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听雨日记

请欣赏品茶听雨日记(精选11篇),由多美网收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品茶听雨日记 篇1

我不是一个懂茶的人,什么红茶、绿茶、黄茶、黑茶或是铁观音、普洱、龙井。喝的最多的应该算得上是冰红茶,总觉着方便、解渴,味道甘甜。又到了周末,睡到自然醒,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要好的朋友打过来的,说是邀我到他哪里吃晚饭,觉着挺好,蹭顿饭。收拾收拾便出发了,离吃饭的时间还早,他叫我去喝茶聊天,我也欣然答允了,要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远远的就听到了泉水叮咚的流水声音,走廊旁边摆放着一盏带着音乐喷泉的一座假山摆设,显的格外雅致,那是一套很别致的像英文字母“Y”字型的茶几,特别引人注目,棕色的烤漆外观,有一尊小巧的弥勒佛镶嵌在那茶几的顶端,茶几上摆放这一整套乳白色的茶具,茶几的左边是四张圆木的棕色椅子,后边是一张类似手掌五指形状的木质靠椅,可以旋转。

几句话寒暄过后,他问我要喝什么茶,我回应道:“随便,只要不是绿茶就好!”他给我泡了一壶普洱,以前也没有认认真真的去品过茶,关于茶的名人或者诗句到时听过,茶圣陆羽,众所周知,郑板桥的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煮茶。

一直以为,茶这玩意儿,都是那些达官贵人的身份象征,如同有什么样的茶具喝什么样茶,越是名贵的茶,就应该配名贵的茶具,有些人总喜欢将茶区分为三六九等,将最为普通的茶叶贴上贵贱之分的标签,让人对茶产生一种且别之意,真正的好茶应该是在我们的感觉里,朋友煮的普洱已经好了,看他的动作娴熟,一定是个爱茶惜茶之人,在乳白色的茶杯倒了约有四分之三的茶,他说倒茶不应倒满,满则溢,溢则流。好比做人做事就应该拿捏好分寸,不是什么东西都是多多益善,贵于精,专于优,才是更好。

泡好的茶是成棕红色,我端起来细细品了一小口,感觉有点微微苦涩,入口虽苦,但喝下去还算可口,方如做人做事先苦后甜的道理。也许是很少喝茶的缘故。我和朋友一边喝茶,一边拉家常,忽然间,没有了那份躁动浮躁的心情,那一刻,心中所有的烦恼也随之抛到九霄云外。心情自然轻松了许多。品茶不仅仅是陶冶性情,更是一种沉淀。因为在喝茶的过程中,你会把心静下来,尤其当你身处在这喧闹的城市里,面对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浮躁的心早已淹没了你最初的梦想,当被生活压得喘不过起来,试着学会静下心来,让自己安静一会,思考一下,约一个朋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释放一下自己禁锢的心。

茶的真正境界是什么呢?

一杯茶,一个宇宙,进入茶,进入一个宁静、淡泊的世界,是空无的茶气中万籁俱寂,心物两忘,超然独立的心境!

品茶听雨日记 篇2

春日晴好,天色清明,水光潋滟。这样的时节,从江南走过,在杭州驻足,有一处地方是不可不去的——位于狮峰山的龙井村。

山林掩映间,挑出一角飞檐,几座竹屋,风动檐铃,叮呤作响。有女子迎道,一袭蓝底碎花小褂,同色的头巾,美目顾盼,巧笑晏晏。未闻茶香,先已耳目一新。女子引我入座,纤手斟上一盏上好的明前茶。一注沸水冲下去,随着空气中氤氲的清香,杯中嫩芽徐徐舒展,汤澄碧绿,香郁如兰。我斜靠在竹椅上,双目微闭,慢慢地呷,身心的劳顿渐渐地去了。

