过的新娘一样,显得眉清目秀,格外的明亮和迷人。似乎月中嫦娥的翩翩舞袖,也能看得清,潇洒吴刚的斧头,也能摸得到。透过树枝,还能看见月亮走动的身影,好像在查看谁家的水果丰盛,谁家的月饼硕大。如水的月光透过树叶缝隙圆斑状的照在一家每个人的脸上。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围在一起,或者盯着天上星空指指点点的说着那些传说,让美丽的故事穿越时空,在我们童年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如今远离了故乡,远离了家中那棵带着美好记忆的桂花树。每每在异乡中觉得不如意,故乡的月就会在心底冉冉升起,高悬,越来越明,越美。故乡的月洗去尘世烦乱的思绪,然后让心恬淡,宁静。故乡月光下童年的笑声和梦幻,还有桂花树下奶奶的大蒲扇以及院门外时有时无的犬吠声,也时时的走进梦中。让我不经意间就会想起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不免感伤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月亮,让我在异乡,思念长存,乡音常在。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22

岁月匆匆,时间如细沙般从指缝间流走,转眼间,我离开家乡—河南已有二十余年了。

周末,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坐在车上,我神思飞扬。浮想联翩,坐了3个多小时的汽车让我有点疲惫不堪,可当我踏上我朝思暮想、思念已久的故乡的故土时,我却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当我来到村口时,如果不看到靳赵寨村这四个大字,我还以为这是别的村子呢?我走到村里,哇,这里的景象使我目瞪口呆,“靳赵寨村焕然一新,简直是我预料不到!这是我所想象的家乡吗?真让我想不到哇!”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疑惑不解!我放眼望去,一幢幢楼房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房屋四周的花坛中鲜花锦绣,绿草如茵。那既窄小又破烂不堪的柏油马路已经变成了宽阔平坦的环保公路,各种轿车川流不息,路面一尘不染。公路两旁绿树成荫,小鸟在枝头唱歌,一阵微风吹过,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真令人心旷神怡!我不经意地抬头看了看天空,哇!我可惊呆了,二十年前灰白色的天空不知被谁擦洗得一尘不染?这云朵是哪位画家画上去的呢?怎么这般洁白?太阳出来了,它把阳光照射在云朵上,云朵变成了“五彩祥云”,朵朵“祥云”像一只只花蝴蝶在花丛中互相追逐呢?蔚蓝的天空是一面明亮的镜子,把那热热闹闹的人们,五彩缤纷的花儿都映照在了里面。

这次回故乡,感觉故乡的变化真大啊!我爱我的故乡!

描写故乡的抒情日记 篇23

我的老家临朐,山多坡多;每年的阳春三月,暖风吹遍大地。休闲之余,到山里走一走,就会发现山坡上、田地里、大路旁、田堰上、河滩边等,长满了一棵棵棕褐色的蒲公英。它没有杏花和桃花的娇艳,没有月季牡丹的芬芳,但它传递着春天的气息,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蒲公英,也叫黄花地丁,老家里的人都叫它“婆婆丁”。属菊科类,多年生宿根性植物,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黄花过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再孕育新的生命。

真正认识蒲公英,缘于一个故事。

两年前一个白雪皑皑的冬天,由于气候异常,感冒扑上身来,浑身无力,喉咙嘶哑,疼痛难忍,吃了几种中药,效果不大。邻居一位老大娘见我痛苦的样子,建议挖一些“婆婆丁”泡茶喝。于是,我跑到山里,在老乡的指点下,挖了一些蒲公英,奇怪的是,喝了三天蒲公英,嗓子就好了许多,一星期后,嗓子嘶哑的毛病就没有了。从此以后,只要一有空,就跑到田野里,挖一些蒲公英存放在家里,常常泡在杯子里当茶喝,身体格外轻松,嗓子嘶哑的毛病,再也没有犯过。

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寒,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感冒发烧、急性扁桃体炎、胃炎等,还有抗肿瘤和促进泌乳的作用。蒲公英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不仅可以生吃,也可烹食,对人的健康和养生非常有益,是药食兼用的草本植物。

蒲公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十七岁的姑娘患了乳痈(乳腺炎),乳房又红又肿,疼痛难忍。但她羞于开口,只好强忍着疼痛。这事被她母亲知道了。在封建社会,从未听说大姑娘会患乳痈,因此,她的母亲以为女儿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姑娘见母亲怀疑自己的贞节,又羞又气,更觉着无脸见人,便横下一条心,在夜晚偷偷跑出家园投河自尽。事有凑巧,当时河边正好有一条渔船,船上有一蒲姓老公和小女儿小英,正在月光下撒网捕鱼。看到投河的姑娘后,爷俩合力救起了姑娘,问清了投河的根由。第二天,小英按照父亲的指点,从山上挖了一种棕褐色的小草,还开着黄色的娇艳的小花,将它洗净后捣烂成泥,敷在姑娘的乳痈上,不几天就痊愈了。从此以后,姑娘将这草带回家园栽种,造福人们。为了纪念这一渔家父女,人们便叫这种野草为“蒲公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