午后的阳光有些微醺,坐在竹楼里,手捧清茶细啜慢抿,耳边是茶乡女子的笑语呢喃,为茶客简述龙井的历史。宋人赵忭有诗《重游龙井》云:“珍重老师还意厚,龙泓亭上点龙茶。”说明宋代就已经有了在龙井品茶的风气。而真正意义上的“龙井茶”是在元代出现的。元代诗人虞集游龙井,品尝到用虎跑泉水煎烹的明前新茶,赞不绝口,特作《游龙井》一诗:“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黄金芽”点明了当时的茶已经是散茶,不再以茶团或者茶饼为主,和现代的茶已经相差无二了。到了明代,“龙井品茶”的风气已经非常兴盛,明代的茶书、方志、诗文中频频出现和“龙井茶”有关的内容,近些年刚发现的明代古碑文《龙井茶歌》更是具体描绘了“撮泡法”,直接抓一撮茶叶放入茶壶开水沏泡,即可饮用,这种方法不仅简便,而且保留了茶叶的清香,流传到现在已经被大家广泛采用。

龙井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最喜的是,此番前去,还难得的见识了斗茶之法。此“斗”非斗蟋蟀你死我活之斗法,贵在品鉴,胜负倒还在其次。斗茶不但比较茶的好坏,还要判断水的优劣,更重要的是在泡法上。但见一人把一块绿色的茶饼用净纸包起来捶碎,一手持铜质的茶碾,以轴转动碾堕,碾堕与碾盘间挤压,碾碎茶饼,而后烹茶。好一幅“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的美景,赏心悦目!另一人从容立于一旁,表演了更精彩的“分茶”技艺,碾茶成末,注之以汤,以箸击拂,盏面上的汤纹霎时幻变出各种图样,似花草鸟兽之状,如山水云雾之景,仿佛一幅幅的水丹青,看得人心旷神怡,忘却身处何方。

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绿茶,鼻端萦绕的茶香似有若无,耳中所闻目中所见是龙井的诸般好处,思绪慢慢随着汤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荡漾开来,细细地品啊,或许能从一盏茶里渐渐地品出一种牵扯古韵遗梦的情怀来呢。其实那浸泡在盏中浅浅浮起的,不是茶,而是滚滚红尘中偶尔停歇的一颗散淡的心。

品茶听雨日记 篇3

大概是年龄还小的缘故,我平时很少喝茶。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张老师家做客,不仅喝到了茶,还对茶道有了些许的了解。

张老师的客厅,很是洁净,宽敞。一张偌大的木质茶桌,格外显眼。茶桌雕刻有古式的花纹,上面放置着现代的烹茶器具,让人觉得既古韵飘香,又新潮时尚。

茶桌的左侧有一个开水壶,一个水龙头,还有一个类似小锅的器皿里盛着清水,水里浸着四只青瓷茶杯和四只玻璃茶杯。旁边有一个与茶杯配套的小盅。我打开盖子,里面是散发着清香的茶叶。桌中间随意放着两个用小贝壳编成的茶杯垫,杯垫上有一个白瓷小碟,放着带盖的白瓷茶杯。

张老师的手在什么地方点了一下,水龙头自行转动起来,到水壶处,水壶自动打开,接着,水龙头开始出水,水流正好注入壶中,一切都恰到好处,我不禁暗暗赞叹设计的精妙。老师从身后博物架上拿起一个绿色的小罐,用一柄木制半筒形小勺掏出些许茶叶,放到那个白瓷茶杯里。接着,老师把罐子递给我,让我闻一闻。“碧螺春,苏州原产的,绝对正宗。”老师说。

我看着老师娴熟的烹茶动作,已经有了满满的期待。当听到“碧螺春”三字,更是心里一阵激动。没想到竟然可以喝到这么好的茶!我不禁有点敬畏起来。

我把茶罐凑近鼻尖,慢慢地,轻轻地闻着茶香。首先是苦味,然后是清气,慢慢地扩散开来,在头脑里升腾盘旋,绵绵不断,仿佛余音绕梁。这不是幻想,而是切实的感觉。忽然,我仿佛又从清气中品出了一丝别样的气味,不是茶香,像是某种谷物……

“如果你仔细闻,应该能闻出一些豆麦的香味。这才是真正的碧螺春,茶香之下,总是隐藏着一些东西的。”老师用满含深意的眼睛看着我。

正说着,水开了。老师端起壶,拿起那个放着一些茶叶的白瓷杯的盖子,把杯里斟满了水。茶叶在水中翻腾浮动,水汽袅袅升起。

老师盖上杯盖,杯盖有一部分浸入水中,我注意到因为多次浸泡,杯盖上已经泡出了一道棕色的茶痕。没过多大一会儿,老师又拿起白瓷杯,把里面的液体倒入了一个玻璃小壶中。此时茶已泡成,是翠玉一般的淡青绿色了。

老师拿起壶,壶嘴一斜,茶就倾入了我的杯子里。我端起青瓷小杯抿一口,热热的茶水,带着微苦,但接着一股清气充满口腔,又随之扩散,令人陶然饮醉。就在我把茶水咽下的一刻,我又尝到了一丝豆麦的味道,比刚才更为香醇。

人们品茶通常都是品茶香,殊不知,茶香也是有深浅的。有的人喝茶如喝水,有的人能品出一丝清气。但唯有心无比平静的人,才能透过一层清香,探到碧螺春中蕴藏的豆麦之味吧。或许最根本的茶味,就是这谷物的香气呢。今日有幸,我能品味到它,真是造化。

我仰头,将茶一饮而尽。杯子叩桌发出嗒的一声……

品茶听雨日记 篇4

自小,父母就爱喝茶。尽管那时家境贫寒,但父母总是想方设法买一点茶叶调节生活,饮着茶,说说笑笑,享受一番生活的乐趣。

父亲不抽烟,能排解一天劳累唯一的享受便是喝茶了。父亲不讲究,用大盖杯喝茶,母亲烧壶开水,父亲爱喝浓俨的茶,会放上很多茶叶,随着热水的缓缓倒入,馥郁的茶香弥漫了整个小屋。父亲呼哧呼哧地喝茶,喝得津津有味,喝得眉开眼笑,喝得精神焕发,一天的疲惫和劳累仿佛瞬间消失,是那么惬意安详。很多时候,母亲静静地看着父亲喝茶,眼光柔柔的,亦如芬芳的茶水。由于整日喝茶,日积月累,父亲的大盖杯里布满了茶垢,里面成为了褐色,可父亲习惯使用这样的茶杯,他不让母亲刷,说只有这样的杯子喝出的茶才有味。甚至每次为父亲沏茶水,刚刚拿起杯子,就闻到了茶叶留存的香气。

静谧的夜晚,是最温馨的时刻。父亲也会为母亲沏上一杯茶,只是放的茶叶没有那么多,母亲喜欢喝清茶,有时用罐头壶有时用透明的玻璃杯,杯中的茶叶旋转飞舞沉淀,茶水碧绿的,淡淡的,轻轻啜一口,很是优雅。精确的说,父亲是喝茶,母亲是饮茶、品茶,常常是父亲喝了几杯,母亲才喝了几口。看着电视节目,喝着茶,聊着天,我觉得夜晚的这段时光真美。

在父母的熏陶下,我也喜欢喝茶。安逸的午后或宁静的夜晚,守着电脑,敲着文字,听着音乐,一杯清茗飘着袅袅香气,氤氲了醉人的时光。和爱人相识相知,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爱喝茶,一次聚餐,我说不想喝饮料只想喝茶,他温柔地问我喜欢喝花茶、绿茶、红茶还是普洱茶,没想到他是如此细心周到,顿生好感。因为茶缘,我们最终走在了一起。我们都爱喝茶,常常一起去品茶,买茶,出差在外的他,常常为父母和我采购一些新鲜好喝的茶叶。一份茶叶一份爱,茶水滋润了我们的生活。

现在生活好了,喝茶也讲究了起来。最近,朋友送的一套电动茶具派上了用场,放入茶叶,自动烧水添水,一个个精致的小茶杯展现眼前,倒掉第一遍的茶水,饮用第二遍正宗的香茗。慢慢的品茶,静静的聊天,我们的感情如茶,虽不是那么炙热,却是一天天浓厚芳香。

饮茶是种艺术,彰显我们的素质和涵养,茶水滋养了各行各业的人们。体力劳动者喝茶解乏,脑力劳动者提神拓宽思路,还有一些人出门、开会、坐车都要带个杯子,沏上茶,随时喝上一口。很多老人和父亲一样,还是用盖杯大口喝茶,痛快而朴实。

父母来到我的家中,为他们沏上茶,口渴的父亲连饮三小杯茶水还觉得不过瘾,说我的茶具太小像酒杯,中看不中用,母亲笑着说父亲还是老观念,不懂饮茶。父亲说喝了一辈子的茶,还是用大杯子痛快解渴。我不和父亲争执,只觉得喝茶不用讲什么方式,只要舒服就好。

朋友,请饮一杯茶,不管是用什么茶具,也不管大杯小杯,哪种茶叶,只要自己喜欢适合就好。岁月悠悠,茶香飘逸,冷暖人生,热茶暖心。饮一杯茶,品一段故事,不管是大口喝茶还是小口品尝,品味的都是有滋有味的生活。

品茶听雨日记 篇5

中国人爱喝茶,崇尚茶道。茶,最主要的是要用“品”的,在慢慢的品茶中,感受着茶道。而我认为,人生就是一杯独具风味的茶,只有慢慢的品,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其中的道。

成长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而这个所谓的“成长”并不单单指的是身高在成长,更为重要的,它是明白世事的过程,尝到人生的道理。

在我小时候,单纯的认为“朋友”就是和我一起玩的伙伴,一起玩,一起闹,一起捣蛋。那就是朋友,值得信赖的好朋友。渐渐地,我长大了,上了小学,随着明白的事情越来越多,就会经常的和朋友们闹别扭。一旦冷战起来,那就是谁也不让谁。就这样,我慢慢让自己生活在了只有几个朋友的小圈子里。有时候,宁愿自己呆在教室、家里,也不想去和朋友们出去玩耍。

而现在,我真正的体会到了有朋友的好处。记得在六年级的时候,有几天上学我的状态十分的不好。有一天,我在早晨放学的时候头非常的疼,爸爸妈妈急忙把我送往医院。到了医院,医生说做个脑电图,而检查结果不尽如人意,是“病毒性脑炎”。爸爸妈妈吓坏了,急忙带我来到了住院部,开完入院手续后,我就“光荣”的住进了榆林市第一医院。当天下午,正是放学的时候。我接到了和我同班的朋友们的电话:“牛园儿,现在放学了,你在哪里啊,我们给你送书包来。”当时我的头虽然还是很痛,但是还是觉得有朋友就是比没有朋友好,但因为我们一家都在医院,何况医院离学校又很远,随意就没让她们送书包过来。当打上点滴以后,我的头就没以前那么的痛了。然后才记起,她们让我好一些了再给她们打个电话说说情况。我说完,她们几个都大吃一惊。因为,平时我是这几个人当中身体最好的。打完电话,我安安静静的睡了一个觉。过了几天的一个中午,我又接到了她们的电话说要给我一个惊喜。还没等我问她们呢,电话那边就已经挂掉了。正当我还在想着是什么惊喜时,她们就和我的老师“从天而降”了。还给我带来了好多好多的零食,更令我感动的是她们还用一个储钱罐装满了全班同学写的小纸条祝福语……

现在,我明白了——朋友是一屡清风,很柔。轻轻的滑过脸庞是那么的亲切!朋友是一丝丝的小雨,很甜。滋润我们的心房是那么的惬意!朋友是爱与爱之间的呼唤,朋友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

只有尝过,才会明白,只有品过茶,才能明白茶道,只有成长了,才能懂得人生之道……

品茶听雨日记 篇6

秋天显得如此萧瑟,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地落下,就如同金黄色的飞雪一样,时不时地挂在道路两旁行人的身上。

侍杰手中拿着一卷稿纸,神情颇有些失落地走在小道上。这是他第二十次去出版社了,可是稿子还是被无情地拒绝并且退回了。侍杰从小就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梦想,那就是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是的,他很爱看书,尤其是小说。经过了连续一年多的努力,他完成了属于他的第一本书。就在他满怀信心前往出版社时却遭受了打击,出版方拒绝为他出版。于是他在这几个月里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一次又一次地去出版社,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侍杰的心中充满了失落,他觉得自己的梦想是那样的遥不可及,从一开始的胸怀壮志到现在的惆怅失落。他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甚至出现了迷惘。

不知不觉侍杰走到了一个院落的门口。一个老头坐在院落的门口,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个茶壶和几个茶杯。老头的神态安详,半眯着眼睛,就像佛教的弥勒一样。不知是偶然还是怎样,侍杰突然停了下来,头轻微地向下低去,叹了一口气。此时,老头突然轻声地对着侍杰说:“小伙子为什么唉声叹气的呢?”侍杰愣了一会儿,然后脸色有些僵硬道:“没什么,只是心情不好罢了。”但是,老头那眼光中似乎能看透一切,当他看到侍杰手中拿着的稿纸时,笑着说:“孩子,不着急,坐下来陪我喝茶吧!”

侍杰也没有多想,找了个椅子坐在了老头的面前。老头依然笑眯眯地看着侍杰,然后将茶杯摆在侍杰的面前,倒了茶。侍杰发现几片茶叶孤零零地漂在茶水上,内心不禁又沉默了几分。老头举起茶杯对着侍杰笑道:“来,喝口茶。我知道,年轻人嘛,受点挫折什么的,很正常的了。”侍杰只是低着头,没有说话。“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很意气风发的呢,也想过干一番大事业,但是生活怎么能都如你的意呢?若是那样,反倒没啥意思了。你看我现在也退休了,在这个小院子里闲着没啥事干,坐在这里每天发发呆,对一些事情看得也透了。做人啊,重要的是开心,能有个积极向上的态度就挺好,每件事尽力做就行,努力了再失败也没什么可遗憾和失落的呢!”说着老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

侍杰坐在那里良久,一直在回想这老头的话语,突然猛地一下站起来,拿起茶杯一饮而尽,然后说了声“谢谢”,转身就打算走。老头笑眯眯地说:“不多坐一会儿吗?”却见侍杰摇了摇手道:“不了,茶很好,就是有点苦。希望有缘再见。”

侍杰好像探寻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方向,不再迷茫,顺着夕阳照耀的方向,踩着遍地的金黄,脚步轻快地向前走。

品茶听雨日记 篇7

老爸是个不折不扣的喝茶爱好者,对茶总是有一种执着的情怀,我也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喜欢喝茶,于是总是想找个合适的时间去研究研究茶究竟有什么魅力。这个周末,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后没什么事干,恰好到了老爸喝茶的时间了。我忽然灵机一动: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跟着老爸研究研究茶以解我心中之惑!

老爸老爸!我兴冲冲地跑去老爸跟前。

又有什么事啊?老爸放下手机不看,慢悠悠地问道。

老爸,我想和你学学品茶。我激动地说。

行吧,那你得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可别到时候半途而废。老爸总是那么气定神闲,要想品茶,那就先从泡茶开始吧。

行,我今天的作业写完了,有的是时间呢。

我小心翼翼地把茶具和茶叶一样一样地摆出来毕竟这都是老爸的宝贝,哪敢大意。然后按照老爸的指令先用开水烫茶壶温茶杯老爸说这样可以去除茶壶里的异味,使茶香更加纯正好闻。接下来的一步就是置茶:将茶叶放入茶荷中,用茶匙将茶叶拨入壶中,倒入壶中三分之一即可。再接下来就是冲泡茶叶,使茶叶在壶中翻滚开来,充分地泡出茶味冲泡茶叶这个环节我格外认真,目不转睛地看着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跹起舞,犹如一个个仙子在翻滚的云空旋转着青色罗裙,挥舞着翠色水袖,美的震撼,美的空灵。最后,茶叶都沉下去了,像落幕般,整齐划一。有几片茶叶似是不舍得上面的风景,也或者是舞得不够尽兴,过了好一会儿才无可奈何身不由己地落到壶底。

于是到了泡茶的倒数第二步刮沫。顾名思义就是用茶盖刮去茶叶表层的一层泡沫。老爸说这个刮沫要看泡茶人的心情,可省去,也可以留下。新人嘛,对新鲜事物都有着极大的好奇心,自然是不肯轻易放弃每一个环节,凡事都要试一遭才知道。说干就干,我一手拿着青色的茶盖,一手按在茶壶的把手上,慢慢地捏着茶盖倾斜着刮过茶水表面,将茶沫聚集到茶盖边缘,在水面上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然后把茶盖冲洗干净。

终于泡好了。把泡好的茶从壶中倒入茶杯茶盖和茶杯的距离要近点,防止茶水外溢就可以品了。我泡的是绿茶,茶色清浅,黄中带绿,因为是刚倒的,所以还带着缕缕茶烟,看起来还有点仙气飘飘,闻起来好像有点儿苦涩的气味儿。我小心品尝了一点儿我的劳动成果,果然有点儿涩,干脆都送给老爸享用得了。

老爸喝了几小口,说:茶叶泡的有点老了,刚烧开的水温度太高,下次还要记得控制好时间,其他的还可以,只要多加练习,会越来越好的。听到这话,我面上有些发热:难道是刚才看茶叶看得太久了?接着,又听老爸说道:其实生活啊,就像泡茶一般,该着急的时候急,不该着急的时候,就需要有泡茶时的平静淡定。

我知道老爸想让我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拥有一颗平静淡定的心,不论面对的是阳光也好,风雨也罢,都能平静面对。忽然想起我平日里面对挫折的作风了:不曾躲避,但是却经常火急火燎,欲速不达。

老爸,我记住了,有了这次泡茶的经历,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镇定自如,从容应对。

品茶听雨日记 篇8

早已夜深人静了,却睡不着。于是取出了封尘已久的一套茶具,找了些茶叶,坐下来自己品茶。

家中是常备茶叶的,但父亲喝茶常常只是为了解渴;而母亲,则是为了抗拒睡眠的诱惑。所以,家中没人懂茶道。于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我决定品自己的茶。

壶中已有了茶叶,再倒入些开水,尔后细细端详着。放入的是玉针——一种貌似尖针的茶叶,加开水以后,它们开始慢慢散开,然后将四周染成一片碧绿。我捧住了茶壶,突然感到一种蜉蝣撼树的苍凉。

每个人生下来其实就像那玉针,渴望在滚水中保住自己的个性,结果却总是被水所浸染,散成薄薄的柔光,同时也染碧它周围的一切。也就似蜉蝣,企图撼动大树,却最终倒毙在它的下面,成为它的肥料,与它融为一体。所以人的欢喜与悲哀都在此,永远不能够不改变自己而改变环境,总要坦然面对生活的打磨与融合。要么,溶入你生命的滚水,要么,放弃拥有生命的机会。

想得出了神,才发现茶已经泡好了,是那种精致的碧绿。原来溶入开水的玉针纵使没了自身的棱角,却能绽放另一种美丽。我轻轻倒了一杯茶,就四根拇指那么粗深的一杯。本可以一口喝干,却又故作风雅地小抿了一下。顿时,一股玉针固有的苦涩遍及全身。这种味道我尝过很多次,于是见怪不怪地再小抿一下。一杯茶没了,喉中却有一股清凉油然而升。不禁会心一笑,才发觉品玉针是要有决心的。没有苦,得不来清凉。或许真的,进行着人生的旅行,人无时无刻都必须尽心地付出尔后承载许多自己也搞不懂的悲伤,这是一种相当委屈的投资,总会给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迷惘。对许多“精明”的商人来说,他们会放弃风险,放弃品尝苦涩的机会。于是,他们中也就不会有人能真正找到清凉甘美的感觉。

再品几杯,茶壶还剩最后一点茶,我没有再喝,任由它剩那一点残茶,母亲曾告诉我不要把茶壶的水喝光,留一点,再加水后才有味。这并非证明她懂得品茶之道,只是她教育我如何做人:“随时不要做得太完美、太满,给自己一条后路,一个空间,说不定你能为世界留下一个奇迹。”我过去不懂,时至今日也懵懵憧憧,但觉得有理,于是照做。

茶品完了,时间也晚了,心情却很舒坦,于是愉快地收拾。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位大师讲学时,门外风吹而草动。一门徒曰:“风动”;另一位曰“草动”,大师笑而答之:“非风动,亦非草动,廉者心动。”我此时的心境不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吗?茶并非最好的茶,品茶的技术亦非最好的品茶技术,但心境却是世上最好的,于是,便很愉快。ヒ蚨,拥有一成不变的好心,真的便拥有了一切。おおおお

品茶听雨日记 篇9

茶是水写的文化,泡茶升腾的是芬芳,沉淀的是淡然。

我曾到过四大茶区之一的西南茶区,遇到了许多茶艺师。我曾在一位茶艺师的茶庄里,喝过她泡的茶。她是一位很淡雅的女子,谈吐之间流露着一种恬静的安然。泡茶之前,她摘下了手镯和戒指,只用清水洗手,不徐不疾地烧上青瓷茶壶,用滚热的山泉烫壶,洗茶,出汤。她说取水是最重要的,是茶与水的合鸣。一泡,两泡,三泡,青瓷小杯子里,茶色由浅转浓,茶香萦绕着整个茶室,清香扑鼻,沁人心脾。

看着这泡茶的仪式,我不禁想起了周作人先生的话:“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或许生活本就该如此从容,只是在这忙碌之中失了本真,品尝不到真正的味道。人生如茶,品茶亦是品人生。一如茶汤的由浅及深,心也随时间而慢慢沉潜,人生也越来越厚重,才慢慢尝出生活本来的味道,没有积淀的人生是无趣的,次第舒展,缓缓释放,清幽缭绕,茶的一生便似人一生的历练。

我了解茶的历史时,是在江南茶区。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西周时,茶是贡品。汉时,饮茶之风渐渐形成,王褒在《僮约》中就提到“武阳买茶”“烹茶尽具”等。两晋时期,文人之中更是出现了“做席竟下饮”的风气。隋唐时,“茶道大行”。宋人更是改煮茶法为点茶法。明清时期,便达到鼎盛。

茶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品茶,不仅是品心,更是品味历史,却又不仅仅是品历史,品的却又是生活。回望古代,一些士大夫烹酒煮茶,或评议时事,或谈论文学,或乘兴而歌,再看现代,即使在路边小茶馆里,旁边的两三桌客人都在表情严肃又不失礼节地谈论生意。我认为“茶”的意义便是“人在草木之间”,远离尘世喧嚣,在淡雅的.芬芳之中,品味灵魂的纯粹,放下心上的负担,坦然前行,是一种解脱与救赎。一如生活,本如茶一般清新恬淡,比如沈三白与陈芸夫妇,即使在穷困潦倒之时,也能品着染了莲香的清茗,细细品着生活本真的舒适与恬淡,没有世俗的浮华,一切平静而自然。现世多少人被凡尘遮了双眼,而看不穿心灵最质朴的需要--品味生活。“茶”是出尘的,可以洗却内心的凡俗,生活太快,何不品一杯香茗,净泽身心?饮过之后,再论功名也不迟。

茶再好,却也是只有两种形态:浮与沉。喝茶也只有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这品茶,便如人生,一个拿起,一个放下,如茶一般在世间浮沉,回归本真,沉潜深处,厚重了人生,亦将自己从容不迫地婉转释放。

品茶听雨日记 篇10

品上好的安溪铁观音,像读一本好书,美妙无比的韵味是一种辛苦的寻找,需要有长久的耐心。会喝茶的人都知道,对于品茶,得一泡上好的铁观音,是可遇不可求的。闲暇之时,邀得二三知已,泡上一壶好茶,品品茶,聊聊天,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休闲方式。彼此敞开心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茶以“润物细无声”的姿势渗进我们的心中,而我们却香茗在手,清香悦鼻,为茶而茶,为品而品,畅游在心灵的世外桃源……

而读一本好书是进入一个丰富的世界,等待着有人打开它,细细揣摩它的骨肉,感知它的体温和呼吸,体察它的细枝与末节,并隐约地认识写书的那个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收获。

品好茶安溪铁观音既要求品饮者掌握铁观音的冲泡技艺,又要求品饮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用艺术的眼光和艺术的心灵品茶,以茶为媒、以茶修身、沟通自然、陶冶情操,才能品得人生真味。然而,读一本好书除了需要细心地阅读,还需要有不浅的阅历,经遇过坎坷波折,见识了世态人情,才能读懂书中的甘苦。这就如同喝酒,总得有些酒量,才能品出酒的种种妙处,倘若喝得勉强,入口皆是辛辣之味,醉过之后还会头疼。

品茶和读书,都要花费时间,要有耐心和细心,要谢绝酒桌上的喧嚣和牌桌上的争斗,选择清静淡雅之处,心怀一份宁静与平和,在寂寞中领略茶与书中之韵味,是一种辛苦的寻找,找寻一份清雅的乐趣,品出人生真味。可以肯定地说,内心趋于浮燥的人是不会品茶和读书的。

拥有一泡好茶,就像得一个知己,有时会有种欣喜若狂的感觉。对于好茶,爱茶的人不会独享,必邀得三五好友共同品尝,以茶为媒,陶冶情操,品出韵味,品出乐趣,品出快乐。我以为,懂得品饮铁观音真是一种境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读懂一本好书,像一个人结交了一辈子朋友,到最后找到一个知己,足矣。因为,知心朋友间是互相沟通和接近的,而读懂一本书却总是躲在书中与“她”为伴,读书人默默无言地慢慢寻找书中的人生哲理。

读书如品茗,越品滋味越浓。夜阑人静时,读书不可无茶,手捧一本好书,桌上一杯香茶,慢慢研读,细细品茗,让袅袅的茶香带走读书的劳累,做一个真正快乐的书海泛舟之人,真是人生之快事!

品茶听雨日记 篇11

爷爷爱喝茶,无论到哪里,手里都提着一壶茶:幽绿的水中漂浮着几丝茶叶。有时看着他那么入情的闻着从茶水中漂浮出的热气,我不由的疑惑:真的那么好喝吗?一次,我也学着爷爷泡了一杯鲜茶,我闻闻了,并没有传说中的香气。待茶凉了以后,我端着茶杯“咕咚咕咚”的喝了个精光,也未发现想像中的甜美,为什么?

一次,父亲拿了100元给我,叫我去买学习用品和图书。当我拿着选好的东西从书包里掏钱的时候,钱却不异而飞了?我无语。甩着沉重的脚步慢慢向家里走,一串串结果在脑海里闪过:回家?不回家?

在记忆里,父亲是严厉的。每当我做错了什么事,小则大骂一阵,大则大打出手。这次弄掉了100元,可不是见小事啊,那可是父亲辛辛苦苦挣来的,是多少个日日夜夜换了的?回家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竟然决定了不回家?!

最后,我还是被父亲找到了,是在学校的一个角落里。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那里蹲了多久,总之父亲一来,就只听见“啪”的一声,然后感觉到脸上火辣辣的,接着,又是一阵拳打脚踢。我哭了,哭的那么伤心,乞求父亲不要打我,大声吼着钱不是用掉的,是弄掉了的。可是父亲不但没有停手,反而打的更加厉害了:“这么小就‘偷’用公款不说,你还骗忍,不使劲打打你,你是不长记性!”

在记忆里,我好像是被打回家的。进门的那一刻,我看见爷爷依然座在沙发上,面前依旧摆着一杯茶,什么都很往常一样,只是眼里好像多了一丝忧伤?

“回你的房间,好好想想这见事情,一会向我汇报!”父亲向我下了通缉令。

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喘着粗气慢慢向前走着,上楼梯的时候我还摔了一脚,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躺在床上小声的抽啼着,什么也想不进去,忽然,门开了,是爷爷。他手里端着一杯茶,热气正使劲向上冒着,我盯着爷爷,这才发现爷爷好像又老了许多,头上又长出了几丝白发。

“孩子,喝吧,这茶可是解痛的良药啊!”说着,他把茶放在了我的书桌上,然后退了出去。

我细细品位爷爷的话,可就是不懂,于是从床上站了起来,端起茶轻轻泯了一小口:从舌尖开始缓缓地滚动着,如上等丝绸轻轻滑过肌肤,直到喉头,“咕咚”一声咽下,只留清香在口里回荡,绵软悠长……味道怎么不一?

多少年已经过去,如今,我也已经懂得了那个道理:茶是要细细品位的,是先苦后香,是‘吃一跌,长一智’的,是……现在,我也已经和爷爷一样,养成了喝茶茶的习惯:在无事的时候,我会泡一杯淡淡的清茶,抓起一本书,慢慢品味。我喜欢这种境界,冰肌玉骨、身心通透、净若琉璃……

生活就这样一天天有了茶的味道,爷爷离我而去已经有1年零2个月了。

大家都在看